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行动升级

十月五日,年近60的kol康德出现在了中心区一栋六层商厦的天台。

他打了电话给媒体,随后在媒体的镜头前,他举起一个牌子,上面用红色大字写着:“以死明志!”然后纵身跳出天台,摔死在一楼的平台上。

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这一幕的很多加利人愤怒了。

有人在网上公开了康德在他的社交网络的最后留言:“两次游行活动都没法让政府听到民意,只能以死抗命!”康德是一直活跃在网络的分离主义kol,他的频道拥有10万订阅量。

十月十日,有10万人响应号召,走上街头,占领了加利多个主干道。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响应号召,穿着灰色的雨衣,这套灰色雨衣一方面寓意“心灰意冷”,一方面可以伪装他们的身份,避免被政府和警察追查。自此之后,灰色雨衣成为这群人的政治图腾,他们也被社会统称为“雨衣人”。

他们沿着道路一直流水式地行走着,活动一直持续了10个小时。组织者号称有超过100万人参加了这场游行。

加利的法律宣称加利人享有集会自由,但也规定,超过10人以上的游行和集会,需要先到警察局申请,以便政府各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和协调,保障其他人的正常生活和活动的安全。

但是这次游行并没有进行申请,自然也没有得到批准。按照法律规定,超过10个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走上行车道路,便属于违法。但由于这次游行人数众多,而且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部分人都穿了雨衣,戴着面具,警察很难执法,法不责众。

在加利,公共摄像头也被视为“洪水猛兽”,公共摄像头的安装受到各种阻挠,因此在市区基本没有公共摄像头。警察也没有配备在外邦标配的执法记录仪。他们甚至也不敢用摄像机拍摄游行和集会现场,以免被有些议员攻击说是侵犯隐私。

他们只能从现场媒体、自媒体拍摄到的画面取证,但是被几股势力控制的媒体、自媒体自然不会播出对雨衣人不利的画面。

警察只能在游行队伍的外围布控。当游行队伍开始向政府大楼行进时,警察才组织阻挡,并与游行队伍的开头方阵发生一些冲突。

游行活动结束后,当晚,邦长芬奇发表声明,对于部分邦民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表示遗憾,呼吁邦民通过合法方式表达诉求;变法正在进入法定程序,邦民应该相信议会能反映民意;并再次强调变法的初衷,坚称会推进下去。

多个ngo发表声明,对政府漠视民意表示强烈不满,不排除组织更大规模的游行的计划。

一周后的周末,更大规模的游行在各区“遍地开花”,他们再次集体穿着灰色雨衣。警察不得不在各区分开布控。

在政府大楼附近的游行队伍开始冲击政府大楼。自从有大型游行活动以后,警察已经在政府大楼四周架起水马,禁止任何未经许可的人士进入。

数百个防暴警察排在政府大楼的水马前面严阵以待。但面对成千上万的示威者,这点警力显

(本章未完,请翻页)

然不够。示威者形成多股队伍,分散在政府大楼各个方向,寻找可以破防的点。

很快,正当主要警力应对政府大楼南面的正面冲击时,西面的示威队伍已经率先攻破警察防线,用从地面翘起的砖头砸破政府大楼的玻璃门,并进入政府大楼进行大肆破坏,甚至焚烧了联邦旗。

警察为了避免和示威者正面冲突和受到进一步攻击,收到指令撤离。

示威者占据政府大楼到半夜,逐渐撤离。

由于是周末,政府大楼没有办公人员,只有少数的值班人员,他们在示威者冲击前已经逃离。这次行动没有造成政府方面的人员伤亡。

邦长芬奇深夜发表声明,对部分示威者冲击和破坏政府大楼的行为表示愤慨,但同时宣布暂缓变法,会与邦民做进一步沟通和咨询。

然而,暂缓变法的消息并没有让反对变法的邦民感觉到“胜利的兴奋”,他们纷纷在网上留言说,所谓暂缓只是缓兵之计,议案必须撤回,永不再提。也有网民留言,看来只有暴力才能让政府妥协,我们掌握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有网民留言表示担忧,认为暴力只会造成以暴制暴,应该坚持和平、理性地表达声音。很快,这些留言被怼,认为和平、理性了那么多次,都不如一次暴力有成效。还有人提出了要组织民间武装,和政府、警察硬钢到底。

网上有些人留言说,康德曾经在自己的频道里谈到自己得了癌症,但他后来删了有关视频。而这些留言也很快销声匿迹。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