第91章 前思后想

就在几天之前,崇祯接到了礼部递上来的奏折。奏折中的内容不多,主要只说了一件事—请皇帝下旨举办崇祯元年科举。大明一朝科举素为国之大事,每次都要钦批,并且皇帝还会亲自出一部分考题。然而,当‘科举’这两个字落入崇祯眼中,却让他心中忽然一动。。。。。。

就在崇祯穿越到大明之前,在一次同朋友的聚会上,曾听朋友说起过中国的科举制度。正是那次随意的闲聊,却给崇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崇祯曾经一直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一种落后的制度,是制约社会发展的原因之一。可是没有想到,在朋友的口中,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在当时竟然是一种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

据朋友说,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各自的国家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便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士手段,给与全社会人员机会均等,公开考试的权利。xuqi.org 海豹小说网

不过,这种提议在当时并未得到欧洲各国的认可。直到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他们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两位爵士的报告最终被英国国会采纳。此后、法国、美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都通过学习英国的制度,间接的使用了中国原创的科举考试制度。

当时的欧美人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要比当时他们采用的任命制’、‘世袭’等模式先进、公平。而且中国的科举制度还能使官员更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官员。”

西方人曾经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甚至有人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古人发明“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

当然,在欧美人将科举这一由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引入之后,他们也根据各自社会的不同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尤其在19世纪之后,西方结合当时的工业革命和民主、人权的需要,不断改变和增加考试的内容,将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实用技能、心理素质,统统纳入考试的内容。。。。。。

崇祯在听完朋友的解说之后异常惊讶,与此同时他也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科举是一种极落后的认知?思前想后,崇祯大致想明白了一点,自己可能是将科举制度与八股取士混为一谈。

在后世被无数人骂的是八股取士而不是科举制度。

被严格限制文章的题目,内容与格式的八股文,内容空洞,专讲形式,犹如文字游戏,严重束缚了当时读书人的思想,而且八股文要求所谓的代圣贤立言,内容狭窄,远离现实。务虚胜于务实,重所谓的德行而轻行政能力也降低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材的作用。所以明末有人就曾经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所以科举制度虽然好,但因评判内容标准的落后,让大批人痛骂不已,也给人留下了一个科举制度落后的印象。

。。。。。。

当崇祯拿到礼部上的折子时,这些前世的记忆便出现在他的心中。崇祯想着如果能改变八股取士弊端,将后世的经验提前用于大明,不仅能改变大明的吏治,说不定还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有了这个想法后,崇祯的心就跟猫抓的似的,根本就平静不下来。不过,他也知道,这个变革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轻松做到。科举的变革必会影响到大明几乎所有的文职官员,牵扯到大明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即使自己是皇帝也未必扛得住。说不定都不用等李自成进京,自己这个皇帝就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原因死掉。

可是崇祯同样十分清楚,如果不对科举制度进行改变,大明的朝堂官场就永远是一潭散发着臭气的死水。哪怕崇祯能根据后世的记忆,提拔几个,十几个有能力的官员。可是,在大明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只靠这十几名官员,就能平息那场席卷了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就能抵御已经发展壮大的满清异族?崇祯真的没有多少信心。再者说,即便是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从而让自己躲开了煤山上的那颗歪脖树。但在这之后呢?。。。。。。所以,吏治必须改,科举制度必须改。

可是,要不要在自己刚刚当政之初就做这个变革?

在崇祯后世的记忆之中,从明年也就是崇祯二年开始,满清便会频频入侵。同样是从崇祯二年开始,大明西部的农民起义也会变得声势浩大。紧接着从崇祯四年开始,各种大的天灾将频繁降落在大明的大部分地方。烽火满目,灾荒不断,民不聊生,到那个时候谋求朝局的稳定将成为压倒一切的选择。

在那个时候,除了在军事上,经济上可以做一些变革之外,政治上便不宜再做大的动作了。所以,借着此时查办魏忠贤逆案树立起的威信,借着崇祯元年至二年,这一年多不到两年的难得的稳定期,是进行科举变革的最好时期。

那要用什么方法改变大明科举制度从而改变大明吏治?要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明的官员体系有所变动,又不能让官员们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呢?

崇祯发现自己虽然吸收了朱由检大部分的记忆,可朱由检那个只有十几岁,又一直生长在内宫的倒霉孩子,并没给他留下什么太有用的东西。他现在主要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还是来源于后世。崇祯担心,如果不考虑实际的情况,只盲目的按自己想的去做,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最终会以失败告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