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二合一 再来府城;王记杂货铺……

(一)再来府城

日子便在忙碌中一日日过去了,期间韩采薇又跑了一趟府城,这次她去程没有租马车,而是去体验了一把县里的“公共交通”。

原来最近永安县衙推出了公共马车,每五日跑一趟府城,早上去傍晚回,一去一回各收取500文,不过随身携带的行李有限制,但也比单独租车划算得很,因此一时还不少人等了五日来乘坐这府衙马车。

公共马车的始发站位于县衙所在那条街的街头,单独弄了一个小院子供大家等车,韩采薇打眼一瞧,“哟呵,挺像汽车站的,不知道又是不是穿越大佬苏出来的?”她心里暗暗想到。

听韩大弟说这是从京城那边学来的做法,她想到上次听说的水泥,也是从上京那边传来的,看来这穿越大佬十之**是在那上京了,并且人家穿越后做得要比自己好多了,看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影响力大得很,直接辐射全国了,自己都能受了她/他的好处了。

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见见,膜拜下,顺带想问问自己的水泥为什么不行,她还惦记着这个呢。

可是上京离这边实在有点远,上京在庆国的东边,离如今她所在的腹地有上千里路程呢,暂时是别想去了,太远了。guxu.org 时光小说网

“不过今后还是要找机会去瞧一瞧的,看看大佬在的上京都变成了何等模样,去取一取经,我的学识有限,知识储备有限,发明创造搞不来,但也想去看看能有啥自己能发挥的不。”她暗暗想到。

不过目前她确实也没多少野心就是,暂时还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顺带帮助下周围人,利国利民、拯救苍生这种宏图大志暂时离她还有些遥远。

心里乱七八糟想着事,不一会儿,马车就来了,她顺着人流挤了上去,不得不感叹这县衙还真的是有点会算的,这一个车厢里竟然硬生生要塞下十个人,刚刚好把两排的座位做得满满当当,看来韩大弟说的那个什么神算子师爷果然名不虚传。

这次她明面上只带了一个小包裹,正背在身后,而随身空间里则藏了不少准备去试水卖一下的东西,包括自己家地里出产的菘菜、韭菜和小葱,都是她一点点悄悄摘了藏进去的,本就鲜嫩,又加上保鲜得当,更是显得水灵水灵新鲜的很,以及前段时间摘的新鲜野菜,准备去找那兴旺酒楼的陈掌柜卖卖看。

这公共马车自然比不得她们自己驾车跑得快,毕竟坐了这么多人,路上休息了半个时辰方便及吃干粮,竟然到傍晚才赶到府城。

到府城后,检查了便直接入了城,又往里面驾驶了一段,这才停下来,韩采薇下车一看,这里竟然好多辆马车,原来多个县城都推出了公共马车服务,府衙就搞了一个大院子,供下面各县城集中停放及上下车。

“哟呵,马车总站,高级。”她暗赞道。

这古代的交通真不方便,现代开车两三个小时的路程,高铁甚至可能只要一个小时不到,而马车要跑十多个小时,坐一趟还不便宜,所以一般人没什么重要的事情根本不会跑到府城这么远来。

不知道穿越大佬什么时候才能把火车汽车苏出来,自己有生之年好想还有机会坐一次啊,至于她自己努力搞一把,韩采薇暗说那还是算了吧,虽然她很想掀起一场工业革命,做那个领航者造福苍生,但是实力它不允许啊。

不过由此可见县城里的商业肯定还是要发展起来的,毕竟不是人人都会经常来府城的,大家的商业活动还是会聚集在县城内。

“回去了就把铺子买了。”她心里暗暗决定道。

再次来,不禁感觉到府城里面似乎更热闹了,这会儿天都快黑了,三条主要商业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还是不少。

不过整体秩序真不错,店门口没有乱摆乱放的,马车不允许上这三条街道来,也没有堵车,还有配着大刀的人来回巡逻,看来营商环境的确不错呀,她暗暗点头。

这也是她如今一个人来府城家里也放心的重要原因了,因为如今这庆国治安,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但也比较少光天化日之下的恶**件,让人觉得安心得很。

下车后,她顺路买了上次没买上的糕点,有点饿了先垫吧一下,然后便边吃着边向上次住的客栈走去,客栈还是价格没变,她要了个普通间,50文一晚。

算一算这跑一趟府城车费得一两,吃住加起来又得小一两,的确花销不小,难怪一般人来不起也很少来,更坚定了她今后跑这条线给大家卖东西的决心。

就是因为路程遥远,所以更要把东西运出来卖,不然乡邻们手上的山珍野味换不成钱,反而吃盐买布又得花钱,可不就得时时刻刻捉襟见肘嘛,要想富先修路,其实便是如此道理,修好路才能把东西卖出去。

第二天一早,客栈外就有早点铺子开了门,卖包子、饼、饺子、面条的都有,她坐下吃了一碗羊肉面条,没有辣椒油,却也做得颇为重口,应该是放了茱萸姜片之类的,喜欢吃辣的她满足地摸了下嘴,这才往兴旺酒楼找去。

这时候她已经提上了一个大竹筐,筐子里正放着她拿来试卖的蔬菜和野菜,看着路上不少人背着竹背篓,她暗暗决定待会儿也去买一个,看着方便的很,不累手。

“刘掌柜,别来无恙啊!”韩采薇走进酒楼热情地打起招呼来。

此时酒楼刚开门,正在打扫卫生,还没正式营业,刘掌柜正在柜台后面盘账,抬头一见是她,也高兴地招呼起来,“韩姑娘,你怎么来了,又有好东西带来吗?”

上次那四头野猪,按照她的建议摆在外面现切现卖,可让他们酒楼好好挣了一笔,酒楼的名气也更上了一层楼,近来他又试着把牛羊等大头的,都如此摆着卖,效果也都还不错。

为此东家还特意赏了他十两银子呢,这下见到韩采薇,可不就高兴的很嘛,连忙把人往里面招呼,同时吩咐正在扫地的店小二倒了茶水来。

见他这态度,韩采薇心里有谱了,应该是这野猪肉卖得好。

果然一坐下,刘掌柜就问道,“你们还有新鲜打到的野猪没?我们酒楼都要,给你们在上次的价上再加两文。”

那岂不是32文一斤了,着实不错了,可惜她手上没有野猪肉了,上次村里奖赏给她们姐弟两的那头,已经做成了腊肉了,后面也一直没有去打野猪,只得说道,“如今春天休猎期间,我们都好久没猎东西了,所以野猪是没有了。”

刘掌柜一阵失望,不过也理解,上次一次性打到那么多头,肯定是可遇不可求的,不由就向她提着的篮子看去,问道,“这是带了些什么好东西来?”

韩采薇把竹篮子拎到桌面上,把里面的蔬菜和野菜一一取出来,说道,“这是我们自己种的菘菜小葱和韭菜,以及山里新鲜摘的荠菜和马齿苋,还有一些野花椒叶。”

一样样摆出来,看着的确是鲜嫩得很,刘掌柜不得不承认还不错,仿佛刚从地里摘出来似的,只是他兴趣不是特别大,因为这些他们在随便一个菜农那里就能买到,别的酒楼也都有。

不过看在上次的建议的面子上,他还是说道,“这样,我比外面稍微高一点的价格收你的,这蔬菜5文钱一斤,野菜3文钱一斤,你看如何?”

韩采薇一惊,“这么低?!”

刘掌柜点点头说道,“蔬菜这东西就是,大家都种着有,尤其菘菜韭菜这些,就卖不上价,你要去外面零卖估计也就只能卖个三四文钱一斤,还有野菜,如今漫山遍野多的是,尤其这荠菜和马齿苋,外面估计只能卖一两文一斤,还不见得有人要。”

说着拿起那把野花椒叶子说道,“这个还算是个新鲜东西,这一小把我给你十文钱吧,我留下做调料,有的客人比较喜欢这种椒麻的口味。”

韩采薇明白了,原来如今是肉值钱,而青菜不值钱,毕竟大家都缺的是油水。

不得不承认,是她想当然了,还以为是现代呢,现代的时候她去超市买青菜,往往是十几块钱才两三百克,算下来二三十块钱一斤,比很多猪肉鸡肉都贵,就以为如今也是一样,以为鲜嫩的蔬菜能卖上钱呢。

也是,这些自家随便种就够吃了,完全没必要上外面买了,更没必要专门来酒楼吃这些了,来酒楼可不就想吃一些新鲜的不常见的嘛。

因此,她这一筐二十多斤一共只卖得了50文,仅供一晚上房费的,虽然她空间里还有一些,但见如此价格低,也就没有拿出来了。

她转转眼睛想了想说道,“掌柜的,现在看这些是太平常,如果冬天搞来呢,能好卖嘛?”

“冬天吃荠菜?开什么玩笑,冬天哪里有芥菜吃?”刘掌柜笑着说道。

“我要是有办法冬天也搞到新鲜的芥菜,那是不是能卖?”韩采薇再次问道。

刘掌柜见她说得认真,也是转了转眼睛,想象了下,自己酒楼要是大冬天能够拿出新鲜的芥菜、苋菜,肯定算是一特色,又能让酒楼出一次风头,因此说道,“要你真的冬天能搞来,我给你翻十倍,三十文一斤收你的,这差不多是最高价了,毕竟这芥菜苋菜大家也就吃个味道,太贵了估计就没人愿意吃了。”

听到放到冬天就可以卖三十文一斤,韩采薇心动了一下,那她完全可以春天收购一波,然后囤到冬天来卖,这中间的差价可不了得。

连忙又问道,“那这些地里种的呢,菘菜、小葱、韭菜这些,价格能更高嘛。”

刘掌柜又为难了,“菘菜小葱韭菜恐怕不行,菘菜可以放在地窖里,大家都会储存,还有小葱韭菜,有人放在炕上养,冬天也能养出来,只会比如今略贵一点点。”

他有点疑惑这韩姑娘咋这些都不懂,不过随即想到她可能是山里的猎户,不太清楚这些菜上面的事情就是,便也没有多想。

“不过如果你能有莴笋、茄子这些,到冬天翻个十倍那肯定不是问题,这些不易保存,冬天又不好种。”刘掌柜补充道。

原来这个时代已经有莴笋、茄子、黄瓜这些传入了,只是西瓜好像还没有,不然冬天卖西瓜也不错,韩采薇一阵遗憾。

刘掌柜也没问她到底什么手段能够冬天卖这些青菜,别人的秘密还是不要打听的好,只和她说着他们酒楼能开得起的价格。

搞清楚了情况,韩采薇决定,野菜收购还是要搞的,不过都是平常收,反季节卖,积少成多,也还能挣一些钱的,主要给乡邻们一条卖钱的渠道,她自己只要不亏本就行。

——————

(二)王记杂货铺

几天后,永安县城那条唯一的主街上,便多了一家王记杂货铺,里面卖零零碎碎很多杂东西,油盐酱醋茶、针头线脑、胭脂水粉等等,与一般的杂货铺没什么不同。

唯一不一样的,便是杂货铺门廊边上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常年收购各种土特产,不限于山珍野味,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欢迎进店询问。”

只是不知道什么算山珍野味,以及价格如何,路过的人打量了两眼,心里记下了这个奇怪的说明,暂时还没顾得上进去细问。

如今永安县城就一条主商业街,街上的店铺也不是很多,其中最大的便是韩采薇她们第一天来的时候进去的那家大杂货铺,里面卖了各种吃的用的零碎小东西,以及还有一家粮店、一家药铺、一家银号、一家茶馆。

如今又多了一家王记杂货铺,这杂货铺正是韩采薇从府城回来后开的,用的是王青花的姓氏,而里面卖的东西都是她从府城转了好多圈,低价进了来的,搞得有点像现代她见过的两元店,卖的都是些便宜的小东西。

如今杂货铺刚开起来,还没有什么人光顾,不过她也不着急,本来就不是想着卖杂货挣钱,而是打算用这些低价的杂货小物件吸引客流,真正的生意则是牌子上写的收购山珍野味。

这里将是她的一个收购据点,今后她还打算挑着杂货担子去一些偏僻点的村里收购,如今全县上下共50个村,她心里暗暗决定今年要把这50个村至少都走一遍,算是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小目标。

而这开铺子的店面,正是她买的,铺子不大,就四十平的样子,她找木匠打了几个架子放在里面,然后便把杂货都摆在了架子上面,所以看着还算齐整。

而店后面的屋子有三间,可供她守店的时候日常休息,连着一个小小的天井,天井里面还有一口井,生活也挺方便的。

不过她暂时还没打算在这里过夜,如今只五天开一次店门,并且还是早出晚归依然住在村里,一是如今生意还不算多,另一个是王青花晚上还是要有人照看着,总不能晚上还麻烦人瑛娘。

这个铺子总共花了她一百两,不算贵,但也不是太便宜。

她回来问了价格后才知道,如今不少人看好县城的发展,所以已经先下手为强了,很多沿街的好铺子都卖出去了,果然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聪明有眼光的人的。

吓得她赶紧下手买了一个小铺子,并又在后面那条住宅街买了个小院子,在王青花的指点下,这两个都办的她的名字的房契,说是今后给她带走放在嫁妆里。

王青花自己也买了一个小铺子,和王记杂货铺挨着的,登记的是韩大弟的名字,她打算后面用来做针线铺子的,只不过现在还没开起来,得等她肚子卸货了再说。

而这次从府城回来,韩采薇不得不租了一辆马车,因为要带回来的东西很多,得用马车掩人耳目。

她去问了一辆马车买的话得一百多两,如今她买了铺子又买了房子,还进了那么多货,积蓄所剩不是特别多了,所以一时就没有买马车,只想着买辆驴车代步,但一时没有看到合适的,只得过一段时间再碰一碰去。

而从府城里带回来的东西,除了店里卖的,其余主要是家具用品,用来装饰新屋的,随着新房子一日日修建,软装要开始准备起来了。

其中带回来最重要的便是她定制了一批陶管,她准备在家里安个自来水。

店家听说她的用途后,便给她推荐了红陶制作,这种不易碎,经久耐用,每根一米多长,一端稍粗,一端稍细,每节管道的小口朝南,套入另一节的大口内,可环环相套。

她拿到实物后不得不感叹这古代匠人的智慧,很适合用来排水。

她家后面不远处就有一个山泉,水之前都是流掉了,她试了下水质好得很,便想着引入家里来。

山泉离她家不远,大概就一里位置,还一路向下,挺好引的,挖沟的话,水很容易脏,她便决定用陶管,所幸如今陶器不贵。

之前想用竹子来着的,发现太容易坏了,还是得用别的,陶管就很合适。

买回来后,她便带着韩大弟把泉眼附近好好清理了一下,挖大了一些,还用青砖好好修葺了一番,便得到了一个规整的泉水池子,上面用茅草编织的草棚子盖好,避免落了灰尘进去,下面则埋了陶管,用陶管把水引进了家里。

这样就不用每日去河里挑水了,方便得很。

正拉着王青花高兴炫耀之时,却被一阵骂,“你可真的是钱多的烧的啊,实在想要那泉水,挖一条沟引下来不就行了,或者用竹子,竟然还专门去买陶管,可把你能的呢。”她一个劲儿地心疼这银钱花得不值。

而韩采薇则在心里默默说道,“那是你不懂现代人对于自来水的执念,这钱必然是要花的。”

买都买了,只得用上了,不多时家里就哗啦哗啦多了山泉水,用一口大缸接着,用不完的则挖了暗沟流入河里去。

王青花试了几次,见确实方便得很,又的确是耐用的,这才觉得真香。

而韩采薇还惦记着淋浴,可是她折腾了一番,发现还是不用想了,因为实在是麻烦。

的确可以搞个木箱挂在高处,但里面的水还得人倒进去,尤其冬天倒热水,麻烦得很。

不过她还是规划了一间单独的浴室,特意把窗户开得很小,墙也格外交代砌得厚一点,并且还留了一个专门的热气口,有点类似于炕口,在外面烧柴,柴火的热气会传导进来,让整个浴室内更加暖和。

这样冬天洗澡,把火烧起来,就不用时刻提心吊胆感冒了,里面可以摆上一个大浴桶,倒满满一桶热水,哪怕天冷,进去好好泡泡都不成问题了。

此外她还豪气地规划了三个厕所,一人一个,终于可以实现厕所自由了,虽然没有抽水马桶,但她特意在府城买了三个可以坐的木制马桶回来,勉强算是替代品吧,只是制作还挺精良,价格不算便宜。

对于这个王青花倒没骂她浪费,因为她如今肚子大了,实在不好蹲下,每次去旱厕都是受罪,能有可以坐的马桶自然是解决了她一大痛点。

至于床、衣柜、桌子、椅子以及门窗这些她就没买了,彭二认识了个木匠,说技术很是不错,便决定到时候请那木匠师傅上门来定制,到了古代,咱也要全屋定制走起。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房子正式竣工了,而王青花的肚子也一日大过一日,临盆在即。

“小宝宝,你耐心点喔,按时出来,等我们把房子弄好来,这样你一出生就能住上新房子了。”韩采薇摸着王青花的肚子,一边感受着胎动,一边对着肚子里的小宝说道。:,,.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