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主父诈使会秦王 两子并立愿难偿

第八十回主父诈使会秦王两子并立愿难偿

回前词《秋波媚》

主父虎胆赴秦邦,诈使会新王。观阅山川,探查敌情,弄险愿偿。铁骑踏破北漠地,拓展千里疆。奏凯归来,朝视少君,悟患祸殃。

话说老将乐池,奉了赵武灵王之命,护立燕公子职复国为王,也是怕齐国兼并燕国做大,便难与之抗衡,却值燕国内民众怒攻齐军,使其深受其扰,难以控制。此刻又听说赵军入境,自知难敌,齐军主动撤退回国,使乐池不战而屈敌之兵,顺利完成了使命,然后归国复命,受到奖赏。燕昭王决心立国复仇,于是招贤纳士,采取筑黄金台招贤能之才,竟收到很好效果,招到许多贤臣良将,并与赵国通好商贸,使国力恢复很快。乐池却惊知张仪病逝,对这位恩友怀念至深,竟一病不起,致使泯然辞世,却归葬于中山之地祖茔,也算走完其不凡的一生之路。此后中山国君姬厝,因忧国灭祸患,不久也因病逝去,却提前藏宝于墓穴旁,密巧无比,为复国积存资费。赵武灵王乘机攻陷中山,迫使新君姬尚屈降,后虑其反叛,即远迁西境肤施害死,在灵寿筑台固城,将中山国土吞掉。

说到这中山古国,自春秋时由其文公率众西来,实为鲜虞部族祖系,聚族群而占据太行山东,在一个叫栗山地方建国,因城内有座小山,便即叫作“中山”。后又将其部族东移至“中人”,并在此建城垣居住,也就是如今定州之地,在此繁衍不息,后传至武公,经东征西讨,扩大不少地盘,便将国都移到林山附近,建起灵寿城定都。经过几代传延,与当时强大晋国征战不止,也曾被打败灭亡,却又奇迹般复生,其生命力之强,族人生存意志之坚韧,令各国钦佩。在战国初,被魏将乐羊攻灭之后,却又经历了桓公复国,在乐池辅助下,延续三代君主达数十年,竟成为北地强国,抗拒周边大国不落败,实为小国之翘楚。此部族自东迁立国,繁衍生息将近二百年,经与当地民众融合奋斗,疆域达到五百里,兵车千乘之盛,终被赵武灵王所吞灭,总算走完了本国度历程,真也令人惊叹。

再说赵武灵王,因曾败给中山甚惨,方才实施胡服骑射变革,也是想消除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如今却实现了愿望,使赵国疆域成为一统,彻底改变了南北分割的局面。这样一来,不仅扩大了疆域,而且增加了人口,使其骑军兵力达到高点,足于能同各大国竞争,顿使人刮目相看,也为赵武灵王争霸中原,坚定了雄心壮志。这时的长子赵章,其生母韩国夫人因病去世,而后娶的夫人吴娃倍受宠爱,武灵王因即立为王后,其少子赵何才十来岁,可吴娃却想要其立为太子。后经那吴娃磨缠不过,武灵王却一时心软答应,竟不顾朝中大臣们反对,执意废掉赵章太子之位,而立赵何为太子,也是因母宠而子贵之故,赵章因失了母亲佑护,只好无奈屈从。武灵王这一轻率决定,却给他后来埋下了隐患,此时正值精力旺盛之际,并未意识到有何不妥,一意孤行,不听忠言劝谏,固执用事,全将注意力全放在征战上,也是其心高气傲之际。

当时的赵国,北面为燕国,东面临胡地,西面林胡娄烦环绕,而秦国只有黄河之隔,属于四战之地,武灵王亲自率师掠地,夺取云中雁门等地数百里。此时面对大河对面的秦国,也是跃跃欲试,想与其争夺疆土,以扩大本国势力范围,并不惧强秦悍兵之威,反而生出了吞并秦国之志,也是盛极一时的展现。为了使自己专心率军征战,不再管国内政事,能侧重去经略四方,可脱身无虑后顾,他竟想出个自认为不凡的妙法,于是召集群臣入朝,说要传王位于太子赵何,即为后来的赵惠王。而他自己则自号称为“主父”,其意为还要大事做主,犹如后来所称的太上皇类似,真也别出心裁,却是显些独断专行,不顾后果,令人堪忧。还任命肥义为相国,李兌为太傅,公子成为司马,共同辅佐幼王赵何执政,统管国内诸事。封长子赵章以安阳之地,号为“安阳君”,命使田不礼为其相,协助其处置守护,帮其料理封地之事,自认是安排甚妥。

此后,武灵王便不再管朝中繁事,靠给朝臣们分别管理,也确实省了不少心,使其离开国中羁绊,脱身处置军中征伐之事,其时还以此妙法颇为得意。这主父还真胆壮,欲窥秦国山川地势,还想观那秦王之为人,便琢磨出一个妙招,即诈称赵国使者赵招,携着国书去出使秦国,告知武灵王换立新君之事。经过精心准备,便驾车西行进入秦邦,却暗中带了数名能者,一路绘制地形图册,了解秦地风土人情,还有国政军伍等相关事项,意想弄清其国内情,竟然顺利到达秦都咸阳。此时秦国因出了件意外大事,就是前继不久的秦武王,本是个身材长大,魁伟多力之人,平日好与勇士角力为乐,也就是较比力气雄弱,看谁力大无比,便获受宠任奖赏。这秦武王还好大喜功,想去游观中原繁华,看那周国的祖先宝鼎雄姿。便派强军侵入韩国,夺取其不少城池,使道路能直通到周国去了,这正合了这秦武王的欲望,便亲率队前去视察。

在周国祖先公庙中,秦武王观看了周朝宫室,却也壮观雄阔,乃为自烽火戏诸侯幽王死后,东迁于洛阳之地,重新建起的宫殿楼阁。后见到其所拥据的铜铸宝鼎,甚觉威武齐整,觉得或力能提起,便与手下几位勇士较劲,说看谁能提动,以此角力寻欢。当看到有个勇士提起放下,秦武王自是有些手痒,便要亲自一试轻重,也是自忖有些蛮力,实想压过诸人,也好博得大力君王之称颂,却为喜好所使。谁知这巨鼎重有千钧,确要具大力才可提起,那秦武王不顾劝阻,非要一展雄力不可,还真被他提了起来,竟想挪步移动,还未走两步,却不料力乏失手落地。那鼎腿正好压在其脚面上,只听咔嚓一声,将其脚面骨压的粉碎断裂,秦武王大叫一声“痛哉!”登时闷死过气去,却使众人慌了手脚。左右之人赶忙抬回公馆,血流床席,痛极难忍,待到夜半而死。而这时的秦王是继位者,经两个王后争竞所立,赵主父为此,欲探查新王何许。

这正是:一心征战打江山,却将国事付臣官。新君幼年难亲政,妄做主父脱身担。欲窥敌境山川势,诈作使者胆惊天。秦王殁祸续承继,觊觎探查究何般!

这秦国新君便是昭襄王,见赵国派使者来谒见,即热情接待,秦昭襄王已知晓其通达之意,便问赵使者道:“汝王现在年齿几何?”那使者便回答道:“尚壮!”昭襄王又问道:“汝国君既在壮年,何以传位于子?”那使者又道:“吾君以为嗣位之人,多不谙明国事,欲早及其身,使子娴习之。吾寡君虽为主父,然国事未尝不主裁也!”昭襄王继续问道:“汝赵国且畏惧秦否?”使者对答道:“吾君若不畏秦,何至有胡服骑射之举呢?如今驰马控弦将士,已超昔日十倍不止,以此兵士待秦动,或会终交盟好。”秦昭襄王见其应答流利,言之凿切,不卑不亢,对答有度,不禁甚相敬重,待其使命完成,递书言告毕,即辞出回到客馆。可那秦昭襄王心有余动,晚间睡到中夜醒来,忽然深思这赵国使者,其形貌魁梧轩伟,绝不似下臣之像,看其随从偌偌依傍,恭谨侍奉,情有可疑,辗转难寐。

昭襄王这等心怀所系,暗觉局促不安之扰,一直延至天明上朝,即刻传旨宣赵使再来相见,侍吏忙到客馆寻找传旨。见赵使者从人答说:“吾使臣官爷偶然患病,不能入朝觐见,望请缓几日请见。”那秦吏回告昭襄王,想外使不便紧逼,也只好宽待数日。等过了三日后,那赵使者还不出馆来见,昭襄王不禁发怒,便派朝吏前去逼迫,那吏员率人直入客馆中,并不见那赵使者踪影,只是搜获其从人,自称是真赵招。那吏员无法,只好将其押到秦王面前,让其亲自审问明白,自己才好交差。昭襄王便问赵招道:“汝既然是真赵招,那使者究系何人?”赵招回答道:“实吾王主父也!因主父欲观大王威容,故诈称使者入秦而来,今已出咸阳三日矣!特命臣在此待罪,唯大王定裁!”秦昭襄王顿时大惊,简直是目瞪口呆,连连顿足道:“主父大欺吾也!”即命亲臣泾阳君,同将军白起一道,领三千精骑军兵,星夜急追至函谷关前,纵然不见人影。

两人只好问那守关将士,只听其言道:“那赵国使者及从人,早在三日前,就已出关而去,驰走如飞,哪还能追得上呢?”泾阳君与白起顿时惊愕,听后很觉无奈,叹称其神鬼莫测,言说这赵主父实在狡诈,而且胆大包天,乃为秦之劲敌也。两人无计可施,只好垂头丧气,悻悻返回咸阳城中,如实告知昭襄王,竟使秦王惊悸不已,心跳难宁数日,才知这赵国主君确实可畏。暗思治罪赵招无益,还会惹恼赵王,说不定两国会起兵革,此刻与赵军对战,明显对秦国不利,于是只好将那赵招礼送还国。赵主父这一大胆惊人举动,后来风传至各国,均被其虎心龙胆所震慑,无不夸赞为奇事,令人钦佩不已,竟敢当面见辱秦王,史册也多记载此情,显然不为虚构故事,从此传为美谈。后曾有人赋诗曰:“分明猛虎踞咸阳,谁敢潜窥函谷关?不道龙颜赵主父,竟从堂上认秦王。”却实为贴切。

在此后数年中,赵主父专事军务,及对外征战之情,倒也奋发有为,却取得了不少战果,为赵国的拓展稳固,做出了很大功绩,也使各国畏惧其能。这主父平日多在各地巡游,尤其是喜在北地草原征伐不断,朝中事务均由诸臣,与惠王赵何商议而定,基本脱开了日常政务缠扰,却也逐渐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他当时却意识不到这些,专心致志的从事对外征伐,以致出现很多纰漏,难于弥补回来。如后来那秦昭襄王,采取先打后欺手段,不断欺辱楚国,迫使那楚怀王鲁莽赴会,诈谋屡施,却暗自派兵擒获扣留,使楚怀王被软禁在秦国,不能回国理政。在被逼无奈情况下,只好寻机逃跑,竟慌急到了赵境边城求救,因赵主父远在代地,朝臣与惠王商议,不敢放其入内,拒绝接纳。以致使楚怀王被捉回,最终悲愤死在秦国,失去了一次联楚抗秦的良机,只因无人敢做主,怕得罪秦国招兵祸,其实显出示弱之态,助长了秦国猖獗之势。

这正是:亲征让位看似昌,脱权失控祸埋藏。敢窥秦川地情势,诈使面会敌君王。惟愿涉险探巢穴,何惧龙潭卧虎狼。常时远离国政务,焉知蕴变却失防!

却说赵主父北征胡林楼烦等小国,取得了非凡战果,拓地千里,占据广域,掳人夺马,增强国力,可谓功绩辉煌,也算为赵国扩疆拓地,建立了不朽功劳。后又显示胡服骑射变革成果,攻占了中山国,灭掉了长期以来的心腹之患,并将其国君族人迁徙西境,甚至杀掉其国君,彻底消除了复国隐忧,将中山之地收入囊中。为巩固已得之地,有效镇守控制其境内民众,为战时驻军坚城守护,还在中山原国都灵寿,加固垒筑城垣墙门,在城内筑起高台,以供瞭望城池内外。这样对以后守护自有大益,为消除原国民心中影响,将灵寿改名为赵王城,城内高台唤作赵王台,以标示其功绩传于后世,可谓是谋划深远,动足了脑筋。后来因赵主父对吴娃宠爱,还在其故乡之地肥乡,又命人修筑了座城垣,号为“夫人城”,以示隆待,此时赵国之强盛,甲于三晋另两国,成为中原竞争强势雄邦。

后赵主父又出巡云中之地,也就是如今山西省大同市附近,而后率军向西征进,深入到当时的楼烦国境内,使楼烦聚集强势骑兵抗击,经过大战,却惨遭失败。从此娄烦国归入赵国版图,与林胡东胡三个胡人小国,均被赵主父攻灭吞并,由于其均为游牧民族国家,具有彪悍善战性格,所养马匹优良充足,迅速增强了赵军骑兵实力。赵主父又留住军伍,派将臣在其广阔之地进行统治,经过一段时日镇压安抚,却也与赵国对胡人政策合拍,逐步被胡人接纳归服,收到很大成果。在安定了西北诸地方之后,赵主父便率赵国大军,由云中返回国都邯郸,即在宫中召集众臣将,对参与战事的将尉论功行赏,使得西征将士很是高兴。随后赵主父还为庆祝胜利,亲自下旨赐全国臣民百姓,酒肉吃喝,欢庆五日,均由国中出资赏给,大家无不欢悦称颂,由此赵民争愿加入骑军,将得到优厚待遇。

赵主父在诸事办完之后,看到国都日益繁盛,城中建设逐年不断完善,商贸日益发达,民众安居乐业,城中人口迅速增加,各项治理有条不紊,心中十分高兴。他自认为决策很是英明,既未耽误国政,又使自己脱出身来,专事对外征伐,更符合了实愿率军打仗的性格,是个成功的尝试,也算创出了超常的范例。在心情畅悦之余,便想检视一下这年少惠王,看其长进如何,毕竟让位易王之策,已有三四年光景,当观其子行王之礼,才知能否如己所愿,也是显出不大放心。这日早朝,群臣毕集,都入朝堂议事,见少年惠王身服衮冕,端坐于高台宝座之上,显示国王的尊严之态,看自听朝理政,却也渐显威仪状态。赵主父设便坐于旁,观察其情何如,见群臣在台下列班,群呼恭拜,心自慰然,倒觉这少子赵何实有长进,也是在肥义等老臣教导之下,逐渐有了王者之风,内心甚慰。

赵主父遍观群臣,此刻却突然看到,那长子赵章站在前端,却是魁伟雄壮,显为凛然丈夫,隐约有自己年轻时形象,却要面对台上幼王,反而拜舞于下。目睹赵章面现窘态,竟是兄屈于弟,献礼难堪,心中甚为怜之!想到此长子从小,跟随自己身边练武习文,少年便从军征战,立下诸多军功业绩,已是军中得力的战将。本应是当然世子,继承王位之人,却因母亡失宠,竟无故失去太子之位,确也有失公道,乃为自己一时意愿,并未细考虑后来弊端,以致造成如此窘状。这主父细想来,还是思虑不周之过,也是过于考虑子为母贵,却未想到两子相比,会生争竞之弊端,如今这少子有众臣辅佐,看来甚为拥戴,还算称职。可这长子多为国建功,在军中颇具威信,受到将士们拥戴,也算具备相当实力,若是遂生不测,说不定会生出事端,先君兄弟相残教训,祸出萧墙,不可不虑。

赵主父想到这些,心中却产生了疑虑,意识到原看似是善策,却暗中隐伏着危机,只是时日尚早,但已显现出大弊,若不及早消除,恐难免蹈先辈覆辙。想到此事处置不好,定会导致兄弟相残,国家受害必深,或成王族隐忧,说不定会酿成大祸!想到这一层,自此心怀忧思,一心想解开这个难题。赵主父经过思谋盘算,竟然想出将赵国,弄成一分为二,两子分别南北为王的主意,先由自己操控双方,再看今后如何?也不知这朝中臣将能否赞同,心中实在没底。于是在有次族亲会面,见到族兄弟公子赵胜时,主父便私下悄然问道:“汝见安阳君乎?在朝堂面对其弟,虽然随班拜舞,似有不甘为臣之色。吾想分赵地为二,使章为代王,与赵王并立,汝以为如何?”也想获得赞同。

赵胜听后大惊,于是说道:“王昔日已误矣!今君臣名分已定,何能复生事端,恐有相争之变!请祥思为宜。”主父遂固执说道:“事权在我,又何虑哉?”并不听赵胜劝告。待主父回到后宫中,其王后吴娃接驾,见其有不悦之色,便开口问道:“今日族亲相会,有何事么?”主父便说道:“那日朝堂听政,吾见原太子章,以兄朝弟,与理不顺,欲立为代王!与亲近兄弟相商,公子胜又言其不便,吾是以踌躇而未决也!”吴娃即道:“昔晋穆候生二子,长曰仇,弟曰成师,穆候薨,子仇嗣立,定都于翼,封其弟成师于曲沃,其后曲沃益强,遂尽灭仇之子孙,并吞翼国,此您所知也!成师为弟,尚能戗兄,况以兄临弟,以长临少乎?吾母子且为鱼肉矣!”主父听后疑惑顾虑,遂止其意。

这正是:专心征战硕果丰,

喜悦回都尽赏功。

朝堂检视少君礼,

却见长子舞拜廷。

思操戎马打天下,

兄尊幼弟理难通。

意欲两王并分立,

族亲夫人非赞同。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