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不战而屈人之兵

闹事的少年快步走远了,语文组长还愣在当地,似乎没有反应过来,脸上显示着不甘。张子的一颗心却放松下来。他没想到事态发展得这么迅速,像坐过山车一样,突然升到高峰,又突然急转直下。

看来这个“转去”的口头语作用还真不小。张子心里直乐。这不是他的发明,是他借用来的。这个词是四川话,张子的理解就是“滚回去”的意思,比“滚蛋”要温柔点,应该不属于骂人的话,算是劝告一类的吧。他是从校武协主席杨洪那听来的。

每周五的实战课相当宽松,做完了20分钟的预备活动,大家就自由活动了,想打的就约了打打,不想打的就看别人打,打完了聚在一起摆龙门阵,多数是聊跟武术有关的话题。杨洪有一天打得高兴,休息时便讲起他帮人打群架的事来。

他在某中学当实习老师的时候,学生们跟一群街痞打篮球起了争执,让街痞们打得四散奔逃。有个学生急慌慌地跑到他的宿舍,说:“我们在篮球场让外面的人打了,躺倒好几个,老师你快去看看吧。”

杨洪一听,赶紧放下手头的教案,从墙上取下九节鞭,折叠好,握在手里,跟着学生往篮球场跑去。

到了一看,双方还打着呢,学生们人多,有十几个,但被对方六七个人追得到处跑,地上还躺着三四个学生。

杨洪抡起九节鞭,风声呼呼,向着他们冲过去,他的本意是吓跑他们。九节鞭是铜做的,最后一节是削尖了的,抡上人,后果不堪设想。

被追打的学生向他跑过来,两个街痞在后面紧追,好巧不巧,噔的一声,铜鞭的硬头打在一个街痞的头上,那人马上就站住了,鲜血顺着发际流下来。杨洪吓坏了,说了声:“转去。”那小伙儿像被念了咒一样,一言不发,转头乖乖地走了。

他的同伙也跟着做鸟兽散。

杨洪说到这里,瞪着眼,咧着嘴,脸上满是惊奇和搞笑。

张子便记住了这件好玩的事。他倒不觉得杨洪有多厉害,甚至觉得用兵器不算英雄,但是这么做真管用啊。

尤其杨洪那句“转去”,既文明又息事宁人,他便记住了。

但一直没机会用到这个词,慢慢也就忘了。

没想到今天在长矶职中用上了。

竟然功效非凡。给张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不禁想起孙子兵法上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动手就降服对方,才是最高明的啊。如果跟那个闹事少年打起来,虽然能赢他,但是对事情解决有什么帮助呢?只能更激化矛盾。弄不好以后就会在路上遭到伏击。

这帮闹事的学生之所以毕业了还回来捣乱,应该是没有就业,才有那个心情和时间来闹事,学校如果能从这方面去考虑帮助他们,他们还闹什么事?或者也可能是上学时受到老师批评,感觉自尊受到伤害,来报复的。这也不难解决,只要师生双方敞开了交流,该解释的解释,该道歉的道歉,学生还有什么理由继续闹下去呢?

如果回避这些问题,只是把这帮学生归类为“坏学生”,放到对立面去,那可不就不胜其扰了嘛。

为什么不面对问题呢?把小问题推成了大问题,成了学校的顽疾、毒瘤。进而影响学校声誉,影响招生。

最后只得求助于暴力,把矛盾进一步激化,双方不断有人被打伤,学校的日子就太难过了。

张子也明白痞娃们的心理,痞娃佩服的是强权和力量,大棒加胡萝卜是他们最享用的待遇。没有大棒,他们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必须服从你;没有胡萝卜,他们即使表面上臣服,背后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搞掉你,不然他们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张子当时不知道,后来进入社会以后才发现,痞娃们的信念才是现实社会的主流,而好学生们坚守的东西却无用武之地,只能继续留在象牙塔里,教育下一届。这真有点吊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