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社会的灯塔

中午时候,龙窑乡卫生院的陈斌院长亲自上门了,他告诉李文归说:

“李总,我有个提议,昨晚您给医院捐了15万元,我当时正在县里忙着组织医疗队的事,您瞧,一个电话没接,财务会计就把这么一大笔钱给接过来了,实在惭愧!”

李文归一笑,说:“当下不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吗?怎的,陈院长那里不缺钱?医疗资源不紧缺?”

“嘿呀,李总,当下疫情处处吃紧,医疗资源肯定紧张,尤其是咱偏远的山区。我这次来呢,是有个请求,您看可以不?”

“直说无妨。”李文归给陈院长倒了一杯茶。

“谢谢。是这样的,我想呢,咱山区人员没那么聚集,空气流通好,疫情不是很严重,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的医疗物资;

“眼下呢,最紧缺的当属县医院了,成天爆满发烧发热的病人,昨天我去过一回,林院长为此很焦虑,他说医院快要瘫痪了!”

话没说完,李文归呵呵笑了,说:“我听懂了,你的意思是,把这笔钱捐给县医院,对吗?”

“正是,咱镇里留个伍万元足够了,其余十万捐给县里,您意下如何,李总?”

“好啊,哪里需要哪里捐,我是个做生意的,对医疗这块并不了解,在关键时期,一心想着为镇里做点什么,这不……听你这么一说,的确该把资源合理分配一下了。”duqi.org 南瓜小说网

“好的,那就这样了,您亲自跟林院长联系一下,把那十万元转过去。”陈院长说。

“你去联系就行了。”李文归干脆地说。

“不不!您是捐款人,我不能抢了您的风头啊,是不?哈哈哈!”

“没事,你对接就行了,我放心你。”

几番推辞,最后没辙,陈院长只得听从李文归的安排,他去对接捐款的事。

下午,事情办妥了。李文归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原来是县医院的林院长打来的座机。

电话里,林文清真诚地感谢了李文归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担当和责任。

因为手头忙,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就挂了。

两个小时后,一辆白色的小轿车停在了胜利公司门口,原来是县医院派过来捐赠物资的。

李文归一听就皱起了眉头,知道这是林院长的一份心意,他还送来了一块感谢的锦旗。

“拿回去,都拿回去!公司不缺医疗物资,眼下正是人民需要的时候,一个公立医院,怎么拿着公家的财产肆意挥霍呢?不像话!”李文归冲着司机发火了。

“李总,您就收下吧,别为难我们这些跑腿的,林院长说了,若是这点物资不收下,就让我们别回来!”

“他姓林的还没那么大权利呢,拿走,这里不需要,早知道这样,我一毛钱都不会捐!”

见李文归态度坚决,为了不让司机难堪,一边的崔龙赶紧上前劝道:“李总,您看这样行不,十万元也不是一笔小钱,尤其在这时候,完全胜过雪中送炭;

“你看,人家还个人情不也正常嘛,您就收下,发给村委会怎样?疫情防控小组不是物资紧张吗,人家是来办事的,别为难下人,是不?”

“是啊是啊,李总您就收下吧!”司机委屈巴巴地附和道。

李文归愣了一阵,良久才说:“那好吧,物资收下,发给村委会吧!告诉你们院长,我李文归谢谢他了。”

“李总,您快别说谢字了,要说感谢的,该是我们林院长啊!好了,您忙,我们去交差了!”说完,司机开着车子一溜烟跑了。

他拨通了林文清的电话。

“这是干嘛呀?不是县里物资那么紧缺,你这不违规吗?”李文归埋怨道。

“我马上要准备手术了,你废话少说,等疫情过去了,我代表县医院及患者请你好好喝一顿!”

“不必了,只要疫情没了,我代表全县人民感谢你们,辛苦了!”

“嘿,快别煽情了,咱老哥俩何必呢?告诉我,捐款的事为什么不亲自联系我?”

“你是陈斌的上司,也是同行,以后多照顾着点,龙窑乡的父老乡亲看病是不是能方便一些呢?哈哈哈……”李文归爽朗地笑了。

“你呀,不愧是做书记的,名副其实的父母官,李家崖人的福气啊,割了自己的肉,喂了为父老乡亲的心,我敬你是条汉子,跟你爸一样。”说完,电话挂断了。

林文清是个老大夫了,医院里什么残忍的场面没见过?他都麻木了,不再心软了;

他眼里,动刀子就是治病救人,很少被什么事物感动过。

这一刻,他被李文归感动了,之所以这么急挂电话,他担心自己嗓子会沙哑,叫老友听了笑话。

当晚,捐款这件事竟然上了洮河县电视台。

李文归憋不住一笑:林文清啊林文清,你个老东西,我李文归一路打拼,见过不少世面,获过太多荣誉,还差这一次表扬吗?

李家崖人都知道了,他们被李书记的善举深深感动了,一方百姓,能有这样一个接地气的书记,真的值了!

次日上午,周楠竟然来了,她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便出现在了胜利公司张岩的办公室。

“你,你怎么来了?非常时期,你咋还乱跑呢?”张岩不可置信,却又期望看到这个可爱的姑娘。

自前天李文归突然提起跟她谈对象的事,很奇怪,早晨看到那条朋友圈,他竟然莫名担心起她的安危了。

难不成,他心里真的喜欢她?

“我要见一见李总。”

“干什么?你也要为他写传记?”

“不,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我是为那十万元捐款来的。”

“你想曝光这件事?”

“必须的,前天跟他聊过后,我已经写好了稿子,昨天看了你写的《奔腾的洮河》,又听说他捐款15万,我觉得前面写的稿子根本没有灵魂,我想再深挖一次。”

看着周楠一脸认真的样子,惹得张岩绷不住笑了:

“深挖?拿什么挖?我看没希望,劝你早点回吧!把这两天你看到的信息再整合一下发出去好了,两年了,我多少了解一些他的脾性,你是不会得逞的。”

“我们说好了,咱一起合作为他写传记,你有资格,我一个记者就没资格吗?”

“别急,我不是那意思,曝光一个人的善行固然是好事,可多少会涉及一些个人隐私,对不?

“你也不想想,他已经是大老板了,为了公司的发展,有些事你觉得他能随便告诉你一个外人吗?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李总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人,什么名啊利啊,人家早看淡了。”

听了张岩的话,周楠顿觉有理,可已经赶回来了,大老远的,不见一面似乎没法跟社里交代。

张岩看出了周楠的心思,他说,你先等等,我跟李总汇报一声。

最终,李文归还是见了周楠,他笑着说:“一回生二回熟,现在咱是老朋友了,你说吧,想要采访什么?”

“我觉得,前天您没有告诉我更有价值的故事,我想再搜集一些素材,您看可以吗?”

“我听说,你要把张岩写的那篇稿子要发到报纸上?什么时候见报,我很期待哦!”

“很快,这两天忙,我抽空改稿,后天差不多就能见报。”

“你是不是受了张岩那小子的蛊惑?那是个写小说的,瞎编是他的长项,你可要睁大眼睛明辨是非啊!”李文归笑了。

周楠不死心,说:“我知道您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做记者的有职业操守。今天我别的不多聊,社里给我一个任务,就是想跟您聊聊这次捐款的事。”

“这有什么好说的?呵呵,非常时期,我作为一个企业家,仅仅想为乡亲们做一点事实,无他。其实你不必大老远地跑一趟,前天采访过了,你可以把捐款的事加进去不就是了?”

“是啊,可是李总,我是带着诚意来的,我希望给读者展示一个完整的您,您懂我的心吗?”周楠一脸真诚地看着李文归。

“呵呵,没了,就这些,上次给你说完了,我说过,我不想在媒体上抛头露面,这是我的原则,小姑娘你也要理解我哦!”李文归客气地说。

很显然,李文归不想跟她多说什么;

周楠也是知趣的人,不为了惹人厌烦,她只好就此打住,简单聊了几句此次捐款的事便罢。

她听懂了,张岩说得很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既然他想跟她合作,为什么非要强人所难呢?她完全可以通过张岩挖掘更多的素材啊!

两天后,周楠的采访报道见报了,张岩的小说《奔腾的洮河》也见报了。

李家崖的人看后,一下子泪目了:十六年前的那段往事,终于昭告天下了,李老爷子,在天之灵您可看到了,乡亲们怀念您呐!

李文归拿了一份报纸,带张岩去了一趟老爷子的墓园,他把那张报纸烧给了父亲,洒了一杯酒:

“爹,归儿看您来了,十六年前的往事,世人看到了,您这一生,不仅仅是儿女们人生路上的指明灯,社会也需要您这一份光亮作为灯塔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