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二合一 王屠户家;开春汇报……

(一)王屠户家

河对岸的大金,这个冬天的日子却愈发不好过了,纷争丝毫没有因为气温的骤降而暂停下来,反而愈演愈烈。

上层的争权夺利,本来和下层老百姓的生活相关不大,没人关心谁做皇帝,可是却搅得老百姓的生活一团乱,甚至可以说是民不聊生的程度了。

因为到处打仗,各方势力不停地征兵、加税,老百姓手中本就因为连年自然灾害而不多的粮食积蓄,被一道又一道搜刮而去。

一部分人被逼上“梁山”,做了那山匪、流匪,四处劫掠,导致普通人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热。

不是谁都有那个勇气和决断逃离世世代代生活的国家,去到对面庆国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无所有重新来过。

既因为不清楚外边的形势情况,又因为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田地都在这边,一辈子的家当积蓄带不走。

因此哪怕是长阳府境内,紧挨着庆国,还是有不少人没有逃走。

这些留下来的平民百姓,既要防着来强行征兵征税的差役,又要防着时不时来搜刮的流匪,靠着那点田地,偷偷摸摸苟活着。

这些地方大都在偏僻的山村中,依靠着大山的屏障,好歹留住了一线生机。

而韩大弟他们这队人,这一整个冬天,就活动在大金这片深深的山脉之中。guxu.org 时光小说网

玄明帝派给他们的任务,一方面是通过持续的剿匪行动练兵,另一方面就是联络深山里的老百姓们,打好群众基础。

玄明帝尽管上一世活到了五十多岁,但他只管理过企业,没有管过国家,更没管过军队。

因此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他不知道别的穿越者心境如何,反正他自己可以说是战战兢兢的。

毕竟当皇帝可不仅仅意味着无上的权力,更意味着无上的责任,尤其是这种君主□□制度之下,他这个皇帝要为天下黎民百姓的生存及美好生活负责。

因此他刚上手的时候,心里全是责任和压力。

这种压力,不是当年管理企业的时候,股东给的盈利压力,而是千千万万黎民百姓殷切期望带来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当他亲眼目睹当今百姓的生活有多艰难了之后。

没有人会考核他这个皇帝,甚至只要他足够强势,费尽心机握紧权柄,弹劾他的人都不会有,更不用说轻易被罢免,传个两三代应该不成问题。

他不觉得自己是个多高尚的人,但是当他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后,他却真的体会到了心怀苍生、大爱无疆,更是油然生出了爱民如子的心境。

心有所爱,便心有畏惧,所以他勤勉异常,一天基本上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忙着处理政事,接见各种人,下达各种政令。

他战战兢兢,刻苦勤奋,像推着一块巨大的滚石往上坡爬似的,推动着整个庆国往坡上爬,带领境内子民逐渐安居乐业,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如今他更是想要能拯救更多人,尽自己所能把隔壁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也都纳入到自己所编织的羽翼之下来。

这其中有辛苦,也有很多乐趣,能有穿越这样的机遇,不尽自己所能搞事业实在是有些可惜,所以他肝得甘之如饴。

要说做个富贵王爷,他一穿过来躺平就能实现,香车美女华服,奢华的古代生活随便他过,可是又有什么意思呢?

那些东西,终究是短暂的快感罢了,长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还是真正为人类发展而努力奋斗而带来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穿越者,你有那个能力拯救苍生,你还会坐视不理、纵情享受吗?

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而玄明帝的答案显然是做不到视而不见。

可是做皇帝着实不容易,他还是凭借着上辈子的一些管理经验和各种见闻,加上这一世的持续学习,才算是觉得勉勉强强能够应付。

而这派出小队人马去帮助和联络老乡,便是他根据上一辈子对红军、解放军的一些做法了解提出来的。

如今还不是大规模举兵南下的时候,便趁着大金正内乱,做一些小动作,拉拢底层老百姓的心,打好群众基础,为后面的大军南下做准备。

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农村包围城市,不费多大力气、不做太多无所谓的牺牲,便能吞下整个长阳府。

因此除了那些盘踞在城市里的大规模流民军还没碰,韩大弟他们近来可谓是把山里能找到的小股作乱的山匪,都剿了个遍,让残留的老百姓可以过上没有匪徒骚扰的安生日子。

一时整个大山脉里,流传着出现了一股义军的说法。

而韩采薇给他们准备的军粮可是发挥了大作用,因为这天寒地冻的,根本没办法打猎或找其它食物,不得不经常回去补给。

可是有了这黄面包就不一样了,每人带上好几块,就能在山里游荡小一个月的。

配上热水,虽然好吃谈不上,但总算不会饿肚子,大幅度提升了远距离作战的能力,以及队伍的机动性,不用天天焦虑埋锅造饭的事情。

要说这剿匪,还得他们这批人来比较合适,因为如今那些个流匪,奸得很,躲在大山里,时不时出来捣乱。

大金这边是没人管的,而庆国不好出太多人,只派这样一小队人潜入进去刚刚合适。

随着被他们剿灭的流匪越来越多,拉回去很多挖矿的人手越来越多,他们这队人的丛林作战能力不断提升。

要说她们这一百人,大都算不上是出身多好,基本上见识过很多苦难了,可是这乱世再又一次次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这段时间的深入浅出,见识到了很多想象不到的穷凶极恶,因此心不断冷硬。

可是随着老百姓们对他们热情欢迎,偷偷摸摸给他们带路,从仅有的粮食里省出不少给他们准备热水吃食,又让他们冷硬的心里渗出一丝意。

可以说是第一批人命子弟兵的雏形了。

“你们知道我还碰到了谁吗?”韩大弟问道。

他在山里游荡了两个多月,刚从大山里出来回到家休息几天。

只见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原本的一百斤大小伙子,经过这几次的出去,已经精瘦得多了,看着就是正常的男大学生体型了,只是仍然精壮得很,颇有几分体育生的气质。

而他这个在外面成熟一大小伙子,回到家里却还是多少有些不稳重,此时就正站在他姐和他娘面前手舞足蹈形容了半天他前段时间的经历,这会儿又卖关子问了起来。

“谁啊?”韩采薇问道,难道去个山里还能遇到熟人不成,她们熟悉的大刘一家可都是来这边了,还有大刘之前所在整个村不是说都一人不剩了嘛。

王青花则是一边忙着手上的针线活,一边抬头来示意儿子不要卖关子,赶紧说遇到了谁。

韩大弟不敢耽误,连忙说道,“竟然到了王屠户,你们敢信?!”

见他姐和他娘没反应过来,又补充道,“就当初强抢了咱家驴的王屠户,说他不用院子换驴的那个!”

韩采薇和王青花瞬间想起是谁了,他啊,可不是个啥好人!

当初她们一家人之所以会在双林县差点被抓住,就是因为他家,不仅仅因为他家不守道义后悔换驴,更因为他家主动出卖了她们一家三口的行踪,明显知道人不怀好意,还给人带路。

“哦?!他家咋样了?逃去山里了?”王青花好奇道,当初是挺生气这家人的,只不过如今时过境迁,语气还算平淡。

“是在一个小村子里,我见到他的时候压根儿没认出来,还是他认出了我,求我给他点吃的。”韩大弟说道。

“啥?!还好意思舔着脸问你要吃的?”王青花不由得气道,“这人莫不是忘了自己做的啥事了啊,打他一顿都是轻的!”

“我当然没打他,主要是他那样子实在可怜,下不去手啊!原先那么大个子,竟然瘦得皮包骨了。”韩大弟说道。

“我与他说了几句话,给了他几口吃的,就我姐她们那个黄面包,给了他一小块。”

“他一个人吗?他家不是四个儿子吗?莫非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韩采薇好奇地问道,要不是太可怜,大弟应该不会随便同情他的,因为毕竟大弟最恨这家人,当初小黑驴可是因为他家丢了的。

“就他一个人,说他三个儿子跟着他一起被抓上了战场,辗转了多个地方,再一次攻城的时候被流匪乱箭射失散了,只一个儿子还跟在他身边,后来另外一场战事中受了重伤直接去了。”

“而他自己受了轻伤,没办法当了逃兵。”

”可是费劲逃回去双林县,却发现他家娘子和四儿子、女儿以及两个儿媳妇都不见了踪影,怎么都没找到。”

“后来流匪又来了,只得跟着临近的人家躲到山里去了,然后独自讨生活,可是他受伤了,经常吃不饱饭。”

“你们没看到,他那身衣裳破烂得很,身上瘦得皮包骨,胡子拉碴,要不是他主动叫我,我还真的认不出,说了些话后整个人仿佛就一口气吊着似的,我看九成说的是真的。”韩大弟一一说来。

听了这些,王青花原本还带的几分气也消了下去,“也是可怜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她略微叹息了一下。

韩采薇不由得点头,没想到才没过去多久,大金那边就乱成了那样子,当初没有果断逃离的,后面都少有机会逃走了,连王屠户家那种壮男子多的,都无法独善其身。

唉,乱世人命如草芥,她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口气,只希望战乱纷争能赶紧平息下来。

一家人唏嘘了一下,便不再关注这事儿,都过去了,各人有各人的命。

韩采薇则加紧督促赶工制作军粮去了,只希望能为这乱世的早日结束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另一边继续扩大养殖蚯蚓和养鸡的规模,如今肥料她还是卖五十文一大筐,挣的钱不多,但意义却重大,对粮食增产很有价值。

另外还根据和玄明帝的沟通,把她这边总结的蚯蚓养殖方法扩散了出去。

据说其它府已经有专门养殖蚯蚓、取蚯蚓土做肥料的人家了,也算是为这古代生产力发展做了一点贡献了。

而她养鸡的规模越来越大,鸡蛋完全能够供应鸡蛋铺子的销售和糕点铺的日常消耗。

再有多的,也不用愁销售,全被治所那边买去了。

另一边韩大弟仅回来休息了三天,就又赶着归队,过了河继续剿匪去了。

随着他们的四处活动,长阳府下辖各个村里的环境在慢慢编号,就有人从南边东边持续过来,长阳府也多了几分人气,大家都盼着开春,能够种粮食继续活下去。

只是如今就是长阳府城内,还有一颗大毒瘤,等待着有朝一日拔去。

那便是熊磊领着的流民军大部队,已经发展到约五千人了,韩大弟他们暂时还不想招惹他们,于是一直绕着走。

但这么一颗大毒瘤,迟早是要面对的,只等待着那个时机的到来。

——————

(一)开春汇报

尚且不管其它地方如何,庆国上下今年冬天的日子还行。

“统计结果显示,整个冬季,各府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其中六十岁以上人口首次占比超过5%,累计全年全国出生人口超一百万,出生率达到10%……”

开春后的首次朝会上,姚梦女官拿着报告,上前几步对着上首的玄明帝汇报道。

随着一串串数据从她口中报出,全是好消息,下面其他诸位官员不由得脸上都带了喜气。

开始他们都非常不习惯这种用数据说话的汇报模式,可是如今挺多了,就知道这种回报方式的好处了,听上去一目了然。

比如从今天的这些数据中,一下子就知道上个冬天死人死得少,尤其老人死得少,而去年一整年的新生儿出生多,证明百姓们的日子都好过了。

死亡得少,出生得多,总的下来,全国人口只会越来越多,确实是喜事一件。

经过过去几年的调教和重塑,他们这批朝臣,如今也开始具有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负责的使命和态度,听到这些好数据自然开心。

可是玄明帝却不由得仍然紧紧蹙眉,显然仍然还不满意。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这全国人口还才达到两千万出头,就上辈子他所待的一个省的人口数量。

可是整个庆国占地面积,差不多是十个省的面积,可想而知相对现代,庆国上下的人口还是非常稀疏的,尤其劳动力还是严重不足。

全国两千多万人口,一十个府,算下来一个府平均才一百万多一点的人口,一个府下辖一十个县,一个县平均才五万人口。

更别说其中稀疏的几个县,才一两万人口。

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才五六十岁,离后世的八十多岁还差得远。

一方面是医疗条件赶不上,另一方面还是生活质量没有跟上,老百姓的菜篮子里,蛋白质等高营养价值的还是不够多,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有限。

见他这表情,下面百官不由得惴惴不安起来,可是这种场合也不好交头接耳,只得屏息观察着上位者的表情变化。

“一步步慢慢来吧,欲速则不达。”玄明帝在心里叹了口气,默默说道。

他还年轻,这个国家也还年轻,还多的是时间,于是不再沉思,而是招手示意一边的姚梦宣布朝会进入下一议程。

如今他把现代的很多管理制度都搬运了过来,整个朝廷运转机制高效了很多。

姚梦所管理的女官部,率先汇报了上一个冬季的基础数据,她们撒出去了大量人口调研、汇总取得的各种数据,以及从数据中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做了全面详细的报告,报给在场各位听。

然后便由各部门点评发言,如今整个中央朝廷有十五个部门,每个部门都要做针对性发言,并当场汇报自己所在部门这个春天的主要工作计划,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一季度工作汇报会。

这些数据之前就各部门之间互相同步过的,各部门也都准备了相应的发言,正待被指到后上去发言的。

不过此时一看玄明帝的表情,知道他对当前取得的成果还不是很满意,又只得临场斟酌着再调整自己的发言以及汇报的工作计划。

“李尚书,你们工部之前研发出来的曲辕犁,要抓紧投入试用,尽快总结试用结果并做适应性调整,赶在三月春耕之前就要完成全国的推广。”

针对工部的汇报,玄明帝指示道,一边的几个女官提笔速记下来,这些指示,后面要由她们去推动工部落实。

而工部的李尚书,则是擦着汗连连点头,显然皇帝对他刚才汇报的时间计划不满意了。

他汇报中是希望今年中完成试点改进,然后在下半年推广,没想到直接被提前了将近半年,这下压力骤增。

在玄明帝手下干活就是,认认真真干活,把事情做得好,就能不断晋升。

但是相反,如果懒政或者尸位素餐,那则是直接一撸到底,可以说是毫不留情。

之前可没少杀鸡给猴看,他的原则就是哪怕没人可用,也不留蛀虫在,哪怕你之前科举考得多好,不符合要求,都是直接撸掉不用。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如此缺人手可用的重要原因,实在是之前撸掉太多,不堪用的太多。

过去十多年风气都不好,官员思想基本上都有点问题,都是想着升官发财,没想着推动国家发展、改善人民福祉。

经过玄明帝连续几年的洗脑,有的人转变过来了,有的人却一直转不过弯来,那不好意思,直接干掉。

所以今年的院试很重要,各部门如今都缺人手,亟需补缺。

说回朝会之上,只听玄明帝继续对工部的李尚书指示道。

“还有那个蚯蚓土养殖方法,也要在三月春耕之前完成全国推广,各府都要至少搭建起来五十座蚯蚓房,民间没有人做的话,当地的府衙就要承担起来组织做。”

原来当初韩采薇把蚯蚓养殖法仔细地写了下来,全部上报给了朝廷,被玄明帝拿来做推广了。

如今没有化工的条件,就无法生产出来大批量的有机化肥,在化学工艺突破之前,蚯蚓土都是相对高效的肥料生产方式了,值得全国推广,这事儿也是工部在统筹。

“技术部要加紧研发,抓紧把更高产的种子、更高效的肥料、更高效的农具研发出来,然后交给工部去试用推广。”转头对一边的技术部彭尚书吩咐道,彭尚书听到后赶紧出列领命。

他管的技术部是刚成立没两年的部门,却被颇为看重,因为很多新鲜的东西都是他们鼓捣出来的。

比如水泥、玻璃、造纸、活字印刷、牛痘疫苗、高产种子、曲辕犁、水车、纺织机等等,都在玄明帝的指点下,被他们鼓捣出来了。

其中玻璃和水泥大部分搭乘着海船,被卖到了南方去了。

南方虽然连年自然灾害,乱得很,但仍然是有无数有钱有闲阶级,透亮的玻璃和平整的水泥瞬间吸引了他们的关注,被买走了很多。

换回来一船一船的粮食和银子,帮助庆国度过了最开始艰难的那两年转型过渡期。

而到了如今,技术部的研发重点则在于高产种子、肥料和农具这些和农业相关的之上,毕竟如今还是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力是排在第一位的。

然后便是鼓捣一些手工业的发明,比如更高效的纺织机等。

玄明帝清楚自己的知识积累是有限的,开始几样他还能给一些指点,但越到后面就需要技术部自己发挥聪明才智了。

因此他特批技术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不拘一格降人才,无需通过科举考试,哪怕是经验老道的老农,也可以来技术部做官。

而一旦研发出切实有效的产品后,奖励也都是很丰富的。

在这样的机制下,技术部如今的发展可以说是步入了自主轨道,不断在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

然后便是吏部、户部、刑部、兵部等等部门一一上前汇报,玄明帝再一一发出指示。

不得不说他精力着实旺盛,这场朝会从早上一直开到正午,他还没有见一丝疲惫的样子,反而是下面不少官员都已经站不住了。

他倒是没有折腾人的癖好,早就安排一边负责组织会议的女官和宦官们给这些人安排座位,并且准备了午饭。

简单用餐后,这朝会还要继续开。

如今韩采薇管理一个几百人的工坊而已,就已经觉得殚精竭虑了,更别说玄明帝这样的管理一个国家了,没有极强的精力和精神实在是做不到的。

所以玄明帝特别喜欢如今这副年轻有活力的身体,让他能精神饱满一整天。

而远在汉阳府的韩采薇也颇为感谢如今这副身体,没有久练后遗症,上一世她的肩胛骨处时不时就犯痛,尤其是季节变换的时候,年纪轻轻就可以说一身伤病,全靠毅力强撑着,全职体育运动员对身体的损耗是很大的。

而现在这副身体,开始虽然有些虚弱,但后面营养和锻炼跟上了,慢慢就越来越康健,让她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可是这天晚上,一个生动的梦,却把她直接吓得全身都快僵硬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