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祸国殃民的褒姒

腿疼,去那都不方便。只能窝在家里,正好顺便整理在草原上写画的图纸!草原上时没有好的纸张,太容易弄烂。趁有时间,重新誊写,分类装订。

坐在火炉旁整理笔记,一会儿热得开始冒汗。前几天去褒城大营做的铁皮炉子是真心不错,即节省柴火,还一点烟气都没有,本来想做成烧煤球的炉子,可惜汉中这地方煤不太多,而且煤都在山里面,开采难度大,运输更难。汉中产煤的有兴州,洋源县,兴州倒也罢了,距离汉中稍近点,而且有官道,但是煤质量不够好,而且兴州有大量铁矿,还是留着!洋源县煤倒是挺多,但是只有一条荔枝道道通往西乡县。荔枝道是唐时专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而开辟的一条驿道,翻越大巴山,北接子午道,南到涪州!好多地方只能单马奔行,这个年代洋源县的煤炭用不上了。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柴火炉了。幸好南有大巴山,北有秦岭,柴火经得住烧个百十年。

军营里有的是好铁匠,也有的是铁料。所以这厚铁皮外壳,中间炉芯都是加盐的黄泥合成,再用铁皮做成桌面,桌面打磨光整,讲究的还可以在桌面上放一块打磨得光溜溜的有漂亮纹路的板石。桌面中间开孔,有两层盖子,以控制桌面温度,平时可以在中间烧水,甚至做饭熬汤都可以。下方开有一个小门,上方门专门放柴火,下面的有个小抽屉,方便清理烧完的灰。接上长长的铁皮烟筒,直通房子外面,屋里一点烟气,一点灰尘都没有!这炉子一经面世,成里面好多人打听。阿娘觉得这是一个让军中老人谋生的好活技,就自作主张,把图纸给了几位老叔,让他们自行操持。范泽也觉得阿娘做法很好,这些老叔年纪大了,开荒种地太吃力,有了这项生意,至少几位吃喝不愁了!范泽虽然知道这个挺挣钱,自己以后也需要大量钱财来支撑自己的科技大业,但是把这些老叔照应好才是头等大事。

所以头等大事看来还得搞钱,有点头疼,虽然有了二十一世纪那么多的经济方面的知识,但范泽没有经济头脑,干啥亏啥!否则也不会因为没钱买了个二手事故车,在关键时刻刹不住而来到这里。看来得找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得趁现在有本钱,成立商队,自己负责发明创造,让专业的人去运营!

酒是个好东西,这个时候的酒也就是过滤过的醪糟,了不得十几度。高度酒买到金国和临安肯定是爆款,可惜现在不是时候,肚子都吃不饱,哪有粮食酿酒!至少要等到秋收以后!得和刘子羽打好关系,等腿好了,必须去拜访。秦桧把酿酒全部收归国有,想要私人酿造限制太多。只能从官营的酒坊下功夫了。现在先打好关节,等粮食有宽裕了在进行实际操作。

还需要有自己天产土地,上好的良田熟地很难买到,那就买几片荒山。汉中至古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里没有乱世,必有大战,使得人口稀少,所以荒山滩涂都没有被开垦。这一次大量流民涌入,全都是一边是山一边有河湖的地方安置难民营,都是方便流民垦荒的宝地。

说干就干,叫上三哥,花狗子,灰老鼠,再叫上两个懂得田土的老叔,就骑上平稳的小母马,出了城。

汉江边上的滩涂倒是非常肥沃,但是范泽对这条河没有太大信心,都知道这里肥沃,却没人开垦,肯定是有原因的。出了城一路向西北行进。范泽的目标是褒河东岸,褒城对面。

据说这一片地方是褒氏出生并从小长到大的地方,而褒河西面的褒城是褒国的国都。西周时,周幽王欲派兵攻伐褒国,褒国从全国挑选数十位美女人,并献上金银布帛无数,周幽王收到丰厚的礼物,就停止了对褒国的攻伐。在众多美人中,周幽王一眼就相中了褒姒,对褒氏是万分宠爱,但是褒氏本不喜欢笑,而且远离故土,郁郁寡欢。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遂点燃骊山烽火台,烽烟立刻传遍四方,各诸侯见到后,都以为周朝国都遭到犬戎攻打,立刻发兵救援。等各诸侯援军齐聚镐京时,周幽王带着褒姒登上城墙,褒姒看着城下诸侯大军,团团乱转,气愤无比的样子,哈哈大笑。周幽王费了好大心力,终于博得美人一笑,也是非常开心。遂遣散了诸侯援军。隔了几年,褒姒父亲去世,褒氏又开始天天非常悲伤,周幽王又故技重施,又博得了美人的笑脸。后来犬戎真的来攻打镐京,周幽王又点燃了骊山烽火,却没有一个诸侯发来援兵,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

这片后来地方慢慢就被人遗弃,怕吃了这里长出的米生出祸国殃民的后代!范泽不怕,自己长啥样自己清楚,真能亲生一个祸国殃民的后代,做梦都笑醒了!

转了一圈,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滩涂灌溉有山河堰第一渠,旁边的山地平缓,山上到处都是溪流!而且被从秦岭深处流出的褒河滋养了百万年的土地相当肥沃!

范泽骑着马一路来到山脚下,竖着一尊斑驳不堪的石雕塑,都已分不出男女。不知道树立了多少年了,旁边的石碑段成两截,上面字迹已无法辨认!

“老四,你说这会不会是褒氏的塑像,你说褒姒那样祸国殃民的女人,谁还会为她塑像呢!”

“三哥,谁给你说褒姒祸国殃民了,你从那看得知的!”

“”以前在褒城大营的时候,我就问当地老百姓,为啥褒河对面那么好的一片土地全部慌着不种,而且那边有六道灌溉渠,灌溉也更加方便!你知道那些人咋说的。‘他们住在褒国国都已经够倒霉了,要是有钱早都搬走了。褒国出了个褒姒,使得一国之君都能干出那么昏庸的事情,为了博美人一笑,戏弄天下诸侯,使得国家被灭。要是我们住在哪里,喝了那边的水,吃了那边的粮,生个女儿还不家人人亡啊!’老四,我倒觉得要真是明君不可能为了美人置天下不顾,只有他本来就是昏君,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

“三哥,你这话说对了。但凡是个明君,就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为了哄美人一笑,戏弄全天下诸侯,这事是明君能干的得出来的?因为老百姓都信奉老天而帝王是天子,老天的儿子能有错吗,错的肯定是别人!从古至今文人史家为了帝王威信,便于统治万民,实行愚民方针,就有了狐妖妲己,褒姒,西施,杨玉环,都粉墨登场,最近还有传言李师师蛊惑宋徽宗呢,你信不!

天生丽质本情长,

因遇痴迷转作殃。

不笑只缘忧世道,

无辜偏选入宫墙。

声传缯帛原臣佞,

烽举骊山乃帝狂。

继后几经移国祚,

倾危岂尽属红妆。

咱大宋也有厉害得专宠的,比如刘皇后,曹皇后,但是大宋却没有灭亡。误国祸国的不是女子,而是帝王本人,天下那么多正直大臣不信任,偏要相信奸邪之徒,谁哄的帝王开心就信任谁,历史上所有亡国之君那个不是信任奸邪大臣,而导致国灭的!只有无能之人才会将国家灭亡的罪责退给女子!我们作为男人,我们当兵打仗,就是要保护身后的女子不受伤害!”

“老四,你太牛了,这是张口就来啊!你说的很对,作为男子汉大丈夫,自己犯的错误让女人来扛,不配做男人!”

一路爬上半山腰,本来想爬到山顶的,山也不高,这小母马实在是不给力!也能俯瞰小半个汉中了。

远眺滚滚汉江,汉江为这片肥沃的土地注入了灵魂,汉中至古人人杰地灵。博望侯张骞出生地张骞墓都在城固县,龙亭候蔡伦封地及蔡伦墓都,西乡候张飞封地在西乡县,定远侯班超封地洋源县,诸葛武侯墓武侯祠都在西县,武乡候诸葛亮封地在武乡镇,张良封地、张良庙都在留侯镇。小小一片地方大汉几百年历史众多英雄人物在这里生活,长眠。

看着山下六条蜿蜒的渠水,心中一阵哀鸣。萧何为了能为刘邦筹集足够粮食,在这里广修水利,屯田开荒,建设了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的山河堰,刘邦能够取得天下,山河堰居功至伟,灌溉汉中平原广阔的天地,而这里气候适宜,年年丰收,使得刘邦有了足够粮草。后方安定才能心无旁骛的开疆拓土。而后人为了一个祸国殃民而废弃了最为总要的第一渠。因为第一渠渠首在褒谷口,沿着山脚蜿蜒向东,一直到七十里外的城固县。但是却穿过了曾经的褒姒故里,这条渠便被荒废了。后来为了灌溉,又在褒河下游开了三条渠,但是下游水流平缓,水位低能灌溉的面积有限,而且容易淤塞。使得汉中平原大半地方没有水源灌溉,汉江水量虽大,但河床太低,水位太矮,只能沿江用水车汲水。本来是一片泽国,硬生生成了旱塬。后世五十年代就在褒河谷口建了当时国内第一的水坝,以造福汉中平原。

就这片地方了,好田好地不好买,也买不起,那就买这大片的荒山泽地。

既然都到这了,怎么都得去石门看看,去褒城大营看望下各位老叔也是今天的计划。

过了褒河,沿着河边向上,平原在这里猛的扎进紧口子,褒河就是那口子上的一条缝隙。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河流越来越急,路也越来越窄,只能单马通行。

前面的路越来越窄,这哪里是路,这是从山崖上凿出来的一条凹槽。其他人都下马前行,只有范泽还端坐小母马背上,这个时候就体现了她的好处了。又矮又小,人能过她也能挤过去。

前方没路了,山崖上开了一个八尺见方的洞,旁边峭壁上两个苍劲大字“石门”,石门八尺见方,深约五丈。这就是石门,范泽以前没见过,因为被埋在石门水库下边了。在没有火药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硬是靠人力一锤一凿开出来的,古人的毅力值得我们去钦佩。穿过石门,前方已经没了了路,只剩下峭壁上一排整齐的一尺见方的孔。年久失修,木头都已腐坏了。只剩下千年前的孔。峭壁上有很多石刻,离的最近的是两个大字“衮雪”。远一点都还有很多,能看见三个大字“石门颂”,其他太远,以经看不清了,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汉魏十三品。

“兖雪,老四,这两个字啥意思!”

范泽看着脚下滚滚河水,拍打着两岸的峭壁,激起千堆雪浪,雪浪不断向前翻滚!这不就是滚动的雪吗!“那是滚雪!”

“谁刻的,我没读多少书都知道滚有三点水旁,这么大错字还好意思刻!”

“曹操刻的,他说旁边就是滚滚褒河,在来三点水多余!”

古人喜欢文字游戏,这也是,出名的还有虫二。很佩服古人的智慧,更加佩服古人的毅力,秦为了灭巴蜀,开凿了这条褒斜栈道。刘邦从这条道来到汉中,烧掉这条道打消了项羽的怀疑。韩信在这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曹操从这里灭了汉中张鲁,被刘备打败后从这里退出汉中。现在却只剩下一排排安装木桩的方孔。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条道毁了,范泽才可以在这里建立新的家园,安心的在这里种地,安心的做发明。因为没了这条路,金人不可能从这里突然冒出来。

当然如果金人敢有邓艾偷渡阴平的勇气与智慧,范泽也必须为汉中的父老守住这汉中的咽喉之地。

卡在这里,就算是百万大军,你也只能排着队,一个一个的来!

去大营是找赵叔商量商队的事情,建立商队,是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现在整个汉中缺少粮食,这个时候范泽不图挣钱,只是为了这能多帮助一下那些来的晚的难民。来的早的,去年十一月就来了,已经开出了大片荒地,小麦种下的小麦已经一尺多高。而来的晚的难民,近处只能开垦一点点别人剩下看不上的边角。而且错过了小麦的播种,夏收没了指望,只能等到秋收还能收一点点。来得更晚的,近处根本就有荒地可以开垦。赵叔他们去了草原。回来已经错过了荒地开垦,最后娘个和二婶把前面开垦的荒地全都分给了这些老叔,至少近处可以种点蔬菜。

“赵叔,最近身体还好吧!”

“四小子!你一来准没好事,你是嫌我这老胳膊老腿不散架是吧!说吧,去哪!”

“赵叔,小子我还真得求你帮忙,我想组建商队还得有你把关我才放心!”

“就知道没好事!说吧要多少人,走那些地方,主要贩卖些啥!提前要计划好个章程!”

“赵叔不急,商队我打算建立好几支,你先物色商队的人选,人越多越好!现在还不急!今天来就是给你透个气!主要还是来看你,还给你带了好几只王八!汉江边抓的!你吃了好好补补!”

“小子,有心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