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七十二章 卫生运动

第百七十二章 卫生运动

对于处在敌后艰难抗战的“神鹰”独立师而言,1940年的秋天,是一个丰硕的秋天。“神鹰”独立师控制的全椒、巢县、定远、滁县、和县、含山、无为、庐江等地获得大面积丰收,而白湖农场也不例外,30万亩土地每亩平均收上来600斤稻谷。虽说少了很多,但这好歹也是一亿八千万斤稻谷,总能够对付一阵子。

胡云峰到白湖农场没几天,就赶上了史无前例的大秋收,身为参谋长的他全程参与和见证了轰轰烈烈的秋收过程。从收割、挑运到打场、入仓,再到输送,胡云峰被劳动的伟大深深震撼的同时,也对生产工具的落后感触颇深。要将上亿斤的粮食从地里收上来最终变成可以吃的大米,这一系列的繁重劳作都要由人力凭大锹、扁担、锄头、镰刀和一双手拼命操作才能完成。

勤劳的农民们白天满身泥水地在田里玩命干活,晚上吃的却非常简单。至于睡的地方就根本不用说了,能够有一床棉被的人家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有好些人晚上竟然睡在草堆上!

每一个居民点的工棚旁边都有一排茅坑,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生活区到处都是污水垃圾。由于房屋严重不足,没有成家的单身汉们都挤在一大间棚子里,棚里几乎充满了汗臭、脚臭、体臭和发霉的臭味。

农民的生活用水几乎全部取自当地的河流湖泊,结果本来清澈见底的水面被严重污染,鸭子、水牛,还有小孩子都在一片水面游泳,不是还能发现动物尸体。这还不算,由于污水根本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流回河里,然后又被人们取上来喝进肚里,这实际上是滋生肠道疾病的温床。

胡云峰看得触目惊心,这情形,就算鬼子不拿细菌过来,细菌也会来做客的,条件太好了!

胡云峰在白湖农场调研的同时,陈际帆也在邀请医生们共同探讨如何预防瘟疫的课题。

以野战医院院长吴庆为首的六十多个医生们听到他们面前的这位最高军事长官有板有眼地提出一些关于细菌、传染病的问题时,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师长茶余饭后的谈笑,直到后来陈际帆将问题的严重性摆在面前,大家才真正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作为医生,我们真是惭愧啊!”吴庆院长满面愧色,“师长您提到的这些问题本该是我们这些医务人员发现的,您和参谋长这么忙,居然能关注到这样的问题,没说的,我们一定竭尽所能,打一场战胜细菌和疾病的战争!”

“好,我们就把它当做一场战争来打,不过这个仗还真不好打,不仅需要医生的配合,而且皖东行政公署也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句话,这一仗不仅需要医生,还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参与。”

“师长,我以为要两条路并举,首先,皖东行政公署要立刻组织修缮一切卫生设施,我们派人全程跟踪。并加以指导,第二,趁这段时间,医院要组织人手到农场的每个角落进行宣传,宣传个人卫生知识、疾病预防知识,师长,必要的时候可能还要采取强制措施。”

“这个自然,农民的健康意识、卫生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改变的,所以必要时会采取强制措施,吴院长您接着说。”

“第三,要加大医务人员的培养力度,以往军政大学里培养的主要是骨外科、伤科等医护人员,现在要转移方向着力培养内科、儿科、妇科等医生和农村普及医疗人员,所以我建议是否专门成立一个医学院?这两年我经常保持着与一些同学、同行的联系,他们对您和‘神鹰’独立师都是景仰已久,如果成立了医学院,再有我们在座的医生写信相邀,相信不就得将来,定会硕果累累。”

“医学院?好主意,人才难得啊,就是不知道他们肯不肯到这里来吃苦?”

“师长放心,国难当头,并不只有军人才思报效国家,凡是有良心有责任感的医学同仁都会来的;第四条必须立刻行动,就是要在包括白湖农场在内的根据地所有区域内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等活动;第五,就是要鼓励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尤其是像板蓝根、双黄连等;第六,对民间所有的中医、郎中都要登记,最好是成立中医学会,将他们全部组织起来,加以补贴,鼓励他们在乡村积极行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皖东行政公署上下都要重视起来,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最好能成立一个精干、高效的机构来具体负责执行。”

陈际帆听得很认真,边听便拿出笔记本详细的记录着,陈际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职业军人会在这个时代成为医疗卫生运动的组织者。

听完吴院长的建议后,陈际帆当即拍板,请吴院长牵头马上开始着手皖东医学院的筹备工作。然后自己赶回皖东行政公署和皖东抗日动委会(两个机构现在在一处办公)召集所有人员开会,布置任务。

要求这些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立刻行动,做好以下几件事:一、组织在校教师学生、地方骨干到医院集中培训如何搞好个人卫生、如何预防疾病等知识,征得吴庆院长同意之后马上分配到白湖农场各大队、中队、小队,就地开展宣传工作;二、立刻组织退役复员的伤残军人(地方军政骨干)开会,传达会议内容,让他们回到各自乡村就地组织宣传;三、登记民间所有的中医、郎中,并邀请他们到巢县,向他们通报政府要开展预防控制疾病的决策,取得他们的支持;四、在他们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因地制宜地鼓励种植中草药,对种植农户要给予粮食金钱补贴、要给予一切可能的帮助;五、筹备卫生局和药品站,卫生局作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疾病、开展卫生工作的执行单位,药品站负责筹集资金收购、保管一切相关的中药材。

胡云峰从白湖农场回来后也没闲着,他首先向陈际帆汇报了调研情况和他的一些想法,然后也学习了陈际帆记录的吴院长的建议。

两人商定后,一致决定,将部队所有的训练工作交给钟鼎城副师长全权负责,胡云峰负责和白湖农场沈宗翰教授等专家一道,组织部队、当地农民在秋收后立刻开始农场地区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

胡云峰的计划是,以白湖农场现有的组织形式为基准,以中队、小队为单位规划两千个居住点,对居住点的饮用水源、污水排放、垃圾处理、茅房厕所统一规划修建。

成立专门的垃圾站,聘用人员进行日常垃圾处理;厕所虽然不可能修成水冲式(做梦),但是修成密封式(参照现代农村沼气池),只留排便孔,上面加盖,不仅能够防臭、防菌,还能蓄肥;堆肥地点一定要远离人畜生活区;打捞河道、湖泊中的脏乱垃圾、动物尸体;强制到每个人必须和烧开的水,每千人至少修建一个洗澡堂,洗澡堂可以鼓励承包经营,优先供应煤炭;

当然,这一切还得有一个大前提,就是,钱!由于“神鹰”独立师这个钢铁长城的存在,皖东皖中几个县的经济开始恢复,加上陈际帆他们鼓励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又有粮食做后盾,所以皖东皖中地区“神鹰”地盘上已经有了稳定增长的税源,除了部队的军饷抚恤、政府人员的工薪办公费用等开支外还能有结余,所以陈际帆已经不再像当初在小王庄那样为钱发愁了。但这绝不意味着,“神鹰”可以一下子拿出大笔钱来搞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际上白湖农场最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还不仅仅是生活设施,还有造堤、挖渠,完善灌溉系统,短期最迫切的还有晒谷场、粮仓等的建设,还有可供运输的简易公路等。

但是,当白湖农场开发指挥部的三位教授听到陈际帆和胡云峰的介绍后,再一次为这些年轻的军人所折服。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军人,从没有!

这些了不起的军人不仅投入大量精力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吃饭问题,还能进一步想到预防卫生疾病这一层,愿意从本来就不宽裕的财政上拿出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这样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短期之内根本无任何收益的事业。沈宗翰、金善宝和邹秉文三位教授无话可说了。他们以前一心为之服务的国民政府比起面前这两位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简直可以枪毙!

三位教授的眼睛有些湿润,当即表示尽全力支持,并承诺利用他们的一些名望说服在重庆、成都、西安和沦陷区的医学界人士都来这里参与工作。

三位教授的支持让陈际帆和胡云峰大感欣慰,虽然一切都还只是计划,但他们坚信,有那么多有识之士的帮助,这次大范围的卫生运动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如当初的白湖农场那样。

一切基本就绪后,在“神鹰”独立师的辖区内,人们开始发现墙壁上、大街上到处都贴满了各种宣传标语,不过这次不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之类的,取而代之的是“预防疾病、从我做起”,“讲究卫生就是爱国”,“做一个讲卫生的国民”,“勤换衣、勤洗澡、勤修指甲身体好”之类的。

这些开始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标语出自胡云峰的手笔,本来他也不是干这个的,现在也只能赶鸭子上架,把小学时代学过的一些标语口号回忆了出来。比起胡云峰这种业余水平,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专业得多,在吴院长的领导下,医院效率出奇的高,短短半个月就培养了数千名学生下到白湖农场去从事宣传活动。

更高兴的是那些中医们,有胡须斑白的老中医,有游方的郎中,也有在乡下靠着以及祖传秘方吃饭的,反正都被请到巢县来了,说是要成立一个什么“中医学会”,老中医们自然是高兴,他们引以为豪的中医登上了大雅之堂。中医学会成立没几天,陈际帆就通过卫生局迫不及待地请这些中医们出谋划策,看如何防治瘟疫。

专业和业余永远都有区别,中医们提出来的东西虽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但却更加实用,而且成本很低。“医者父母心”,如今父母官都这么关注瘟疫,中医们自然也愿意出谋划策。

比起这边只是动动嘴皮子,白湖农场那边可谓轰轰烈烈。听到要修新房子,辛苦了一年的农民们自然高兴之极,冬天眼瞅就到,谁不愿意有个踏实温暖的窝?不过,他们对上头花这么大力气修茅房、排水沟很是不理解,只有个别有见识的老农意识到了里面的肥料价值,但是却未想到卫生这一层。

“讲卫生?城里人才时新这个,咱们这些乡下人没那么娇贵!”

“澡堂子哪儿有河里凫水舒服啊。”

“脏水倒掉就倒了呗,还给它修条沟,费那事干嘛?”

“这是陈师长叫修的,俺不识字,也懂不了这么些大道理,俺只知道,陈师长叫干啥就干啥,他一心都在为咱们勒!”

“是啊是啊,陈师长还能还咱们啊,听说,陈师长今年不收咱们的粮了,让咱们过个安稳年!”

“师长不收咱就不交啊?咱不能做这没良心的事,自古种地纳粮天经地义,咱们倒是有余粮了,部队咋办?当兵的吃不饱,拿来力气跟鬼子干?到时候鬼子一来,不要说粮食,连小命丢了。”

“对,师长处处替咱们着想,咱们做人不能昧了良心,赶明儿咱就装上点粮食送过去,总得让师长他们还有部队尝一口新米饭吧!”

农民们很朴实,他们可能文化不高,但他们知道谁对他们好。只要有人给他们滴水之恩,这些善良朴实的人们真的会涌泉相报。

上上下下都统一了认识,卫生运动开展得很顺利,可是四十万人的燃料问题因为冬天的即将来临而变得迫在眉睫,是该琢磨琢磨煤炭的事儿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