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友人投乐羊义助 伐中山抛私争帅

第二十三回友人投乐羊义助伐中山抛私争帅

回前词《点绛唇》

堪为大才,宏志不屑小仕任。豪言壮语,实为高卿信。学友逢难,投来诚荐进。自豁达,待机建功,却遭质疑问。

话说乐羊返回家后,才知贤妻已经惨亡,真是惊天霹雳,使其悲痛欲绝,深怪自己长时在外,才致发生如此惨祸,几乎是家破人亡,难于抚平悲情。后发现长子乐舒,因母亲遇难不肯原谅己过,平日疏远难处,不好教会其立世做人本事,心下很是着急,但却难于改变。于是想到好友王栩,欲让其收作徒弟,也好教会些武功学问,便可代替自己,使此子能长大成人,或可有所作为,也就不失做父亲的责任。后来王栩如约而至,好友见面自是欣慰,热情款待自不必说,还游玩魏地名胜,借机道出自己想法,王栩便爽快答应,带乐舒回到家乡,成为了自己的高徒。当说到实现志向时,王栩便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欲做那风光扬名之事,而愿随道家之意愿,也是因家事的无奈选择,乐羊自是有些叹惜。于是自行奋志,投靠魏国高卿大夫翟璜,却欲让他出仕小任,也是看其有何意愿。

且说翟璜说出想法,只听乐羊说道:“吾之所学,皆为做大事者谋,无须从小仕做起,否则便为大材小用。听说吾同窗学友,早我几年出道,去了鲁国就职,初任便为国朝大夫,后来拜为大将,率鲁国弱旅,一举击败齐国强军,使其威名远扬。我若在魏国任小仕,岂不是认为才不及么!自失体面事小,却显得魏国不能用贤,又何必屈就呢?还不如走适它国为宜。再或先做个闲人,与武道友人蹉跎日月,以待时机,若遇国家征战用将之时,再自告奋勇,力当重任,或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总比在人前俯首听呵,损尽尊严为益吧?”说的竟是慷慨豪迈,可谓直抒胸臆,实令翟璜刮目相看。心说此人不可多得,绝不能轻易便放走它国,之后或会成为难敌将才,也不可流落民间不用,当会传出流言,见真才,不善用,也是国之大弊。

翟璜毕竟深沉老练,经过一番思考,倒想出一个办法来,既能留住人才,又不失其体面,或许能够接受。于是对乐羊说道:“吾知君志向甚高,也具大才欲展,只是时机未到,不能即时兑现。不过我国此时,正在运谋富国强兵之策,只要耐心等待,总有用武之地。不如就暂留我身边,只管教授家将兵卒武艺,或讲授兵法战略,亦可交友授徒,无须被人管束,我自会给予薪俸,足够养家之用。待有国家用兵之时,吾定会向国君荐举,何愁重用无门?到时建功受赏,光照门楣,荣耀无比。实不必外走它国谋职,还是在本国建功为好哇!如何?”乐羊听后,觉得此法甚当,暂居高卿门下,地位也不算低,还可养家自给,便于照料家事,又不受他人管束,只是对翟大夫一人听命,也算是体面之事。于是点头答应,说是可尝试来做,若不如意,再另作打算不迟,翟璜便也痛快答应下来。

就这样,乐羊拜在翟璜门下,平日教习军将武艺,也相应教授兵法战策,因其武艺精湛,剑术非凡,令人佩服,为人谦虚不傲,很受众人尊敬。所讲兵法策谋,深入浅出,让人不仅能够听懂学会,且都大受教益,无论精愚杰庸,皆有长进。翟璜有时也听其所讲,觉得精辟甚或深奥,却也能由浅入深,通俗教授不厌,实是受广阳道尊所教,又可结合实际战例,叙述精准不误。这样待其时日长了,均知其满腹经纶,绝非凡比,且自身武艺足能镇住众人,所以受教之人,对其作为大都看好,寄予厚望,知道定会担当大任,前程自是无量。所以均都服其才能,威望自是日渐增高,甚至有人奉若神明,均愿拜师为徒,乐羊却也不以师尊自居,待人和善为本,赢得了广泛赞誉,威信渐积。

后来翟璜因贤能兼备,受到国君魏文侯重用,暂掌丞相之事,还兼管军备事宜,职权日益增大。乐羊也得到了翟璜的信任,当视察军伍之时,便将其带在身边,以备随时询问,俨然成了贴身高参,其地位自然日隆。后来翟璜便让乐羊,给军中将尉讲授兵法,以提高军战能力,也收到很好成效,由此乐羊在军中,也算有了相应的威望,为日后率兵出战,打下了一定基础。在这期间,有一个年轻将尉,名叫西门豹,长得英俊威武,不仅武艺拔得头筹,而且虚心好学,对乐羊十分敬重,仰慕其武功学识,定要拜为师尊。乐羊见此将精明强干,且怀一身正气,品性德义俱佳,心中很是喜欢,便答应收其为徒,并悉心教导培养,努力使之成为年轻将军的杰范,也算自己的得意门徒。西门豹竟也确肯下苦功,以其坚韧性格,英勇的斗志,聪明的才干,且武艺兵谋兼优,很快成为众将中突出人才,军中将尉之翘楚。为后来担当大任,做好了先期准备,成为乐羊的股肱膀臂,亦是可靠心腹之将。

这正是:精学深造为用执,投拜相门不计迟。虽是闲散无实任,却亦不亚担高职。暂且混迹军伍内,教授兵道待天时。收徒选将望征战,沙场鏖兵掌帅帜。

正当乐羊在魏都,权且迁延度日,过了数年轻松时日,不仅参与军伍兵道,后来又跟随翟璜管理国政,形同虞候之类,帮做些管官驭民之事,逐渐接触了治理之道。使所学各道理论,得到了实际应用,大长了自有才干,也是艺多不压身,说不定就会遇到相应情由,便可驾轻就熟,能掌管各类官场军伍职权。却在这时,吴起带了三位徒弟,匆忙赶来魏国相会,意图前来依附屈就,也是显些逃亡的狼狈神态。当乐羊问起原因,才知是平日骄逸不慎,上了齐相国的恶当,方造成了今日逃出避难之情,也真是整日打雁,却让雁给啄了眼睛,失足成了千古恨,吴起也是懊悔不已。乐羊便劝慰说道:“看来胜败只在一瞬间,贤弟也是太过大意,被那金钱美女蒙住了眼睛,竟未识破敌方的诡谋,也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呀!”吴起便道:“谁说不是呀!这个教训太过失颜,不提也罢!不知仁兄这里,能否容纳小弟,我这是遭难来投奔,只好有烦求助了。”说的也是有些可怜,看来确实遇到难困了。

乐羊便道:“我这里倒是可以帮衬,如今魏国正在发奋图强,也是多愿收揽人才,以弟之能,谋个军职并不难,但也不可悬望过高。为兄现在虽不曾担高职,却与高卿应对尚可,自会向翟大夫荐举,定然不会相驳面子。但贤弟也当痛改前非,及表露私欲太高之过,不然还会栽跤不是!”吴起忙羞惭道:“兄台告诫的是,我吴起犯了此错后,也自深刻反省过,知道从前所做,实是非该如此,真乃不堪回首,定会改过自新,接受此回惨痛教训,绝不会再犯同类错误,就请兄台监督鞭策如何?”乐羊自是说好,也是相信其言。于是先安顿好四人食宿,就在自己家中住下,然后寻机在翟璜面前,述说吴起来投魏国,想在军中谋个差事,也好报收留之恩。翟璜详细问明了原因,乐羊也便如实相告,并不隐瞒吴起贪财好色之弊,却也说其为大才,若能重用此人,对魏国军力强盛,定有大的助推作用。

翟璜经过慎重考虑,认为乐羊说的很有道理,只要吴起有所警悟,还是留用为善,于是答应面见交谈,自会量才使用,也是给足了乐羊面子。遂即约见吴起,说起齐鲁交战之事,吴起便将自己的谋略说出,从而取得大胜,一战成名,严重威胁到齐国安全。因此被齐国丞相田和忌恨,便设计陷害自己,使君臣产生裂隙,自是惧怕被害,才逃奔到魏国来,找同窗学兄乐羊助荐,欲在魏国建功立业,并改过从前情弊,再施展志向抱负。翟璜听后,认为吴起说的是实情,便说道:“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知错即改,方为智士!既然吴将军能有所悟,坚意来投魏国,还有乐君力荐,自当量才而用。不过或不好拜为高将,先做率兵将军为宜,待后建功获赏,再行擢升如何?”吴起此时本为逃亡之人,能得到魏国收留军用,已是心意满足,何敢再有过高奢望,便爽快答应下来。随后便被用作魏军将官,看是有所低就,他却并不在意,就连所带来林虎等三个徒弟,也先安置做了校尉,赖师兄荐举,总算有了落脚之处,均感乐羊好友恩义,不在话下。

再说此时的魏国,在晋分三国之后,地势居中位置,也是具有优越地利。在赵魏韩三国君候之中,要数魏文侯最贤明,其名叫魏斯,具有强国富民的雄心,极能虚心下士,网罗聚敛天下英才。当时孔子的高徒叫卜商,字子夏,在西河地方教授儒学,魏文侯便从其受教,学经甚笃,收益颇丰。当时魏候从弟魏成,推荐说有个贤士叫田子方,魏文侯便屈身交往,逐渐成为好友。魏成还说西河人段干木,德行深厚,却隐居不出仕,实在可惜!魏文侯即命从人驾车往见。段干木听说有车驾来到门前,判断是官家拜请,于是跳过后墙逃避走了。魏文侯听说后,不禁叹道:“真高士也!不可不见。”即命留在西河近一个月,每日到段干木门上拜访,还在快到门前时,便下车站立一旁,不敢坐于车上,以示虔诚。后来段干木看魏文侯如此谦恭,知道其实有诚意,才不得已而见之,魏文侯便用高车将他载回都城,与田子方一起,敬为国君高宾待。

听说魏文侯礼贤下士如此,四方贤士能人,全都闻风来归,一时能者来投,群贤毕集。又招揽了如李克,翟璜,田文,任座等一帮谋士,真是人才鼎盛,济济在朝,当时英杰之盛,它国无可比。西面的秦国虎视其境,早就想攻打魏国,但听说其国中贤才云集,能者辈出,于是心怀畏惧,始终不敢加兵于魏,只好默然观望。魏文侯还注重诚信,不敢有违承诺,实具君子之风。有次他与一个乡人,定约午时在城郊会面,当时正值天气寒冷,魏文侯那日下早朝后,便与群臣赐酒饮之驱寒,正值天又下雨,不好出门行走。待将近午时,魏文侯问左右之人道:“快到午时了吗?”回答是接近午时,魏文侯便急命撤酒席,让侍者赶快驾车去郊野。随从都道天冷下雨,道路泥泞难行,何必急于外出城郭,又不能去打猎,不知何为?魏文侯便道:“虽是天雨难猎,但我约人郊外相会,那人必然在此等候,岂能不践约前往,怎敢失信乎?”说着冒雨前去,见那人果然在此等候,看到文侯如约驾至,很是感动。身边随从均赞魏文侯守信义,竟至如此!于是朝中政令畅通,法随章行,无敢阻碍,魏国大治。

这正是:友人脱难远来投,不遗余力助相酬。高卿叙谈考察验,暂任将军待功求。国君贤明揽能才,何论高低麾下留。守信赢得世人赞,杰范毕集满堂楼。

经过魏文侯励精图治,魏国军壮民富,实力大增,远优于它国,顿时有了向外拓展的雄心大志,运谋如何扩大疆土,名利双得,激扬国威。有人提议说,赵国东北面的中山小国,原本为晋属国,土地也有二三百里方圆,算个不小地域,且人口众多,颇为富庶,若能设法得到,定会使魏国壮大不少。魏文侯思谋再三,与群臣商议可否,多数人说征伐夺取有利于魏,大夫魏成却说,那中山地西近赵国,而南远于魏,就是攻取获得,也不易据守,或会得不偿失。魏文侯经过反复思量,认为若是此时不取,后必被赵国吞并,那样就会使赵国实力大增,当更于魏不利。不如趁着赵国尚不及魏强盛之际,一举拿下中山,土地子民归属魏国,却能牵制赵国,不至使其坐大难制,此为先下手为强之策,应决意实施为好。于是定下攻伐中山国的策谋,就说中山国君姬窟,只顾日夜饮酒作乐,疏远臣僚,狎昵群小,黎民失业,灾异屡见,当伐之!总有些牵强之词,或欲加之罪之意,便要攻伐中山国。

魏国策既定,自须选将调兵,何人挂帅出征,就成了首要问题,魏文侯也是踌躇难决。身兼丞相之责的高卿,朝内重臣翟璜,深知此事项重大,于是想到身边的乐羊,自为魏国本地人,又怀才欲展,当是恰当人选。他便想推荐给国君,意让担当大任,也好使其尽展抱负,建功立业,兑现自己先前许诺之言。但想到新来的吴起,也的确是个杰出的将才,曾经战阵取胜,但却是卫国人,如将重兵交付其手,忠奸难断,难免国君会有疑虑。便将想法与乐羊透露,乐羊便道:“为国尽忠,本为职责所在,我早年曾游历该国,对其山形地势,自是熟悉通晓。若能为将出征,定不负所望,当一举攻下中山,凯旋而归,以报国君和恩公信任!”翟璜感其真诚,便答应荐举其为帅将,只是有待国君定夺。乐羊听后,自是高兴非常,深表谢意。

翟璜虽知乐羊兵法娴熟,但其毕竟未曾率军征战过,还是不大放心。为慎重起见,便暗将吴起叫来问道,说要是攻打中山国,若让乐羊率军前往,可会取胜否?吴起便道:“乐君之才能,当在吾之上,虽未曾经历战事,但却足能担当重任,请大人不必相疑!若是还不放心,本将可从其麾下,就便相助即可,自会万无一失。”翟璜听后大喜,心中全然无了疑虑,连忙点头称善。随即便去到魏文侯前,极力推荐乐羊为帅,只见他说道:“若攻中山,臣举一人,可为帅将!此人姓乐名羊,是本国安邑人,乃具文武全才,可为大将之任!”魏文侯并不曾听说过此人,所以很觉吒异,便问道:“爱卿所荐,自当不差,可这乐羊到底何许人,却能担此大任,何以见之?”话中显然是露出些疑惑。

翟璜便道:“乐羊年轻时,在路上捡得遗金,取之而归,其妻见了,竟恼怒而啐其言道:‘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此金不知来历,奈何取之?以污素行乎!’乐羊感其妻之言,认为是至理,羞愧难当,乃抛金于野。后告别家妻,游学于鲁国,过一年归家,其妻正在织布,便问他道:‘所学成否?’乐羊答说尚未成。其妻见说,即取刀隔断机丝,乐羊惊问为何?其妻便说:‘学成而后可行,犹如帛成,而后可做衣服,今君学尚未成,中途而归,又何异于此机断线乎?’乐羊顿时感悟,即复往求学,竟七年不返家,终于学成本事,且兵道精熟,学问渊博。如今此人就在我府中做宾客,高自期望,不屑任小仕,今正需用能才之时,何不起用之?”魏文侯听了,便命派高档驷马轿车去接乐羊,以示敬重,也是想亲自见验如何。

这时有人对魏文侯说道:“臣听说乐羊的儿子乐舒,现在中山国做官,很是荣耀,岂可信任乃父,就此率军攻伐,恐会怀私不利!”翟璜见有人阻止,却是对乐羊坚信不疑,于是反驳道:“臣知乐羊乃为志士,对功名最为看重,其子在中山,曾为其国君效力,召请乐羊前往高任,乐羊说中山国君无道,拒不前往。如今若国君拜为大将,付予斧钺之任,其必尽全力,何患不能成功呢?何况有原鲁将吴起为证,言乐羊可担大任,并愿跟从辅助,定可确保万无一失。”魏文侯也曾听说吴起智勇之将,既然也赞成此人为帅,就定然不会有错,且能同心相助。所以不再犹豫,即让翟璜带请乐羊,同来朝中相见,也是想亲自面视决定。

其实翟璜早在与乐羊谈话中,就已知道了其子乐舒,如今便在中山国任大夫,还在中山国都灵寿城,娶到了妻子,并已生子叫乐池。这也是乐羊坦诚相告,翟璜因此心怀顾虑,才与乐羊谈到推举其为帅,恐怕会遭人反对,必会引起国君顾虑,探其如何看待此情。由此便先征求乐羊的意愿,也是表明尊重,却也心中并无底数。但乐羊听说后,却十分坚定的说出,为国尽忠效力,必当不顾私情,尽可先召亲子回来,或是在出征期间,相机救子返家团聚。若还不行,当以国事为重,家情为轻,绝不会挟私而误公事!闻吴起在鲁杀妻求将,吾岂不如也?看是言语铿锵,不容置疑。

这正是:壮士怀志为帅征,

却遭质疑难掌兵。

掏心吐胆明心曲,

忧失良机无再生。

十年奋励艰辛苦,

蹉跎等待焦虑中。

正逢巧遇抒雄寄,

岂能顾私废国公?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