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节:投靠新皇

雪落竹子林来得更巧,柏寒才结营不久,听到有部将禀报有个自称九节的人来访,开始怎么也想不起有这么一个人来,后来突然想到九节续阳草,详细打听此人模样,这才料定他是雪落竹子林,率众来接。

接入中军大帐,设茶款待,十几员重要将领作陪。

此前,柏寒并不知道雪落竹子林住在云雾山中,雪落竹子林给人治病也从来不留姓名,故此,经过一番交谈才明白原来他就是梳城之人。

这雁荡、云雾两山,恰恰是龙虎关与梳城的分界线,龙虎关为盐国边关,关外尚有数百里宽阔地域为盐国国土,俱为大将军高鹏管辖,俨然一个小王国。

更为巧合的是,龙虎关亦有两座大山,一叫龙山,一叫虎山,龙山在左,虎山在右,乃是龙潭虎穴之地,据住这两座山,百万雄师难以挥渡,故有龙虎关之称。

高鹏陈兵,多在两山之间的巨大山谷及山顶山脚,只有十几万人布在与天国接壤的山地。

高鹏据住龙虎关之后,便等于扼住了通往关外的咽喉要塞,盐国如果要对天国动武,必须先经过他这一着,只要他不答应,你就休想过去。

同样,现在柏寒据住雁荡、云雾两山,也能压制高鹏,切断他的退路。

相比之下,高鹏大军实力比柏寒强悍,战将更多,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龙虎关的对抗天国大军的第一道屏障,极其重要,而雁荡、云雾二山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二道屏障,只有在第一道屏障被冲破的情况下,才有必要死守此处。

平时,柏寒的大军留在梳城,高鹏的大军留在龙虎关,中间这两座大山为作分界岭,谁也不愿驻兵。

这其中原因有二。

一、这两座山,先皇原是旨令柏寒派兵把守的,但这样一来引起了高鹏的不满,说是皇帝对他怀疑,守住此山就是切他后路,给他的将领往来梳城带来极大不便,要守也得由他来守,因此几度上书提议。

二、柏寒听到高鹏要山,心里更不痛快,暗说这山本来是皇帝勒令我守的,你高鹏怎么可能仗着实力比我强,就非要霸了去,你倒好,龙虎关和雁荡山都占了,我留在梳城,四周空阔无所依凭,还有什么用,干脆由你一人镇守得了!

虽然同为候爷,两人之间相处却不是怎么融洽,高鹏一上书,柏寒索性直接回到首阳城,面见皇上,述说此事。

当时还是辰南的父亲辰鼎当位,考虑到这两山平时没有重要军事意义,又为了缓和高鹏与柏寒之间的矛盾,便提议在这两座山上暂不设防,只有发生战事的时候再由柏寒派兵镇守,配合龙虎关大军,抵御外界强敌。

这里的强敌,主要是指天队。

因为这个原因,事后柏寒没有再占山,而高鹏也仅仅只是派了一个数十负责侦探的高手,时常出没在山上而已。

柏寒归顺孙萌之后,突然挥兵猛进,抢占此山,那数十个侦探高手早被吓回去了。

雪落竹子林的到来,让柏寒感到很高兴。

两人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同坐在帐着大桌上,谈生活,谈军事,谈梳城与龙虎关有可能出来的变化。

当被雪落竹子林问及,将军顺应新皇旨意,抢占此山,在军事上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要这么做时,柏寒才有些无奈,叹口气道,“柏寒既然已经归顺新皇,自然与旧皇部属划清界线,新皇令我抢山,实是担心高鹏不服,起兵哗变,若是雁荡、云雾两山失守,高鹏便可率军直杀梳城,梳城一破,再挥军北上,不久就能杀到首阳城去。新皇让人扼住此处,高鹏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就能为新皇取得时间,调派护城候、护旗候的大军前来,压制高鹏,迫使他归顺。”

雪落竹子林道,“若是大军已至,高鹏仍然不服呢?”

柏寒道,“据说武相国与附马都服了新皇,他若不服,唯有叛国。高鹏虽然与我不和,但耿直忠君,对先皇忠心耿耿,并非叛国通奸的小人,我相信,当他明了盐国大势之后,也会与我一样,投靠新皇的。”

雪落竹子林长叹道,“当今新皇,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为何却能使将军你这样名闻天下的硬汉归顺于她,愿闻其详。”

柏寒苦笑,“哎呀,雪落小弟,这事不好谈呀!你不知道,这个新皇可不是一般人,她爹是盐国三大杀手组织的幕后人物,手里掌控着无以数计的绝顶杀手,这是人尽皆知的,我就不说了,她自己却比她爹还要厉害,小小年纪,身怀九道真气,三大杀手组织中的绝顶高手们,除了她爹,就只听她一个人的。此人行事干净利索,以果然而著名于外,温柔如水,刚烈如火,笑则倾国倾城,怒则风云顿变,胸中能容天下事,手段能治天下人,据说她在首阳城外跳舞唱歌,曾经令城内之人全部出动,几乎掏空了整个首阳城,令先皇辰南如坐针毡,三日三夜没有安宁下来。”

雪落竹子林微微“哦”了一声,“新皇有如此人气,难怪能够在转眼之间令盐国易主,如此看来,他日若有缘去首阳城一游,在下倒也要冒着天大的胆子,非要前去求见,拜访拜访她不可了!”

柏寒突然附过身来,压低声音道,“恕我直言,你若见了她,肯定连你自家的姓名都忘记得干干净净。”

雪落竹子林惊讶道,“有这样的事?”

柏寒道,“你若不信,只须移驾前往,亲自一见,必然不虚此行,不是我笑话你,就怕雪落小弟你进了首阳城,也无缘见到她。”

雪落竹子林道,“那可未必。小弟医术也还说得过去,正可以入皇谋一御医之职,也说不定呢。”

柏寒正欲答话,忽见有一部将急步而来,于帐下大声禀报道,“报告大将军,外面有八位清秀求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