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东域震动 大周改革

大周。

元静自一战斩杀八大宗师之后就已经名震东域,之后的战争元静与元冲合兵一处之后就不在参与之后的战争。自己领着皇帝姬川回朝了,自己这还有一大事要处理。

次日大朝,虽说皇帝姬川登基,但朝政大权还是由元静牢牢掌控。而元静又协大胜之威回归朝堂,大周军权尽皆是元静所掌控,三军俯首。这样的威势已经达到了大周历代皇帝都未能达到的,而元静保卫大周功成,让大周本土免于战乱,百姓更是对她敬如神明,可以说元静现如今尽收大周民心,大周军权,只要元静想,随时可以称帝。

大魏宫廷,此刻一众各朝的人都聚集在这。

“各位,如今这种形式,我等改如何应对?”一名身着儒袍的老者说道,他是大魏当代大儒,叫赵云澜,已经有八十八岁,武功已就先天境但其人声名在外,得到众人认可,所以主持这场由失败者组成的会议。

“还能如何,我等已经无兵可用,那元冲已经领兵十万,去接受各地的投降了,现在东域一统已经是定局了。”一名白衣文士说道。他是大赵王朝的皇子,离家求学躲过一劫。

赵云澜看着在场的一众人等,知道他们已经被元静吓破胆了,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唉!既然如此,那就投降吧,兴许还能留下命来。”

他们在开会,元静也在开会。

“诸位臣工,如今诸朝纷纷来降,我大周一统东域已经是板上钉钉,接下来对各地的管理如何应对,诸位臣工可畅所欲言。”元静看着众位大臣。

“启奏太后娘娘,大周疆域版图扩大,官吏任用严重缺失,微臣认为应大量举荐贤才,方有所改变。”丞相文天白出班奏道。

“举荐虽有些用,但还是太少,无法解决如今的大周用人的困境。”元静平静道。

“那娘娘有何高见?”

“我大周一统天玄大世界东域,乃是恒古未有,新朝新气象,也应有新制度。举荐之制已然落后,跟不上朝廷大势。我朝当另行一制才能稳固新开拓的疆域。”元静撇了一眼文天白和令狐伤。这两货是世家门阀的代表,她的制度虽不敢明着反对但拖后腿总是可以的。

“我朝当开科举!”随着元静说出科举二字,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不知道科举为何?

“感问太后娘娘,这科举为何物?”一名御史出班道。

“科举是考试制度,往后我大周选用官吏,当行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等级,院试也称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进行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乡试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在秋八月举行,而会试是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在春季举行,又称春闱。殿试则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如此你等可明白。”元静开口说道。

众位大臣听着元静对科举考试的解释,瞬间就明白这种制度的厉害,这是要撅世家门阀的根基啊!文天白,令狐伤等一众世家门阀的代表瞬间脸色煞白。

“这科举考试制度是势在必行,配合科举考试制度应运而生的还有学院制度,往后在我大周治下,县有县学院,府有府学院,州有州学院,到了神都就是大周的最高学府,大周学院,往后大周学府专门开设一个班,将朝中将门子女都安排进学。为我大周战死沙场的战士的子女都全部安排进大周学院。皇族子弟更是要进。”

“大周随着学院的建设应该完善各种制度,依本宫看以后有爵位的勋贵其继承人必须到学院去接受考核,武道考核必不可少,文道虽不一定要作出锦绣文章,但也要可背诵一两本经典。这个是本宫提议,内阁各部商议,拿出具体的章程来。”

“好了,今日朝会就散了吧!”

“恭送皇上,太后娘娘。”

可以预见,今日朝堂上的朝议必定传遍东域,不过元静可不在乎,如今大势在她手里,一切反抗尽皆毫无意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