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审问巴适

劝住暴怒的沙摩柯,廖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沙摩柯是五溪蛮王,得到了廖化的提醒,这位蛮王必定可以掌握好对覃氏一族的处置分寸。

覃烈虽然是一族的族长,但他不过是一个空怀理想的老顽固罢了,无法勾起廖化的丝毫兴趣。

廖化更关心的,是巴适。

和沙摩柯的关注点不一样,廖化更在意巴适传递消息这件事。

询问老王死亡真相时,廖化没机会,也不适合追问。

事了之后,廖化腾出精力,第一个去找巴适。

廖化不仅想知道江东军和五溪蛮传递了什么,他还想知道,覃氏通过什么手段和江东军建立联络,以便进行防备和利用。

出门之后,廖化打听到了巴适的下落。

五溪营寨里没有专门关押犯人的大牢,覃氏之乱又牵扯到了太多人。

普通的房屋根本关不下所有俘虏,所以,蛮兵们在营地中设置了一个区域,安排蛮兵驻守,关押俘虏们。

由于沙摩柯没有特殊交代,巴适也和其他俘虏关在了一起。

确认目的地之后,廖化带上两名卫兵立即动身。

覃氏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却依旧给营地造成了破坏。

蛮兵们正在清理并修复营地,挽回和弥补损失。

说明身份之后,廖化穿过了警戒和关押的蛮兵队列,在卫兵的保护下,三人进入俘虏中间。

三人的打扮和蛮兵不同,他们的出现,迅速引起了蛮兵俘虏的注意。

覃烈、巴飞特那种五溪族至上的思路,似乎在覃氏蛮兵的心里很有分量

寻找巴适的时候,不少蛮兵朝着廖化破口大骂,这些蛮兵似乎真心觉得,汉兵的出现,导致了族人的灾难。

如果廖化三人手里没刀,这些蛮兵很可能会冲上来。

廖化根本不在意蛮兵的误会,在他看来,这些人只是牺牲品,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没有准确定位。

巴适大概是俘虏中,唯一一个对自己有准确定位的人。

见到廖化之后,几人找了一个清净的角落,巴适非常激动,“在下自知罪孽深重,但已决心悔过自新,我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廖将军劝大王饶我一条狗命,在下必有重谢。”

廖化差点笑了出来,所有求饶的说辞,都大同小异。

对方的姿态摆得很低,但廖化依旧板着脸,“是否活命,得看你的表现。”

巴适一脸谄媚,“廖将军想知道什么,尽管开口,我一定告诉您想要的东西。”

对方明显理解错了廖化的目的,廖化并不需要假口供。

廖化摇摇头,“不是我想知道什么,而是,你能给我提供什么。”

“你慢慢说,我仔细听,记住了,这可是你最后的活命机会,可得考虑清楚再张口。”

巴适有些急躁,“我多年的积蓄都藏在一个陶罐中,那个陶罐就埋在……”

廖化挥挥手,打断了对方的话,“我不缺你这点钱,你犯下的,是死罪,你的那些财物,只怕也有很多不义之财,还是留给家人吧。”

巴适盯着廖化看了很久,直到廖化作势要走的时候,他才慌了,讲起自己的经历。

话题从老王的死因讲起。

廖化倒也没有打断对方,重要的情报,这些繁琐无用的情报中,一定有重要价值。

在沙摩柯面前,巴适还是撒谎了。

按照巴适的说法,老王昏迷的时候,巴适就怀疑过覃凯夫。

但是,巴适不敢向沙摩柯报告,为了避免收钱办事的行为暴露,他只能相信有人对老王下咒了。

巴适同样不敢向覃凯夫询问真相。

覃凯夫即使对老王出手了,他也未必会承认。

如果覃凯夫真的动手杀了老王,巴适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果因为知道太多内部遭到灭口,那就糟了。

内心虽然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老王死于咒杀,巴适还是想过覃凯夫投毒的可能,也考虑过事发后的应对方法。

当沙摩柯认定老王死于毒杀,派人召集老王亲信问话的时候,巴适才会在第一时间选择逃跑。

巴适没有立即出营,找到了覃凯夫,希望对方照顾自己的家人。

巴适的行为,引起了覃凯夫的不满。

毕竟,巴适没有去见沙摩柯,却在逃亡之后找覃氏求助,很可能会暴露覃氏的嫌疑。

覃凯夫却依旧带着巴适找到了覃烈。

这位老族长劈头盖脸骂了巴适。

巴适得到一个任务,立即出营,寻找江东军,想办法与江东军建立联系,防备沙摩柯与汉人的联合。

事后来看,覃家会和江东军接触,只是个偶然,这不过是避免巴适落在沙摩柯或者汉人手中的一种权宜之计。

覃烈或许还怀着小人之心,尽管覃氏不方便在营地中灭口,但是,如果巴适能在下山路上死亡,倒也省掉了一个大麻烦。

巴适的运气倒是不错,下山之后没多久,便遇到了统兵讨伐樊胄的潘濬。

为了执行覃氏的命令,巴适冒冒失失的冲撞了军队。

毕竟,想要回到五溪营寨见到家人,覃氏是巴适的唯一依靠。

潘濬并没有处置巴适。

相反,表明身份和来意之后,巴适得到了潘濬的亲自接见。

潘濬对五溪蛮的情报很重视,立即接下了覃氏抛出的橄榄枝。

为了保护巴适的身份,从对方口中打听更多消息,潘濬留下了巴适。

江东军派出了不少聪明伶俐的士兵,伪装成游方的方士,前往五溪营寨与覃氏接触。

为了活命,巴适对廖化几乎毫无隐瞒。

将五溪蛮兵力,沙摩柯性格泄露给潘濬的事情,巴适也一并告诉了廖化。

廖化却并没有提出任何询问。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巴适一直跟随着潘濬行动。

直到廖化和沙摩柯会师,潘濬北撤,巴适才返回五溪营寨。

在覃凯夫的协助下,巴适顺利隐藏身份,在营寨中进出。

利用在江东军中发展的关系,巴适成为了覃氏和江东军联络的重要使者。

潘濬再次南下,主力进攻临沅的时候,巴适往来奔走,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间,潘濬希望覃氏可以带领部分五溪蛮,在阵前倒戈。

覃氏拒绝了江东军的提议。

但是,两方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疏远,为了达成共识,双方的使者加大了回访的频率。

随着廖化的迅速带兵北归,以及,汉军在临沅城战场的出色表现,江东军的武陵攻势失败了。

汉军守住了临沅,潘濬也在战后战死了。

覃氏和江东军的联系,因此中断。

潘濬兵败身死,不仅没有让覃氏认清现实,配合廖化作战,反而还给了覃氏一个错误信号——在打压汉军上,江东军是覃氏的友军。

覃凯夫派出了大量亲信,尝试和新的江东军建立新的联系,这其中,就有巴适。

巴适告诉廖化,半天之前,他向江东军的斥候传递了情报。

正准备和汉军取得进一步的联系时,江东军开始行动了。

这就是巴适能给廖化提供的全部情报。

听到这里,廖化提出疑问,“你是说,江东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武陵郡?”

巴适点点头。

廖化突然间意识到,巴飞特提供的情报有误,江东军很有可能轻装疾行,快速南下,蛮兵想要阻击敌人,需要更快出发了。

廖化继续追问,“你代表覃氏,给骆统传递了什么情报?”

巴适犹豫了片刻,没有吭声。

廖化立即进行追问,态度愈发严厉了起来。

巴适有求于廖化,只能实话实说,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就是巴飞特软禁了沙摩柯和您的情报。”

听完这个,廖化没有继续问话,立即离开了关押俘虏的区域。

真正的战略高手,会在蛛丝马迹中发现危机,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

廖化不得不防范江东军突袭五溪营寨的可能性。

派出一名卫兵,通知沙摩柯集结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廖化直接来到北面的营门附近。

覃氏刚刚在营地中掀起了叛乱,此时,正是守备最空虚的时候。

江东军骆统部队的前锋,距离五溪营寨似乎很近了,蛮兵必须做好战斗准备。

到达五溪营门之后,廖化派出了仅剩的卫兵,要求对方骑马出营,打探情报。

同时,廖化准备发动附近的蛮兵,进行备战。

但是,五溪蛮兵根本不理会廖化的命令,廖化的动员收效甚微。

大多数人虽然面上客气,但是,该做什么依旧做什么。

少数蛮兵甚至无视廖化。

有一名蛮兵还给廖化递过来一罐酒,让廖化饮用。

廖化还在想办法,卫兵返回营门内。

卫兵告诉廖化,江东军来了。

卫兵避开了江东军的斥候,打探到了江东军的情报。

从兵力上看,敌军数量近三千。

廖化立即派出仅剩的卫兵,通知沙摩柯加快集合速度,准备作战。

营门内的蛮兵听到消息,也开始惊慌失措。

调整兵力布防明显来不及,廖化只能要求蛮兵们保持镇静。

尤其是城门附近的蛮兵们,不能轻举妄动。

廖化责令,当江东军赶到时,发出喧哗者,一律斩首。

安抚好蛮兵之后没多久,江东军的斥候赶到了五溪营门外。

纵马来到营门处,廖化跳下战马,席地坐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