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废话 世俗与超越

废话

用一种自然主义的眼光看佛法,总使我觉得佛教信念有点不自然,它不太像是一种信念,反倒像是一种哲学观点,尤其是想到空性见本身也是空性的,心中便油然升起一种审视废话的感觉,还不如看一看佛教戒律来得有趣些——最终,我作如是想:有时,一群人在讨论事情发表意见时,有一位坚持无立场的人也无什么大碍,无非是相当于有一个坐在那里不发言的旁听者,凑个人场儿嘛。中国人对于看客是十分习惯的,虽然是少了他无所谓,不过好在多了他也没多出什么。

当今世界有两个问题总是不断引发纷争,一个是宗教里的狂热与偏见,另一个便是种族问题。乐观的人相信提高世俗生活的质量与对利润的追求或可解决这两个问题,现代的神通论者希望能通过技术进步改变人类的处境,所有众说纷纭的观点最终被置于多元论的视野下,而多元论者的出发点总是世俗生活。

我赞成多元论,有的人害怕我们的社会被完全的世俗化,呵呵,我一点也不担心,总会有不安分的人从世俗生活出发,去探索新的可能性,这是生命的特征之一——总有一部分人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之内提升自己的意识。

当然,宗教便是很古老的尝试之一,让它继续发挥作用好了,既然佛法在很多人那里是非常有效的,我完全同意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就像那句俗话说的,“黑猫白猫,抓着耗子便是好猫”。佛法能使那么多人自我审视、自我批判,最终得到自我解脱,自然是一种很好的想法,说人们本来便是解脱的,在我看无非是换一个方式告诉人们,人人具有自由意志,当然,这方面有“人权论”说得更加系统,只是佛法倾向于从个体角度谈论,当代人权论倾向于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谈论。

世俗与超越

世俗与超越世俗,在我看来其中隐藏着一种人类文化历史中沿革下来的矛盾偏好,即对于绝对的质疑与向往。人们总是试图在有限的人生之内,寻求一种无限的或终极的意义,但每一种绝对的意义都因太过偏激而不能取得大家的一致同意。

佛教悖论便是其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答案,用通俗的话讲,叫作“终极的意义就是无意义,终极就是无终极”等等。这是一种原始思维,在很多文明中都出现过,无论是出于恐惧或好奇,面对宇宙的千变万化,尽管知道不可能,但人们仍需要一种语言上的简单描述,使人们获得一种表面上对于问题的答案,而在当代仍坚持提供这种答案的就只剩下宗教了。但人们已经懂得,宗教只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层面,它的作用早已不像古代那样几乎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了,其实我们现在已拥有很多远为方便快捷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代替宗教——我从未看到哪一种宗教提供的价值观能像当代伦理学、政治学与经济学那样,提供出细致而清楚的分析与全面的考虑,从而更有助于人们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现代法律的复杂程度与人性化,也绝非某种宗教的戒律可比;当代科技虽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也远比神通或魔法更加可靠;当代的价值观同样具有道德作用,对于局部的细小的问题,可说是更加的究竟。而曾经困扰佛陀的问题,对于很多现代人人来讲已是闻所未闻,甚至没有意义,生与死,被看成一种自然流程,多数人也不会因想到自己会死而惊慌失措,从而决定立刻着手解决它。人们也不会因为在生活中遭受了苦难,而试图仅靠个人的力量,从根本上脱离出来。事实上,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人们对于那些佛教所提出的问题与答案闻所未闻,但人们仍可快乐地生活下去。在当代,如果你想当一名先知或是救世者,那么也许开个公司比建个寺庙更加合理。

当然,仍有很多人觉得现代资讯太过繁多复杂,更偏好借助远为简单的佛法,从而生活得更加满意,更加心安理得,对于这一人群,佛法仍具有勃勃生机,当然是善莫大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