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抵达美荻

直至大半月后,明军水手才在瞭望哨面前发现了其他商船的踪影。

看样子倒像是安南一带的海船,明海船只倒也没有过多接触。不过想必距离安南地界不是很远了。

又过了六七日,明海船只终于到了陆地。

明海船只发现陆地后没有多做停留而是按着海图所示,借着风势朝沿海一带航行。

此行明海不去广南而是前往广南以南的地界,因此倒也没有遭遇广南的水师战船堵截,附近遭遇的安南船只也不知这支庞大的商船队顺着海岸线南下是为了什么。

为了掩人耳目,明海船只还专门将甲板上的火炮推到了船舱中。

不远处的海面上,一艘二桅杆鸟船朝商船队驶来。

在鸟船靠近一艘为首的福船后,船上的明商大喊着:“我等为吕宋华商,特意来安南海贸。”

鸟船上的官兵们明显也听懂了华商的话。

仰着头,对船上的商人们大喝道。

“既然是南洋商人,请跟随我来。”很快鸟船摇起橹桨朝远处海岸线驶去。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船队便抵达了一处入海口,河流卷着万千泥沙气势汹汹的冲向大海,几乎将出海处一大片海水都冲刷成了淡淡的浑浊色,与前方蔚蓝的海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想必这就是美荻的地界了。

杨咏站在一艘鹰船上,抱手注视着不远处那八艘福船。

在他身后,大大小小数十艘战船汇聚于此,看着这支陌生的来客。

甲板上林栩也是看着这只规模不小的船队。

不过,他那黝黑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轻蔑。

盘踞而来的战船,看似繁多,但不过都是些鸟船,快船,船上不过携带一门小铳炮,有的甚至连铳炮都没有。

放眼望去,附近海面上数十艘战船,能依稀辨认身着军装者寥寥无几。

士卒皆手佩刀牌或矛,捞钩,也可见几名持火铳的铳手正慌乱的往铳管推入弹丸或是倒入火药。

看着这些乌合之众,林栩不禁摇摇头,虽然数十艘战船围拢过来,但只要将船舱内的火炮推出,不过一个时辰就能将这群明人打得七零八落。

甚至八艘福船也不会有多少损伤。

杨咏自然不知福船上的明军将领在想些什么。

此时的他看着不远处海面上停留的八艘福船,脸上竟露出了一丝贪婪的神色。

“将军,看起来是吕宋明廷派来的商船,估摸着是给我们送银两送粮食的。”之前那艘鸟船也已回来报信。

“不错,快去通知杨彦迪大人。”杨咏看着为首的一艘福船,那艘福船上放下了一艘舢板,大约十多个人挤在船上朝这里划过来。

“带他们去岸上。”杨咏也觉得海上多有不便,还是前往陆上详谈。

很快丁哥就坐着舢板上了陆地,与他一道的还有十名明军水手。

在场的兵卒好奇的打量着这群吕宋来商。

丁哥也只带来几名随从商人,其他商船上的商人自然留守在商船上,那些明军将士是在林栩的指令下跟随林栩一道下船到陆上的。

目的自然是保护这些商人。

作为这一次安南之行明海的船主,林栩自然要护卫他周全。

岸上警戒的兵卒们无比羡慕的看着这些明军士兵。

肩背一杠杠乌黑的火铳,明亮的札甲还有腰间配着剑铳及一枚枚形状好似药杵的怪异玩意。

此时早已是春末,地处东南亚的水真腊一带已经渐渐闷热起来。

不过对于生活在吕宋的明人明商来说,倒也不是难以忍受。

跟随着杨咏,十多名明商及兵卒进入一条小道间,四周皆是茂密的雨林,期间道路也是泥泞不堪。

几名华商从事海贸,倒也不是经常走入这种雨林山道,在茂密的雨林中穿行显得力不从心,数次跌倒,华美的服饰都沾满了泥垢。

好在一旁的明军将士搀扶着商人们,这才使得商人们能走下去。

一旁的杨咏看着这十多名兵卒,不免有些惊讶。

他故意挑了一条近道,能节省半天的路程,本想试探试探这些吕宋明廷的士兵是不是徒有其表,谁曾想跟上来的十名明军士卒一个没落下,身上还十分整洁,反倒是自己手下有好几个兵卒被泥泞的山道滑到斜坡下,浑身是泥土,蚊虫,凄惨无比。

事实上这些明军兵卒在巴丹群岛上和穆罕维利手下的海盗玩游击战,与岛上的番人厮杀,在茂密而潮湿的雨林中穿梭,时不时还要提防当地番人或是海盗的哨箭或毒箭,早已养成了惊人的战斗素养,哪里是这些混吃等死,浑浑噩噩的美荻明人能比的。

在行军途中,这些明军将士手从未离开过铳,几名牌手还一直站在外围护着一行人。

杨咏自然也看得出这些吕宋明人在提防自己,他朝丁哥笑道:“再过一里地就到了。”

丁哥听后点点头,作为一名常年海上航行生活的海商,这点苦头还是吃的下的。

事实上这几名华商商人虽然身上泥泞不堪,但丝毫未有疲倦之意,官兵的行军他们竟然也能跟上。

当然,这也和明军士卒一路的搀扶有关。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在穿过一片广袤的树林后,一行人终于看见了平原。

站在田垄上,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片的稻田,旭日的阳光落在田野水间折出和煦的光辉。

他们从未到过真腊,但面前那一片片的水田,洼地还有站在田中的耕民却让他们难以忘怀。

一行人并没有打扰这些耕民的耕作,他们一边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手持锄头的土著民们,一边朝着村落挺进。

“自从广南阮主允许我等南下定居于水真腊这片沃土后,杨大人广纳流民,建立村庄城寨。”

杨咏指了指这一片水田道:“这些年杨大人殚精竭虑,安抚生番流民,招纳汉人耕民,而今附近大小十余个村落汉人,土番杂处,汉人可占十之五,六。”

丁哥默默看着附近田间耕耘的民夫,样貌中确实有不少汉人长相。

城邑距离这些村庄尚有一些距离,一行人最终决定在一座村落中用过午膳后再出发。

十多名兵卒直接闯入几家民舍,从一些村民家中搜罗粮食。

此时正好是午间,家家户户都在煮饭,这些兵卒倒也搜罗出了不少食物。

一行五十多人征用了几座居民的竹楼用膳。

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民居多竹楼或木楼,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

房屋顶呈“人”字型,雨季期间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才是居民居住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高脚屋。

该种房屋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的东南亚。

在吕宋这样的建筑也是常见,明人也是习惯了。

只不过当看见当地居民脸上止不住的抗拒、排斥后,精明的明商们自然也察觉到了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