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话本掉马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情没有之一……

顾青彦近来都在府城里,依托着汤县令的关系,认识了一些读书人,大家日常做一些交流探讨。

另外就是日日流连书店,看各种各样的书。

如今科举会考的书他都翻来覆去看过好多遍了,毕竟从小读的,重要的基本上不说倒背如流,也算是熟读于心。

假如是在大金那边,哪怕他爹那么严格的人,估计也都得说一句,如今的水平,考举人应该是差不多了。

可是如今他是在庆国,汤县令给他找来了过去两次的院试考题,是别的参考人的回忆版。

他仔细研究一番后发现,里面考的内容与以往或者说与大金那边大相径庭。

玄明帝当政后,才举办过两次院试,可是从两次的出题来看,都不仅仅是考规定书本上的知识。

反而出的题特别杂,并且很多都是和实务相关的策论题,经文解义诗词反而考得少。

比如去年就考了与北边草原游牧族互市的优劣分析,让考生自行分析互市的优点和缺点,并下判断是否要互市。

顾青彦看到这题的时候顿时觉得心跳加速,他甚至连北方草原游牧族的基本情况都知之甚少,与他们互市,对方需要什么,自己这边能卖什么,他压根儿没概念啊。

不仅是他,当时考场上的人基本上都是眼前一黑,根本不知道如何下笔。guxu.org 时光小说网

偏偏据说这道策论还占了很大的分值比例,大部分人都会一阵抓耳挠腮,扯了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写上去罢了。

真的能说出言之有物的人少之又少,实在是之前大家读书都是读四书五经啊,哪里有关注过这些听都听不懂的话题。

打听到当今皇帝是特别重视实务的,预计明年的院试同样不仅仅考四书五经,顾青彦自然不能再继续闭门读书了,而是赶紧尽可能多的去外面跑动。

一方面他没少跟着汤县令跑上跑下,观察县衙治下过程中的各种事情处理方法,尤其是断案判例的法例了解了不少,这是县衙工作的大头。

另一方面就是各种杂书都拿来一读,包括之前韩采薇买的各种农书,他都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

得亏他记性好,加上确实有一段时间干农活的经历,所以读起来还算快,算是颇有收获。

而最近他日日泡在府城最大的书店里,恨不得把全店里的书全部通读一遍,这种没有考试范围的院试实在是太恐怖了,他不得不头悬梁锥刺股。

那书店掌柜买过几次他的话本,并且都挣了钱,也算是和他熟悉了,就允了他在店里读,解了他囊中羞涩之苦。

要说他之前卖话本的钱,都用来修前坡村的房子了,哪怕暂时住不上,他也是丝毫不后悔的。

人总是要有根的,他爹娘都不在了,大金也回不去了,前坡村的房子便是他的根。

其实王青花也是这样的想法,哪怕举家都来了府城,村里新修的好房子住不上,还是一点都不后悔花大价钱修。

村里的房子,对她们而言,既是根,也是退路。

而顾青彦终究是当了一块他爹留给他的玉佩,换来了一千两,只能说那玉佩的玉质确实好,被养得珠圆玉润,价钱着实不低,难怪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通过写话本挣钱,他已经证明了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以及可以自己修房子,后面就没必要继续执拗了,尤其当他下定决心专心读书继续科举之后。

毕竟如果他爹娘都还在的话,应该也是希望他卖了换钱,能够专心念书的。

换来的钱他拿了一半出来买房,刚好买在了韩采薇她们住的院子边上,一个一进的小院子,算是每次来府城有个可住之处。

如今韩采薇她们租的大院子,里面都是住的女娘,田大和田平住在店铺那边,其余的都是女娘都住在这边。

他一个大老爷们儿住进来实在是不方便,所以这院子买得恰好。

韩大弟这次回来,都是跟着他住在隔壁的。

只是他一个人不好开火,因此日日还会过来和她们一起吃饭。

此时就韩家一家四口,以及瑛娘和他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顾青彦正要夹菜,突然感受到一道灼灼的视线,不由得抬头,只见韩大弟还没有来得及收回去的哀怨目光。

“大弟,吃红烧肉。”顾青彦犹豫地招呼道,以为对方是看自己夹了他爱吃的红烧肉才这样的,连忙让给韩大弟吃。

韩大弟不由得一噎,自己是看重一块肉、肉都见不得别人吃的人吗?

不过他心里的真实想法不好说出来,免得捅破了窗户纸,加速了他们在一起呢,这么傻的事情他才不做呢!

于是转移话题道,“我今天听黄云帆,就是我那个同窗说,说他们府学快开学了,顾大哥你也会去上学吧?”

顾青彦点头,他听说府学请了好几位大儒出山,他必然是要进去学习一番的。

“那你是住在府学里,还是走读啊?”韩大弟好奇地问道,心里暗暗希望人最好住在府学里不要回来。

“目前是准备住在府学里的,虽然离城里不远,但日日来回还是颇浪费时间的,所以打算住在里面半年试试。”顾青彦说道。

“青彦,你打小就没有住过学堂,不知道你能不能习惯?”瑛娘则在一边担忧道。

“应该没问题吧,大家都是知礼的,就刚才大弟说的黄云帆,我问过他也是打算住府学里的,他便是挺好相处的。”顾青彦道。

两人如今也算是相识了,后面有交流过几次,关系亲近了不少,都觉得对方是好相处之人,还约着如果要两人一间的话,两人便凑个对。

一边的韩大弟则悠悠地说道,“他今天还和我说,最近读到一篇不错的话本叫《书院奇缘》,我一听这名字,不是顾大哥你写的嘛,于是就告诉了他。”

听到这话,顾青彦瞬间弹跳起来,不敢置信地道,“什么?!”

他当时为什么会取个笔名,全是因为不想被别人知道啊!

天啦,写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真实身份掉马啊!

想到黄云帆知道自己写的,还看完了之后,他忍不住一阵脚趾抓地,顾不得责备韩大弟,掉头就要出门去。

不行,他必须赶紧找到黄云帆,要让这个秘密就到他这里为止了,可不能再更多说出去了。

他俩还有一些共同认识的人,如果被更多人知道,不敢想多尴尬啊,于是出门就向黄云帆所住的客栈赶去。

韩大弟见他背景走远,这才继续悠悠地提醒道,“哎,顾大哥,你去找黄云帆吗,他上午就回家去了啊!”

可惜走远的顾青彦自然没听到,毕竟韩大弟并不想让他听说,说的声音不大。

见人走远,桌上另外几人才一脸莫名其妙,这什么跟什么呀。

韩采薇忍不住瞥了她大弟一眼,见人脸上还有一丝幸灾乐祸,就知道这小子是故意的,故意让人掉马。

不知道顾青彦怎么惹到他了,她没细问,男孩子之间的事情,她才懒得管,王青花和瑛娘也是这个态度,奇怪了一下也没有再说了,继续吃饭。

可怜的顾青彦果然扑了个空。

韩大弟见着人恹恹地回来,高兴地打了招呼,就关门去休息去了。

“这死孩子!”顾青彦忍不住小声骂了一句,不过涵养在那里,终究没有多说什么,只想着明儿赶紧去黄家跑一趟。

休假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韩大弟赶着驴车,后面坐着他姐,以及五百块黄面包和五百个鸡蛋,出了北城门往治所而去。

是的,他要回营去了,韩采薇送他一程,到时候刚好把自家的驴车赶回来。

韩采薇果然又受到了治所看门的小卫兵们热情的欢迎,见人兵哥哥兵弟弟们一张张青春热情洋溢的笑脸,心里对自家大弟的那一点不舍都消失殆尽了。

只叮嘱人注意安全,安心报国之后,就匆匆赶回府城里去了。

不日之后,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下,府学准备开学了,冬天刚好大家都闲,选在这个时间开学正好。

女子学堂那边也在同一时间开学,韩采薇的荒山作为女子学堂的定点实习机构,自然也是要配套准备起来的。

女子学堂按照计划招到了三十个人,其中十五个是府城里有头有脸官商人家的,打着来这里接受宫里出来嬷嬷教养,抬高身价的心思。

而另外十五个,是后面通过可以半工半读,一边读书一边干活挣钱的宣传招来的,其中五个是韩采薇店里的,另外十个则是各种家里不太富裕的普通人家的女儿。

她们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年纪都不大,才十岁出头的样子,做别的活计都嫌小,家里估计也是想着这一点,才会送她们过来,一边挣钱,顺便识几个字。

这两拨人目的不一样,基础也不一样,自然不能放在一个班里。

上午两个班都正常上课,念书识字、算数、记账这些都学了起来。

到下午的时候,甲班的十五个则跟着嬷嬷去学教养礼仪,而乙班的十五个人则下了山去对面上头上干活。

她们年纪都不大,干不了重活,韩采薇便给她们安排了一些轻省的活计,比如割草、喂鸡、洒水、喂蚯蚓、制作蚯蚓粉等,一日给她们二十文工钱。

这工钱着实不算低了,她们这样的年纪,在府城找活做的话,不说根本找不到,就是找到了,做一整日也才十几二十文。

如今只要做半日,就能有二十文,还不算累,基本上可以覆盖她们的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了,一日还可以省下三五文的带回家去,自然干得有劲得很。

而她们家人,见家里女儿或孙女,确实是全封闭在学堂里念书识字,并且从夫子到厨房里的,都是女的,就放了一半的心。

另外见她们去隔壁山头干活,还能带回来钱,心里更是又满意了几分。

这女子学堂离府城可不远,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如此经营了一段时间,倒是传出了一些好名声去,城里不少人都想送女儿过去。

“果然干得好就是最好的宣传!”姚秋大喜,嘴里说道当初韩采薇说的话。

一时三姚兴致勃勃想要等冬天过来,开春后继续扩大招生规模。

而韩采薇则很快又给女孩们拉回一个收入颇高的活计,那便是制作黄面包。

原来上次她送过去的黄面包,竟然在治所里大受欢迎。

或者说在上层的军官那里大受欢迎,小兵们还是觉得不好吃的,但是他们的意见不重要。

尤其是千夫长试了这玩意儿的顶饱程度后,大手一挥,直接让军需官去采买一千块回来,他下次练兵就带这玩意儿出去。

军需官按照之前他们采买粮食的价格,考虑到这所谓的黄面包顶饿,还加了油盐和蛋,因此找到韩采薇后,直接说五十文一块定一千块。

这样算下来,韩采薇一块能挣二十文,这一笔单子便能纯挣二十两。

蚊子再小都是肉,更别说还能带动就业、为国出力了,她自然爽快地接了过来,准备真材实料做好这一千块。

她之前找的是外面的女工,如今这批单子,则都交给了女子学堂那边,给她们半日开三十文。

这活不算重,干起来也还算快。

一群半大的姑娘们,日日下午一吃了午饭就赶紧赶过来,发面烘烤忙个不停,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去学堂里。

对于她们身上日日一股味儿,甲班的女子们自然颇多怨言。

人家毕竟大都是呼奴唤婢的大小姐,虽然因为女子学堂不能带奴婢而暂时委屈了自己,但大小姐的讲究和脾气还是保留着的,可不就是颇为嫌弃乙班那群小丫头们。

小丫头们挣了钱,本是开心的事,可是日日被人嫌弃挑刺,再好性的人也是有脾气的,两边口角不断,一时学堂里气愤颇为紧张起来。

而远在京城的玄明帝,终于抽出时间,准备来中山府这边微服私访一下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