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5章9州……守护

他对佐佐木泰清和石井太郎的态度,比对津田美绪要友好的多,毕竟那两人教授过他日语和刀术,有一段师生香火情。

而他和津田美绪没有什么交往,再加上对方和山长大人说话时,像个债主一样,总是冰着一张脸,令其心中不忿。

炭盆里燃烧着火炭,不时发出木炭被灼烧剥裂的轻响。

小仓靠海,九州又是个多雨的地方。昨夜淅淅沥沥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空气变得更加潮湿阴冷。

书房里原本就有炭盆,赵云一早就让人点燃取暖。同时,将房内的窗户狭了一条缝隙,免得自己吸炭中毒。

“我占领了丰前,以后这里就是我的地盘了。”

赵云提起桌上茶壶,给津田美绪沏了一杯热茶。

少女低头微微一怔,半晌才听清了赵云的话,抬起头,瞪着乌亮的眼睛,惊愕地看着对方。

“怎么?有问题吗?”

姬武士的表情让赵云感到心虚,他伸手摸了摸脸,没发现脸上有什么东西。

“您,您是周国的大官……”津田美绪说话有些结巴,完全没有了进屋时的冷漠,展现出符合她这个年纪才有的迷茫。

攻打小仓时,赵云只说劫掠,没有说占领,而现在却说出这样的话,令津田美绪还有些意外和吃惊。

“您,您怎么能在九州……怎么能占领小仓城?

看到女孩的眼中,只有困惑不解,没有仇恨与杀机,赵云放在案几下的左手食指稍微松了松。

案几下隐藏着一张上了弦的手弩,如果津田美绪眼中流露出杀机,赵云会毫不犹豫扣动机括,射杀对方。

“我的行为不代表周国。”赵云语气尽量随意轻缓。

虽然他和津田美绪没说过多少话。不过,大家毕竟相处了一段时间,而且在此次军事行动中,对方也出了不少力,他还不忍心毁掉眼前这个如花朵般娇艳的生命。

“什么意思?”少女还是一头雾水,剪水双眸依旧有些呆滞。

赵云有些为难地蹙着眉头,想了想说道。

“如果我占据丰前,成为丰前的……守护,会给佐佐木泰清更大的帮助,你觉得好不好。”

“好……当然好……”少女口舌有些迟钝,低声呢喃着。

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连忙摇头:“不行,你成不了守护。”

“为什么?”赵云好奇问道。

“守护需要幕府提名,天皇认可的。”

“既然如此,那我就让镰仓将军提名我担任守护。”赵云满不在乎说道。

他决定赖在这里不走了,无非是花些钱。

东瀛这么缺铜钱。拿铜钱买官,应该可以吧。

赵云心里这么想着,嘴上继续问道:“现在幕府将军是谁?”

“将军是惟康亲王殿下。”

津田美绪连忙应道,旋即秀眉蹙起:“虽说亲王殿下可提名,但是他也做不到这一点。”

不是说幕府将军是东瀛的话事人吗?他怎么不能提名自己?

见赵云一脸懵懂,津田美绪便将东瀛的政治格局仔细介绍了一遍。

赵云听了之后,才有所明了。

原本他以为是幕府将军左右东瀛政局,事实上在镰仓幕府时代,真正掌握权力的,是作为幕府“执权”的北条氏。

此时的东瀛政治,如同三国时曹丕称帝之后的格局,天皇是幕府的傀儡(汉室是曹家的傀儡),而幕府又是“执权”掌权(曹魏是司马家掌权)。

镰仓幕府如同一家股份制公司,由多家实力强大的守护(有力御家人)联合组成,他们选出“执权”掌握幕府的行政,相当于执行总裁。

而将军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只是扮演着吉祥物的角色。

执行总裁本应是公推出来的,但由于北条家势力最大,且做得也还可以,所以由北条家族长期担任“执权”一职。

为了巩固家族“执权”的地位,将军的影响力必须弱化。

所以,当前征夷大将军、嵯峨天皇的皇子宗尊亲王渐渐在朝野有了影响力时,执权北条时宗便在去年,以涉嫌谋反的罪名,解除宗尊亲王所有职务,将其从镰仓赶到了奈良,而推宗尊亲王七岁的儿子惟康亲王为将军。

虽然宗尊亲王始终没什么实际权力,不过在封建等级制度根深蒂固的东瀛,他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

回奈良后,宗尊亲王纠结了一批老贵族,成为反对北条集团的核心人物。

“嗯,”赵云端杯喝了一口,点头说道。

“好吧。我占据丰前,太宰府一定会讨伐我,等我先打败太宰府,再看看北条时宗的反应,若有可能,再让他任命我为九州守护。”

“九州……守护?”

赵云从一个丰前国守护的要求,一下跳到整个九州九个藩国的守护,津田美绪觉得自己脑容量不够用了,整个人都有些抓狂。

“阿来大哇度阿拉斯嘎……扣秀嘛毛率?(你怎么可能成为……九州的守护)”少女声音有焦急,也有惊恐。几乎要推案而起。

“你认为我打不过他们?”

赵云轻哼一声,讪笑道:“恕我直言。东瀛人根本不懂得兵法,士兵也不会打仗。”

在没有作战之前,赵云对东瀛的军事并不了解。

可是,经过和丰前兵两次战斗,赵云听到几个俘虏不服气的叫喊,才知道东瀛人打仗先是“一骑讨”,双方武将单打独斗,就如同后世演义里描述的那样,双方大将先大战三百回合,才轮到小兵上阵。

而只用来跑龙套的东瀛小兵,基本上没有任何军事素质,冲阵时,如流氓群殴,遇袭后,嗷嗷乱叫,四处乱躲,根本就是一团散沙,不知道如何组织进攻和反击。

伏击了太弍景资后,在和津田美绪的交谈中,赵云对东瀛武装力量有了进一步了解。

东瀛人作战的确崇尚个人的武勇,没有整体作战的思维,根本不知道还有“战术”这个词。

而且,此时的东瀛还没有类似于周朝的常备兵和职业军队的概念。

真正惯于上阵廝杀的只是御家人(武士)或者武士的子嗣。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是不错的。

而那些士兵多是临时招募的足轻。

他们没有统一的装备,盔甲和武器,甚至连口粮都要自备(只在进驻城堡时,城主才会提供食物)。

那些士兵都是守护领地的农民,农闲多被领主喊到自家作坊干帮工,极少进行军事训练。

在筑紫山,赵云军队伏击的都是一群刚放下働头的农民。

士兵没有战术素养,守护和家将也同样如此。

虽然东瀛对中国的兵书翻译并不晚。

但是,即便像《孙子兵法》这样的兵书,在东渡之后,也一直藏于皇宫内。

这些兵书以汉文本传抄,被视为“秘传奥义”,非皇室成员不得翻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