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暴走的朝臣2

听了朱由检的话,正在收拾地上奏本的王承恩突然愣住了,手上的活计也停了下来,他抬头,看着一脸愤怒的朱由检,很明显,朱由检已经知道了他包庇朱慈烺的事情。

知道此事已经避无可避,王承恩直挺挺的向朱由检跪下,连连磕头,道:“陛下,老臣有罪,老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其实崇祯帝朱由检虽然表面上很气愤,其实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因为朱慈烺已经给他来信了,自己在天津卫已经帮皇家赚取到了一百多万两银子银子了。

这也就是崇祯帝一直默许甚至是放纵朱慈烺的根由,能赚钱就是好事,现在朝廷和皇家最缺乏的就是银子,能赚到银子就是王道。

万历年间最好收成时全国财政一年有200万两白银,还是张居正改革搞下来的。明朝万历时总人口约6000万,人均每年负担国家税支两白银,约人民币22元。

而在崇祯元年朝廷的财政收入是326万两白银,扣除前一年的亏空实际收入是200万两白银,而单单辽东军饷就要327万两。

仅仅一个辽东就把大明王朝全年的财政收入花完还不够,更别说外有黄台吉洪太内有此起彼伏的农民**,加上今年的建奴入寇,崇祯帝都要被银子折磨疯了。

在这样的情况,朱慈烺能帮他赚到钱,他如何能不高兴,因此现在下看这些朝臣的表演,崇祯帝如何肯真正的责骂朱慈烺。

而且朱慈烺在离开天津卫去往朝鲜之后又秘密给他汇报,已经在朝鲜赚到了30多万两银子了,等朱慈烺返回的时候就可以带回来,送入皇帝的內帑。

因此崇祯帝嘴上虽然说的厉害,心里却是不以为然,“朕的儿子那么厉害,这才出去几个月,就弄来那么多的银子,你们这些人还不断的中伤他,真是该死。”

“立即让曹化淳和刘侨去查皇儿的消息,让他速速回宫来。”崇祯帝貌似很生气地说道,其实他知道朱慈烺根本就不在大明,这些特务机构也拿朱慈烺没办法。

果然,王承恩立即苦着脸说道:“启奏陛下,据锦衣卫探子的消息,早在一个多月前,太子殿下就带着到海上去海试去了,至今没有消息。”wΑp.kānshu伍.la

“哦,怎么会是如此,你们这里严重的渎职,连太子都看不好,太子乃是国储,堂堂储君岂能轻易冒险出海,这是谁唆使的,等查出来朕一定要重重的惩办他。”崇祯帝是声色俱厉地说道。

听到崇祯帝和稀泥的话语,朝臣们顿时不干了,很多正直的官员开始说教崇祯帝朱由检,从盘古开天地说起,一直说到现在。

这些人告诉朱由检,身为太子,应该有太子的操守,经商乃是贱业,和储君的身份不符,而且身为皇太子,帝国未来的天子,怎么能和小民争利呢?这简直就是大大的违背了圣人之道。

崇祯帝朱由检早就知道官员们会有这样的表现,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对策,总之就是一个拖字诀,再加上太子年幼,根本不可能去经商,这一切都是有人打着太子的旗号在败坏太子的名声。

太子这才一岁多,他怎么可能去参与经商,所以算不得操持贱业;其次,既然太子并没有参与经商,那么如何算得与小民争利;再次,这一切都是风传,并没有真凭实据。

虽然崇祯帝朱由检估计到了官员们的无耻,但是他没有估计到官员们会如此无耻,见到崇祯帝不以为然,他们顿时急了,在带头人的带领下,一帮子官员什么话都不说,就跪在朱由检面前哭,干嚎……

朱由检被气得手脚抖,可是又没有办法,一时间,君臣开始了默默的对峙……整个政事堂气氛显得非常的压抑。

就在这样的压抑气氛里,内阁阁臣何如宠出班奏道:“臣何如宠启奏陛下,无论是谁,假借太子殿下之名与民争利都是不可取的,此事要严查,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咱们大明要长治久安,朝廷就当轻徭薄赋,舍利于民,却不能放任居心叵测之徒,而一味巧取豪夺!臣斗胆直陈,万望陛下采纳啊!陛下!一定要尽快严查啊!”

何如宠声情并茂地开始表演了起来,好像这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情似的。大明文官素来多嘴炮,喜欢在各种事务上都插一句嘴,甚至还喜欢在廷议上说别的事。

总之就是没有原则,唯一的原则就是拼命维护自己士大夫的利益,现在朱慈烺侵害了代表他们利益的商人集团的利益,他们如何能忍?

成基命也好,周廷儒也罢,加上这个何如宠也不例外,他们都是权贵士族的代言人,似乎崇祯帝朱由检不彻查的话,他们就不罢休一样。

群臣眸色微动,有人暗自欢喜,有人面无表情,有人愁肠百结……、www.kanδhu五.lá

在他们在眼里,如果皇族不与民争利,然后再把仁义时刻挂在心里,那么天下也会因此而过得很好了。

明朝规定有功名的读书人都可以有免税的权力,而这个对读书人优惠政策最后会变成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这些读书人,其实就是世家门阀,因为读书人的田不用交税,读书人的产业也不用交税,所以专以文章为职能的读书人开始逐渐把置办产业变成了自己主要的职能。

他们与商人结合起来,他们为商人提供保护和免税权,而商人则为他们提供白花花的银子,他们再用这些银子不断的扩大自己的产业。

贪官的越来越多,利益群体也让越来越大,什么东林党、浙党、楚党说白了就是一个个的地域性的利益群体,本质上他们都没有任何的区别。

“皇上啊,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这问题还是要查清楚,也好早日给太子殿下正名。”内阁阁臣钱象坤也不顾不得脸面了,将儒家经典言论放出来,企图说服崇祯帝。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时间,众大臣都像是被打了鸡血,一个个叫喊起来。

亚圣孟子曾经也说过:“为政不难,无获罪于巨室”,意思是治理国家很简单,只要你不得罪那些大家族就好了,有他们的支持你就可以无往而不利。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更是如此,只要他们替各自的家族发声,他们就可以在官场上稳如泰山。哪怕是偶尔被罢官了,过不久又会有人把你举荐上去。

看着底下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大臣,也一个个叫嚷得面红脖子粗,不顾形象的朝臣们,崇祯帝只觉得莫名的荒唐,他们就要这么逼迫皇儿吗?皇儿才多大?他们也忍心?

一时间,崇祯帝朱由检继续沉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