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大战在即

“母亲,儿子不孝………”

手捧母亲的来信,宇文护抑制不住的嚎啕大哭。

母子分别三十五载,原以为此生此世,再也没有母亲的音信了,想不到今日,黄河彼岸传来了老母的书信。

八十多岁的母亲在信中,仍然清楚的记得他们兄弟几人生辰年月,各属什么。

母亲在信中还说,在异国他乡,不知自己哪天就要死了,死前却不能见上儿子一面。

信中还说,一生育有宇文护等三儿三女,临死前,身边却没有一个儿女。

天冷了,也穿不上儿子送来的一件衣服,饿了,也吃不上儿子送来的一碗食物。

儿子荣华富贵世间,对于母亲又有什么用呢?

如泣如诉,直戳宇文护的心。

信中,还回忆了许多宇文护少时的许多事,宇文护少时,因为老师严厉,宇文护堂兄弟几人,就想把老师杀了,结果被母亲狠狠的打了一顿事。

字字句句,如慈母的眼泪。

宇文护哭得两眼红肿,不想耽搁一息,马上修书一封。

“区宇分崩,遭遇灾祸,违离膝下,

三十五年。受形禀气,皆知母子,

谁同萨保,知此不孝!宿殃积戾,

惟应赐钟,岂悟网罗,上婴慈母。

但立身立行,不负一物,明神有

识,宜见哀怜。而了为公侯,母为

俘隶,热不见母热,寒不见母寒,

衣不知有无,食不知饥饱,泯如天

地之外,无由暂闻。昼夜悲号,继

之以血,分怀冤酷,终此一生,死

若有知,冀奉见于泉下尔。不谓齐

朝解网,惠以德音,摩敦、四姑,

并许矜放。初闻此旨,魂爽飞越,

……………”

信末,宇文护叩击心扉的希望高湛,能送还他的母亲,他将不再与齐国兵戈相见。

宇文护的回信,很快来到邺城。

为了诚信,齐国方面,送还了宇文护的母亲阎姬。

朝臣们都知道,现在皇帝已经没有心思打仗了。

李祖娥亲手掐死的,不仅仅是小公主,掐死的,也是高湛那颗埋藏在心底的年轻狂热的心。

皇帝没心思打仗,就送回人质,息事宁人。

当远在晋汾的斛律金,收到消息时,宇文护的母亲,已经渡过了黄河。

“周人狡诈,向来不守承诺,怎能轻易把这么重要的人质,送还长安?”

斛律金气得跺脚,可是已经无法挽回。

阎姬回到长安,受到了皇帝宇文邕的热情接待。

宇文护看在眼里,愈发感念齐国皇帝的人情。

可是,突厥人的突然到来,让一向镇静的宇文护,不由的一阵惊疑。

他已经派人去追出使突厥的使者了,让他们改联络突厥为友好拜访。

怎么突厥,还要兴兵来夹击齐国?

如果不响应突厥,就会惹恼突厥的木杆可汗。那周国的北部边疆,又要受到突厥人的骚扰了。

还会落下一个言而无信的名声。

“兄长,兄长真是有魄力,竟然竟然说服突厥,来和我大周一起夹击齐国。”

酒宴上,宇文邕对宇文护以家人相称。

宇文护干笑两声,他哪知道,这是宇文邕杰作。

“兄长,我已经派使者,向突厥求亲了,我已决定,求娶木杆可汗的女儿。”

宇文邕像个晚辈,向宇文护道。

“甚好。”

羽毛渐丰的鸟儿,想自己寻找找栖息的良木了。宇文护的心里,冷冷道。

宇文护知道,多年前,突厥木杆可汗的女儿,原本是要嫁给宇文泰的,但因宇文泰病死,那门亲事,便不了了之。

如今,木杆可汗的女儿,嫁不成父亲,嫁儿子?

宇文邕淡淡一笑,谦虚道:“木杆可汗,不只一个女儿。”

宇文护哈哈一笑,仍道:“甚好,甚好。”

在与突厥订立作战同盟时,宇文护终于知道,木杆可汗要嫁给宇文邕的女儿,今年只有十一岁。

知道情况的宇文护,笑意更深了。

十一岁的女孩,还不会生育,那么宇文邕的皇太子,就遥遥无期。

要知道,一个国家,皇储是国家的国本。没有皇储的宇文邕,根据难以稳固,事事还需他这个堂兄出面镇着。

在一片群情激昂的欢呼声中,宇文邕亲授斧铖给宇文护,祝大军凯旋。

宇文护前脚刚走,十九岁的宇文邕,马上拉着四岁的长子宇文赟,走向了议政大殿,向朝廷重臣,宣示了他有继承人。

此时,远在邺城的齐国皇帝,在失去了所爱的人,和女儿后,正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解酒浇愁。

“咳咳,咳………”

“陛下,不能再喝了。”

和士开看着高湛不爱惜自己身体,心里焦急万分。

高湛喝死了,他和士开依靠谁?

“走开,朕心里难受………”

高湛已经口齿不清,激烈的咳嗽,让他苍白的脸,变得涨红,并开始难受的呼吸,喉咙里,发出了奇怪的声音。

御医徐之才,被匆忙叫进宫来。

“陛下的哮喘病又犯了。”

和士开满脸忧郁,他对高湛,倒是真正的担心。

徐之才的到来,终于抑制住了高湛的咳嗽和哮喘。

“陛下,周国背信弃义,周军已经到达潼关,欲再次开战。”

“陛下,突厥的木杆可汗,正率领部落部众,进犯我幽州地界。”

接连的边境告急,让借酒浇愁的高猛然惊醒。

此时,已是河清二年秋季。地处北部的边境,已经纷纷扬扬的开始下雪。

肆虐的风雪,很快就要席卷全国。

高湛决定,亲自坐镇晋阳。

输了爱情,不能再输了国家。

斛律金父子,和高长恭的岳父,镇守在晋汾大地,在西、南汾州,牢牢扼制住玉璧的咽喉,使周军,只能绕道潼关,从河南进犯齐国。

此时,周国的大军,已在潼关汇合。

宇文护命宇文泰的外甥、大司马、柱国大将军尉迟迥为前锋,率领精兵十万,直攻洛阳。

少年将军、齐王宇文宪,极力请命,誓要夺取洛阳,经晋阳,入邺城。

宇文护同意宇文宪的请命。

大将军权景宣,则率领荆州、襄阳两地兵马,从南道进攻河南重镇悬瓠。

拿下悬瓠,向北即可进攻洛阳,向南则可直指荆州。

大将军达奚武,从东道入齐。

少师杨摽,挥师进攻齐国边境的险要轵关。

攻下轵关,就控制了轵道,一关在手,就可封住东西南北四条通道。

宇文护要多点并进,让齐国首尾难以相顾,南北难以驰援。

所以宇文护命杨忠,率领一万人马,去和突厥汇合,从北道,攻入齐国,剑指高家的发祥地晋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