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空印骗局

是方克勤?

明初有名的大清官,也是唯一靠着俸禄养活自己一家的男人。

由于朝廷给的俸禄实在太低,且还没有保证。

他每次领到的钱,除了养活一家人,还要养活家里的佣人。

每天穿的都是破旧的官服,冬天的时候没有厚棉袄,便塞满了稻草,让别人不笑话。

他为政有方,颇得百姓爱戴。

就连朝堂很多大佬,都想拉拢这个大清官

清官就像水,贪官像油,对于国家水多虽清却瘦,油多虽香却腻。

所以一般是油水混合,看你什么时候渴,或者什么时候饿。

朱元璋除外。

他是不管你是水还是油,只要察觉不对立刻就杀,绝对不犹豫。

而这一次方克勤这个大清官也不例外。

因为他卷入了空印案这个杀人漩涡。

空印案很多人其实都明白。

大部分都是通过《明朝那些事儿》了解的。

老实说,谁也怪不了。

要怪就怪这个时期没有电话和高铁吧。

他整体是这样的,地方政府每年都要派官员进京与户部核对账目,地方上和户部的数据要完全一致才能结算。

否则要重新造册并盖上地方大印。

由于账目数字繁多,差错难免,所以更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返回各地盖印显然不现实。aosu.org 流星小说网

因为以现在的交通条件,帝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跑一个来回恐怕得大半年。

所以为了方便地方官员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一些空白账册上先盖上大印,随身携带以防账本出现差错。

这个道理很简单。

就是我拿着官印提前印个几十张,然后拿到户部。

你户部觉察哪一个错误了。

我当场就给你改了,这样可以省下很多时间。

久而久之,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但是作为帝国最高领导的朱元璋却不知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元璋得知了这一公开的秘密。

其实这玩意儿瞒不住,早晚都要知道。

如果是万历皇帝,或者任何一个太平皇帝。

都是一笔带过,或者直接改变政策。

毕竟谁也不敢和文官集团作对。

但是朱元璋就敢,管你是谁,尝尝咱的刀利否?

他认为地方官员可能利用这些空白纸张谋取私利、为非作歹。

他更加气愤的是帝国的官员们竟然串通一气一起瞒着他,作为一个权欲狂朱元璋绝对容忍不了这样的事情发生。

说严重点,这是欺君罔上,欺君之罪,可诛九族。

朱元璋难道不知道如果不做空文书,会特别麻烦,影响工作

他知道,他十分的清楚。

但是有一点很多人都忽略了。

包括当代明月也忽略了。

那就是早在洪武四年就实行了粮长制度。

这个粮长制度就是为了防止空印这种情况,因为空印早在元代就有了。

最主要是元代放羊式管理,给明代的官员一种假象。

还有就是户部不需要去对账。

财政数据统计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对不上数”的问题。

郑士利说什么“钱谷之数,府必合省,省必合部,数难悬决,至部乃定”。

那么户部是怎么知道的数据,肯定各省巡抚布政使汇报的。

那么省里是从哪里得来的数据?

答案是各府各州各地区。

再往下推同样,府里的数还不是各县报上来汇总的吗?

有什么“数难悬决”需要“至部乃定”的呢?

他户部的数据就是地方报上来的。

地方说多少,他户部就是多少。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空印呢。

答案是报销…

地方上的官员带着空帐册进京报销,然后和户部的官员一商量能够报销多少,然后填在帐册上。

比方说南阳府修城墙用了一万两银子:

照实写一万两吧,年底了送到户部那就在只能拿到一万两,一文钱也贪污不到。

写两万两呢,如果户部要收两千两的孝敬,那还是一文钱也贪污不到,如果户部要收两千五的孝敬就得倒贴了。

写两百万两呢,分润是够分了,但是肯定报销不了要驳回,如果被皇上看到还会杀头。

怎么办呢,只好把价钱的位置空出来,带个空帐册进京。

到了户部一商量:修路实际花费一万两,地方上要八千两,户部要三千两两,打点其他关系花几百两——最后帐册写报销一万四两,户部审核通过发银子,大家伙分了皆大欢喜。

所以郑士利少说了几个字,实际情况应该是“贪污多少数难悬决,如何分赃至部乃定”,所以只好带着空帐本进京了。

这是很震惊的事情。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就是盖印嘛,至于杀几百个人吗。

但是如果你是掌权者,你不害怕就怪了。

从户部,到地方巡抚,知府,知县,卫所,集体做空。

如果真是某个小数点错了也就罢了。

可如果是……

所以为了以儆效尤,朱元璋决定将全国各地所有的掌印官员全部杀掉,不管这个官员是贪腐、民愤极大,还是清廉、受人爱戴。

当然朱元璋也不是滥杀,不可能杀几万人。

最多也就是几百人,当时北边还在元朝手里,又经历战争。

全国也就六千五百万人左右。

当官的才多少啊,怎么可能有几万官员。

除非把老朱穿越到后世21世纪。

朱标沉重的看着名单上的名字。

大部门都是主印官。

他明白朱元璋这是在大清洗,可杀掉方克勤也不行。

这老头可是有万民伞的,自己重生前,原主也是举棋不定,放在一旁,留中不发。

没想到朱元璋还是不愿意放过他。

“爹,该停停了。”

朱元璋此时负着手,看着自己的儿子:“怎么了儿子,心软了?”

“就算你想做仁君,也得等爹走了吧。”

“呵呵,爹用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你,这些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千万不要被他们骗了。”

“他们哭的撕心裂肺,悔的磕头认错,恨不得把心掏给你,可你看不到他们背后是怎么坑害老百姓的。”

“你奶奶,你爷爷,爹的七个哥哥姐姐妹妹,就是领不到粮食,活活饿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