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二合一 村里闲聊;试做新吃法

(一)村里闲聊

吃完午饭,韩采薇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王青花和瑛娘都大为奇怪,这孩子可是向来不爱下厨的,今天怎么回事?

莫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出门望望天,太阳正挂在头顶上,无辜地表示自己没有打西边出来。

两人不解归不解,不过没打扰她,抱着小雨生又不知道去哪里串门去了,大概率不是田家就是张家,一边聊闲话一边手上做着针线活,时间很好打发。

彭家她俩现在不爱去,因为彭大那媳妇可真的是太讨人厌了,以前咋没发现她那么烦人呢!

如今彭大妞辛辛苦苦挣的钱,她全拿去了,一个月可是一两多银子,还不满足,嘴里天天还骂骂咧咧。

对两个小的二妞和招娣也不好,天天让她们干很多活,嘴上还没一句好话,反而把小儿子彭小山养得淘气无比,她们这些邻居见到她家这情况莫不是摇头叹息。

“可真的是贤妻旺三代,蠢妻毁三代!”瑛娘对着王青花感叹道。

“要说还是他们娘老子太面了,那彭大娘干活做事都是一把好手,怎么做婆婆那么软乎呢,儿子媳妇一点都管不住,老话是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可前提得是儿孙们行得正呀,要行得不正,老家伙该管不还得管不是?”王青花说道。guxu.org 时光小说网

瑛娘则撇撇嘴,“要我说还是那彭大这个当家男人没有diao用,要么他是个坏的纵容的他媳妇,要么他是个孬的管不住他媳妇,反正都是个没用的。”

王青花对于这话大为震撼,却觉得甚有道理,不由得一阵点头,“就是,就是,还是男人没用。”

“唉,那彭大媳妇也不知道咋想的,我们当初那确确实实是活不下去了,实在没办法的事儿。”瑛娘说起自己当初被家里人卖的往事,她如今孤身一人,幸好有自家少爷,还有青花一家,让她不至于觉得孤苦,所以想起来以前的家人,恨意已经没那么大了。

“就是,现在日子多好过啊,家家户户饭总是吃得饱的,哪里就到了不给女儿们吃饱饭的地步?”王青花也实在想不通。

两人均是摇头表示搞不懂,这世上就是有很多人脑回路清奇,让人无法理解,对待这种人,不要试图去改变她,离远点就是,要不是看小女孩儿们可怜,她们连多说一句都懒得说。

两人说着话来到田家,田大娘正在守着自家的豆腐摊子,见两人来了连忙招呼坐下,并一把接过小雨生逗弄起来,让王青花和瑛娘腾出手来做活。

这小娃娃转眼就快半岁了,正是开始好玩的时候了,只见他也不哭闹,听着大人们说话好奇得很,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逗得几人哈哈大笑。

现在田家豆腐生意差不多已经到上限了,附近几个村就这么些人口,也不可能日日吃豆腐不是,所以如今一天差不多就是能卖出去三包豆腐。

这还得多亏了边上修了去后山的路,来往人口多了不少,尤其卖肥料的季节,来往买肥料的,总是会带个一两块豆腐回去。

而做豆腐的活计,她家里人都做顺手了,除了早晚全家上阵忙活一通之外,其余时间就是田大娘一个人守着院子里支起来的豆腐摊子即可,其他人该去地里忙活的去地里忙活,该上学的上学。

不过说到她家孩子,提到田珍珍,田大娘的嘴角都不由得裂开花。

“上个月你家采薇除了说好的工钱,还额外给她奖励了500文呢!”田大娘喜滋滋地说道。

“那肯定是她干活干得好,要说你家珍珍小小年纪,识字算数都会得很,听说干活还细致,人姚女官都夸是个好苗子呢!”王青花夸赞道。

听了这话,田大娘不由得更是欢喜,嘴里一半夸赞一半谦虚道,“她从小跟着她爹认了一些字,后来到了这边,又跟着顾夫子念了那么久,基本的写字算数这些都肯定没问题的,只是嘴有些笨,不是特别爱说,说话办事还需要和她韩姐姐多学着点。”

“不过看来还是要让孩子多读点书,不拘是女儿还是儿子,我家小珠珠就打算让她多读几年,还有那几个泥猴儿也多读几年。”田大娘随即感叹道。

那几个泥猴儿,就是她四个孙子,田平田安和田孝田顺,如今四人早晚帮家里干活,白天还是会去学堂跟着魏夫子继续认字,也不是想着读书科举,就是想让孩子们多读两年,多识得一些字,反正学费便宜得很。

只是可惜魏夫子学识有限,教了基本的简单字之后,别的也不会教,毕竟只是一个村小,能做的也就只是启蒙而已。

所以如今最大的田平,12岁后就不怎么爱去学堂了,日日跟着爹娘去田地里的时候多一些,只偶尔去学堂接送下几个弟弟妹妹,或者时不时找顾夫子借点书看看。

为此田大夫妻两可愁得很,这种半大小子,又没到真正能干活的时候,可是学点啥如今又没有条件。

她们倒是舍得花钱让他去学个啥本事,可如今县城里都没有个私塾和县学,只少数村子里有几所村小罢了。

至于做豆腐,他如今已经都会了,也没啥好学的了。

再剩下就只有考虑送去府城做学徒,可他家没有门路,只得在家里为他的前途发愁得很,日日种田可不是啥好出路。

可是田大自己都郁闷着呢,他可是一身能说会算的本事,倒想去开酒楼,但是这县里生意做不起来,去府城投资太大他们家小门小户的承担不起,只得作罢。

所幸如今卖豆腐和种地的收入都还行,父子二人都只得做着这两种活计,一步步边走边看。

众人说着话,期间有几个来买晚饭菜豆腐的大娘和大嫂子,也加入到一起,聊着闲天,趁着农忙还没真正开始,大家都喘口气。

田大娘抱了会儿小雨生,说着要给他乘一碗豆腐脑儿,做甜的,让他甜甜嘴。

王青花连忙拒绝道,“可不敢给他吃太多,现在小人儿,辅食吃太多了就不吃奶,那样的话奶都要回掉了,还是吃奶长得快。”

“咋啦,今天给他吃了啥?”田大娘好奇地说道。

瑛娘接过话来,“还不是鸡蛋,吃了一小个蛋黄,你没见他皱眉的样子,偏头不想吃了,哈哈。”

“这小人儿,有鸡蛋吃还皱眉,我家那几个淘小子,要是能天天有鸡蛋吃,可不得高兴的很。”田大娘好笑地道。

如今除了韩家,大部分人家鸡蛋还是珍贵的东西呢,家里养的老母鸡下了蛋,是绝舍不得多吃的,通常拿去换个油盐酱醋或针头线脑,只有孕妇坐月子,才能奢侈的吃上几枚鸡蛋补一补。

“去我家拿呀,别的没有,鸡蛋多的是。”王青花爽快地说道。

田大娘连连摆手拒绝,故意大着声音说给边上的大娘们听,“白拿那可不行,你们都是做生意的。”

“上次找你家买了一些还没吃完呢,只三文钱一个,比外面便宜,还个儿大。”

这话说的,一方面防止有人眼红想去占便宜,也为韩家的鸡蛋打打广告,不得不说这田大娘确实是个有水平的,王青花暗暗领着她的情。

一边的大娘听到这话,对王青花夸赞道,“别说你家采薇这丫头可真的是能干,谁家儿郎都比不上,这蚯蚓房和养鸡场都搞得这么大。”

“可不是嘛,听说还和姚女官她们合伙了,那可真的是巴上贵人了,可见是真的有本事的,人姚女官可是京城都有关系的!”

众人开始纷纷夸赞起来韩采薇,反正说出来的都是好话,至于心里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王青花则是全部笑纳,她女儿自是好的,她向来这么认为。

而和姚女官的合作,她们也没有瞒人,经由田大娘的口,村里村外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这样也让想挑事儿的多几层忌惮。

要不说她为啥最喜欢和这田家的打交道呢,实在是人家讲究得很,不会随便占人便宜,说话做事都能做到人的心坎儿上。

一晃到了日落,田家的三个泥猴儿带着小田珠下学回来,其他妇人见孩子们都下学了,连忙告辞离开,得回家做活去了。

王青花她们也顺道一起往外走,刚才一直讲话没注意到,她家厨房方向一个下午可是没少冒烟,里面更是叮铃咣铛好一顿被造。

——————

(二)试做新吃法

原来韩采薇一个下午都在尝试鸡蛋的新吃法,当然这个新是相当于这个时代的新,在现代时候却是一些常见的。

当下人吃鸡蛋,同样会煮、蒸、煎、炒,水煮蛋、荷包蛋、蒸鸡蛋羹、肉沫蒸蛋、煎鸡蛋、炒鸡蛋、鸡蛋汤、蛋炒饭、鸡蛋饼这些吃法都有。

甚至同样兼容苦瓜、韭菜、香椿、香葱、野葱等,炒出一道道XX炒鸡蛋。

所以有什么吃法是如今没有的呢?她努力想起来,明明觉得有很多新吃法,却事到临头一时想不起来了。

还是突然想到之前看过的冷笑话,说一个鸡蛋去茶馆喝茶,结果它变成了茶叶蛋;一个鸡蛋跑去松花江游泳,结果它变成了松花蛋;一有个鸡蛋跑到了山东,结果变成了鲁(卤)蛋;一个鸡蛋掉进了盐罐子里,结果变成了咸鸡蛋。

“是呀,可以做茶叶蛋、卤蛋、松花蛋、还有咸蛋,这里都没有!”

她去过府城那么多次,都没有看到过这些吃法,应该是没有的。

只是松花蛋和咸蛋,好像现代无论南方北方,大都会选择用鸭蛋来腌制,比如鼎鼎有名的咸鸭蛋,白嫩咸口的蛋白,沙沙的鸭蛋黄,一口咬下去流油,香得把持不住,鸡蛋很难做出如此风味来。

主要是因为鸡蛋的蛋清比较容易吃味,等蛋黄吃到咸味后,蛋白早就已经咸到不能入口了,并且鸡蛋的油脂要更少,很难腌制出油。

不过也有人更爱吃咸鸡蛋,觉得更有味道。

韩采薇当然是不太清楚这些的,兴致勃勃地准备尝试起来,照着记忆中的模糊印象。

她最先准备做的是咸蛋,腌制好了可以放**个月不坏,可以非常有效地延长鸡蛋的保存时间,到时候万一卖不出去砸手里的鸡蛋,就都可以都腌制成咸蛋再慢慢去卖。

再加上如今庆国这边食盐的价格不贵,做起来成本不会很高。

小时候孤儿院里负责照顾她们的阿姨喜欢做咸蛋,用的就是最老土也最简单易学的腌制方法。

她还清晰记得,每次院里做腌鸡蛋之前,孩子们都是扛铁锹的扛铁锹,拿盆的拿盆,纷纷到野外去挖比较干净的黄泥巴。

孩子们人小力气也小,为了挖出地表深层的干净泥巴,往往会累得满头大汗,却依然兴致勃勃。

待取回泥巴之后,阿姨们则会将泥巴加水搅拌成泥糊,再在里面放入盐,然后将洗净晾干的鸡蛋滚上一层泥糊放入坛罐中,封严坛口静放。

接下来就是慢长的等待,总有孩子隔不到几天就去问阿姨们鸡蛋腌好了没有,可是每次都要等一个月左右。

想到这些童年往事,她不由得感慨一下时间果然是最好的过滤器,多年后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竟然都还是一些开心的回忆。

她笑着摇摇头,不再沉浸在回忆中,而是抓紧时间动起手来。

只见她去后院挖了一撮箕干净黄泥土进来,把咸得略微发苦的盐水加进黄泥土中搅拌,直至搅成泥糊,再取了带盖子的陶罐出来,把滚好泥糊的鸡蛋一个个放进陶罐中去。

第一次做她也没做多,一陶罐只放了三十个,最后盖上盖子再糊一层泥在上面,做好密封。

过程她那中小心翼翼的程度,堪比做什么实验似的。

毕竟她这也是两辈子第一次动手亲自做,只能说过程应该都对了,结果怎么样,还得看一个月之后。

“记得说可以加点酒进去,可以出油更多。”她喃喃自语道,依稀记得有这么回事,仿佛听谁念叨过。

于是她又腌了一罐加了半壶酒的咸蛋,两个密封好的陶罐都放到床底下阴凉处去,只等一个月后对比看哪个更好吃。

不过加了酒成本就要贵一些了,她在一边的笔记本上记下这一笔。

然后便是做同样需要腌制很长一段时间的皮蛋,松花蛋她做不来,可是最简单的皮蛋依稀还记得一些。

找来草木灰代替纯碱,加入食盐和开水一起搅拌,直至全部化开成糊状,同样把鸡蛋放进糊糊里面滚均匀,再放进陶罐里密封装好。

同样做了两陶罐,和咸鸡蛋一起放在了床下,皮蛋的放置时间更长,估计得两个月后才能腌好。

看着摆好的四大陶罐的腌蛋,具体好不好吃,一时半会儿还不知道,可是眼下鸡蛋很快就会泛滥,所以还得另外两种吃法来解围,那便是茶叶蛋和卤蛋。

在现代时,无论是车站还是街头巷尾都能很容易买到这两种,甚至经常能看到不少店门口拿小锅现煮现卖。

无论是茶叶蛋还是卤蛋,她都挺喜欢吃的,虽然两种吃起来口感大不相同,其中茶叶蛋吃起来很清香,而卤蛋吃起来的卤香味很重。

做法也有区别,不过都不是太复杂就是。

茶叶蛋一般是不去壳,洗干净后放入水中煮至八成熟,然后捞出过冷水,轻轻敲碎鸡蛋外壳,再放入加了茶叶、盐、酱油、花椒、茴香等调料的汁水中继续煮,直至煮入味得到清雅香滑的茶叶蛋。

如今可没有酱油,好在茶叶、盐、花椒、茴香这些都有,调配好便在灶台上的小锅里小火煮了起来,不一会儿一股茶香就弥漫开来。

“如果知道酱油是怎么做的就好,卖酱油是不是更能发财?”她暗想道,可惜实在不知道酱油是怎么做的,只得埋头继续研究起卤蛋来。

卤蛋制作方法差不多,只是一般都会将外壳去掉,再将去了壳的蛋放入卤汁中,煮至蛋挂色。

另外卤料会配置得更重口一些,只是如今很多调料都没有,只得将就多放了些盐、花椒、茴香煮上了,此外还加了一点糖进去提味。

心里暗暗琢磨下次去府城看看能不能买到桂皮、八角、香叶这些,到时候做出五香味,做出她记忆中的细腻滑润、味醇香浓的口感。

她再次拍拍手,看着两个锅子里分别煮着的茶叶蛋和卤蛋,成就感满满,半个时辰后入味了就可以了,这简单得很嘛,看来自己还是有些厨艺在身上的!

“咸蛋和皮蛋用来延长保质期,十五天还没卖出去的鸡蛋就都可以拿来腌制,另外茶叶蛋和卤蛋则是增加大家日常的鸡蛋消耗。”她在笔记本上写着。

可是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这茶叶蛋和卤蛋,要怎么推广开呢?让府城老百姓都爱吃,估计得好长时间的习惯养成吧,不是一朝一夕的。

再说了慢慢爱吃这两种蛋了,她也没办法更方便卖鸡蛋啊,难道要去府城亲自开店卖茶叶蛋和卤蛋?

她深深叹了口气,感觉自己陷入了一种圈里,就像现代的时候,买了件好看的衣服,为了配衣服,又连着去买了一条裤子、一双鞋、一个包,甚至还去换了个发型,反正从头到尾都要置换了。

她如今也差不多了,开始只是种田,为了肥田,又养蚯蚓,为了解决蚯蚓太多的问题,又养了鸡,而现在鸡蛋又太多了,如今为了鸡蛋难道又要去开个店吗?

她一时满头的包,再说这一个店的鸡蛋消耗也不会太大吧。

还有如果别人轻松学去了茶叶蛋和卤蛋的制作方法,也不一定要找她买鸡蛋的呀。

她如今的鸡蛋还只是有点多,离什么垄断鸡蛋市场的鸡蛋大王还差得远呢。

还有没有啥能快速消耗鸡蛋的做法啊?她继续苦恼着。

“啊!鸡蛋糕!怎么忘了这个!”她一个人站在厨房里惊呼出声。

要是能把这个苏出来的话,那还不是轻轻松松征服这古代人的味蕾,鸡蛋的销量哪里还用愁?她一下子激动起来,挥动着锅铲就想动手。

可是,临动手开始做蛋糕时,刚刚还以为自己有点厨艺在身上的她,一时有些抓毛起来。

在现代的时候她倒是动手做过蛋糕,那种古早味的鸡蛋糕,蓬松软乎得很,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吃,就连很多成年人都爱吃,不然那什么汤姆大师傅、鲍师傅之类的蛋糕店就不会日日要排队了。

可是,那时候她有电动打蛋器,有电烤箱,有烤盘、蛋糕托、模具这些的啊,再不济也有一个电饭煲啊。

如今呢?她只有一个烧火的三孔灶台罢了。

而要让蛋糕变得松软,就必须要打发蛋清,如果打发得不好,做出来的就只是稍微松软一点的蛋饼。

如今电动打蛋器没有还好解决,大不了就手打嘛,累点就累点。

没有烤盘、蛋糕托和磨具也好弄,到时候找木匠或铁匠现打一副就行,现在就先用碗碟对付一下。

可是,没有烤箱或电饭煲可怎么弄?她记得烤蛋糕是要200度左右,如今时代,哪里能烤出这么高的温度?

她盯着正烧着火的灶孔,有些没有自信地喃喃自语道,“要不要用这个试试?”

这灶孔有点类似她之前在视频里看过的面包窑了,那谁李子柒的面包窑不就是这样一个孔的嘛,说不定能行呢?

说试就试,她率先打发起鸡蛋来,不忘初心,她想要的是借着蛋糕卖出更多鸡蛋,所以她选择的是全蛋打发,就是不分离蛋黄蛋清,她之前做过的电饭煲蛋糕就是这样的,做出来的海绵蛋糕黄黄的,松软得很。

找了个大碗擦干净,打了五个鸡蛋进去,然后便左右开弓,用筷子快速搅拌起来。

电动搅拌器高速转动下,几分钟就能打发到**分,她用手却足足用了半个多时辰,才达到了所谓的可以在上面写字能认清的程度,此时她觉得自己的胳膊都要废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俺好想苏一个打蛋器出来啊!”她仰天欲哭无泪道,这别鸡蛋没卖出去,手就先废了。

筷子确实是不好操作,还是要找铁匠去定制一个不用电的打蛋器去,多少省一点力,她暗暗决定道。

然后便是往里面加各种材料的时候了,又遇到问题,那便是没有白糖,翻遍了空间只有红糖,话说她来了之后还没见过白糖这种东西,不知道已经存在了不。

“红糖就红糖吧,也就是颜色深一点罢了,土褐色也不影响人家松软的口感不是。”她自我安慰道。

于是往打发了的全蛋里面加入了红糖,至于加多少,她只能说凭直觉,配比还要等试过了才知道。

再深吸一口气,继续搅拌起来,直至搅拌均匀。

“呼!”她不由得长呼一口气,然后继续往里面加筛过了一遍的细面粉,什么低筋高筋她也分不清,加进去试试就知道了。

然后加烧热了的猪油进去,什么黄油她不是没有嘛,好像是说植物油不太行,那动物油她只有猪油了,还是野猪油。

继续无情地搅拌,直至均匀成糊状,还别说,除了颜色有点不对劲之外,糊得还挺像模像样的,她一时多了点自信来。

她也没有专门的模具,只把整个碗放进去灶孔里去,孔里面的明火已经撤掉了,里面全是刚才烧出来的余热,她摸了下,烫得“嘶”地把手抽出来,看来温度还可以,自信又多了几分。

“只希望不要把碗烤碎了。”她盯着关上了孔门的地方喃喃道。

半个时辰后,边上的茶叶蛋和卤蛋都已经差不多入味了,她尝了下,觉得还不错,虽然没有印象中的那么清香和卤香,但比白水煮蛋那是要强上很多的,应该会给这口味寡淡的古代人带来新的体验。

“不过还有很多进步空间,待会儿再继续调整一下料汁配比。”她喃喃道。

一边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准备去看蛋糕烤得怎么样了,这要是成功,那可就不仅仅是新的体验,而是灵魂一击了吧!

她激动地推开灶孔门,看到里面的碗还完好着,就是一喜,被烫得长记性的她直接找来了一块厚棉布包在手上,就去把碗取出来。

可是,盯着碗里一看,竟然黏黏糊糊一大团,中部还塌陷,拨开里面一看,内部就像豆腐渣工程一样软又稀。

“失败了啊。”她不由得失望无比,唉还以为自己能欧神附体,一把出蛋糕呢,唉想多了。

她再用筷子拨弄开,又往嘴里尝了下,觉得味道没有太大的问题,还是温度不够,压根儿没烤熟,看来还是要专门打一个面包窑。

如今已经有砖窑了,应该有匠人会做的,找人弄个再试,她就不信了,就一个鸡蛋糕,她都苏不出来?!

而王青花和瑛娘回来的时候,便见到厨房里凌乱一片,锅啊碗啊盘子啊摆得灶台上都是,正要开口询问之时,不由得被边上小锅里煮着的颜色奇怪的蛋吸引了注意力。

“咦,闻着怎么有点香呢?”王青花说着就去取碗筷准备试一试。:,,.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