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焱妃

大秦世界。

岁月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过去了几十年。

咸阳城外一座悬崖峭壁之上,一位身着黑袍,头顶月牙状冠冕的雄奇高大之人,负手屹立,抬头仰望着星空。

其面容黑一张冰冷无情的面具遮掩,无人能探知到在那张面具后面的真容。

此人正是赵泰的一缕神魂降世所诞生之人。

在赵泰眼中,星空格外的璀璨。

漫天繁星如若围绕着皎洁明月的点缀,又显得格外的诡异。

按照常理而言,亮如白昼般的明月高悬,深空中繁星的光芒照射在大地上,只会变得微弱不堪。

可赵泰眼前的这一切,却是真实存在的。

繁星与明月同在,早已印刻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个人的基础印象中。

这片星空,赵泰已经看了几十年。

自他勘破胎中之迷之后,他最喜欢做的就是静坐在小院中的大石头上,抬头仰望星空,似乎是想要追寻这个世界的与众不同。

与主魂以及另外的一个副魂不同的是,赵泰此身小六并未分出化身跟随。

刚开始没有小六在身边,缺少了小六的喋喋不休,赵泰还有些许不习惯。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白家发现赵泰喜欢仰望星空,将其送到阴阳家学习之后。

赵泰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吸收这个世界道家一部分精华的修炼之中。

一晃几十年过去,过去那些熟悉之人,要么早已化作一抔黄土,要么早已垂垂老矣。

而他,依旧保持着十八岁少年时的模样!

而这,正是他自二十五岁成为阴阳家东皇太一之后,就以黑袍遮体,月牙状冠冕遮面的原因!

“师弟好兴致!”

赵泰身后,一位垂垂老矣的长眉长须,满头白发被一朴素木簪紧固在头顶的老者,满脸笑意的凝望着道家自老子之后,最出类拔萃的天才。

其一身能为,如梦幻泡影,足以媲美那位留下《齐物论》这等亦梦亦幻的梦蝶之法的庄周。

老者正是道家天宗掌门北冥子。

“北冥师兄此来,是想阻拦我入驻咸阳??”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秦国却以法家治世,阴阳家就算入驻又能如何?岂不知早已命中注定,大秦帝国二世而亡!”

如若北冥子此言,被七国中人知道,绝对会难以置信。

煌煌大秦雄踞函谷关以西的万里沃土,以法家所推行的道理,作为治世之制度。

更是以军功爵制,让大秦百姓以军士为荣,单就实力而言,早已经甩开了东方六国中的任意一国。

秦与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过去没多久,现在恰逢秦昭襄王、秦孝文王接连身死,公子子楚登位刚满两年,阴阳家却倾巢而出入驻咸阳城,如何不能领百家众人为之侧目。

“天欲亡秦,问过了我吗?”

赵泰转过身,平淡而又自信的看着北冥子。

以北冥子盖世无双的修为,依旧不能透过你漆黑的面具,看到那双曾经纯净无暇的眼眸如今变作了何样!

但他能感觉到,现在的赵泰已经不是曾经那个他。

现在的他,已经因白起最后的嘱托,选择了逆天延续大秦之路。

想到这,北冥子就忍不住幽幽一叹。

人屠白起绝对是赵泰在这个世界的唯一羁绊,因他赵泰而存,因他赵泰得以遍学道家所有大部分功法秘籍。

谁又能知道,白起其实并不是出身自兵家,而是真正的道家天宗之人呢?

真正按照辈分,北冥子还要喊白起一声师叔!

“你这又是何必呢?”

“白起护我十几年,他唯一的要求,无论何等困难,我都必须做到。”

“北冥师兄,秦国一统天下已成定局,也该到了你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秦已有你,老朽就不掺和了!回山之后,天宗封山二十年,你觉得如何?”

“今日一见,原来是永别,师兄好算计!”

北冥子莞尔一笑,也不觉得绸缪能瞒得过赵泰。

二十年封山之约,是以他对赵泰的传道之恩胁迫而为。

以赵泰有恩必报,有怨必偿的为人。

北冥子自信赵泰绝对会答应他的。

赵泰也没让他失望,答非所问的一句话,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多谢师弟了!”

“二十年后,我希望看到她!”

“好!师兄立即回山,二十年后,希望还有再见之时!”

北冥子也未作纠缠,笑呵呵的应承下来,转身跃下山顶潇洒离开。

“泰一,这老家伙滑不溜秋的,你怎能如此轻易的放其离去?”

北冥子刚刚离开,赵泰对面就出现一位精致的美人儿。

其一凝眉噘嘴之间,依旧保持着些许少女的活泼悦动,但其发髻却早已盘在脑后,面容上也带着些微的风霜。

“天宗走的是太上忘情之路,对于世俗王权之中,北冥师兄早已经看透。”

“北冥师兄学究天人,早已遍观上下五千年。他选择退避,已经算是让了一步,我们又何必咄咄逼人?”

白夜不屑的撇撇嘴,怒哼一声不满道。

“你明明能打死他的!难道你就不怕他将二世而亡之言透露出去?”

“夜姐,你太小看北冥师兄了。”

赵泰轻声叹了口气,解释道。

“北冥师兄其实力,并未有你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我确实能打死他,可也必定会承受来自这个世界天道意志的镇压。”

“孰轻孰重,夜姐难道还不明白?”

“不是这老家伙让鬼谷子捣乱,大伯早已灭掉了赵国和韩国!”

白夜俏脸愤愤,对待北冥子依旧不依不饶。

赵泰微微一笑,也不在与白夜纠缠,转移话题道。

“老白有老白的坚持,我们作为晚辈,只需要尊重他的选择,而不是否定他所为之奉献的一切。”

“唉……我又岂不明白这个道理?大伯求仁得仁,与昭襄王一唱一和,这才有了现在大秦的鲸吞之像!”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