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贾母的谋算

今日皇宫大宴,曹龙象非常的露脸,虽然很多大臣都知道他的江湖地位,但是回家之后,不免的都要聊上几句他的八卦。

尤其是被庆隆帝召唤进宫议事的几个内阁大臣感受颇深,皇帝关于郭廷英的处理意见态度上明显有了变化。

众臣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得到消息,德王曹龙象曾经跟庆隆帝提过建议,这让几个阁臣对这个传闻顽劣不堪的皇子,有了一点兴趣。

当然也仅仅是一点点兴趣,虽然从养在皇后身边,也算是有嫡子的份位,但是真的嫡子可是有三个,而且都比他大,并且都已经成年,开府建牙了。

这么轮,也轮不到他,若真有才,将来储君御极,不定可以像当今和忠顺王一样,将其依为臂助。

但是这样可就有损阁臣们的利益了,况且值房之内,五位阁臣私下勾连的皇子,可都不太一样。

将来的事情不知道,但是眼巴前要是能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主子们应该会很开心吧,几人都没有什么,但是心中肯定只有盘算。

恍然不觉被惦记的曹龙象,此刻已经安然入睡,还在美滋滋呢。

翌日,五更时分,曹龙象就被叫醒了。

“爷,夏总管交代,从今日起,您要上朝了,卯时就要列队。”

早朝,真是一件麻烦事,大周朝的朝会分为几种,一种是大朝会,基本上都是逢年过节,或者附属邦国来朝贺,再或者是国之大事才会大朝会。

这种大朝会要求在京各司衙门,九品以上官员都要参与,每次大朝会都很轰动,要求辰时入宫。

毕竟住的有远有近,来的早晚不一,在神武门外集合排队,只能严格按照品级排布进入皇城,毕竟怕堵车堵人。

其次就是朔望朝,每逢初一十五,所有在京任职的九品以上官员,以及进京办事的官员也要进宫朝拜。

不过这个朔望朝也算是礼节性的朝会,不会有真正的处理朝政,白了就是给官员们进宫朝贺的一个机会。

这个进宫的时间会稍稍的晚一点,定在巳时,因为时间上宽松,大臣们都当是放假了。

最痛苦的是常朝的早、午、晚朝,除了过年时候会封印7,除与大朝会和朔望朝重合的时间,卯时就要列队开始进入皇城。

早朝要求五品以上在京官员都要参与,午朝则是定在未时,这个不要求所有官员全部参与,就是就事论事,解决早朝悬而未决之事。

晚朝则是定在戌时,除非紧急事件单独奏请,被皇帝允准后,方可召集所有相关官员参与。

曹龙象对朝会没有抵触心理,自己以前不合适没有参加过,浑水摸鱼的本事还是有的,昨日还以为庆隆帝只是,没想到玩真的。

前边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兄,可是十六之后才开始上朝的,轮到自己,居然提前了四年,看来昨的表现太突出了。

以后还得继续苟着才行,猥琐发育别滥精神要更贯彻一点。

“嗯,知道了。”

丫鬟们开始伺候着洗漱,太监们忙着准备需要的行头。

不多时,就整理好了,一身王爷制服,分外气派。

吃点东西,垫吧垫吧。

当皇帝的寿命都不咋长,这种作息习惯,长寿个毛线。

当然太上皇这种活的久的,也是后半程不咋上朝,忙着享乐,才能活到这个岁数,一般皇帝有几个干了50多年皇帝,身体还能动洞的。

半个时辰过去了,曹龙象带着人朝着神武门而去,外面已经是人声鼎沸,勋臣这边忠顺亲王站在队首,毕竟他是宗人府宗正。

他后面排着的是齐王、秦王、汉王,再后面是义忠亲王,其后是北静郡王,再后面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再后就是京营节度副使牛继忠,其余便不再一一赘述。

不过以上勋臣只有功爵才可上朝,勋爵也只有朔望朝和大朝会的时候才会觐见,要不然大周四代帝王,封出去不少爵位,品级又高,真不好排位。

文官一侧比较简单,按照阁臣首辅次辅站在最前,其余阁臣按照入阁先后排序,其后便是六部主管等官员,按照品级井然有序。

曹龙象从神武门内走出来,排在前面的人看的真真切切的,知道原因的微微一笑,准备行礼拜见。

不知道的,惊讶万分,尤其是曹龙象的几位好皇兄和堂兄,以及下面的北静郡王和牛继忠等,皇子十六岁参政,这个是规矩。

曹龙象看见众人,先是到了忠顺亲王面前。

“侄儿拜见王叔。”

“好子,你的事我知道了,不错,先去见过首辅才是。”

这时首辅夏炎先话了。

“老臣夏炎拜见德王殿下。”

“哎呀,王拜见夏首辅,您老可是朝中重臣,这么可是折煞王了。”

“德王殿下能束发之年就能参与朝政,可见皇恩浩荡,以后还请殿下多为皇上参言建议才好。”

“夏首辅可是难为王了,王哪里懂得什么朝政,不给朝中诸公添麻烦,已经是万幸中的万幸了,王初来乍到,以后还请夏首辅多多提点才是。”

“德王谦虚了。”

又简单的聊了几句,又跟其他几位阁臣聊了几句,又回到勋臣一侧,六部官员什么的就不聊了,一个皇子想着跟大臣们混在一起,可是很有问题的。

给几位王爷见礼之后,就被汉王拉着站在他的后面,北静郡王的前面,位置定了下来,也不管这些人内心想法。

眯着眼睛不话,但是曹龙象参与早朝的事情,在后面的排队的大臣勋贵中传开了,怎么的都有,怎么想的估计就更五花八门了。

等了一会,随着龙禁卫三声鞭响,队伍启动,开始浩浩荡荡的朝着承殿而去,队形保持的很好,千万不要不合群,要不然被监察御史看到,就会被记在本上。

轻者罚俸,重则影响考评,所有人都规规矩矩的排队。

这承殿原本不叫承殿,是庆隆登基之后改的,以前叫朝阳殿,咸宁一朝上朝的地方都在大明宫,那才是皇宫的主殿。

没办法,虽然退位了,但是宫殿没让出来,庆隆帝只能再选一个地方,而且改了这么一个名字,你要没花心思。

呵呵,谁信呢。

进入大殿之内,所有人山呼海啸。

庆隆帝从后面出来,坐在龙椅之上,手一挥。

“众卿平身。”

“谢皇上。”

大家窸窸窣窣的起身,按照之前的排序站好在大殿两侧,中间空出一个片空地,等会有人参奏的时候,就会自行出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