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二合一 月底盘账;招用女工

(一)月底盘账//

治所这边,韩大弟家信中没有提及的就是,拿了团队前三的小旗需要南下去平南县,也就是和大金汉阳府一河之隔的那个地方。

据说各个治所都是选拔了最优秀的队伍,去和那边的大部队汇合,而他带领的小旗勇夺所在治所的第一,自然也是要去的。

虽然不知道去那边要做什么,但好吃好喝着操练了一个多月的他们,都是嗷嗷叫嚣着要赶紧去,大家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正是一腔热血无处抛洒的时候。

而韩采薇自然无从得知千里之外汉阳那边韩家的情况,也还不知道府城外治所里的大弟,正在打包行囊,准备列队出发了。

她正在按部就班、平淡无奇地忙碌着,很快就到了月底盘账的时候了。

这天一早,她特地叫来了刘村长、章衙役以及彭若楠、张晓晓,大家聚在蚯蚓房边上的库房里,里面有桌子椅子,大家坐在了一桌,其中章衙役做见证。

“这个月一共卖了112筐蚯蚓土,一共收入11两2钱。”她指着账本说道,里面具体卖给了谁都一一有记载,一目了然,其他人纷纷点头,没有错,这个一筐一百文,好算得很。

“然后是支出,一项是挖井,因为只要取水,所以做得简陋,还算便宜,花了2两。”

“还有就是又买了一批青砖用于修补坑底排水道,花了1两。”guxu.org 时光小说网

“买鸡粪、牛粪和驴粪一共20筐,50文一筐,一共花了1两。

“总计支出四两。”

其他人纷纷点头,刘村长快速算出了总账,赞赏地说道,“那这个月就是盈利7两2钱,不错不错,这才第一个月就能有这样的收益,你们三个女娃子都是能干的。”

对于刘村长的夸赞,三人都笑纳了,那当然,一般壮劳力男子都不见得能挣得这么多呢,她们三个女娘却做到了,想不自豪都不行呀。

韩采薇还好,毕竟见过大钱和大场面,这才哪到哪儿啊,还不足以让她变色的,可一边的彭若楠和张晓晓就忍不住咧开了嘴角。

之前两人在家里单干,虽然有六个坑,可产出远没有现在这么高,一个月能卖到几百文就不错了,基本上也到头了。

可见还是出来做得好,尽管因为不能给家里提供蚯蚓土了,而遭受到一些埋怨,但相对于她们即将分到的钱,带回去必然能堵住所有人的嘴。

然后便是喜闻乐见的点钱环节了,由于大家支付的时候基本上都用的铜板,韩采薇特地搞了个木制的钱匣子,此时已经装得满满当当的,提上去沉甸甸的。

“后面要换个更大的钱匣子了!”她一边说道,一边打开匣子,哗啦啦,把铜板都倒在了桌面上。

拿出一些麻绳来,分成了五堆在众人面前,几人纷纷埋头数了起来。

“不要出声,免得数劈叉了!”刘村长年纪最大,受不了外面的干扰,出声对忍不住念出声的彭若楠和张晓晓说道。

“我数完了,我来帮你吧!”韩采薇把自己面前的数完了串好,对刘村长说道。

“不用不用,让我自己来,1、2、3、4……”刘村长挥手拒绝,又埋头数了起来。

开玩笑,数钱哪里需要别人帮的!

“整整72串,一文不差!”汇总完的韩采薇拍拍手说道。

对面四人都一脸喜气,刚才听说这个月盈利7两2钱,还没有实质性的感觉,这会儿望着眼前堆得满满的铜钱串,加上刚上手数了一遍,不由得有点小激动了呢!

等众人都平静后她才继续说道,“现在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我们把钱分了,按照当初定好的分成,村里分得720文,若楠和晓晓各分得1440文。”

“还有一种方案呢?”刘村长连忙问道,虽说这第一个月就分得了720文,对个人而言很多了,但是对村里而言,这点钱干啥都不够的,所以急切想知道还有一个方案是啥。

她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还有一个方案就是这钱不分,直接用于再建一座蚯蚓房,加上下个月的收入补一点,还能在这段时间门赶工多修一座”

“要得,赶紧再修一座,马上秋种就要来了,大家都需要底肥得很,时机正好。”刘村长说道,“如今才两座,一个月就能挣10多两,如果有三座,自然就能挣得更多了。”

随即又补充道,“村里的分成暂时也不急着要,我们想拿这钱去修前面那条主路,但这点钱也不够的,索性等到秋收之后再说,所以你们尽管用。”

章衙役不由得点头,他们之前算过,要把村口的路修好的话,村里人出人工,买沙石的话,大概需要个十两左右。

如果挨家挨户凑,一户需要出个200文,对不少村民是额外的负担,如今蚯蚓房能盈利分成那自然更好了,算下来到秋收后差不多就够了,两人不由得欣喜不已,对着眼前三个女娘更是赞赏不已。

正在这时,刘村长和章衙役被叫,村里有急事要处理,两人见分成的事情已经决定,于是便不再耽误,自行离去了,当初说好了村里不管具体的经营事物的,留下三人继续商量。

对于再修一座,张晓晓和彭若楠自然无不同意,却忍不住有些担心,“但是多了一座,我俩就有点看顾不过来了,毕竟洒水、喂食、排水检查等等活计不少,忙不过来啊。”

如今才两座,两人已经有些手忙脚乱了,再多一座,看顾不过来,引发大面积死亡就不好了。

韩采薇知道她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是得加人手了,可是,用谁呢?

“要不问问我大嫂?她当初在家就有帮我照料蚯蚓坑,这活儿算是挺熟了,上手会比较快,小钉子现在上学了,她也腾出手来了,家里的活计有我爹娘和阎二哥呢!”张晓晓提议道。

阎二衙门的事情虽然忙,但早晚还是会抽出时间门去地里忙活,家里的地他也是出了大力的。

韩采薇和彭若楠不由得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人手,她大嫂孔氏为人处事她们都看在眼里,是个靠谱的,当即就决定明天就去问一下她是否愿意,工钱就按照一日30文算。

一早上功夫把蚯蚓房的账和下一步计划捋顺了,她又连忙赶着小毛驴去了县城,如今又到了逢五赶墟的日子,她的杂货铺又要开张了。

虽然不怎么挣钱,但这杂货铺她还是想一直做下去的,只见买东西的很少,大部分都是来卖野菜的。

“韩姑娘,我这大概有二十斤益母草,都是新鲜的,早上刚摘的,你给称称。”一个大娘拎着一篮子益母草过来说道,这个她这里是收的,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加了猪肝煮成益母草猪肝汤,是很好的滋养品,不过因为太常见了,凡是向阳的地方都能找到,所以价格不高,一文钱两斤,就这样也有人趁早去山上采了一些过来换点钱。

韩采薇给她称完给钱,大娘拿着11文钱开心地走了,算计着可以买几个包子去给家里改善改善伙食。

“韩姐姐,我摘了蕨菜,您这儿还收吧?”又一个小姑娘过来问道。

“我看看是不是能吃的。”韩采薇接过她的篮子翻看着,见是能吃的,也还算鲜嫩,边称重边说道,“收的,2文钱一斤,你这一共8斤,16文。”

小姑娘听到16文,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心里不断感叹韩姐姐这里真好,换了钱攒起来可以给娘买一贴药去了,不然她找到野菜,去街上肯定卖不掉。

如今山上的大多野菜都老了,所以这收购野菜也没忙活多久,就已经搞完了。

她上次卖给兴旺酒楼一些了,每斤仅仅挣了一文钱的差价,她也不在意,就当便宜跑腿了。

此外空间门里还剩下三筐竹笋,两筐香椿,一筐蕨菜,一筐刺嫩芽,两筐蘑菇,还有一筐益母草,这些她都准备留到秋冬再去卖,到时候应该是能卖个高价的。

打的就是个时间门差,反正她借口都已经想好了。

而边上王青花的成衣铺生意也勉勉强强,只见她一天下来只卖掉了一匹青布,两根手帕,勉强挣了个几十文,那些绣工精美的成衣以及香囊、腰封,暂时都还无人问津,不过她也是乐呵呵的,抱着小雨生在店里守了大半天。

她如今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韩采薇帮她在府城卖绣品,一次能卖个好几两,这是她如今的底气所在,铺子没人光顾她就一边带娃一边再做点零碎的绣活。

只等小雨生再大点,她准备绣几幅大的,到时候收入应该更为可观。

忙了一天,几人这才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回到家。

韩采薇不由得再三感谢瑛娘的存在,要是没她,家里这一摊子事情,加上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雨生,王青花一个人绝对忙不过来。

不是她墨守成规不愿意买仆人,而是如今永安县这边压根儿没有奴隶买卖啊,大家来了都是自由身,都可以自由地分田落户,哪里会想不通去卖了自身去做仆人的。

哪怕像大刘他们家这种因病卖了田地的,也可以打零工去糊嘴,要不是有两个病弱小孩拖累,两口子一起去做活的话,那日子也是能过下去的。

所以像她们家这种人手少的就面临着严重的人手不足的问题,能请到瑛娘这种认真负责、干活麻利,又让人放心的,真的是她们的福气。

为此哪怕要多带一个顾青彦在她家住,自然也是万分乐意的。

可是顾青彦却还一直惦记着修自家房子,他新的话本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就等着晚饭后去请韩采薇斧正。

而三个借宿的姚春、姚夏和姚秋,也准备在晚饭后,找韩采薇商量点事。

——————

(二)招用女工

韩采薇一直没搞明白她们三人,千里迢迢过来这样一个小山村里,到底是做什么的,好像每日就东问问、西瞧瞧,也不知道都打听到了些什么,韩采薇没有过多关注,只偶尔听她们提一两句。

反正她是对所谓的女子生存地位不乐观的,现代都没法实现平等,更别说这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了。

她也是遇到了王青花这个开明的,加上又跑出了深宅大院,不然不知道多受约束呢。

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就听姚秋义愤填膺地说道,“那彭大媳妇,自己是女人,却偏偏最是她刻薄女儿,简直不把三个女儿当人!”

她们这一批女官,这些年在玄明帝的羽翼之下,感受到了女子原来可以这样活着,无需依从别人,而是可以自主决定做什么、什么时候结婚、结不结婚。

于是就本着女孩帮助女孩的心理,开始操心起天下的姐妹们来。

这次她们来这里也不是有啥具体任务,主要是上次提女子读书科举受挫,所以被派出来实地考察,希望能找到改革的关键切入点所在。

玄明帝虽然无意推动女子地位提高,他不关注这些,但也希望能够改善下庆国境内的女子生存环境,这样男女比例不至于太悬殊,更有利于他的统治稳定。

所以就对她们的折腾乐见其成,能找到具体的改革举措最好。

她们也没啥思路,因此只一日日在前坡村这里晃悠打听,今天可不就让她们撞到了彭大家的闹剧。

韩采薇之前也听说过彭大家的一些事情,说是让三个女儿做繁重的家务活和农活、不让三个女儿去读书、动辄打骂等等。

这些都是农村典型的现象,算不得特别夸张。

她能做的只有尽量收购三个女孩采过来的野菜,其他的她也管不了,没见到彭二和彭若楠她们都不管嘛,以及彭大爷和彭大娘劝说无效后都管不到。

要说彭大媳妇的心理也好分析,她和二弟媳妇前后脚进门,二弟媳妇却一举得男,她却一直生女儿,还连生了三个。

夫妻二人都觉得抬不起头来,可不就把气都撒在三个女儿头上了嘛,那简直不是她们的女儿,而是仇人呀!

之前做得还没有多么严重,可是如今来了这边,眼见着彭二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反而内心越来越不平衡,心病越来越严重,对三个女儿的怨气更重了。

今天不知道她们又遇到了什么,以至于如此义愤填膺,韩采薇好奇地问道,“她家是怎么了?”

“她…她竟然说要把彭大妞嫁人!”姚秋气愤地说道。

桌上几人不禁都瞪大眼睛,“这大妞好像才十一岁吧?算虚岁都才十二岁啊,这彭大家的,着什么急呀!”王青花惊讶地问道。

“说是男方给的彩礼多,给二十两银子。”姚春语气冷静,心里却也是同样的气愤,只是没有姚秋那样外露。

“那不是卖女儿了?!”瑛娘也是惊呼出声,“才十一岁就嫁人,这彭大家也没穷到那种程度吧!”

彭家的光景她们是清楚的,彭大家虽然不说多富裕,但是日子总是能过下去的。

如今彭大和彭二两房内部是分家了,对外还仍然是一户。

彭二家近来修房子挣了不少钱,但是彭大家种田和打零工收入应该也还不错的呀,哪里就至于卖女儿呢。

要说这屋里,六个女的,全都可以说是有故事的。

王青花、瑛娘以及姚春、姚夏和姚秋,五人都是家里日子过不下去了,被父母卖了的。

而韩采薇,则是家里为了攀高枝,准备卖给人家做填房的。

所以她们此时更加气愤,瞬间门和彭大妞共情了,明明庆国这边生活已经够好了,三年免税,只要勤勤恳恳干活,哪里就到了卖女儿的地步!

“彭大娘竟然也肯让她这样做?!年纪太小就嫁人,生养太早可是会亏了身子的!”王青花不可置信地说道。

“我们去的时候她们家正在吵翻了天,不过见彭大媳妇是铁了心的,她是个混不吝的,谁劝说都没用。”姚夏说道。

众人不禁无语,遇到这种事情,还真的不好管,之前有族长可以出面,如今都没有家族了,村长是不好管这种事情的,只看她公公婆婆能不能压住她了,不过说破了天,那女儿确实是她生养的,她是最有决定权的,想必彭大爷和彭大娘也是棘手得很。

可不是嘛,此时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吃晚饭,彭家院子里却还在争执。

“我自己的女儿,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彭大媳妇尖利的声音直接传了出来。

要说如今永安县这边什么稀缺,除了钱粮人口,那必然是女的格外稀缺。

三姚过来后,直接要来了全县的户籍登记,点灯熬油统计了全县一万余在籍人口的男女比例,发现严重失衡。

整体来看,男女比例不算太夸张,这得多亏了大娘们生命力强悍,熬死了不少大爷,把比例拉高了一些。

不然区分了年龄来看,仅仅是十岁到二十岁区间门,男子竟然多出女子一倍还多。

统计出这一数据的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将近一半的男子娶不到妻子啊!

“那岂不是女子的地位更高?女孩子少嘛,大家都要争着抢着要。”姚秋想当然地道。

姚春则想得更深,表面看上去好像是女子奇货可居,但似乎并不意味着女子地位提高,反而会出现更多高价卖掉女儿的情况。

男方付了高额彩礼把女子娶回去,那岂不是动辄打骂?女子哪里有反抗的余地。

果然不久她们就见识到了彭大家的事情,竟然二十两的彩礼,这可是从未听说过的高啊,京城附近的农家娶媳妇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了。

“听说男方都已经二十好几了,比彭大妞大十来岁呢!脸上据说还有一道疤,实在找不到了,这才经人介绍找到彭大家这里来。”姚秋是个爱打听的,经过她述说,桌子上的人都知道了里面的情况。

而村里看热闹的人家,还是通过彭家正在上演的大吵大闹才知道。

“二十两啊!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哪里还能遇到这么好的事!有这二十两我家就能把房子起了!”

见围观的人多了,彭大娘和彭大爷要脸,把人拉进了屋里吵,彭大媳妇则是不顾脸皮地嚷嚷道。

不是她见钱眼开,实在是人家给得太多了啊。

好吧,她也承认就是她见钱眼开。

不然她还舍不得嫁呢,当然不是舍不得女儿,而是舍不得女儿留在家能干活还能挣钱。

野菜茂盛的时候,一天挣个三十文是没问题的,一个月下来能有将近一两呢,虽然不是月月都如此,但算算账,留在家里也是划算的呀,给口饭吃能要多少钱,这个账她还是会算的。

如果对方彩礼说村里常见的五两,那她铁定会拒绝。

如果说十两,她则是会犹豫一下,毕竟留女儿两年也不见得能给家里攒这么多钱,但勉勉强强。

但对方直接开二十两啊!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迟早都是要嫁人的!

“年纪大点怎么了,会疼人!”

“脸上有疤怎么了,又不靠脸吃饭!有手有脚能干活就行。”

“我可是打听了,他家里就一个母亲,独子呢!老人还能帮忙干活,早点嫁过去给人家生孩子,人家婆婆还能帮着带孩子。”

“我自己的女儿,我还会害她不成,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到处都有十二岁就结婚生娃的,也没见着怎么了,做女人的都要经历那一关,难道躲到年纪大点就能好过了?”

“你们操心她小姑吧,跟着别人跑上跑下的,小心变成老姑娘嫁不出去!”

彭大媳妇说起来一套套的,好像句句都有道理似的,一时还让人不知道怎么反驳。

彭大爷和彭大娘惯来是嘴笨的,嗫嚅着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尽管她们心里觉得这样是不对的。

只反反复复说“她还这么小,虚岁都才十二岁啊,哪里有这么早就嫁了人的。”

这话显然不能打动彭大媳妇,任她们如何说,她只不为所动,彭大也闷头蹲在一边没有作声,他显然是不反对的。

明面上是他媳妇咋呼得多,但彭大娘知子莫若母,知道这必然是自己儿子默许的,不然岂能让他媳妇一个妇道人家决定。

老两口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好话歹话都说尽,还是没能奈何。

只得叹着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狠心地不再去看大孙女求助的目光。

韩采薇自然也不会自作主张去管别人家的家务事,这个时代她看不惯的多了去了,她又不是圣母,无法管过所有的,只能尽自己所能做一些微小的事情。

王青花更是拎得清的,向来也都是不允许她插手别人家家务事的,关系再亲近都不行。

可是这日姚秋找了上来,对着韩采薇说道,“你那农场能不能给大妞一个事情干啊?每日给她开30文工钱,让她给你干活啊。”

原来三姚又去做了大刘媳妇的工作,好话歹话都说尽了,大刘媳妇就是不松口。

她是知道这三人都是在县衙有关系的,这才没有把人扫地出门,不然早开骂了。

直到被说得不厌其烦,她才说道,“你们这么好心,这么爱操心,你们出20两买了她呗,今后她就是你们的了,爱带到哪里去就带到哪里去。”

一时怼得三姚哑口无言,姚秋一冲动就想答应下来算了,买回去带到京城去,她们不是买不起!

还是姚春阻止了她,这天下落难女子千千万,她们都用买回去解决的话,那京城估计都装不下。

她转念一想,试探地问大刘媳妇道,“如果你家大妞,两年内保证给你们挣到20两银子,你能不能多留她两年在家?”

大刘媳妇转转眼睛,两年内挣20两,等到两年后还可以嫁,那必然愿意的呀!

不过她可不会轻易上当,哪里有一年挣20两这样的好事,还是这样一个十岁出头的小丫头,可别给她说扯野菜,那野菜可是有季节的,扯完一季就没有了,一年顶多挣个一二两银子回家。

“你别管怎么挣到,只问你愿不愿意?”姚春问道。

“能有这样的好机会给俺大妞,那必然是愿意的,还得多谢几位贵人给机会呀。”大刘媳妇媚笑着说道。

姚春她们又问了躲在门外的彭大妞,问她愿不愿意努力干活,以便于晚两年嫁人。

彭大妞一方面不想和两个妹妹分开,另外一方面对嫁人恐惧得很,尤其知道对方比她大十多岁还相貌丑陋,更是抗拒,奈何反抗不过她娘,能有机会不嫁那自然点头如捣蒜了。

于是姚春她们就问到了韩采薇这里,上次听她念叨过人手不够。

“可是她才十一岁,我这属不属于用童工啊?”韩采薇担忧道。

她之前不是没想过用村里的小女孩,但总是觉得像压榨童工似的,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哪怕这里没有所谓的儿童保护法,至少得十五岁吧,用起来才顺手。

三个姚自然不知道童工是什么概念,只继续说道,“大妞勤快得很,不比大人差的。”

韩采薇见三人这热心的样子,不由得叹了口气,没道理人外人都这么热心拯救本村小女孩,而她自己反而视而不见吧。

只得点点头说道,“大妞我知道她勤快。”

但是她还是有担忧,就是怕彭大媳妇今后惹麻烦,这种赖皮的女人,她是轻易不敢招惹上的,没谁能镇压得住啊,今后赖上了她怎么办。

“这你放心,你可以签两年的用工契,我们帮你拿去县衙盖章,她要敢反悔或者捣乱,自有县衙的人来收拾她,想她也不敢!”姚秋咬牙说道。

见她们这都想到了,韩采薇点头同意了这一茬。

当即叫来彭大妞,问她自己的意愿,咱还是得尊重当事人不是。

得到她一溜感激话的韩采薇,这才正式同意以每日30文的价格雇佣彭大妞了,特地立了契,就把她安排在照顾蚯蚓房好了,孔氏那边暂时不招了。

其实还是她吃亏,这个价她都能招到成年劳力了,如今却用来雇佣一个小女孩,罢了罢了,就当是日行一善了。

而三个姚见这事得以解决,不由得高兴,姚春则若有所思起来。

经过这一遭,她算是看明白了,这女子要有地位,还是要有独立收入啊,哪怕做工也行。

可是如今,大部分招工都是招男人的,女子除了在家做家务和忙农活,哪里有单独的收入来源啊?

顿时觉得自己这一帮子人,忙着争取女子读书科举的路,是不是走错了?

要提高女子地位,还是要创造更多女子做工的机会,女子能挣钱能养家,大家自然不会随随便便便/溺女婴,也不会早早把女儿嫁掉。

一时就想到了韩采薇的蚯蚓养殖场,貌似扩大了的话还能继续招女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