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行刑现场

建安二十五年,一月三日,巴东城刑场。

距离行刑开始,还剩下半个时辰。

陈邵亲眼看着士兵把死囚推上处刑台。

在死囚的人选上,陈邵考虑了很久。

为了尽量减少破绽,陈邵本意想找一名年纪大的死囚。

但是,找遍整个大牢,陈邵都没有找到一个年纪合适的人选。

陈邵倒也不至于随便去城里抓一个老人,给郭村村长的替死鬼。

最终,陈邵听从了胡综的建议,从大牢的囚犯里,选了一个和村长体型相似的青年。

青年罪不至死,却不得不死。

为了避免死囚闹事,陈邵给了青年囚犯虚假的希望,说服对方会被释放。

为了让青年配合,每天还好酒好肉伺候着。

就这样,一直到了行刑台下,死囚都不知道自己即将被杀。

把青年带上处刑台之前,士兵一拥而上。

有人堵住嘴巴,有人捆住手脚,就连死囚的头部,也同样用黑色麻袋套住了。

行刑的时候,取消了验证身份这一步。

如果没有出现意外,青年的身份不会暴露。

两名士兵把死囚架上处刑台,随后,把死囚按倒在地。

负责行刑的刀斧手也取出了砍刀,随时准备动手。

监斩台下,围着大量观刑的平民。

这两天里,吕蒙军在巴东城里大肆搜捕,大牢内新增加了不少囚犯。

为了不被莫名其妙的抓走,百姓大多畏兵如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门。

巴东城的街道上已经冷清了很久。

但是,公开处刑吸引了民众的好奇,为了看热闹,大批平民还是来到刑场附近,把现场堵的水泄不通。

台下人满为患,陈邵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

陈邵觉得,敌人如果真想劫刑场,此时必然已经把部队混到了人群里。

否则,一旦行刑开始,根本不可能突破外侧吕蒙军的封锁,接近处刑台。

陈邵倒并不紧张,他的士兵同样埋伏在人群里,随时可以动手了。

一连三天,陈邵都在准备这场处刑,他设想了敌人的很多救人手段,对于这些行动,也准备了大量破解方法。

北方响起马蹄声,一名骑兵来到处刑台下。

勒住战马,骑兵的语气很慌张,“将军,不好了,北城区有人放火。”

骑兵的嗓门很大,引起了现场平民的窃窃私语。

陈邵有些不悦,连忙拍拍桌子,“我知道了,没事,让你的将军控制火势,抓捕纵火者。”

骑兵离开不久,又有一名骑兵赶到台下,“不好了,城西有人袭击了仓库,袭击者破坏了马厩,战马大多逃散到城里。”

陈邵再次出声指责,“你们的将军干什么吃的,回去告诉他,这件事处理不好,晚上提头见我。”

过了一段时间,又一名骑兵从东城方向现身,“不好了,东城门附近有士兵被杀了,谢旌将军正带兵搜捕。”

陈邵已经懒得指责了,只说了一句‘知道了’。

敌人同时在三个方向行动,不出意外,很快南门也会带回噩耗。

原本陈邵对胡综的话半信半疑,认为敌人不敢行动。

警情不断出现,陈邵终于明白,敌人肯定会在今天有大动作,即使不来救人,也会大肆破坏。

不论是放火、刺杀还是驱赶惊马,这些事情虽然会给城里制造混乱,但却不算重要。

行刑的事情更重要,陈邵决心不理会城里的混乱。

不论敌人想做什么,只要确保处刑台不出问题,他就立功了。

陈邵可以不理会,但是,在场下观刑的平民们却议论纷纷。

现场不时响起士兵的斥责声,然而,这些斥责声非但没有平息混乱,反而加剧了乱情。

就这样,行刑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刀斧手摘下了死囚背后的亡命牌。

大概是觉得处刑即将开始,民众们开始停止窃窃私语。

现场响起了狂热的喝彩和叫骂声,甚至有人催促刀斧手立即动手。

不少平民拿出手中的白菜叶或者是石块,朝着死囚扔了过去。

受到高度和距离的限制,很多投掷物飞行到半路就落地了,现场堆积了大量杂物。

这些平民虽然和死囚没有冤仇,但他们似乎被压抑了很久,特别盼望亲眼目睹死囚开刀问斩。

在人群中,骂的最狠,扔的最起劲的,是文布麾下的一名亲信,这人和陈邵还有过一面之缘。

南边响起了马蹄声,一名骑兵正向处刑台飞驰过来。

行刑时间已到,陈邵不再关心南方出现的问题,他只想尽快走完处刑程序。

命令附近的将士走下处刑台,避免平民影响处刑仪式后,陈邵的脸色一冷,“行刑。”

刀斧手的砍刀高高举起,不少围观平民已经发出了惊呼声。

变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刀斧手突然仰面倒地,砍刀也落在地上。

旁边的两名士兵立即上前,试图搀扶刀斧手。

陈邵意识到不好,连忙从凳子上起身,大声高呼,“立即行刑。”

话音刚落,又一名士兵倒地了。

这一次,陈邵看清了士兵摔倒的真正原因,士兵中箭了。

中箭的士兵挣扎着想要起身,但是,很快又一支箭射在士兵的头上,彻底把这名士兵钉在处刑台上。

似乎是被身边的两人死亡吓傻了,仅剩的士兵大声呼喊了起来,“敌兵来袭!”

士兵的喊话,彻底引起了台下平民的恐慌。

老百姓们喜欢看热闹确实不假,但他们同样爱惜自己的生命。

当危险出现的时候,逃生就成为了人们的本能反应。

混乱的人群不仅冲散了守在台下的士兵,还冲乱了原本夹杂在人群里的吕蒙军士兵。

敌人射出了三支箭,陈邵也找到了射箭的罪魁祸首。

阻挠行刑的人,正是那名从南方赶过来的骑兵。

陈邵立即命令部分士兵上前阻拦骑兵。

但是,骑兵的马术很娴熟,他不仅顺利避开了人群的冲击,还利用人群阻挡吕蒙军士兵。

在这期间,骑兵又射出三支箭,其中两支虽然落空了,但另一支箭却射中了一名挡路的士兵。

骑兵的骁勇更加剧了战场的混乱。

亲眼目睹骑兵在人群中左冲右突,如同进入无人之境,但陈邵没有更好的阻拦办法。

陈邵倒是会弓术,但是,他为了行动方便,监斩的时候并没有携带弓箭。

骑兵很快到达死囚身边,他把弓箭交到握住缰绳的手上。

战马一跃,跳上了处刑台,一人一马正好落在死囚身边。

朝着死囚方向,骑兵探出半个身子,伸出手,一用力,把死囚拽上马。

将死囚放到自己面前,随后,骑兵一夹马腹,加快马速。

从骑兵进行骑射开始,陈邵就意识到,骑兵的现身肯定与敌人的营救活动有关。

但是,陈邵完全没有料到,骑兵单枪匹马就敢行动。

在骑兵进场的时候,陈邵除了派出少量士兵外,没有进行任何安排,更多精力都放在处刑台下的人群里。

这也导致,陈邵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全部兵力投入到阻击骑兵的过程里。

等到死囚被救走了,人群依旧一片混乱,陈邵这才意识到敌人的救兵,很可能只有一人。

行刑过程中止,骑兵孤身一人从万军中救走死囚,吕蒙军会沦为荆州军民的笑柄。

陈邵很可能万劫不复,甚至因此入狱,陈凤可是他的前车之鉴。

陈邵声嘶力竭的喊了起来,“上,全都给我上,拦住他!”

身边的士兵听到陈邵的命令,纷纷跳下行刑台,对骑兵展开追击。

但是,士兵们的表现让陈邵很失望。

追击的步兵和骑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队伍很快被人群冲散,没有行刑台的高度优势,追兵很快失去了追踪方向。

陈邵没有办法依靠自己拦着骑兵,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外围设伏的部队身上。

早在人群出现混乱的时候,伏兵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大批吕蒙军将士从这埋伏点出现,在外围设置了封锁。

不少人正赶到行刑台下,试图恢复台下的秩序,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埋伏圈出现了多处漏洞。

陈邵取过一份公文,准备下命令让将士们集合队伍,全力堵截救人的骑兵。

拿起笔,陈邵始终没有写下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吃了假公文的亏,陈邵专程下令取消了公文的意义,现在送出真的公文,一线将领必然不会按照命令行动。

把笔重重的摔下,陈邵目光死死盯住那名骑兵。

骑兵冲撞的方向,正是解烦兵的防区。

陈邵只能祈祷胡综拦下骑兵,帮自己挽回面子。

一番冲撞,骑兵脱离了人群,解烦兵也开始朝着骑兵快步行进。

骑兵利用马匹的机动和灵活性,做出了几个假动作。

解烦兵整齐的队列因为方向调整出现了破绽。

骑兵还利用了解烦兵没有弓箭手的弱点,在解烦兵阵前很近处掠过。

在陈邵的视野里,解烦兵错失了很多袭杀骑兵的好机会。

骑兵同样没能抓住一些逃生好机会。

最终,骑兵犯下的错误更少,他抓住了一个破绽,强行撞出了包围圈。

看着混乱的一切,陈邵眼中只剩下绝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