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武林广场踢蛋的陈老师

临州城,这里是临省的省会。

后世的徐山虽然也生在临省,但却很少来到这里逛。

而这一世的话,他则是一次也没来过,哪怕是前身,也没有来过这个省会城市。

这一次徐山想单独逛一逛,看一看现在的临州有没什么可以做的项目。

他现在口袋里也算有点小钱。

虽然说不能跟很多大企业来比,但是十来万的小钱,他还是有的,口袋里有这么多的钱,也想投点资,在这满地黄金的年代,不赚点小钱钱那就是对不起自己了。

只不过现在这个想法却是要落空了,因为身后一直跟着一个小尾巴曹玲。

曹玲一边走一边给徐山介绍起这临州的景色来。

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徐山的心里却一直有一个想怼她一句的念头,我用得着你介绍?

不过基于礼貌,徐山也最终没有说出口。

这年代的临州城自然没有后世那种繁华,没有高楼大厦,你要说城市治理,也不可能像后世这种新一线城市那么干净整洁,但是烟火气却是十分足的。

说起来重生到这一世,徐山一直有一个感慨,虽然说时间不算太长吧,但是他深有感触。

那就是现在的这些城市,人情味要比后世的那些现代化城市更浓,烟火气也更加充足。

后世的那一线,新一线城市,虽然把科技给搞上去了,把建设给搞上去了,但是繁华的背后,却显得那么空空落落的,透着一种冷漠。

相比起来徐山更加喜欢现在的这种城市,哪怕是交通也没有那么方便,技术没有那么发达,但是扑面而来的人情味道,让徐山感觉到十分的舒服。

人啊,总不应该活成一台机器。

徐山先是去逛了一圈服装店,看一看服装,发现这里的服装店还比不上自己龙水的钗头凤呢,很多服装的样式,并不是追求时尚,还停留在耐用的款式之上。

就跟过去卖布头当中唱的那样,经蹬又经踹,经洗又经晒,这种东西跟时尚显然是不搭的。

所以说这年头的生意,眼光还是相当重要的。

曹玲一直跟着徐山,见徐山逛了这一大会的服装店,以为他要买衣服呢,便有点好奇地问道:“难道你是打算给家里人带点服装回去?”

“你怎么看出来的?”

“那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一般都是好难得来一趟,出差到省城,总要带点东西回去的。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啊,你带这种服装回去,还不如卖点丝巾啥的,那东西价格不贵,还有纪念价值。关键是临州丝绸龙井茶,这都是有名的东西。”

“你的建议倒是不错,看来还得是女人了解女人啊。”

本来徐山就是想看看,现在被曹玲这么一说,倒也想给龙水的朋友跟家人们带一点手信。

估计这个年代的人们,都是这样做的,自己也不能露了怯,搞什么特殊化。

事实上后世的许多人,出去旅行也会带手信之类的东西回来,买一大堆纪念品,回来送人。

但是由于后世商业过于发达,去旅游景点买到的东西,全都是金乌生产的小商品,相当于你跑大老远去买回来一堆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的商品,那就失去意义了。

更何况这些小商品同质化严重,无论你到哪里去买,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根本证明不了你去过那里。

再加上现在出门方便,大家都可以亲自去景点旅游,这种带手信的风俗,也渐渐就淡了。

这年头可是不同的,各地卖各地的东西,你不到那里去,就很难买到地产的东西。

其实徐山更喜欢这种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感觉,而不是坐在家里打开电脑,哪里不会点哪里,所有人都变成了一个人,所有的生活都变成了一样的生活。

从一家特产店里买了好些块丝绸手巾之后,徐山一路闲逛,便来到了人民广场。

这地方,现在还叫人民广场,等到后来便成了武林广场。

据说这里之所以改名叫做武林广场,是因为这里老有人约架,在这里江湖事江湖了。

当然了这就是一种有趣的歪说,临州古时候叫武林,这里叫做武林广场也很正常。

这会儿在这里闲逛的人也有不少,算是遛弯的,跳操的,练功的,不一而足。八十年代初,气功热已经初显苗头了,因此有许多不同自创功法的人们,在那里或者是四肢爬行,或者是用背撞树,或者对着一棵大树绕圈,遥遥出掌,练的应该是八卦游身掌之类的。

看得徐山眼睛都直了,他知道这年代各种神奇功法很多,却是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么多,几乎是一人一门派,一人一神功。

正看得眼花缭乱的时候,突然就听到有人大叫:“快去看啊,有人比武。”

哟嗬,这可算是来着了,来武林广场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有没有人在这里打架的,结果还真的有。徐山也跟其他的吃瓜群众一起,往人多的地方跑过去。他身体不错,很快就分开了人群,来到了最前面。

前排吃瓜,观赏值加倍。

此时场上有两个人,一个高大威猛,身高足有一米八五的大汉,一身肌肉看上去就是一个硬汉,而且他的拳头拳面上都是茧子,一看就是练拳的。

过去练拳可不光光是打沙袋,还有些人会找棵树打树皮,打沙袋那种就是练的拳力,而打树皮的人,才能练拳锋。

大汉的对面,站着的一个身材不高,比较消瘦的年轻人,这年轻人虽然消瘦,但也是一副尚武精神,气势上不输于这个大汉。

他的身体侧着,踮着脚小跳,看上去好像是在模仿李小龙的样子。

大汉不屑地捏了捏拳头,骨节咯咯作响,听得看客们都是暗暗心惊,那个小个子却是不受这种影响,而是伸手指勾了勾,示意大汉先攻。

大汉好像很讲武德的样子,也是勾了勾手,示意小个子先……

他的动作才做到一半,突然小个子一个闪身,一记猴子偷桃,直接冲着大汉的要害掏去。

大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击得中,疼得他弯下腰,这一弯腰,脸刚好正撞上小个子的一记膝突,直接就鼻血长流,正面仆倒。

小个子收手退后,一气呵成。

全场响起一阵嘘声,大家都对不讲武德搞偷袭的小个子表示不满,比武当然要公平啊,哪有这种使用禁招的,下三路的打法,怎么能用得如此光明正大呢?

别人都为这大汉鸣不平的时候,徐山望着得胜的小个子,脑海里却是闪过一个名字,疯狗陈。无差别极限格斗门的陈老师,后世唯一一个传武要义的保持者陈厚高老师。

据陈老师自己写的书当中交代,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就在武林广场上跟别人约架,而那时候他就总结出来一套疯狗拳法,啊不,是无差别极限格斗法。

此法入门的第一要义,就是熟读刑法,此法出手的第一准则,就是一击毙命。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是疯狗拳的门派宗旨。

只不过陈老师这一套,只能用来自我防卫,还有见义勇为,他教出来的门人弟子,创下了正当防卫格杀歹徒之后无罪释放的纪录,因此后世陈老师也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

据陈老师自己介绍,当初在武林广场约架的时候,他就经常踢蛋,让别人感受淡淡的忧伤,所以徐山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很有可能就是日后名噪一时的疯狗拳掌门陈厚高老师。

在这里见到了偶像,他打算上前去签名,却看见那个满脸血的大汉站了起来:“小子,你不讲武德,我们挂字门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他一边说一边寻找陈老师的踪影,可是哪还有什么陈老师,陈老师早就无影无踪了。

徐山也发现陈老师不得出手快准狠,逃命也是相当快的,他甚至没看到陈老师到底是怎么混入人群的,这真是十步踢一蛋,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