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新县令

王翠花这个人性格耿直,不爱弄虚作假有什么说什么,“这位公子你不知道,父亲当年高中秀才,立志要做一个为百姓说话的清官,造福一方百姓。无奈世事无常,寒门子弟没有出路,遭到小人嫉妒才华,设计让父亲离开京城。”

王老爷子有些不好意思,纳闷翠花这个孩子怎么能拆老父亲的台。遇到这种送上门的好事,自然要推辞,希望贵人慎重考虑,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顾墨晟忍住笑意,知道王大娘是个有趣的人,不敢问王老爷子有几个孩子,担心让老人家感伤。来到王家这么久不见其他人,也许这家中只剩下父女二人吧,有时候年纪活久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老人家你好好考虑考虑,谁来当江南城的县令不是朝廷说了算,是百姓说了算,要选一个让百姓心服口服的县令不容易,你老正符合这个要求。你是王大娘的父亲,流民对王大娘非常感激。”

话题已经说到这,再推迟下去不合适。王博认真思索一番,想起年少时深埋在心里的梦想。

王家出了一个会读书的好苗子,那位少年兴冲冲的去京城求学,不嫌路途遥远心里有求学的梦,希望学有所成光荣归乡。可惜事事不如愿,外界的勾心斗角太多,没有乡野的生活简单。duqi.org 南瓜小说网

心里有了答案,王博轻轻地点头,“翠花说的不错,我心里有一个做官的梦想,断了求学路以后,觉得梦想遥望不可及。万万没想到啊,老夫今年九十多岁了,托女儿的福还能当上江南城的县令,就圆了前半生的遗憾吧。”

顾墨晟很高兴起身恭敬的行礼,直觉告诉他,眼前的这位乡下老者不是一般人。若是一个无名小辈,根本不会招人妒忌,有能力的寒门子弟,才会被无耻小人算计。

离开王家村的时候,顾墨晟心情愉快,询问李子柒对王博怎么看。

李子柒肯定的告诉太子殿下,她认为王家老爷子是善人,“观察王老爷子的面相,是一个和善的人,善良的人才能教导出善良的女儿。殿下不必担心,我觉得王家老爷子做县令非常合适,在寿星公面前谁敢闹事,街头的地痞无赖,见到老寿星也要恭敬的行礼。”

毒蜘蛛抱着胳膊往前走,跟一帮好友闲聊,“王家老爷子面色红润,说话铿锵有力,一点也不像九十多岁的人。你们说王家村是不是一块风水宝地,住在这里才有增加寿命的可能。”

白面书生乐呵的笑笑,“你若喜欢王家村,可以把户籍迁到这里,成为王家村的村民。想必村里人很欢迎你,村里缺你这样的壮劳力,你能代替水牛下地做活。”

毒蜘蛛翻个白眼,住在乡下不便利,还是城镇生活更方便。

回到客栈以后,顾墨晟和李庸商量如何为即将上任的县令造势,“我的想法是让百姓知道,下一任县令是谁,了解王大娘的父亲。这样王家老爷子上任以后,百姓不会对他有排斥感,往后的工作更好做。”

李庸认为太子殿下的想法很好,赞赏的点头,“真没想到王大姐还有一位老父亲,九十多岁高龄的老寿星当县令,简直闻所未闻。老人家的身体还好吗,当官没有一个好身体可不行。”

李子柒插话说王博身体很好,“王老爷子谈吐口齿清晰,根本不像高龄老人,见到老爷子我们都很惊讶,跟人们想象中的老寿星不一样,看起来很年轻呢。”

顾墨晟附和的点头,认同李子柒的说法。王博和王大娘给人的感觉一样,看他们的言行举止,让人下意识的忽略他们的真实年龄,长寿又健康的老者真让人羡慕。

李庸暗想有时间去王家村拜访,跟寿星公聊几句,交流一下养生之道,“为王家老爷子造势,这件事可以交给霸天虎去做,霸天虎擅长编造流言。”

听从李庸的意见,顾墨晟找到秦文静,“孙老板送给我一坛桂花酒,大小姐若是不嫌弃,那坛桂花酒送给你

。希望你能帮帮忙,让百姓知道下任的县令是王大娘的父亲。”

秦文君跟随顾墨晟等人,一同去王家村拜访,她对王博这位老人家的印象很好,认为王翠花的老父亲做县令完全够资格,“这件事交给我来做,一坛桂花酒殿下不要忘记了,我这就派人散布这则消息。”

几天后江南城里城外的人,都知道下一任县令是王翠花的父亲。初次听到流言的人十分惊讶,不敢相信老寿星王大娘的父亲还活着。认识王家村的人向村民打听,得知确定的答复后个个惊讶,王大娘的老父亲才是真正的老寿星啊。

这几天关于新任县令王博的流言多,这位王县令是寒门子弟,因为才华横溢受到小人排挤,无奈的断了求学路。只有王大娘一个女儿,认真的教导女儿,把女儿培养成成善良正直的人。

各种流言传得多,百姓对新县令感官很好。热心肠的王翠花,大部分人都见过,没有百姓会讨厌心地善良的老妇人。想必王翠花的父亲,也是一位厚道的老人家,有一位厚道的县令,是当地老百姓的福气。

顾墨晟暗中关注流言的动向,发现百姓对王博的接受度很高,心里松了一口气。生怕百姓对新县令不满,毕竟上一任县令做的事不厚道。

确定江南城县令的人选,顾墨晟写了奏折,在奏折中特意指出,这位名叫王博的老秀才,是王翠花的父亲。就是要羞辱朝廷上不作为的官员,他们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堂做官,早已忘了初心,不如乡下的老者让他敬佩。

奏折送出去以后,顾墨晟心情很好,带着一帮江湖人帮忙整理县衙。

孙大宝提着一篮糕点给大家送吃食,告诉顾墨晟街上的店铺陆续开门,去隔壁县的商人陆续回家,“这家糕点铺做的糕点味道不错,用料货真价实,我跟店老板熟悉。刘老板没想到动乱这么快结束,告诉我在亲戚家借住浑身不自在,天天盼着回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