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南下寻梦第第四章

接下来便是等待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里,刘强通过村支部把自己同父母的责任田承包给村里劳力多的人。总共5亩地,每亩二十五元,公粮由承包户承担,秋后算账。这段青黄不接的日子,由大队村支部接济这个困难家庭。

至于他家,由妇女主任帮忙解决。有一间房子漏雨,刘强向村子里的人借了几十元钱,买了块塑料纸,把整个房顶用塑料纸盖住,然后上了一遍黄泥,这样下雨也不怕了。柴要多准备一些,这一走,也不知多长时间回家一次,要备够大半年用的才行。一切该为父母准备的这段日子刘强想了一遍又一遍,生怕忘了什么。穷家穷日子,就怕缺油少柴之类的事情发生。于是便向承包土地的老张预支五十元钱拿来交给母亲,以备不时之需。临了,交给父母一张高中毕业时的照片,说:“如果想儿子了,就多看几眼照片吧,我会时常给家里寄信的。”

刚子家没有这些琐事,他就把他高中用过的课本,复习题之类学习用到的东西全部备齐,抽时间学习,准备高考。并且专门做了一个大箱子,涂上油漆,预防潮湿。可别小看这些课本,他可能是通向大学的钥匙。

恢复高考的头几年,应届生加上复读生再加上社会青年的录取率仅占百分之几。通过高考,为初期的中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身影,今后中国的崛起他们起了重要作用。

离家打工的日子到了,刘强用麻绳把一床旧棉被,一床旧褥子,一个枕头一并捆好。穿的衣服还是干活时穿的旧衣服,只是洗的干净了些。武刚则是多了一个大箱子。他们的行李放在刚子他爹套来的驴车上面,刚子父母,刘强父母,孙医生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父母们眼里的泪水几乎没有停过,刘强和刚子虽然难过,但还是咬着牙只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背地里,孙医生偷偷塞给刘强20元钱说“孩子,到了厂子有吃有住,但你也是个青年人了,拿着这二十元钱买件像样的衣服,别太寒碜了。到厂子后,安顿好,给父母常来信。”刘强接过钱,赶紧转过身去,生怕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稳定一下情绪,刘强转身对孙医生说“叔,俺父母你替俺照顾这点。我有什么事就把信寄到你家里。俺父母不识字,你帮忙给念着。以后我不在家,帮不上你地里的活了,千万别累着,我一个月工资200多呢,养活你们四个人,够了。”孙医生紧握着刘强的手,说了句“既然选择外出打工,就别走回头路,干出个样子来。”

就这样,在一片唏嘘声中,刘强和武刚上了刚子爹套好的驴车,往县城的劳动局一路跑去。

不到一个钟头,他们便来到了劳动局的大门前。大门外,挤满了送行的人,刚子爸找了一棵树,把驴拴住,便同他们俩进了劳动局。上了二楼,招工人员正在点名,核实人数。他们来的比较晚,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这次招收的工人,大部分是女工。他们只好挤在门口。

“刘强”

“有!”刘强勉强挤出一条缝,向招工人员挥手。

因为他是高中生,所以被排在前面。想必是按照学历来排名的。招工人员对他也是有点印象,这次招工中,高中生只有20人,男生12人女生8人。招工人员疑惑地看了看,翻出招工表。问道

“你不是武刚吗?”

“武刚在这儿呢!刚子,过来,让招工人员认识一下。”

武刚赶忙向前挤。招工人员愣愣的想了想,不过没想通。说:“怎么武刚成了刘强?那你是谁?不管你是谁,你俩肯定有问题,反正人员已经超额了,最后看情况再说吧。”

这一句话,把他俩唬的魂飞天外,要知道,实来的人数超过了招工人数50多人,万一解释不清楚,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招工人员把他们的简历压在最下面,继续往下念到:刘敏,毛刚,赵宝录,侯天华……

两个人急了,万一报够了人数,他们便真的没戏了,于是,两人合力冲到了招工人员面前。喊道

“停一下,我俩有话说!”

“有什么事最后说吧,别耽误大家伙时间。”

他俩一听傻了,那就等吧。终于到了最后,招工人数380人,已满。

“没有被喊到名字的人,等下次招工再来吧!下午两点,大客车在劳动局大院内出发,每车63人,一共六辆车,没座的在中间挤一挤吧。

招工人员说完,头也没回的走了出去,回到了他的办公室里。刘强跟武刚也顾不得礼貌不礼貌了,快步跟着招工人员,门也没敲就冒冒失失的闯进了招工办公室。

招工人员坐在办公椅上,有点恼怒,说到:“下次吧,人已经够了。“

刘强和刚子带着哭腔的求道:“招工师傅,你能给我五分钟的时间,让给你解释一下武刚怎么就成刘强了吗?”

招工人员看了看两个衣衫破旧但依然光彩照人的后生说:“时间不多,挑重点说。”

刘强便言简意赅的把从听到招工信息,一直到今天来到劳动局的事说了个大概。招工人员听后,大为感慨,真没想到他们能做出如此的事情。而他也是最为喜欢孝顺,仁义,诚实重感情的人,加上他们的高中学历,招工人员便破格招录了他们。说是破格,其实也是早就报了到的,只不过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不敢盲目招录。刘强,武刚看到事情如此便解决了,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中午,刘强,武刚父子在县城的饭馆吃了顿饭,三个人总共用了一块三毛钱,这也是他们平生第一次在县城里吃饭。

下午一点三十分,车上已经坐满了踏往特区打工寻梦的年轻人。他们大都二十多岁,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憧憬着未来。

刘强,武刚上去的时候,车上已经没了坐位,他俩便将自己的行李放在过道上,而后坐在行李上。车子启动了,武刚父亲使劲朝他们挥手,泪水在眼眶里堆积的要盛不下了,却还是拼命的挥着胳膊。

车子缓缓离开,送行的家人将客车围了个水泄不通,那情形就好像孩子要上战场历经生离死别一般。在家不听话的孩子,这时也变得安静了下来,流露出不舍的表情,像是在忏悔过去悖逆的行为。总之,这时人们的表情都是最真实,也是最感人的。

驶出县城,车辆行驶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上了官道,车子加速向前奔去。刘强坐在过道上,心潮澎湃,他一直望着家乡的县城。刚子则低着头,用双手抱着,像是在抽泣。此时车内的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离家乡越来越远,思乡味便越来越浓。思乡这根线被奔跑的汽车越拖越长,越拖越宽,甚至连家乡泥土的味道也慢慢拖进整个车厢。车厢内每个人的思念情感都来自心底那片最原始的纯洁,不掺有任何杂念。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心都紧紧的靠在一起,如果说有人病了,那么全车的人都会倾其所有,毫无私念的帮助他。

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人人都得依靠团体的力量,任何一个话题,都引得全车人的讨论。因为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远离父母独自去外地生活。车厢内的人都非常激动,话题一个接着一个,就连袜子脏了怎么个洗法也有不下十几种答案。

叽叽喳喳中,车队慢慢的驶进了夜幕,司机将车开进了附近的一个乡镇,然后停下叫大家吃点饭、上厕所等等解决一些生理问题。车子刚停下,车厢内的人呼啦一下全都站了起来,想往外冲。刘强和武刚毕竟岁数大些,怕这样拥挤会伤着人,便站起来,大声喊“老乡们,咱们出门在外而且都来自一个县城,在外都是兄弟姐妹,都相互照顾着点,一个一个的下车,买完饭抓紧回来,在车上吃,以免人多车多迷了路,要三五个人在一起,记住车号!”大家觉得有道理,便尊刘强为刘大哥,武刚为武大哥。刘强,武刚第一次被大伙这样称呼,心里非常温暖。

是啊,车厢内大都是二十一二岁的年轻人,小的也只有十八九岁,难怪这些人称他们为大哥。刘强接着说:““这样,上厕所的,五个人一组去,千万不要记错车号,回来的时候天黑别上错了车,带着饭的,就不用去买了,没带饭的,每人一元钱,咱们派几个人出去买,回来在车上吃。”

“好,就这样!”大家齐声说道。

武刚统计了一下,带饭的有四十几人,没带饭不到二十人。刘强和刚子就选了三个人,和他俩一起去买饭了,其余的都在车内坐着拉呱。很快,饭买回来了,每人四个馒头,一袋小咸菜。

大家聚在一起,把自己所带的包子、水饺、油条、烧饼、地瓜等等不下十几种都拿了出来。大家都凑在一起,你吃我的我尝你的。都互相分着吃。

油条算是上等食品,因为乡下人不会做,水饺到是逢年过节的能吃一顿,也算得上是其中的稀有高档食品。大家便把这两样食品留到最后,等其它的吃完了,也都吃饱了。大家谁也没动这两份食品,最后算做公物被安排在下一顿享受。最后到了厂子,这两样食品依然保留着原样。

就这一顿饭,也可以说只有馒头,咸菜的一顿饭,在拥挤的车厢内的,却成了他们永久的第一,成了他们团结,友爱的象征。成了他们在打工的风风雨雨中进取的力量。日后的生活里,但凡有人犯错,只要提到“别给我们六零八丢人”马上立竿见影,608是车牌号。开始时大家豪放的吃着,抢着吃,让着吃,笑着吃,吃到最后,每人发句言。这每一句朴实而简单的言语里确代表了他们打工的理想与年轻人的追求。简单的摘录了几句:

刘强最大,也是他第一个说“我感谢这个客车里的所有人,是你们给了我温暖,无论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都会给我最坚强的力量。”

武刚说:“就是这种温暖的力量照耀着我前行的路,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无怨无悔。”

王刚说:“路在自己脚下,情在我们心中。”

刘敏:“二十年的光阴中,今天才体会到真正的的幸福。这种幸福不是表面上的笑容,而是我青春沸腾的血液!”

孙娟:“我想通过努力,做一名白领,你们要支持我!”

瑞君:“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做伤天害理之事,要活得坦坦荡荡。”

……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掌声,大家每个人都发了言,最后大家掏出纸和笔,互相记录了每个人的姓名,年龄,家庭地址。

“不管今后我们在哪里,不管今后我们在做什么,都要记住今天这顿饭,因为它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次开始,是我们互敬互爱的开端。”刘强最后说到,所有人都拍手叫好,就连司机也不例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