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树立典型 大义灭亲

上章说到沐闯大军在沐闯兵分两路的带领下,经过一番大战,十天就占领了曲靖城。

话分两头说,浩成被义子袁顺的贪污案搞得是心烦意乱。一日,浩成正在奉天殿大殿前,与玄恩大师切磋武艺。自从上次元宵节后,玄恩大师便进宫教授浩成武艺,这次玄恩大师传授浩成的是当年杨业的第五子杨延德(杨五郎)的五郎八卦!

相传(杨五郎)杨延德在金沙滩一役中得知几位兄长战死,父亲杨业撞死李陵碑,伤心欲绝,时有高僧智光大师出现,点化五郎,一切皆为杨家杀孽,为了皇上,为了杨家,所以杨延德决定遂智光大师前往五台山出家。

因为佛门不可动刀枪,所以将杨延德将长枪改成木棍,又将枪法变化成棍法。创出闻名后世的“五郎八卦棍”。所以说“五郎八卦棍”完全是杨家枪法演变而来。

此法比象八卦而生,故法内有揭法、大小、运星、麒麟步等架式,用来躲身进退、闭弹挑剔,以迷惑对手。此六十四点棍法为全法中之经纬,法内有阴阳、平山、提拦、运星、标龙、揭法、两仪、四象、大小太极、左右太极、量天尺、侧手提拦、覆手、下马金钱、下马枪、大小运星、直枪、扣枪、左偏、右偏、捷打、弯弓、搭箭、撑舟、插地、脱取、麒麟步、天柱脚、十字身、尖身、卧身、金龙转尾、饿虎擒羊、羊冲饿虎、进身大取、退步撩阴、芙蓉滴露、青柳垂丝、金鸡独立、半月冲霄、避风、扑雨、青蛇扑面、毒蟒潜踪、垂柳提脚、举案齐眉、蟠龙、伏虎、连环枪、龙虎会、挑纵手、横冲、直取、应变偷弹、死里逢生、下马提拦等,共六十四点。先击四正,后击四隅,四隅即四方之角,也就是击八方,每方八点,即八八六十四点。

杨五郎的这套棍法当初自杨五郎在五台山出家后,便一直留传在了五台山,而后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周侗)的师弟,曾前往少林寺,与玄恩大师交流佛法之时,又将这套棍法传给了玄恩大师。

正当浩成与玄恩大师对练之时,忽闻锦衣卫来报:“启禀,皇上八百里加急!。”这里说明下,古时候的文件传送需要驿站,一般情况下20里设置一个驿站,一旦文件需要加急处理,一般会注上“马上飞递”的字样,按照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则可以每天400里、600里,最快的甚至能达到800里。所以有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说法,八百里加急代表最快的速度,情况非常紧急。

按照唐朝政府的规定,快马一般一天行驶180公里左右,再快一些的可以每天行驶300里,最快也就500里。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当时唐玄宗李隆基正在华清池度假,两地相隔3000多里地,6天之后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换算下来,当时传递速度已经能够达到500里。

按照《大唐六典》记载,唐朝在鼎盛时期设置了1600多个驿站,专门从事传递业务的工作人员达到2万多人,其中驿站养的军人达到1万7千多人。当时的驿站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每个驿站设置有休息的驿舍,配备的有马匹还有驴,以及船等工具。

中国的快递行业已经是全世界最发达的了,由于有密集的交通网作为我们的支撑,因此只要你不是边远地区,买个东西基本上三天就到了,但是八百里加急却只需要两天,这个速度确实非常惊人了。而浩成基本上保留了这一制度,而且专门设置了一批养马场,为驿站服务。

浩成接过军报,拆开一阅,过了一会儿笑道:“好好!,沐闯这小子果然不负朕的厚望!好小子!。”玄恩大师见浩成一脸喜悦,便问道:“陛下龙颜大悦,一定是沐将军在前线击败敌军!。”

浩成回道:“大师,说得不错,我军连战连捷,现在已经拿下曲靖城!。”玄恩大师笑道:“看来确实是虎父无犬子啊!沐闯将军虽非陛下亲子,但却有陛下神勇之风!。”浩成听玄恩大师说后,心中更是开心,随即传令嘉奖前线将士。

当晚,浩成因前线大胜,与安娘等后宫嫔妃在坤宁宫一起吃饭。安娘说道:“自从袁顺的事情,官家好久没这么开心了,不过闯儿在前线打胜,也着实令我放心!。”

一旁的银瓶也说道:“哎呀,姐姐,你丫就是瞎担心,闯儿自小由官家传授武艺兵法,除了好色这个坏习惯没学官家,其他方面我等都是满意得很!。”浩成尴尬地说道:“你看你,又来了,什么叫好色!我这叫多情!。”

正当大家嘻嘻哈哈,笑成一片时。殿外宫女来报:“启禀官家,袁忠将军以及呼延钰将军求见。”浩成先令宫女带两人先去乾清宫等候,如两人没有用晚膳,则令御膳房给两人准备晚膳。

过了一会儿,浩成来到乾清宫。见两人正在用膳,浩成为了不打扰两人用膳,特意不让锦衣卫和宫女打扰,而是站在宫外,等两人用膳完,再进殿。两人见过浩成后,袁忠先说道:“陛下,末将...。”

还没等袁忠开口,浩成打断道:“袁忠,我知道你是要为袁顺求情,但是国法如山,朕要不是念袁顺乃是朕的义子,且立功无数,又在靖难之役中救过朕,朕才决定留他将其收押刑部大牢,判其终身监禁。”

呼延钰说道:“陛下,袁家父子二代皆为陛下奋战,想当年袁忠将军在三千营为兵,家父也曾多次跟孩儿提及袁忠将军忠义,而其子袁顺与末将也情同兄弟,再说眼下乃是用人之际,可否放袁顺在军前效力,戴罪立功!如果让袁顺终身监禁,那么袁顺这辈子就毁了!。”

浩成怒道:“呼延钰!你当朕不知道吗!朕已经网开一面了!就是终身监禁这个判决,也是顶着百官的压力和百姓的议论,你知不知道百姓都怎么说,说袁顺之所以敢做这么大逆不道的事,都是因为他是朕的义子,是大明的开国功臣,有免死铁券!。”

一旁的袁顺突然嚎啕大哭,说道:“陛下,末将一把年纪,就这么一个儿子,末将别无请求,陛下能让袁顺出狱,哪怕是让我们父子做平民百姓也好啊!。”浩成知道古人对传宗接代这件事是极为看重,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但是毕竟浩成是以法治国,要是每个开国大将都仗着自己功高,肆无忌惮地犯法,那岂不是乱套了!

岂料,呼延钰却怒道:“叔父要不念亲情,那我这个铁鞭王也不当了!。”浩成大怒,说道:“放肆!大胆呼延钰!你别仗着自己是皇亲,且立功无数,朕念你是一时情急为了兄弟而口快,便饶恕了你出言不逊之罪!再有求情者,斩!。”

没想到,呼延钰却不依不饶地说:“哼,自从那包永年做了刑部部长,还有那个虞允文,叔父就对那些前朝降臣言听计从,看来叔父是忘记了我们这些靖难功臣!。”浩成此时心中已是怒火中烧,下令锦衣卫将呼延钰拖至殿外,重打一百廷杖!

随即锦衣卫指挥使欧阳轩,令锦衣卫手拿棍子,执行廷杖。一般行刑时,每打5下,就要换1棍,即换一个锦衣卫打。

这些锦衣卫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先在一块砖头上打,打出本领了,在砖头外面包上薄薄的宣纸,再练功夫,练到怎么样才算到家呢?就是一棍子下去,砖头碎了,宣纸没坏,这是内伤,可要人命。要是砖头没碎,宣纸坏了,这叫外伤,意在不至死。

欧阳轩知道呼延钰与浩成的关系,便靴尖向外。意思就是告诉执行廷杖的锦衣卫,意思意思就行了。

此时,安娘与呼延玉英担心呼延钰等人是为了袁顺之事前来求情,又担心呼延钰会言语冲撞了浩成。没想到有人走漏了风声,安娘与呼延玉英得知浩成将呼延钰廷杖一百,急冲冲地来到乾清宫,正见到呼延钰在受廷杖之罪!立马让锦衣卫住手。

浩成听见殿外没了声音,大怒道:“怎么没声音了!一百廷杖这么快?。”突然一个声音回道:“是我,你难道要活活打死延钰吗!。”浩成一看,原是安娘与玉英来了,浩成心里纳闷:“这到底是谁走漏风声!唉!。”

只见呼延玉英指着浩成说道:“好你个袁浩成!你与我哥哥呼延通乃是结拜兄弟,你当初是怎么答应我哥的,说是会照顾延钰,你就是这么照顾的!我呼延家为了你老袁家出生入死,你难道一点良心也没有!。”

随即身旁的安娘也开始“补刀”,怒道:“就是,袁顺这孩子的确犯了大罪,延钰与袁顺情同手足,求情也是人之常情,难道都要像你这么铁石心肠,求情也不让人求了!。”

这话怼得浩成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浩成最怕安娘、银瓶和玉英,尤其都是患难夫妻。而且玉英又搬了已故世的呼延通,不经让浩成想起当年呼延通与浩成并肩作战的日子。于是,浩成看在两人的面子上便免了呼延钰的廷杖。

但是,有袁顺这回真的就非死不可了,因为浩成已经明显意识到骄兵悍将的问题,不杀不足以安天下人心。其实浩成这人就是这样,吃软不吃硬。只不过浩成想了办法,让欧阳轩去狱中对袁顺说明用意,希望袁顺自己上个折子,请求朝廷赐他死罪!毕竟他手里有免死金牌,浩成总不好明着来吧。

还别说,袁顺在某些方面真不愧是一条好汉。既然犯了错,他就认,他知道浩成已经尽了全力保他的性命,延钰等诸将肯定也为他求过情了,只不过他这次犯下的罪,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他为了成全浩成“以法治国”的理念,决定上书朝廷,希望将他剥皮实草,树立典型,让大明朝人人的官员,不敢轻易犯法,搜刮民脂民膏!。

果然三天之后,浩成批准了袁顺的请求,将袁顺在菜市口“剥皮实草”,警示天下臣民,务必遵纪守法,万万不可做违法乱纪之事,并且袁顺之死也震慑了大明的官员。自此之后,官员几乎都不敢轻易犯贪污之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