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梦

居住在与加利邦相邻的内华邦的戴森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在变法风暴前,戴森因为工作关系,几乎每年都会去加利邦出差。但是他对加利邦的印象却越来越差。这座原本发达、先进的城市,发展停滞了很多年,他看到那里的建筑越来越陈旧,感觉越来越衰败。反观内华邦和外邦,日新月异,根本就是两种气象。

在变法风暴前,由于工作上和加利邦的同事来往密切,他一度以为加利自治邦和联邦越来越融合,越来越多加利人能操一口熟练、流利的联邦官话。变法风暴后,他才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切都是假象,原来还有那么多加利人与联邦和外邦有深深的隔阂,甚至是敌视的。

自从那年以后,戴森再也没有踏足过加利邦。他持续通过新闻关注着加利邦的局势,直到联邦安全法律使变法风暴彻底成为历史。

他梦到,20年后,他退休了。他的儿子也18岁了。他决定带他去加利邦走走,作为他高中毕业的奖品。

乘坐高铁,只需要20分钟就能从内华邦市区到达加利邦中心站。

走出高铁站,他看到加利邦俨然从原来的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变成了原始森林。加利邦从原来的经济特区,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公园,而原来的高楼,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记录着这座城市上百年的兴衰。他感到非常的魔幻。他带着儿子,参观各个博物馆,并给他讲他印象中的加利邦以前的故事。

自从他儿子记事起,加利邦就很少以一座现代城市的概念出现,在他们这代人的观念中,加利就是树木和动物。所以当他听到父亲讲述着加利作为全世界有名的现代都市的景象时,他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现在,90%的加利人都离开了,他们要么移居去了外邦,要么移民到了其他国家。留下的加利人要么在本地从事旅游服务业和餐饮业,要么流浪街头。

戴森在一家尽力保留当年地方特色的小餐馆里吃面。在等餐的时候,他看到一个蓬头污面的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年人来到收银台,老板娘把一份准备好的餐给了他,然后那个中年人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

戴森好奇地问老板娘他是什么人。

老板娘说:“一个流浪街头的本地人。他经常在我们这一带晃悠,我见他可怜,一个月前,我跟他说,不嫌弃的话,可以每天中午来我这里领一份斋面。”

“这样的流浪人多吗?”戴森问。

“也不少。我当初过来时也挺惊讶的”

“你不是本地人?”

“不是,我是从内华邦过来开店的。”

“哦,我也是内华邦的。”

老乡相见,彼此熟络了起来,也攀谈了起来。今天游客不多,店里没什么生意。

老板娘说:“你知道这些流浪人大多数是什么人吗?”

“不知道。”戴森说。

“看你这个年纪,20年前加利的变法暴动你听说过吧。”

“我当时有持续关注过,印象还很深呢。”

“他就是其中一个‘勇士’,当时还是一个没毕业的中学生。后来被捕了,判了5年。出来以后,没有学历,又有案底,家里人和他断绝了关系,没有钱。再后来,你也知道的,加利的经济越来越差,机会越来越少,大部分加利人不是移居外邦就是移民国外的,这些当年冲在第一线,啥也没有的人哪也去不了,只能留在这里打散工或流浪。”

戴森说:“听起来挺唏嘘的,当年一腔热血,到头来啥也没得到。”

“我们当年都觉得他们特傻,当时就知道他们不会有什么将来。”

“是啊,那个时候我们都叫他们‘废才’。你有问过他们现在醒悟了吗?后悔了吗?”。

“他们都不说的。”

在行程的最后一天,戴森和儿子,在游玩了加利所有由原来的高楼大厦改建的博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馆和森林公园后,来到野猪天地。

这里的野猪是在加利还是经济特区的时候,在郊外野生的。本来它们数量稀少,只出没在山林里,极少骚扰和攻击人类,可以和住在附近的人们和平相处。

但有些到郊外玩的人会给它们投喂食物,加上没有节育,野猪慢慢多了起来,开始经常出没在附近人家觅食,也发生过好几次严重的伤人事件。那几年猪瘟时有发生,野猪泛滥也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

加利邦政府决定猎杀野猪。当时变法风暴已经过去,几股势力找到了新的靶点。很多ngo出来打着“野猪的命也是命”的口号抗议。他们开始集结人马,更频繁地投喂野猪,当知道政府在哪里和何时猎捕野猪时,他们就会叫上媒体到现场阻扰。

很多原来的雨衣人加入到这个“野猪的命也是命”的运动。和政府的猎捕行动形成对峙。原本支持政府控制野猪数量的附近居民,看到这个架势也不敢表态,他们担心另一场风暴再起,自己成为雨衣人的攻击目标。

这种僵持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半年,随着一场猪瘟导致很多野猪莫名死去而降温。雨衣人的命也是命,他们也不敢为了野猪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没想到几十年后,野猪成了加利的一大特色,还专门为它们建了个公园,供游人观赏。

戴森和儿子结束四天的行程,乘高铁回到了内华邦的家中。

一路上,戴森很感慨。70多年前,加利是一座天然孤岛。岛上居住着少量农民和渔民,只有不成规模的农业和渔业。联邦为了打破鹰国的经济封锁,在加利成立了自治邦,实行与联邦不同的、独立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变成了经济特区,吸引外国和鹰国的投资,并成为了联邦对外的唯一窗口。

得天独厚的经济地位,让加利的经济发展如日中天,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但随着外邦的逐步开放,加利的经济地位也逐渐式微。70多年后,她回到了她应有的历史地位。这里有的,只有回忆。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