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向士族举刀五千字大章

“为何不算上我?”

萧建的话,让刘义逊眼睛一亮。

“从我个人来说,我是不愿意与这么多人为敌的,因为太不划算。可是从整个琅琊国来说,我却有必须发兵的理由。”

老萧是个好官儿啊,刘义逊不是第一次在心里这样想了。

他强烈的谴责了自己藏在最深处的那股优越感,总以为别人都是胆小怕事,没有担当。

往往事到临头才会发现,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挑一个头,真到了该承担责任的时候,谁会弃城而逃呢?

不过还算刘义逊聪明,萧建怕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他也怕。刘备需要做出成绩,但是也不用把所有人都给得罪死。

萧建想了想,明白了刘义逊为什么不让自己向下邳写报捷的文书了。一件剿灭黄巾的事情,分两次报上去,陶谦可能会认为你在自卖自夸,虚报功劳,还不如完成之后,把一份漂亮的成绩交给陶谦看。

刘义逊又叫来田豫,四人商议了一番,很快就确定了目标。琅琊以北的五个县,就是黄巾军这次侵犯的四县,外加刘备所在的诸县。

地方势力都有领头羊,刘备要做的就是敲掉这些人,其余的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这些领头羊,除了几股土匪之外,就是地方的豪强郡望。

琅琊郡望很多,北五县以伏氏为最(伏皇后的家族),王氏(琅琊王氏不用多说,后面700年出过九十多位宰相)、诸葛氏的势力次之(葛国后人,迁到诸城以后,才有了诸葛氏)。

刘义逊这一次决定拿伏氏开刀。

如果你看过一档关于中国典籍的综艺节目,就会对《尚书》有所了解。

当初秦始皇焚尽儒家典籍,除了孔府墙壁中所藏的以战国文字写成的古文经书之外,大部分儒家典籍只能靠口耳相传。

西汉建立之后,官府苦寻无果。只能派人到各地搜寻还记得一部分典籍的老人,欲重新恢复儒家典籍。当时伏家的先祖伏生。在齐鲁之间传授《尚书》,名声很大。汉文帝派遣晁错前往伏生处求学《尚书》二十八篇。

但是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看书都有自己的理解,晁错所得的《尚书》完全是伏生口述得来的,伏生有没有增添删改,不得而知。由于他们是用当时汉代的文字书写出来的,所以称之为今文《尚书》,传于天下。

后来西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刘余要拆毁孔子旧宅来扩建他的宫殿,一榔头下去,凿出了用战国文字书写的《尚书》及其他经典。从孔府墙壁中所得的四十六卷58篇,被称之为古文《尚书》。

按理说古文尚书才是正统,但是武帝的时候朝廷发生了巫蛊之祸,孔子后人孔安国献出的典籍只能被藏于国家图书馆,无人传授。今文《尚书》则继续在天下广招学子,发扬光大。

西汉经学家刘歆,就是后来改名刘秀想要沾一沾天命的那个。他在整理古籍的时候非常推崇这部分典籍,后来王莽执政一度开始传授古文《尚书》。像东汉的马融,许慎,郑玄都曾经因为研究古文尚书而闻名。其中郑玄是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择其善者而从之,成就最高。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古文尚书遗失了,但是东晋的时候,忽然又出现了一部新的古文《尚书》,还被隋唐当做国家法定读本,引起广泛争议。

这种今文和古文学者以《尚书》为代表,对儒家典籍的内容、排列次序、对待孔子的态度的质疑辩论,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今古之辩,也叫今古文经之争。

二零零八年,清华在最新出土的战国中期的竹简中发现了真正的古文尚书,并最终确定东晋时的古文《尚书》确系伪造,今古之争告一段落。

话说回来,伏生。两汉之交,伏生的后人伏湛从王莽那里转到光武帝麾下担任尚书,行大司徒事,留京镇守,后来接替邓禹做了大司徒,那是伏家最风光的时候。

伏湛一去,大汉从一流家族迅速衰落至地方豪强。伏完娶了汉桓帝的长公主为妻,伏皇后又嫁给了汉献帝刘协,可以说是中兴了伏家。

刘义逊只觉得这不是近亲结婚吗?汉朝好像有这个传统。

也看得出来,之前是凭能力,现在是狐假虎威,报皇室大腿。伏家在琅琊不能说是无恶不作,但也绝对称不上是良善人家。刘义逊拿他开刀,是一点压力都没有。不会赶尽杀绝,只是按照汉律审判他们的所作所为。

伏家的东武城距离诸城实在太近,卧榻之侧,岂可使他人酣睡,刘义逊可不放心,何况他还有别的意图。

或许萧建真是豁出去了,他舔了舔嘴唇,“要不把王家和诸葛家也拾掇了?我扛得住。”

刘义逊一惊,这怎么还杀红眼了呢。你扛得住,我们扛不住啊!

拾掇王氏,就冲他后世出了那么多人才,刘义逊也不会动他,顶多限制一番。至于诸葛氏了,刘义逊还想要丞相呢,任何可能会危害到这一计划的行为都会被他扼杀在摇篮里。

“萧使君,我看还是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萧建点点头,刚刚他就是脑子一热,脱口而出,确实不合适。

“那我该做些什么?”

“很简单,你一会儿就回莒县,张三将军和您同行。到莒县,明天上午立刻点兵扑向东莞,把这封信上以丁氏为首的人通通拉出来,该罚的罚,该杀的杀,该抄家的抄家,反正萧使君您肯定清楚。有不服的,就让三将军上,反正咱们证据确凿。”

“然后呢?”

“然后你们就把这些证据一股脑的给臧霸送去,随时准备应对他的可能的反应。但是我觉得他更大的可能还是默不作声,把信毁了,装做没看到,毕竟他有言在先,而且我们有理有据。”刘义逊说完总觉得哪里不对,好像漏了些什么。

萧建点点头,“我知道了。那你们这里只怕会很难呀,北面还有四个县。你们明天在诸城一动手,另外三个县的人会坐着等死吗?一旦我们不能以雷霆之势消灭他们,造成既定事实。为了脸面,臧霸也不得不出兵干预了吧。”

“不错,但这你不用担心。玄德公在士卒身上实行体能训练已经有几个月了,翻山越岭,长途奔袭,应该不成问题。”

“那就好!那就好!”

“先生,这次不是小打小闹。地方上盘踞的这些土匪和豪强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肯定会豁命以赴。你还是留在诸县吧。”

“不行,玄德公,正因为这一次事关重大,我才不能安心坐在这里。你就让我去吧,带兵的事儿让国让来,我就在后军。”

说着刘义逊还拍了拍田豫的肩膀,田豫无奈点头。

刘备这才说,“好吧!你们俩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

“玄德公放心,我很怕死的。姑幕处于青徐交界之地,那股山贼明显要比琅琊的数量要多,我就让给玄德公了。”

刘备脸一抽,“先生可真是……真是实在人啊!”

商议已毕,萧建不再多留,连夜带着张飞回莒县了。

刘备和刘义逊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上一次出兵和黄巾作战的时候已经事先了解好目标的情况了,所以这一次主要以行动为主,他们肯定想不到自己会去而复回。

刘备戎马半生,胜负不消多说。只需多带兵马,拿下那股山贼只是时间问题。

田豫这边,伏家的几百家奴绝对不会是正规军的对手,还剩下一个小股土匪,人数只有二三百,小心应付,问题也不大。

又把计划推演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了,刘备重重一锤桌子,“就这么干了。”

回想起萧建的话,刘义逊忽然想到,如果孙观之前没有在萧建和刘备的面前说出那句冠冕堂皇的话,如果臧霸没有收到刘备的证据,他会不会有出兵的反应呢?

那伏家会引起谁的反应呢?是同为士族的陈家、曹家,或者是陶谦吗?应该不会呀,伏家的势力也没有达到能够左右徐州的地步,只是在东武县作威作福罢了。

刘义逊越想越觉得不对,万一有人只是想借此攻击刘备呢?现在可是考验刘备能力和形象的时候,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刘义逊凝眉思索半晌,还是道,“玄德公,我觉得我们还应该把这些证据送到陶公的案前,以免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

“有这个必要吗?”田豫不解,“事后和报捷的文书上一起解释不就行了吗?”

“小心无大错呀,况且也不费什么功夫。”

刘备点头答应,“好,我一会儿就派人到下邳去。

“还是送到糜竺手上吧,他离得也近。”刘义逊随便找了个借口。

——————————————————————————————————————

徐州,下邳。

“老爷,好消息啊,刘备发昏了。”

曹豹也喜出望外,两道尖眉翻个跟头就站了起来,“昏了,什么时候?是彻底昏死过去了吗?老天有眼呀!”曹豹狠狠一拍大腿,满身肥肉颤巍巍的晃动。

“啊,不是不是,是小人说错话了。是刘备出了一件昏招。”报信的管家吓得脸色煞白,抖若筛糠,似乎在紧张什么。

曹豹眼露凶光,脸色阴沉,声音也冷了下来,“什么昏招?”

知道触了曹豹的眉头,管家连忙补救,“刘备那个家伙,居然愚蠢到对臧霸和琅琊的伏家动手了。还是老爷您英明神武,事先在臧霸那群人中间埋进了密探。他们刚派人来禀报的消息,还说刘备给臧霸送了几封信,据说当时臧霸看完信,脸都黑了,当场就把那些信全烧了。”

“哈哈,干得漂亮。亏我还想着怎么离间他们,原来根本用不着,是我高估刘备了。”话都是在责备自己,可曹豹笑得越来越开心。

“快备马,老爷我这就去告诉陶恭祖,让他看看刘备是个什么货色呀?”曹豹洋洋自得,片刻都等不及了。

管家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姥爷您这样直接去禀报陶大人,顶多是让刘备受一顿斥骂,老人有一个办法可以让陶谦对刘备彻底失望。”

“什么办法?快快说来。”

“密探还传过来一个消息,刘备还在琅琊击破了数万黄巾军,老爷不妨把这个消息也报给陶谦。”

“你的意思是让我替刘备请功,到底是你傻,还是我傻?”曹豹一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架势。

“诶,姥爷,您莫非没有听说过,先予后取,欲擒故纵吗?”

“怎么讲?”

“您今晚把徐州百官以及陶谦都邀到府中来,在宴会上就说要宣布一件喜事,然后把刘备大破黄巾的事给说出去,称赞徐州百姓免遭匪祸都是刘备的功劳。等陶谦和徐州百官在大庭广众之下称颂刘备的时候,您再安排人把这件事捅出来……”。管家冲曹豹挑挑眉,一脸奸笑。

“你tnd还真是个人才!到时候陶谦老儿肯定下不来台,至于刘备的下场吗?今夜他在徐州必定声望扫地,纵然陶谦明日死了,他也别想把徐州交到刘备的手上。哈哈哈。”

曹豹拍拍管家的肩膀,笑的很畅快,“有你的呀,干得漂亮,一会儿到账房那儿领五十两银子,算是老爷我赏你的。”

“小人谢老爷赏。”

“哈,哈,哈,哈”

———————————————————————————————————

当晚,曹府晚宴。

全城的官员都受到了徐州第一将——曹豹的请帖。

曹豹的声势搞得很大,张灯结彩,披红挂绿,灯笼烛火不要钱似的往外堆。连大街上的百姓都知道曹将军的乳母要过七十大寿,特意请全城的官员来为她祝寿,聊表孝心。

曹将军这次诚意满满,手笔很大,只要有品级的官员,都收到了请帖。

连老对头陈珪、糜竺也给送了,生怕他没有机会看见自己的风光时刻。陈珪本来是想托病不去的,谁知道曹豹竟然亲自登门,客客气气的请他今天晚上务必要到。陈珪拉不下面子,又实在不想去,就让陈登代劳。

从华灯初上到夜幕降临,只见络绎不绝的有人往里进,粗粗算来也有两三百人。直到徐州牧陶谦入府,到了主座,纷纷扰扰的大厅里才安静了下来。

一番歌舞饮宴,没什么新意。早早的,曹豹就使眼色把她们轰了下去。他端杯遥敬,“曹某今日宴请诸位,是有一件喜事要宣布。当初,徐州黄巾纵兵为祸地方,民不聊生。现在,徐州在陶公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家家都在感念陶公驱逐黄巾的恩德呀!”

曹豹此言一出,顿时引起满堂喝彩,文武官员也都跟着曹豹一起举杯遥敬,赞誉声让陶谦浑身上下都美滋滋的。

糜竺虽然被这马屁恶心的不行,也只能跟着众人一起抬起胳膊饮了口酒。

刚放下酒杯,弟弟糜芳扯了扯他的衣角,低声道,“大哥,刘备有信给您。”

糜竺有些讶异,刘备这时候不是在狼牙吗?怎么会给自己写信?

糜竺展信,曹豹挺着肚子到了庭中,“而前两天,就在徐州以北的琅琊,青州黄巾再次入寇……”

此话一出,大厅里议论纷纷,人人面上皆现忧色。

“但是,诸位都知道刘玄德正在琅琊剿匪吧!”曹豹笑意盈盈,欲说还休。

“莫非……”不知道哪里来的机灵鬼,说话很捧。

“正是,刘将军以曲曲两千步卒破黄巾数万,不输于昔日的曹孟德和公孙伯圭啊。刘将军在一日,徐州就会太平一日啊。”

陈登抬起头,事出反常必有妖,曹豹怎么会夸刘玄德呢?他想看看后面会怎么发展。

曹豹的话让包括陶谦在内的徐州文武转忧为喜,曹操的事让他们太没有安全感,现在刘备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他们不仅与有荣焉,而且觉得徐州稳如磐石,安全的很。

“陶公以为这件喜事值不值得我们庆祝呢?”曹豹面上波澜不惊,心里却很不平静。

“玄德当世人杰,抱济英之器,文武资材,吾不如也。”

这话看似是在夸刘备,实际上重点是最后一句话,我不如他?在座的都是官场的老油子,明显感觉到陶谦刘备的态度有了个大转弯。

看完刘备信件的糜竺也听到了这句话,他在心里想,看来用不着禀报了,就这一句话就看出刘备在陶谦心里的地位。

曹豹慌了,陶谦对刘备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不能再等了,他从角落里的一个官员使了个眼色。

“陶公,属下这里倒是也有一个与刘玄德有关的消息。”

糜竺还没觉得什么,陈登却在心里默念了一声,来了。

“刘玄德确实是又动兵了,不过不是对贼寇动兵,而是向士族举刀。琅琊伏氏、丁氏,都横遭兵祸,求陶公做主啊!”

向士族举刀?在场的人心里都咯噔一下。

糜竺眼睛瞪的老大,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了看手里那几封信,又看了看曹豹和陶谦,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