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田单神设火牛阵 骑劫亡败君悔信

第九十四回田单神设火牛阵骑劫亡败君悔信

回前词《离亭燕》

新将初率军伍,意气风发舒扬。不明敌情邀功切,难免谋虑不祥。围城屡受欺,竟遭惨败身亡。数年战果丰硕,威名卓著辉煌。新君失策一旦休,致使悔忧难当。寄书贤将语,欲挽前误补偿。

话说楚将淖齿奉国君之命,率大兵前往齐国救援收地,却暗中野心膨胀,私通乐毅,妄图称王以代齐,乐毅用借刀杀人之计,使其亲缚齐湣王残杀之。却还怕齐世子与争其位,百般找寻无下落,其实这太子法章闻变,即扮作穷汉逃出城外,却听闻故臣太史敖被乐毅敬重,其家安稳无虞,便暗投躲藏,也显聪明有谋。后在园中劳作,被太史小女看到,觉得此人不凡,屡施恩惠,渐生情愫,暗告实情,与之相通,感情甚笃,私定终身,瞒过老太史家人,以待转变时机。却有壮志少臣王孙贾,受母教训,立意去随王驾,却闻楚将害君,愤然纠集城民,攻入王宫诛戮楚将,为君报了血仇,即固守坚城,寻世子继位齐君,方有共主。却得世子消息,继而拥立为王,又逢燕王驾崩,太子继位,齐将田单施计,迫使燕王换将,乐毅惧祸,便脱燕去赵,受到赵君高待,燕新将赴任,欲显其能。

且说燕军新任将帅骑劫,在还未弄清齐地祥情时,便以为只要攻下即墨和莒州两城,便可完成灭齐大业,犯了轻敌和急躁情绪,却让即墨守将田单看透,即采取诈诱之术。首先为凝聚人心,提高能打败燕军信念,利用军民信奉神灵之好,采取虚造神明之术,凭空借梦中之说,造出一个神来,作为守城军民的精神支柱。因一小卒窥破其意,便借势将其奉为真神化身,命人为这小卒换上神灵衣冠,放置在将府中供为上坐,作为守将军师,自己则北面敬拜之,别人并不明其意。那小卒暗对田单说:“小人实无能耐!”田单即说:“勿言即可,只管点头端坐,吾自来办!”于是将这小卒号为“神师”,每发号一项约束命令,必先请示禀报神师,其点头后方行。田单即对城中人说道:“神师有令,凡食者必先祭其先祖于庭中,当会得祖宗阴力相助。”满城民众不知底细,只信奉神师之命,于是均听从其教。

其实这是田单施的一计,为的是让城外包围的燕军,看到城中尚有充足的储粮,可以长期坚守城池,其实此时粮食早已吃紧,恐怕燕军知晓会猛烈攻城。果然城内外飞鸟,见屋中有祭品食物,便都翔舞于城中住宅间,也是想寻机偷食,如此早晨和晚上摆弄两次,燕军在城外看到后,以为是怪异之事。后听闻说有神君下凡助救,因此都在风传说,这齐人有天助,实不可敌,攻击会违天意,定然遭到惩罚,将失败无疑,因此丧失了战心,使得即墨城久攻不下。除此之外,田单还派人宣扬乐毅短处说:“昌国君太过仁慈,捕获齐人不杀,难显燕军兵威,因此城中之人不怕。若是将其剔鼻,而放在队伍中前行,那即墨之人就恐惧惨了,还怕该城不破吗?”此信传到燕将骑劫耳中,竟被信以为真,便命将齐军降俘,都削剔掉鼻子,城中人见降者,被施于剔鼻之刑,极为恐惧,相告坚守。

燕将骑劫督兵攻城,因即墨城垣坚固,军民决心抵抗到底,久攻不下,很是着急,却又听传说,田单在城中担忧。曾对城中人说道:“城中人家,坟墓都在城外,尚若被燕人发掘,将之奈何?”其实这也是田单,暗中使得一计,为激起城内军民斗志,故意使燕军犯错上当。却被愚蠢的燕将骑劫,作为泄愤之法,也是想给守城之人造势威胁,便命人尽掘城外坟墓,故意烧化死人,暴露骸骨,挑着让守城者看,也是惨无人道。即墨城中之人在城上望见,皆都涕泣嚎哭,恨不得食燕人之肉,都到将府请战,以报祖宗之仇,要与燕军决一雌雄,真是万众一心,团聚弥坚,达到了预期目的。田单使用了这几招暗计后,这时见士卒志坚可用,便精选强壮将士约五千人,暗藏于民间训练。而将其余老少之人,还有妇女孩童,都派去城墙上轮流值守,以此表现示弱,看着已显露坚持不住了。

田单便派使出城,到燕军中求告说:“城中快要食尽,已然难于据守,为保存城内百姓性命,不至全被饿死,将要在某日出降,望燕将开恩准允!”骑劫听后,十分高兴,若能不攻自降,这是最好结果,也可显示出自己的能为,于是当即答应准许。然后对诸将说道:“看我比乐毅如何?”那些善于逢迎攀附的将尉,这时吹捧说道:“将军胜乐毅多矣!”也有些将尉不以为然,遂出言道:“齐人多诈,不要被其假象所蒙骗,还是多些警惕为好,望将军三思!”骑劫不禁哈哈大笑道:“汝等也未免太过虑了!齐人守城多年,城中必然粮食短缺,如今已是不能坚持,逃无可逃,总不能将男女老少都饿死吧?出城投降我军,才可获得活命,这是其唯一可行办法。都请不要多疑,只管等着受降就是了。”于是下令,暂时停止攻城,以待其出城受降,全军听到此令,知道已经不用再战,竟全都松缓下来。

田单又施一暗计,即急忙收集民间金银,约得到千镒,使些富家之人,私自去贿赂燕营将军,嘱求若在城下之日,以求善待保全家小,不会被乱军侵害。那些燕将喜受其金,便各给付小旗,使其回去插于门上,以为认记,便会命军士入城后,予以刻意保护,由此放松了警惕,全都不做应变准备。只是悠然自得,呆呆地只等田单率众出降,也是相信了城中,所传出之信息,由于事先采用了这些迷惑手段,给田单施计破燕军,创造了有利条件。田单即以神师之命,派人收取了城内之牛,共得有千余头,也不说明原因,田单预先制备了彩绘之衣,画上五色龙纹,披绑于牛身上,将利刀捆缚在牛角上,作为冲击兵器使用。然后又将麻苇等灌上膏油,束于牛尾似大扫帚模样,均以神师之命发令布置,于约定的出降前一日,暗中安排停当,众人看到后,都不知有何之用,多为难解其意。

这正是:新将挥军攻城艰,却被敌手将鼻牵。诈伪神灵统意志,割鼻掘墓激愤掀。待到怒情雄悍至,却假示弱降书颁。暗施诡计细筹划,惊看怪牛烧破天。

且说田单预备好酒食,等候到黄昏天黑时,便召集五千壮士兵卒,尽都让饱食一顿,后便命以五色彩料涂面,画成鬼怪模样,各持锋利兵器,紧跟在牛后面。田单向众将卒说道:“大破燕军,就在今夜,这是上天的安排,吾受神灵指引,定让敌营火焚燎原,大家只管奔杀前去,那燕兵谁可抵挡我神兵天将,定然必胜无疑!待破燕军之后,可乘胜追击,联络各城齐人,顺势收复失地。有谁能阻挡我大齐振兴?众豪杰自为复国功臣,将会得到新君奖赏,富贵就在眼前,就看大家能否勇敢获取呦!若何?”众将士齐声称诺。田单让百姓将城墙凿开门洞,约莫开有数十处,然后分别驱赶牛群,皆从洞穴中出城,却用火将牛尾点燃,众牛被火烧激怒,后面跟随勇卒鬼兵,直冲燕军围营而去。这五千神鬼兵,由各将装扮成鬼王模样,以便统帅号召,全体静声跟进,分别带领一二百鬼兵,直杀入燕军营帐中,使那正在安睡的燕军,竟惊恐万状。

原来燕军都信来日受降,会入城掠获资财,夜间安寝无防,忽闻驰骤之声传来,才从梦中惊醒,见那火舌千余炬奔腾,竟光明照耀,如同白日,点亮夜空。望见都是龙纹五彩颜色,皆为疯牛冲阵,激越突奔前来,其角上利刃所触,军士无不死伤,营中顿时被其搅乱,不知是何天兵天将下凡,竟无敢与之搏斗者。燕兵军将顷刻混乱,营帐也被火牛撞破,顿时火烧连天,染红深夜天际,军卒全都被惊吓得满地乱跑,根本无从阻止相抗,自我踩踏碰伤甚众,即刻惨死无数。燕兵因其多为酣睡无备,此刻衣甲不整,兵器难觅,只顾乱窜,那五千神鬼兵,却如入无人之境,不言不语,大刀阔斧,逢人便砍,遇人就杀。齐兵虽只有五千之众,可在混乱之中,恰象几万一般,更何况往日听说,有神师下凡救齐人,如今看到的都是神头鬼脸,不知是从何处搬来天兵天将,谁还有胆与之相持搏斗。

这时田单又亲率城中人,喊杀鼓噪而出,无论老少妇女,皆敲铜器为声,顿时震天动地,将那燕军兵将,均都吓破了胆,恐惧不知何办才好?脚也显得酥软无力。真个是人人逃窜,个个奔忙,自相踩踏,死者不计其数,顿时如鸟兽散,已然不成军伍,溃败自所难免,再有夜黑难辨方向,自是摸黑向四方逃去。这可真是兵败如山倒,骑劫起初也是不明所以,后见火牛乱冲乱窜,军兵大呼惨叫,眼看着军营已被踹破,本还想率兵抵抗,可却无能为力。已是兵找不着将,将找不着帅,谁也顾不了谁了,顿时处于一片混乱中,骑劫也是心下着忙,只得带些亲兵,乘上战车马匹落荒而逃。也顾不得其它兵将死活了,心说还是先逃脱性命要紧,却遇田单等齐将拦截,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混战中一戟将其刺死,燕军顷刻大败,已乱作一团,不可收拾。史官曾有诗云:“火牛奇计古今无,毕竟乘机骑劫愚。假使金台不易将,燕齐胜负竟何如?”

田单随后借势整顿队伍,乘胜追击,又号召齐人反抗燕军,所经过城邑,听闻齐兵得胜,燕将已死,尽皆叛燕归齐,田单声威愈盛,形成横扫千军之势。此时燕军因无主帅掌兵,只得各自守战,竟弄得人人胆丧,毫无斗志,不得不逐自撤军归燕,齐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形成了一边倒局面,兵民无比振奋。又加此时遥相呼应,那莒州城内守将,得到田单派人送信,道明当下之情,便奉新齐王之命,派军收复所失城垣,更增加了齐军声势,燕军只好相率西撤,诸城丧失,不可竭止。这样齐军勇猛进攻,直抵齐境北界,没经多少时日,便将乐毅所下七十余城,复归齐国所有,燕国也已无力相敌,只好看着齐人复国了事。

此时田单势力大增,诸军将多认为田单功大,欲将其奉为齐王,田单却说道:“太子法章自在莒州,吾疏族,安敢自立?”坚不肯受。于是便亲迎法章于莒州,王孙贾为其驾车,复入临淄城为都,并收葬湣王于都城外祖墓,择日告庙临朝,正式定立为新齐王,随后布告各国,正式恢复齐国之称。随后论功赏封,齐襄王对田单道:“齐国危而复安,亡而复存,皆叔父之功也!叔父知名始于安平,今封叔父为‘安平君’,食邑万户。即为国相之位,主管朝政之事。”田单便即谢恩。又因王孙贾率众杀贼,为老齐王报仇之功,拜爵为亚卿,赏赐甚厚,其它有功者,也都得到赏封重用。后迎太史女为后,名为“君王后”,这时太史敖方知其女,先与身许法章,认为是违礼之耻,怒道:“汝不取媒以自嫁,非吾种也!”发誓终身不再相见,齐王欲增其官禄,尽皆不受。那小女王后却甚为尽孝,不时遣人侯省,送礼品不断,未敢些许缺礼,此为后话。

这正是:败国亡齐皆君过,却难追究前对错。唯有田单妙计谋,火牛神兵破燕祸。骑劫无能惨身死,失城尽收大功获。复国兴邦让王位,终得高名载史册。

再说燕惠王自骑劫兵败,燕军遭到重创,尽失所得齐国城地,将大好成果付之流水,使燕国版图缩小如初,国力也大不如前,真成了永远抹不掉的伤痛。这时他才醒悟到,原来乐毅真为贤臣,自己还是智识不足,实偏听信那骑劫等身边人之言,上了这些庸人的鬼当,对贤才缺少足够的信任,乃远不及父辈,至使落得如此惨痛的结果。这时的燕军由于骑劫战死,剧辛又被调回朝内操军,乐毅走时又带走部分家将亲兵,都在赵国得到安置使用,在齐国驻守的也多为乐毅亲信将尉,总是有些忌惮。乐毅族亲兄弟乐乘,还有亲子乐间,还率领着燕军的主力骑兵队伍,各自驻守在齐境重要城垣,虽经田单反击驱逐,却也未受到过大损失,其原因便是骑兵奔走灵活。齐军已然不是原军伍,而经过战事多年,兵将损失极为严重,且无骑兵可用,只是仗着人多势众而已,燕军骑兵得以保存实力,一路上相互依赖,掩护着步军撤入燕国境内。

燕惠王即位后,虽然调整了些朝卿臣将,可自己的亲信之人毕竟有限,还得继续使用原有老臣,方可稳固住朝政,还有征服拓展的疆土民众,这也是急调剧辛回朝的原因。待燕军全部撤回国境后,原齐地降将兵卒尽皆留下,不再跟燕军返国,甚至反水抗拒,兵力减损严重,原来能够占领齐地,是乐毅深知此弊,采取以齐人还治齐事的办法,才能勉强维持统治。这时战败回国,即刻暴露出兵员缺陷隐情,经清点后发现,这次五年多赴齐大战,自损兵员竟然过半,也再无力支撑对齐作战,只得采取守势,以能休养生息。而操燕军之将,多为乐毅亲族将尉及部下,舍其无将可用,燕惠王这才显些恐惧,生怕这些人不满其换将致败,弄不好会发生兵变,掀掉其为王地位。使燕国再发生内乱,自己也面临不测之虞,燕惠王此刻还忧虑,生怕乐毅会趁燕国兵败损弱,受到赵国侵伐攻掠。

燕惠王顿时显些焦虑,面对这纷繁复杂的情势,自露能力不足,也是因其决策失误,造成的后果严重,有了胆怯心理,只好依靠原有老臣,勉为支撑朝政。他听从老臣建议,有心将乐毅召回燕国,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也深知其能力非凡,它人难于企及,但又顾虑乐毅依旧怀恨,为不得信任,夺其兵权而怨望。燕惠王左思右想,苦无良策,为弥补对乐毅的歉疚,试探乐毅心思,便写了一封表露追悔的书信,派人送给在赵国的乐毅。其信中写道:“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继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旦休计事。将军听过,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也是有责其误解或自责之意。

这封书信大意是说,燕昭王曾将举国之兵,委任乐毅率领,去为燕国攻灭齐国,终于报了先王之仇,致使振动天下,让燕国在诸国中产生巨大影响,威望陡升。燕惠王又岂敢忘记乐毅之功呢?等到燕昭王病逝,惠王继位,误听了臣下之言,才造成了如今的过错。让骑劫代替乐毅为将,其实是考虑乐毅久在外带兵打仗,实在辛劳,召其回国,是想让其歇息一下。可乐毅却误想是为与己有隙,也就是有矛盾,或是因为多言被老王痛打之事,遂舍燕去了赵国,其实是对己有所误解。还有就是乐毅这样做,自以为对,可却如何报答先王知遇之恩呢?此话之意是说,虽说事出有因,可乐毅你想没想到,你虽然对我不够信任,这还说的过去,可却辜负了先王对你的信任,还有对你有知遇之恩,又当如何报答呢?总的说为缓和关系,不要再记恨前嫌,并无怒怨问罪之意,写的较为委婉。

乐毅见到信后,也知如今兵败,燕国正面临疲于应付的局面,也因其亲族均在燕国,自会通信告知现情,可说对其了如指掌,只是并未生出乘乱进袭之谋。他明白这新王悔悟之意,只是不好过于自责,才拐弯抹角的说明,自己还是记得他的功劳,不会有所责怪,并无害他之意,是他太多心了,领会有些误判。乐毅细想了一番,这新王如此示好,或许是愿召自己回燕国,继续为燕国效力,意识到已是功成名就,不愿再行操劳,以免有晚节不保之患。也是牢记祖上训示,做到急流勇退,见好即收,方为昌途之道,防止出现伍子胥文种之祸,也不欲怀吴起之志向,深知物极必反之理,也是乐家祖训所教。于是便写了一封答书,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却成了千古名篇,流传于世。

这正是:因对贤臣疑无信,

致使战果全丢尽。

庸将虽死兵败惨,

国内混乱何能禁?

懊悔当初决策误,

竟令柱石归赵郡。

欲召回朝怀歉疚,

刻意婉转递书逊。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