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灾荒年,人命不值钱

除去少部分人外,大部分人都活的很惨。

特别是遇到灾荒年,穷人的儿女只能卖身给富户为奴。

两人说着话,很快就来到西街的一处巷子。

才到这里,沈浩就感到异常的压抑。

街道两侧全是跪在地上卖身的穷苦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逃荒到正阳县的灾民,他们只求能有一口饭吃。

钱衙役眼见沈浩感兴趣,急忙说道:“沈少爷,灾年正是买奴仆的好时候,平时一个奴仆少说也要十几两白银,但是在灾年一口饱饭就能买到他们。”

沈浩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虽然,钱衙役这话说的无情。

但来到这个世界,还是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为好。

灾荒不是他造成的,低价购买奴仆,给他们一口饱饭吃,也是在救他们。

不用一会,钱衙役就带着沈浩来到一座大宅门前。

大宅内,已经有不少人在买奴仆了。

其中,还不乏有几个沈浩眼熟的人。

就比如上次买他大米的胡管家。

这胡家可是正阳县的大户,做着纺织布料的生意。

在古代,最赚钱的生意无非衣食住行。

特别是卖布料的,更是四大行业里最有钱的。

在战争时期,布匹可是实打实的硬通货。

胡家也是太有钱了,才舍得花三千两白银买大米给胡老爷做大寿。

胡管家正喝着茶,一眼就瞧见沈浩,当即起身攀谈。

“这不是沈少爷吗?你也来买仆从?”

胡管家笑脸相迎。

沈浩点了点头,“买了一处宅邸,缺少仆从打理,就过来看看。”

钱衙役这时候也说道:“胡管家,今天可曾挑到满意的奴仆?”

胡管家笑着摇了摇头:“灾年卖身的人多,但是身子骨都不太好,买回去就是多一个吃粮的牲口。”

沈浩在一旁听着,都感觉胡管家有些刻薄,称这些卖身的人是牲口。

看来,还是现代观念和古人思想的冲突。

在大乾国,人奴役人太正常不过了。

奴仆在这些管家眼里,和牲口没什么区别。

卖身契上签字画押,买回去想打想杀,都看心情。

就在这时候,一个身材壮硕的大汉从里屋走了出来。

钱衙役当即介绍起来:“沈少爷,他就是人牙子了,买卖仆从就找他。”

人牙子也一眼注意到沈浩,之前他就听过这位少爷的传闻。

今日一见,更是惊为天人。

沈浩不但玉树临风,整个人看起来也非常健康。

一看就是日子过的好的人。

“沈少爷,幸会了,你能来找小的,就是对小的信任,我一定会挑些让你满意的奴仆。”

说着话,人牙子就把他精挑细选的女奴叫了出来。

这些女奴大部分都是被父母卖掉的。

年龄不过十五六岁。

灾荒年间,实在是养不起这些闺女,无论爱与不爱,都会选择卖掉。

一来可以换取一些钱粮。

二来可以让这些姑娘寻得一处好人家,不至于饿死,暴尸荒野。

二十多个姑娘穿着破衣麻布,一字排开,如同商品,任由沈浩挑选。

沈浩心中震撼,但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上前认真挑了起来。

他倒是没什么非分之想,这些姑娘长相太普通,根本没法和小柔比。

充其量就是买回去,当丫鬟给小柔减轻管家负担。

“人牙子,这些姑娘你要价多少?”

沈浩看了一眼,决定全部买回去,除了需要用人外,也有一部分同情心。

实在是灾荒年,这些小姑娘太可怜,不买回去,指不定就被送去窑子里了。

人牙子也没想到沈浩会这么阔绰,原想坑一笔。

但看到一旁的钱衙役后,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钱衙役都跟过来了,就说明这位沈少爷和官府有交情。

他要是敢坑钱,指不定就被拉去衙门打板子了。

人牙子只能笑了笑说道:“沈少爷,我实话和你说,灾荒年人命不值钱,而且是丫头没男丁值钱,你看一两白银一个怎么样?”

闻言,沈浩也被便宜的价格吓到了。

真就是灾荒年,人命不值钱,他一斤陈年米,最少能换五个丫头。

他卖的陈年大米,一斤最低价五两银子。

更别说最高能卖到十两银子。

这时候,胡管家开口说道:“沈少爷三思,这些小贱人全买回去实在是太亏了,全是吃饭的家伙,买回去还要教她们干活,实在是得不偿失,可以先买四五个回去,等灾荒更严重的时候,价格还能在低一些。”

听着胡管家的分析,沈浩暗自咂舌,这老家伙算的太精了。

而且对待奴仆上,完全就没有把她们当人看。

居然还想等饥荒更严重一些的时候压价。

沈浩摇了摇头,他虽然是个资本家,但真比不过大乾的企业家。

多几个丫鬟也吃不穷他。

蓝星就不缺粮食。

而且人多了,也方便打理宅院,还能伺候他起居饮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多谢胡管家提醒,不过宅邸缺人打理,多买一些奴仆为好。”

沈浩笑了笑,又说道:“人牙子,我身上没带现钱,宅子里倒是有不少米粮,用米粮跟你换人怎么样?”

沈浩此话一出,胡管家当即惊呼起来:“什么?沈少爷,你要用白玉大米换这些小贱人?这简直是暴殄天物!这等上好大米,想买都买不到,沈少爷你干脆把米卖给我们胡家好了,老爷子自从吃过白玉大米后,一直念念不忘,指定要吃这种大米,你有多少我们胡家全收了!”

不等沈浩回应,旁边又有几个富户管家插话进来。

“沈少爷,白玉大米还有啊?这次说什么,也要卖些给我们林家呐。”

“我们白家也要,我们家老太太就想着这一口。”

“上一次要不是胡老爷做大寿,这白玉大米说什么也不能让。”

眼见越来越多的人围着沈浩,人牙子都懵了,你们这到底是来买人的,还是买米的?

沈浩也没想到他带来的陈年大米这么受欢迎。

整个正阳县的富户都抢着要。

还好这一次准备的陈年大米很多。

沈浩就让这些管家先交银票,再去宅邸领米。

陈年大米还是按照十两银子一斤卖出。

敢卖这么贵,还是因为陈年大米的稀缺性,有钱都未必能买到。

加上沈浩的饥饿营销,各家富户都上赶着掏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