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先驱

连续几天的荒唐生活,范泽过得跟神仙一样。还没等到阿娘数落,范泽先溜为快,阿娘只能逮着达瓦一阵数落。

顶着一对熊猫眼是没脸找小月了,也不敢去见老师。

范泽带着麻六一路直奔庄子,被麻六一路嘲笑该改名范四,和范一范二成亲兄弟了。

这哪能忍,区区一个下人竟然敢嘲笑主子,怎么都得好好打一顿。

麻六被范泽一顿暴揍之后活动活动筋骨,说道:“舒服了,在醉红楼躺久了,今天被你一顿锤,腰终于不酸了!”

气的范泽咬牙切齿,想要在揍一顿。揉了揉发红的拳头,还是算了。

这他妈就不是人,肌肉比铁还硬,范泽训练时打木人手都没这么疼过。

人比人气死人,麻六就每天练一会儿,现在赖叔,卜叔已经打不过他了。千机营除了龙四,麻六再无敌手。

麻六在醉红楼整整带了三天没出门,还能神清气爽,范泽这三天下来成了熊猫。这对比也太大了,人跟人身体差距真有这么大。

麻六说道:“少爷,练武你就算了,你天赋太差,咋练都比不过我。

至于床上功夫,你都还没长全,可千万不能使劲折腾,伤身体。过几年身体完全成熟了,你再和我比就成,现在可千万不敢和我比。”

看来得好好把持住自己,才十五岁,可千万得省着用。都怪药酒太猛,都坚持了半年,结果被药酒给破了。

科研院的雷酸汞有了新的进展,只是脾气太暴躁,一碰就炸。已经发生了好几起爆炸事故了。

幸好还没有大批量制作,没有伤到人。范泽要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必须得加快雷酸汞的进度,火药的秘方早都献了上去。张浚走时又带走了火枪,和手雷的图纸。

相信下次和金兀术遇上,估计双方都要开始互丢手雷了。

范泽不献出秘方不行,献出秘方必然会被卖出去。只能加快研发进度。

好在金人想要生产出高精度高射程的火枪基本不可能,因为核心的机床他们没有,就算范泽把图纸给他,他也做不出来。

发电机,电动机,机床,范泽永远不会把图纸交出去。

范泽看了老叔们调配雷酸汞的过程,出现问题的原因应该是比例的没有把握好。

这雷酸汞是多组分混合物,比简单粗暴制作出来的雷汞安全很多。既能保证其灵敏性,又能保证稳定性。

范泽估计是酒精度数不够,反应过程不够完全,最终成品里面雷汞含量太高。

几位老叔按照范泽的指示,重新蒸馏了高纯度酒精,加入进去进行调配。实验了几次过后,终于得到了最佳比例。

猛击一下会迅速剧烈燃烧,但不会爆炸。轻轻磕碰一下还能保持稳定,不会发生燃烧或者爆炸,这不就是最佳击发药吗。

有了这东西,火枪就可以换代了,人手一杆三八大盖终于可以实现了。

范泽将早已准备好的新式枪**纸交给老叔,后续就需要他们不断实验改进了。

今天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验电焊。

年后要去洞庭湖平叛,没有好的船不行。大宋常见的艨艟巨舰是不错,是湖上水战的无双利器。

范泽想在船上架炮,木质的艨艟巨舰开一炮过后,不等敌人来攻,自己就被后坐力崩散架了。

必须的打造铁甲舰才能承受得住大炮的后座力。

范泽本想造有巨型龙骨的尖底巨舰,这样的尖底巨舰哪怕是在海里也是无敌的存在。

但是这汉江水道就那么深一点,就算艨艟也只能在汉阴县打造。

卢进昌找来的造船姚大匠听说范泽要造铁甲舰,扭头就走。铁甲舰进攻防御是无敌,但是如何让这些铁板连接起来是个大难题,动力是个更大的难题。

这对范泽不是难题,范泽说这两问题都能解决。

姚大匠一听这两个问题都能解决,立马双眼放光。

只要是大匠都想从自己手里诞生无敌的武器。

姚大匠也不例外,能装备巨型火炮,后置螺旋桨,无需人力,无需风帆,就能自行行驶。

这样的无双水战利器一旦在姚大匠手里诞生,姚大匠必将青史留名。这是每一个大匠的毕生追求。

传统艨艟都是风帆动力,能不能动,全靠老天爷长脸。老天爷不长脸时,就是一个固定的堡垒,还是一点就着的堡垒。

韩世忠就是因为老天爷不长脸败过一回。去年洞庭湖平叛也是如此,历史上两年过后李纲也没被老天眷顾,依然败了。

所以范泽不能靠老天爷长脸,蒸汽机早都开始制造了,只是能拖动铁甲舰的巨型蒸汽机还没有实验成功。

铁甲舰需要动力太大,密封是一个大难题。四处漏气就导致动力不足。

最好的密封圈在没有合成材料的年代肯定是天然橡胶。

但橡胶就是一个死结,没有橡胶去不了南美,问题是橡胶树长在南美。

实验了好多种密封材料都不可行,得尽快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不然这个死结还真不知道如何去解开。

蒸汽机只要在三艘巨舰封夹板之前打造好就成,时间还有的是,现在紧要的是电焊。

电焊机比较简单,就是一个降压变压器。现在就是要确认出适合的电压就行。

麻六对电击上瘾了,范泽说电击可以刺激肌肉,让肌肉长得更加爆炸。所以他甘愿充当人形电压表。

变压器老叔们早都非常熟悉,只是要变出不伤人的低压高流,得经过多次实验,需要不断调整线圈匝数来实现。

只要麻六没有明显感觉,就大致符合要求。范泽怕麻六被电击次数多了,电阻增大,耐电击能力强。

范泽自己亲自体验了一把,很酸爽。坚持了几秒没啥出现任何问题,基本可行了。

电焊机组装好,就开始实验焊条了,这个相对比较麻烦。

难在焊条药皮,范泽知道药皮是多组分混合物,而且不同功能的焊条药皮还不一样。

范泽找来芒硝硅沙混合了煤粉放入熔炉中,等熔融过后,倒出来冷却过后。得到一坨透明度不太好的玻璃。

范泽将这团玻璃研磨成细细的粉末,加入大量清水溶解,搅拌静置。等沉淀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小火熬煮到浓稠。

把赤铁矿石,锰矿,石灰石,石英石全部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糖霜,倒入已经冷却好的粘稠液体当中。

药皮制作完成,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将药皮均匀的涂抹在细铁条上面,等烘干就可以使用了。

趁着烘干焊条的时间,范泽去看了下蒸汽机。

这不就是一个大茶壶链接了一个大热水瓶嘛。只是热水瓶上多了一堆连杆轮轴飞轮。

范泽看着这四处漏气,哐当哐当响个不停的原始蒸汽机,飞轮慢悠悠的转着。

飞轮上的皮带带着碎石机,还行,虽然四处漏气,力气还真不小,拿来碎石效果相当不错。

已经初具雉形,只需要不断改进,减小摩擦,提升密封效果,后面装到穿上应该问题不大。

独臂的老叔不停地向炉子里添加柴火。看的范泽直摇头,柴火烧蒸汽机的锅炉虽然也是可行。

可是为了养这架蒸汽机,需要四个人侍候,三个人砍柴,一个人烧火。

这要是以后去洞庭湖平叛,还要烧柴火,这不把洞庭八百里水泽,砍成八百里沙漠才怪。

煤炭是个大问题,兴元府周围就没多少煤,洋源县的运出来太费时费力。兴洲的煤要供应兴洲的炼钢厂。

前段时间在北边天台山上发现了煤,但想要运下来太难了。为了能积攒足够的煤,都累死了几匹骡马了。

得尽早将收复陕西诸路提上日程,没有工业血液煤炭石油的支撑,发展工业就是一句口号而已。

蒸汽机能弄出来,范泽相信柴油机也不难,都是气缸活塞组合。只要有了石油,煤炭,范泽相信工业革命会让世人大开眼界。

焊条还算成功,效果还行。麻六充当焊工,焊接了一个铁皮水桶。试了下,没有漏水,看来这是成功了。

就是看着这水桶上丑陋的疤痕,范泽觉得麻六还是当电压表更适合点。

将来巨舰上要是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疤痕,估计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解体了。

电焊适合技术活,焊接牢固,不漏水这只是基础。必须要保证焊缝平整,焊接后两块铁板要成为一个整体。才能在后期使用中不至于焊缝开裂,断开。

这就需要老叔们不断去实验,提高焊接工艺了。范泽没干过焊工,也不知道该如何焊接。

有了电焊这利器,以后很多大件制造起来就会快好多。

铸造大件报废品太多,电焊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把一堆小件拼装起来焊接好就成。

电焊焊接的第一件成品是范麻六重新焊了两个烧烤架。以前的架子是用铁丝绑起来的,动不动就散架。

今天解决了两个大难题,又有了新的烧烤架,得体验一下新烧烤架,今天晚上就做给家里人吃。

七月里的汉中还是比较惬意,白天只要不在太阳下面,还是不怎么热,丝丝凉风吹着也很舒服。

范泽给一群孩子上了两节课,这些日子以来他们都是自学。范泽很是佩服古人的聪明头脑和坚强的毅力。

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这些孩子基本都已经掌握了初等数学和初等物理。

这些东西范泽以前需要学习九年时间,而这些孩子短短半年时间,就从零基础,掌握了如此多的知识,而且还是如此跨如此久远时代的知识。

当然他们只是掌握了基本理论,实际运用是基本不会,这就需要范泽进行点拨了。

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都是建立在海量的题目基础上。只有做的题够多,见识了各种类型的题目,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范泽给他们出的题目,全部都是日常生活中,以及将来的工业大革命中,需要实际运用的题目。

比如计算宜艘艨艟巨舰最多能装多少弹药,配置多少人手。

这些题目本来都是需要范泽自己去核算,但范泽觉得这些问题完全可以交给这些孩子。

他们必须要能学以致用,范泽现在人手紧缺,童工范泽也不介意。当然这些童工只需要进行脑力劳动。

这道题目对他们来说的确很难。综合性太强。既有数学知识,几何知识,也有物理知识。

范泽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如何去做,只是让他们结合所学的所有知识。让他们一起讨论,分析得出解答方案,才能进行下一步计算。

不得不佩服这些孩子的头脑。

很快他们就计算出了最大排水体力,这应用了最基本几何知识。

他们结合艨艟图纸,将艨艟最大吃水线一下部分进行分割,就能计算出最大排水体力。

接着他们结合浮力知识就可以得出最大艨艟的最大排水量。

剩下的部分就相对简单,最大排水量减去艨艟自重,和煤炭粮草的重量。

剩余的就是艨艟上士兵,武器装备的重量。

结合每个兵种,每种武器相应的装备标准配置,就能得出一个大致结果出来。

范泽比他们出的这类题目,目的在于让他们学会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所学的东西必须是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用到实际的科研探索当中。

他们不单要掌握理论知识,还必须要学会实际运用。

现在有电了,但是一到晚上家里依然是点蜡烛。范泽没有信心取代爱迪生,但是这群小家伙是完全可以的。

范泽将电灯泡的理念完全教给了这群孩子,至于他们什么时候能研究出电灯泡,范泽是不知道。

但是范泽相信,取代爱迪生的一定是他们。

让家中老叔专门做了几台低电压的发电机,专门供这些孩子做实验。

书本上以及范泽所教的都是些理论,想要验证这些理论就必须得依靠实验。

同时范泽也在书中提出了很多猜想,比如电灯,电报,喇叭,话筒。

这些猜想就是给孩子们指出了一个探索方向,至于如何走,是孩子们的事情。

范泽没有说灯泡是圆的,可能以后灯泡是方的也极有可能。

范泽只是一个指路人,这群孩子才是真正的先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