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过往不重要,时机最重要

12-5

还是不清楚“我喜欢动物庙 和荷花。”这句话感动在哪儿。

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感受与需求,思想也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所以,不要苦恼一些变化,你要学会适应,找到与这个世界最好相处的方式。

ps:最近鸡汤有点浓,还是少喝点吧。该干啥干啥。

“我不喜欢猫,喜欢狗。我喜欢记流水账,生活实验计划,每本都可以详细到日、上午、下午。我想写青春与成长,可现在有人已经写出了我构思的一部分,而且提前发表了,好讨厌啊!!!强调一下,其实我有一点暗黑的,可能是做了一件自以为高智商高情商的事儿,然后特别蠢的自我得意。”

12-4

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但是还能知道几斤几两的,所以按捺住小躁动,更自律一点,做到每天提醒里说的那样,“做完该做的,就能做喜欢的了。”

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稀松平常。主流是科学研究,副业是自由撰稿者兼小本投资人。主流做的不够出色,副业也没有起色。如果放到社会上,绝对饿死好几回。但仍然坚强地活蹦乱跳,那是因为什么?时代好啊!党的领导好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啊!还有脑子简单,纯粹。在我像你们那么大的时候,谁还和我说过这个呀?我不也这样顶着枪林弹雨闯过一道道关卡,然后遇到一位智者给我一个锦囊,里面写着“welcome to be an adult!

12-3

终于心安了一忽儿。可能是纠结了好久的把超强导购员都弄崩溃的电脑型号终于定下来了;可能是漫无目的的卡区间终于知道哪儿出问题了;可能是几个月前的一个问题,今天师兄终于变相回答了,惊呆了我;可能是终于如愿以偿把丹姐的长发打理地美哒哒;还可能是练的曲谱终于能加唱了;更可能是每月总有那么的几天终于正常了。

今天做了三个梦。只记得一个,我是一名著名理发师,技艺精湛,男10块,女20块,微信支付宝转账。

明天记得西区中午听歌哈!

12-2

他说“过往不重要,时机最重要。”他说“过往很重要,不然哪来的蛛丝马迹。”,而在我和她的过往里,我错过了时机,她放过了所有的蛛丝马迹。

仪式感东西,有时候做一下,能表达出一种安心的感觉。比如,你去商场买茶几,总要货比三家,即使你在第一家已经相中了一款,并没有着急买下,而是然后去看第二家第三家,流程走完,再回第一家买下,满意的回家。今天买的茶几是精挑细选的!

从来没有仪式感的说过“我已经是成年人,不再小年轻了。”因为这句话说完并没有让我安心,反而更加忧郁,我不像个大人的样子,怎么办。所以,“仪式感能让人安心”的命题不是完全成立的。

本周四中午,有广播台点歌,分享给大家。不才的《外婆的话》。记得去听啊~~~

12-1

来自马兰花的一封信——

“这些年,我在干什么?

二十好几的年纪,同龄的有已为人夫人妇,也有狠狠打拼事业,还有游手好闲啃老的。我不属于他们任何一方。

我谈过好几场恋爱,有长有短。刚成年就辗转南方好几繁华都市,存了点钱,没舍得花,大部分寄给家里,后来才知道原来父母都拿给兄弟买房了。每次回家,买的东西都普普通通,那是因为有次狠了狠心,买了件上千的皮夹克给爸爸,邻居问爸爸我是不是傍了大款,气得我把那件皮夹克又带回来卖了。现在看来是不是很幼稚。

我做过手机零件检验员,推销过suv,端过盘子,我最喜欢的还是有次在南方科技大学做海洋生物化石展览的志愿者,那一次我有个想法,以后去有海的城市安家,找个同样对海洋生物感兴趣的人。

未完待续

ps:感谢供稿,拯救了一夜词穷的我。马兰花写的其实很乱,好不容易按时间顺序排好。

你是我见过最随性的人。以前觉得你太燥,不靠谱,没怎么接触。现在看你写的一些东西,确实是经历过事儿的人。但不管怎么样,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好办了。

有时间一起把饼从天井里取出来吧!

11-30

也好久没有自己写写,跟大家征稿都被婉拒,唉~还是动动脑瓜子,挤挤词句吧。

今天又进城了。城里人套路深深,虽然一乡下呆丫,纯良无知被忽悠最佳的对象,但还是能装傻充愣全身而退。总算精明一回,还得多亏大洋夫妇的眼光,犀利且切中要害。

终于体会到师弟所说的那种凉爽的感觉。北风中狂奔,以为要千里走单骑,哪知临阵传来捷报,心中的石头稳稳落地,呀!此刻内心的燥热与凛冽的风势均力敌,好舒服。但这种感觉一两次就好,其中任何一方强势弱势,受难的都是本体啊。

推荐王俊琪《我多喜欢你你会知道》

11-29

曾子墨《墨迹》节选——

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在人大附中度过的6年,是一段最简单、最纯净、也最开心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大附中是北京最好的中学之一。我,则和其他所有家教正规、性情乖顺的孩子一样,是这所学校里一名成绩还不错的普通学生。

高二分文理班,我很自然地选择了文科。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觉得文科简单,不过是“背书”而已,不像学理科,永远有做不完的习题。现在看来,那时的我还不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好学生,总担心自己一旦陷入了无涯“题海”,就再也没有时间去风花雪月,自得其乐。

其实,文科班本来就是一片风花雪月的乐土。同学们大都多才多艺,你擅琴棋,我长书画,人才济济。很遗憾,我唯一的“特长”就是学习了。

那时候,凡是期中、期末和各种名目繁多的全区统考,六门功课加在一起的总分,班里和年级一定要排名次。名次,也成为检验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通常,我们会这样来形容一个同学:“李宏这牲口又考了第一!”或者是:“张亮整个一牲口,太生猛了!”

从走进文科班的那天起,我也成了这样一个“牲口”。

之前,我一直舍不得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更不是绝对的“第一名”。直到进了文科班,很奇怪,每一次统考我都排第一。长此以往,老师和同学习惯于默认——她是第一;我自己也生出了使命感——不能不考第一。

但我偏偏不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走出考场,如果我说“还行”,那就是非常好,如果说“不好”,那就是比较好,如果我觉得“很差”,其实结果至少还不错。这种感觉上的偏差,让我浪费了不少感情和眼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