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为身边人谋福利

朱慈烺想了想又下跪说道:“孩儿还有一事要禀报父皇,请父皇责罚。孩儿在宣慰京营的时候,有京营把总王钺和汪廷俊向儿臣举报京营的种种不法事。

儿臣担心在这个事情,如果此事传扬出去,就怕京营将领畏惧处罚,值此大敌当前之际,做出了什么不理智的事情,后果将不可测,没奈何,儿臣只好将此二人和周围二十多名京营军士都暂时带回信王府监管起来,此事还未及时向父皇禀报,请父皇治罪。”

崇祯帝闻言又是一怔,其实他早就知道,锦衣卫在事发后便早早将此事上报,崇祯帝就是想听听儿子怎么说,现下听到朱慈烺的处置方法和理由,崇祯帝也是颇感欣慰。

于是犹豫片刻,崇祯帝才不紧不慢地说道:“算了,此事,皇儿做得对,思虑周全,这也是目前最好的处理办法了。你刚才说的捐钱的把总,想必也就是这样两人吧?”

“是的,孩儿和他们谈起京师内流民的状况时,两人听了也是流泪不止,当场就表示,每人倾家荡产捐银500两,协助孩儿施粥,救助京城的流民。”朱慈烺继续编造假话说道。

“这么看来,此二人也是忠义之士,懂得为朝廷分忧,也不好过于责罚。嗯,对了,此二人是什么出身?”崇祯帝继续问道。

“他们都是江宁府高淳人,恰巧都是在天启七年丁卯科中了武举,是武举出身。”朱慈烺急忙说道。

“也罢,既然是南人,就让他们回南方提级任职吧。王伴伴,等下你去办此事吧。”崇祯帝随口吩咐道。

“是,老臣遵旨。”王承恩急忙说道。

这时,秦太监已经取了银两回来,朱慈烺见状,让小太监取了银子,就准备告辞了,于是说道:“父皇母后,救命如救火,孩儿就先去施粥了,等有空再回来陪你们。”

说完,朱慈烺就溜了出来,同时用眼神示意王承恩和秦太监跟他出来。两人一头雾水,见到崇祯帝正轻言细语地和周后说话,便也悄悄退了出来。

等出到外间,朱慈烺急忙向王承恩行礼说道:“王大伴,孤有事相求,还请王大伴相助。”

王承恩见状急忙避开,心想这哪有主子给奴才施礼的,说道:“大皇子这是要折煞老臣啊,有事您请吩咐。”

朱慈烺说道,“我是想为王钺和汪廷俊求个地方去,他们都得罪了襄城伯李守锜,再留在京师恐有性命之忧,孤也护不了他们一辈子。

所以想将他们远远地打发去南方,让襄城伯李守锜也鞭长莫及,不知道能否让他们一个到琼州府担任千总,挂个参将衔,一个到广东水师担任千户,也挂个参将衔吧。

这样,两人官职也都一样,也不会有怨言,同时远离京师,也可以避免襄城伯李守锜的报复,还请王大伴帮忙周旋一二。”

王承恩听了,有些为难,他是内臣,不好干预朝政,不过王承恩也不想得罪朱慈烺,白白为自己树敌,于是想了想说道:“老臣尽力去办,想来有陛下的口谕,此事也不难办,内阁和兵部的那些个大人们也不会太为难吧。”

“如初,孤替那两人先行谢过王大伴,还有,孤觉得为了减少阻力,他们两人的散官就不用加了,就先任个实职,散官等以后有了功劳再加吧。”朱慈烺又接着说道。

朱慈烺知道如果要加散官的话还得去礼部,礼部那些伪君子可不是兵部这些人般好说话,还是少招惹他们为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还是先得到实际的本官职务,那些散官虚衔有没有也没有多大的意思,但是这是朱慈烺后世人的思维,这个时代的人其实更看中的是虚名。

“得,那老臣现在就去试试看,要是能办成也是一件美事。”王承恩说完,便要离开。

“行,那就谢过王大官,待会儿孤就去东暖阁听好消息。”朱慈烺得寸进尺地说道。

王承恩听了面皮动了动,可是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摇了下头,便急匆匆地离开了,他生怕这个不知轻重的朱慈烺又说出什么无礼要求来为难让他。

等王承恩走后,朱慈烺对姜太监说道:“姜公公现在是负责母后宫里的银钱吗?最近母后宫里用度如何?”

姜太监急忙说道:“回大皇子殿下,小人自进宫以后,蒙皇后娘娘亲自教导,也学了些文字,被娘娘钦点,目前暂时负责坤宁宫的采买事宜。坤宁宫的用度一直很紧张,皇后娘娘太节俭了,可是还是捉襟见肘。”

“哦,我想也是这样。母后就是太善良了。”朱慈烺点了点头,从怀里拿出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对姜太监说到:“姜公公,这个你先拿着,不过千万不要告诉母后,母后生产在即,需要静心调养,目前急需要各种有营养的物事安胎养神。wΑp.kānshu伍.la

今后,宫里需要什么你就去采买,一定要照顾好母后。银钱不够就偷偷来传话给孤,不过记得如果泄露了是我给你的银票,看孤怎么收拾你。”

姜太监,你礼貌吗?是我为你办事啊?……不过他人微言轻,也不敢分辨什么,只能朱慈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警告完姜太监,朱慈烺将银票塞他手里,便离开了。

只留下一脸莫名其妙的姜太监,这殿下是闹哪出啊?一边卖惨来找皇后娘娘要了一百两银子,一边又大方的塞给自己一千两银子补贴坤宁宫?

唉,不明白,想不通,不过这些都是大人物的事,自己就一小太监,操那份心干嘛,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可。还别说有了这些钱,又可以为皇后买不少东西了。姜太监暗自心想道。

其实刚才听到姜太监的叙说,朱慈烺就记起了一件事,记得《崇祯宫词》有一首这样写道:湘管挥来口授余,俨然村校接天居。何当一顿童蒙膝,遂揭鸡竿下赦书。

说的应该就是这个姓姜的太监的事情,故事里面说有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太监秦某,在坤宁宫侍候周皇后。有一天,周皇后问他是否识字,秦某回答说自己不识字。

于是,周皇后就教他识字,过了一会儿再问他,结果秦某竟然全部都忘记,一个字都没记住,于是他就被周皇后罚跪阶下。崇祯帝见了笑着为他求情说道:我请求先生宽恕他,如何?

周皇后佯装嗔怒说:坏了学规,不过还是同意了。秦某谢恩而起。现在看来母后当初亲自教的小太监,就是眼前这个姜太监啊,呵呵,也是有缘。www.kanδhu五.lá

PS:新人新书上传,慢热型历史架空文,告诉你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堂堂大明太子朱慈烺拯救自己以及大明朝的故事,有爽点、有热血、有兄弟、有爱人,恳求各位读者大大,多多关注鼓励,评价,跪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