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无债1身轻

回到家,李耕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家里的债务问题。

上次国庆回来,因为需要用到二老的身份去注册淘宝联盟和办理银行卡,他已经提到自己在做网站了,也算打了一点铺垫。

而这次回来,当他说自己赚了上百万,家里人还以为他在开玩笑。

很正常。

李耕不算擅长说服,于是他直接把七十万转到李建法的银行卡里。

结果全家人震惊之余,仍然充满不可置信。

什么,咱家那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儿子突然赚了一大笔钱?

这是在是做梦吧?

还是什么传销骗局?

或者,孩子参与了什么违法犯罪活动?

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吧!

孩子不可能这么争气!

……

现实倒是也没有那么夸张,在李耕仔细解释了淘客的原理后,李建法和顾丽芸很快就选择了相信。

还有什么能比银行账号里的余额实在?

在他们眼里,电脑和网络的确就有这么神奇。

同样的,在他们的心里,他们的孩子似乎也有着这样的天赋。

嗯,所以很合理。

去挖掘互联网时代如鱼得水的一些风云人物童年时代的经历,和计算机、互联网结缘的细节,你会发现,他们往往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 386、486,甚至老式的那些苹果电脑等。

超前的眼界,通常孕育自不一般的土壤。

作为一个在东南省穷山恶水之中,偏远农村长大的孩子,李耕当然没有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人们幸运,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他接触电脑的时间也不能说太迟。

2003 年的夏天,百度还在和谷歌争夺华国搜索引擎市场的老大,网易的丁三石成了华国首富,《热血传奇》已经推出两年有余。

那会儿李耕刚上初二,因为看到同村的小伙伴家里装了电脑,就哄骗李建法买了一台。

那是李耕生命中的第一台电脑,当然了,必须和小他两岁的弟弟李荃共享。

那是一台 TCL 的品牌电脑,虽然那上面还有如今早已是时代眼泪的 3.5 寸软盘驱动器,但是使用的也已经是奔腾处理器了,显示器也不是大屁股,而是液晶屏,当时足足花了八千。

那个时候的八千块钱,可绝非小数目啊。

不得不说,李建法对自家俩孩子是真舍得。

然而可惜的是,李耕兄弟俩太不争气了,这台电脑的主要用途是看、玩游戏、网上冲浪,完全就是当作一大号玩具,没干什么正经事儿。

但是,在家长眼里,这也算是早年的熏陶了。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属于“懂电脑”、“会电脑”人士了。

后来的年头里,计算机和互联网迅速普及,整个华国,当然也包括蓝水这个小县城,乃至于李耕的老家,那个群山中的小村子,在网上刨食的人越来越多。

每次听到身边有什么人的孩子或者亲朋好友做电商或者单纯依靠电脑、网络做什么发了财,李建法和顾丽芸往往会说:

阿耕啊,你不是也懂电脑嘛,要不巴拉巴拉,怎么巴拉巴拉。

总之一句话,在老一辈的人眼里,会电脑的人都是一样的会,别人能赚钱,你也可以。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会打字、装系统、修电脑甚至写代码,跟可以在网络上赚到钱完全是两码事。

对此,李耕总结出一套说辞:

“赚钱”的能力,或者说意识、禀赋,跟你掌握什么技能、使用什么工具没有关系。

那些善于“赚钱”的乡人,在过去的时代通过走江湖、下南洋或者做小生意,他们能赚到钱,在新的时代,他们通过互联网做电商、微商、直播或者别的什么,同样能赚到钱。

这样的禀赋不是换一个工具就会突然获得,或者突然丢失,他们所使用的一整套内在思维是类似的,只是用上了网络,方便做更多人的生意罢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赚钱”,是排除了老老实实打工之类的营生。

因为在过去的蓝水,老老实实在家里种田、打工甚至做点小买卖,是没有钱赚的。

穷山恶水出刁民,东南省有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没有资源,没有政策,没有工业、没有土地,蓝水人为谋生计,除了下南洋,就是走江湖,没少走南闯北,坑蒙拐骗,在外头的名声也不甚好。

李建法年轻的时候,也曾跟村里的人走过江湖,什么算命、推销等等。

李耕印象最深的是,他很小的时候,父亲经常不在,有一次突然回来,还送了他一套少儿百科全书。

但李建法很快就意识到,以他老实本分的个性吃不了走江湖的饭,回到村里混几年,最后只好干起了粮油店的生意。

后来因为李耕大伯受不了干煤场的辛苦,李建法也一并继承了过来。

这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每天早起贪黑,风雨无阻。

尽管后来生意越来越不景气,但是李建法还在兢兢业业地坚持。

每天早早醒来,送米运煤,赚一份辛苦钱。

这是李建法所习惯的。

李耕的性格有些像李建法,但也有些像顾丽芸。

或者说,集两人的缺点于一身。

倔强固执,不撞南墙不回头,又内向清高,不喜交际。

可同时呢,他又没有学会李建法的勤勉,顾丽芸的忍耐细心。

也无怪乎他其实高不成低不就了。

反而他弟弟李荃自成一派,是家里最善于交际和灵活变通的人,后来果然也很快混出了头。

当然这些都是上一世的事情了。

这一世的李耕,终于不用再向家人解释或者说诡辩自己懂不懂电脑、善不善于在网上赚钱了。

现在他可以很自信的说:

不就赚钱么,这事儿他擅长!

确认了银行卡里的余额是真的,李建法激动不已,他其实并没有很明白李耕做的网站是怎么赚钱的,不过使用电脑和网络他是听懂了,然后父子随口提起了当年花八千块钱配的那台电脑,谈到了那台电脑的熏陶……

对于自己当年的决定,李建法无比欣慰。

在他口中,这已经是一笔堪比他当年在县政府附近买房的正确投资了。

顾丽芸也很高兴,但她习惯性地和李建法唱反调,戳穿他过去好几次后悔买电脑让李耕哥俩的学习成绩变坏。

夫妻二人开始拌起了嘴。

好在这是好事儿,两人没有真吵起来。

至于李荃,顾丽芸说他这会儿还没放假回家呢。

重生回来,到现在李耕都还没讲过自家弟弟。

又过了一会儿,见父母两人都平静了下来,李耕说出自己对这笔钱的打算,一个自然是还债,剩下的让李建法买辆车。

另外他希望自己拿出这笔钱的事最好不要声张。

在农村里,突然发财的人总是很扎眼的,他还不想应对随着而来的麻烦事。

这就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借口了。

这些李耕只是提了提,他不想再费脑子,钱已经转了,李建法夫妻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处理起来肯定比他擅长。

望着神色如常的李耕,老泪纵横不至于,但是夫妻俩都有一种儿子突然长大的感觉。

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感觉是对的。

前世直到大学毕业后,父母才略微让李耕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

因为生意冷淡,李建法沉迷六合彩,以及最重要的重建店面,当时家里欠下了几十万的外债。

都说穷孩子早当家,李家虽然不富裕,但过去开店的日子虽然辛苦经济上还算过得去,因为一直有着父母的遮风挡雨,李耕也习惯了,后来虽然知道家里不容易,却也一直活得挺任性的。

反倒是李荃,自从知道家里背负的经济压力,就一门心思赚钱,也果然让他赚到了。

李耕对此不无羞愧,他时常觉得自己身为长子过于没用了。

而如今不用等到未来弟弟发家,他有了能力,终于可以提前解决了家里的债务。

对于李耕的想法,李建法和顾丽芸两人没有异议。

他们也都是要强的人,家庭长期负债的感觉并不好受。

无债一身轻。

好不容易消化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李家人,相信这将是一个轻松的春节。

……

具体欠了多少钱,债主都有谁,李耕不太清楚。

他只知道自己总共给李建法转了七十万,肯定够了,还了债后,还能剩下三十万买车。

如果买了车还有剩,就当给二老的零花了。

家里没有车,一直是父母的一个心结。

尤其每年春节的时候,正好是冬天,看到别家都是小轿车,而自己一家人只能骑着摩托车,在凛凛寒风中来去,顾丽芸心里就不是滋味。

而李建法早就考了驾照,他年轻的时候也曾跟李耕的大姑父开过货车,载过客、送过货,但是却一直买不起属于自己的车,哦,摩托车除外。

李耕不懂车,不过想来三十万在这个时代,也足够买一辆体面一点的车了吧。

剩下的就让李建法自己去操心了。

只是他估摸着,买车的话年前未必来得及了。

李耕还在七想八想,这边顾丽芸回过神来,想要继续盘问他。

很显然的是,李耕没把全部钱都交出来,冷静下来的顾丽芸很是有些意见。

倒不是说她贪图自家孩子的钱,而是为人父母的习惯,让她怕李耕乱花钱。

但是儿大不由娘,李耕坚决不透露自己到底赚了多少,还说了年后要在鹭岛搞一个工作室花销不少之类的,李建法也能理解,帮着说了她几句。

眼见气氛不对,李耕先溜为妙。

他当然不可能将所有钱都上供,倒是剩下的钱怎么花,确实值得他好好思考一番。

此时在他的卡里,除了公司的一百万备用资金不准备动用以外,大约还剩一百七十几万。

这笔钱说多其实不算多,如果用来买房的话,此时鹭岛岛内好一点的楼盘,一平也要一万多了。

一百多万豪宅肯定没戏,其他的买倒是买得了,但也就一套。

除非上杠杆,可李耕有点嫌麻烦。

欠银行钱,也是欠啊!

虽然后面房价还会有几轮疯涨,可是对他而言买房并不见得就是一笔多么划算的买卖。

李耕记得后世他曾看过一个报道,未来十年里,哪怕是房价涨幅排名全国第二的鹭岛,也不过翻三倍而已。

当然啦,这里说的是均价。

作为重生者,便是这钱拿去投资,难道十年还翻不了三倍么?

甚至留着这钱都养几个工程师,说不定价值都更大。

所以李耕目前还在犹豫,如何把钱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