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王修允悖逆夺国张黄溪假降再

同时郑洺逊也在苦学兵书战策,希望有机会报仇雪恨,将这些乱臣贼子全部消灭!

262年赵地

话说这赵地,在杜孜傅的治理下是国泰民安,百姓归附。

可是终究是重文轻武,在这个时代,重文轻武的国家不过赵国一地而已。

许多才子文士纷纷投靠赵国,赵国是人才兴旺,百姓幸福。

可是被轻视的武,那就不太高兴了。

这么多年来,那个国家敢不尊重武人?

当然大部分武人对丞相张黄溪还是相当敬佩的,所以并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赵国将领中有名叫王修允的武人,那可就相当不痛快了。

说起王修允,那也是一号人物了,早年跟着周地萧丞之子萧纪,暗杀了长孙均,后来萧纪失势,王修允又将萧纪的人头换功名利禄。

随后王修允因为武艺出众,又被岑元势重用,岑元势一死,又投靠了孙演,孙演假死之后,投入韩淮乐军中。

要说王修允怎么会加入赵国,这要从杜玄明说起,那是的杜玄明年纪也不小了,被封分为赵王。

但是这毕竟是重武的时代,杜玄明麾下并没有什么武功厉害之人。

若想守护赵国,非得找到一个能打仗的不可,王修允此时就进入了杜玄明的视野。

王修允虽然一系列行为不佳,但是贵在只在乎功名利禄,武艺也十分高强,也打过仗。

此时的王修允因为能力不足,在玄朝挂了个虚职,籍籍无名。

王修允本来想去投靠严松鹿,但是杜玄明找到了王修允,许下优厚的待遇。

王修允一寻思,这可以啊,自己过去就是最强的,比去投靠严松鹿强的多。

于是王修允跟着杜玄明来到了赵国,一开始王修允待的还是不错的,杜玄明知道王修允喜欢什么。

给足了王修允面子,也成了赵国的大将军,王修允此刻是把自豪写在了脸上,每日府邸门口车水马龙。

杜玄明对于王修允就一个要求,有人攻打赵国,你得出兵,你也不允许篡夺赵国基业。

王修允当时都乐坏了,拍着胸口保证,自己要的就是这些,有这些就足够了!

但是等杜孜傅上来之后,王修允就开始慢慢难受起来了,因为杜孜傅并不是很重用王修允。

尽管没有减少任何对王修允的好处,可是君主对他不甚尊重,这让王修允愈发不能忍受。

于是在262年发动兵变,王修允可是大将军,早就做好准备的他轻轻松松肃清了大部分的敌对党羽。

轻轻松松的血洗了赵王府,控制了邯州和甫州、沙洲,控制了整个赵地,丞相张黄溪也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

不过张黄溪的投降只是权宜之计,当夜就想办法逃离了邯州,去往沙洲。

沙洲有张黄溪隐藏在王修允的内线,此人名叫雷章,此次便是要和雷章一同再度发动叛乱,夺回赵地!

王修允一开始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一介书生罢了,写写诗就是他的极限了,还能做什么?放他回去写诗也没什么大碍。

直到张黄溪抵达沙洲后,联合雷章一起斩杀了王修允指派的将领韩琪。

王修允大怒,率大军攻打,张黄溪与雷章奋力抵抗。

攻城三日,雷章便被王修允斩杀,张黄溪不通军略,但是临危受命守护城池。

张黄溪还为守城的士兵写下一篇波澜壮阔的诗篇,但是两日后城池依旧被攻下,张黄溪落得惨死。

至此,王修允自称为赵王,行事比赵集均还要过分,本来富强的赵国在他的引领下,逐渐走向垮台。

262年随之结束,这一年被称为爆炸之年各地发生大规模战斗,无数玄朝的名人死于这一年。

262年年末梁军的沙溪武和秦臻双双病逝,冯云茂接替了帮助之位。

李昭昂则前往其州,担任新的其州守。

263年

休养好的各路诸侯再次展开战争。

李昭昂率大军攻打郑州,束昱正要聚集全国的兵力防守郑州,但是在去年夺回政权的北秦帝国,袁启师也默契的在此时出兵义州和达州。

无奈汤江河指的镇守义州,打一场无法打赢的仗。

263年一月末,李昭昂对郑州展开猛攻,束昱拼死抵抗。

不过此时的魏军已经和梁军不是一个量级了,坚守两个月,城池便被攻下,束昱战死。

袁启师于四月抵达义州,对义州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汤江河坚守一个月后被杀。

宋地总兵朱苗也在同年三月抵达,攻下了达州。

攻下这两州之后,袁启师命自己的儿子袁南明为魏地总兵。

此战之后,北秦帝国已然成为天下最强的国家,竟有着光复北秦的迹象!

就在北秦大有光复迹象之时,一个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263年

楚军兵分两路,一路罗随,一路王黎期,分别赶往了中州、洒州。

中州守将潘大头,面对罗随的进攻,自信迎战,但是三个回合便被罗随斩杀,潘大头一死,中州士兵溃散。

洒州,张必贵妄图守城,但是完全不是王黎期的对手,很快城池便被攻破。

攻下燕地的周英纪兵力损失不大,命二军集合前往沙州,从沙州再攻下赵地。

赵王王修允闻讯赶忙调集赵国全部士兵集结沙州,但是兵力和楚国居然是五倍之差。

王修允知道这次赵国必将灭亡,所以兵力虽然聚集在了沙州,可是他人却不见了。

王修允逃走之后,他的副将李路兆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奋战,确认王修允不在之后直接选择了投降。

王修允逃走后,思索了一番,觉得此时齐地唯有齐州郑洺逊最需要自己,毕竟郑洺逊手下无将,还四面环敌,投靠他或许能被重用。

只可惜郑洺逊不是这么想的,见到王修允,就命人将他关到大牢。

苦读近代史的郑洺逊明白,投降要乘早,不要功与名。

如今四面强敌环绕,尤其是楚国,连占三地十州,军队过万,明年从甫州而来,只有两个人要挨打,要么齐州要么北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