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 7 章

东方辰本来想背两首盛唐和唐末边塞诗对比,但远离高中语文课堂三年的她脑袋空空,只犹豫了三秒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好了,唐朝大概就说到这儿。接下来我们来看宋朝的地方监察制度。】

【众所周知,宋朝有“三冗”,大家还记不记得有哪三冗?】

[冗兵冗官冗费]

[高中学过的]

[初中也学过]

[冗兵冗官冗费真是难为我还记得]

【是的,大家都答对了,这三冗贯穿北宋,比油污还顽固,大家耳熟能详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都没能清理这“三冗”,反而愈演愈烈,直到南宋末年。】

【其实吧,这“三冗”哪个朝代都少不了,最典型的比如冗费,大家知道这些费用都用在哪里了吗?】

[军费?这个属于冗兵吧?]

[宗室吧?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个说法,说是南宋是被宗室拖垮的。]

宋,970年(开宝三年)。

赵匡胤坐直身体,细细思考着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然而他不幸地发现,似乎他是造成三冗的开端。

【宗室?可以这样说吧,宋朝宗室问题准确来讲可以归于冗官,宋朝宗室待遇挺不错的,长到一定年纪就给官做,比如唐婉的二婚丈夫赵士程,爵位是永嘉郡王,生前曾任武当军承宣使。宗室人越生越多,光领俸禄不干活的人也越多。这种方式和超级出名的明朝养猪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宋朝好歹给个官,明朝就emmmm纯纯吃白饭了。】

[原来如此]

[原来处处都在养猪]

[论有一个好姓的重要性,宋朝没办法养赵,明朝可以养猪啊!]

明,1381年(洪武十四年)。

朱元璋气得踢翻了御案,他大明宗室怎么就吃白饭了?他分封诸子是让他们作为屏障抵御外敌的。

什么养猪学,这女子说话真难听。天幕中人猖狂,竟如此侮辱大明。天幕也不说清楚,国库养宗室不是很正常吗?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他给儿孙的待遇也不是很高,怎么就养猪了?!

【大家一个个的都妙语连珠啊,那叫一个精辟,不过考试的时候可不能这样写。不开玩笑了哈,官方说法,冗费有两个原因,一是冗官冗兵,二是高额的岁市和岁赐。】

[唉,大怂不愧是大送,那么多钱不会发展发展军事叶老容易把燕云十六州抢回来吗?]

[没有骨气呗]

[重文轻武憋屈死人]

【好了好了,大家别气,我已经能比较平淡地学习这些事情了,早都气过了。除了三冗还有两积,积贫积弱,这个考试考形成原因,我就不细讲了。】

宋,970年(开宝三年)。

赵匡胤还想听天幕仔细讲讲形成原因,听后他才好慢慢调整,哪怕不能一蹴而就,也好规避“大送”“大怂”这等侮辱的称呼。

另外,他难道不想拿回燕云十六州吗?难道后代就那么不中用,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宋朝蛮神奇的,北宋80%到90%的财政收入都用于养兵,结果那么弱]

[守内虚外呗,自己得位不正怕别的武将篡位,边境上就那么一点兵不打败仗才怪,越败越不敢打]

[最骚的操作还是那个谁打赢了还倒给别人钱,傻缺,狗屁澶渊之盟]

[就那个假造祥瑞去泰山封禅的宋真宗赵恒呗]

[就是那个一己之力拉低泰山逼格的宋真宗?]

[就是那个泰山封禅终结者宋真宗?]

[是他是他就是他,垃圾赵恒]

[就是因为他,以后再也没有皇帝在泰山封禅啦!]

【大家怨气都蛮重的哈。确实很神奇,就,宋朝那么有钱,但凡出个像样的皇帝都不至于那么拉胯】

宋,970年(开宝三年)。

赵匡胤憋红了脸,赵恒是谁?!

宋,1008年(景德五年)。

朝中是一片诡异的沉默。

本想借着天书和天幕狠狠造作一场的赵恒气红了眼。

“妖孽!天幕中人乃是妖孽!唤道人来除妖!”

[宋神宗还好一些,但太多人拖后腿了,刑不上大夫把文人养坏了]

[对外软弱对内强硬呗,把气都撒在女人身上了]

[是不是在说司马光]

[司马缸砸光的那个司马光?]

[不好意思打顺了,司马光砸缸]

[他咋了?]

[脑子有坑呗,把边军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还给西夏了]

[还有一个不大出名的,他担任并州通判的时候,试图用绝市和修建堡垒保护边界地区安宁]

[啊这,啊这,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闭关锁国吗?]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不行,好气啊]

[啊这,让我先骂两句,我对他还挺有好感来着]

[就是说,谁不是呢?]

【观看直播的历史小能手不少啊,不过我先为司马光说句话,他选择还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时宋朝太弱了——但是我还是很想骂人,凭什么凭什么,西夏原本都是我们的,拿回来怎么了!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寸寸山河寸寸金,一寸领土不可让,司马光他不知道啊!】

[主播你瞎说!]

[不许为司马光洗白!]

[——啊我的四十米大刀已经伸出去了,误伤友军哈哈哈]

[擦汗,我也]

宋,1056年(嘉佑元年)。

时任并州通判的司马光脸色煞白,后世人居然是这么看待他的吗?这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的是他已经使用绝市和修建堡垒的手段了。

宋,1071年(熙宁四年)。

退居洛阳的司马光心绪不稳,看着天幕上后人指责自己的话,一阵胸闷气短,难道他错了吗?

【废话不多说了,我们来看宋朝地方监察制度,总结了一下,主要包括州县监察制度、提刑按察司制度和巡按制度三个部分】。

【先来讲州县监察制度,吃一堑长一智,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宋朝就废除了节度使领州郡制度,地方是州、县两级制。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长官分别称知府、知州、知军、知监。】

【感觉有点复杂?其实这就跟我们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一样。】

【府一般设立在京都和要地,如东京开封府,包拯就曾经担任过开封府知府;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矿治、铸钱、牧马、产盐地区[2]。】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哇,你们怎么会唱歌]

[刻入dna的歌曲,我已经唱起来了]

[包拯包青天!我的童年!]

[大家的童年哈哈哈]

【也是小辰的童年!我给大家唱两句,就弹幕上那两句,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掌声在哪里?】

[鼓掌鼓掌鼓掌]

[太好听了呜呜呜小辰我爱你]

[啪叽啪叽啪叽]

宋,1056年(嘉佑元年)。

年末才权知开封府的包拯一脸迷茫,这后世之人对他过于赞誉了,另外什么江湖豪杰来相助,他也不认识名叫王朝马汉的人。

许多人想去拜访包拯,但一想到他那张冷冰冰的脸就没有了任何冲动。天幕都说了那包拯铁面无私,讨好了估计也没用。

【谢谢大家,我们接着讲。知府、知州、知军、知监这些由文臣担任,掌管教育、农业、人事、赈灾、税费、诉讼等,专业用语就是教化百姓、劝课农桑、考察属员、账济灾伤、赋役、钱谷、狱讼等。】

【说完主官,就可以来说监察主官的人了,这个职位名字为通判,刚刚说的主官的负责的事务,其文书需要通判和主官共同签押连署才能生效,这就起到了一个牵制的作用。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除此之外,通判不仅有监察州府官员之权,还有朝廷推荐本州官员之权,所以被称为监州。】

【刚刚大家说司马光担任过并州通判,但小辰最熟悉的通判还是王安石,至于是哪里的通判,小辰不知道。为什么对他比较熟悉呢?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变法啦!不过我们是在梳理地方监察制度,可以顺便搞一搞中央监察制度,但变法就算了,等做到变法题的时候再说。】

[高中历史选修课本上出现的变法都是重点,一个也少不了]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对,这些确实是重点,但考研中的变法可多,每个朝代都有,说起来实在太多。不跑题了,接着往下说。】

宋,1071年(熙宁四年)。

变法正如火如荼进行,听到天幕的话,赵顼和王安石面面相觑,这天幕真会吊人胃口。不过好在天幕目前是有利于变法的,赵顼和王安石都充满了干劲儿。

【说起提刑按察司制度,就不得不提起大名鼎鼎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啦!我小时候看了那部电视剧,很长一段时间都想做法医,宋慈是我小时候的偶像呢!】

[法医鼻祖!]

[我也是小时候看了电视剧才想当法医的,现在已经毕业了。]

南宋,1247年(淳祐七年)。

宋慈将刚编纂好的《洗冤录集》拿在手中,心中不曾熄灭的火熊熊燃烧,他的机会来了。

他猜测电视剧可能是某种杂剧的一种,后世把仵作称为法医,并且不再以仵作为下九流。

宋慈目光灼灼,不知后世是怎样一个世界,他好想去看看。

【哇,这位姐妹你好厉害!我小时候的理想太多了,现在一事无成。】

[别这么说嘛,你超厉害的!]

[小辰有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啊!]

[你明明会那么多手工!]

【谢谢大家的安慰和夸奖,嘿嘿,其实我也觉得自己蛮厉害的。】

[好哇,你骗夸奖?]

【跑题了,跑题了,我们接着来说宋朝的提刑按察司制度。这个制度是怎么来的呢?这要说到高粱河车神赵光义,至道三年,他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司、提点刑狱使司、安抚使司、提举常平使司,长官名字取前三或前四个字。】

【比起唐太宗,赵光义这个太宗的水分非常大,但纵观整个宋朝,其实他这个太宗也不是很水,因为大怂能拿得出手的皇帝太少了。】

[什么太少,主播太仁慈了,那是压根儿没有]

[怎么能说没有呢?我们大宋的脊梁赵匡胤不服!]

[同上]

宋,970年(开宝三年)。

赵匡胤又气又怒又喜又忧。

他被称为大宋的脊梁!大宋那些垃圾皇帝不是他的后代、是他弟的!他弟当上皇帝也就算了当得那么垃圾!他们大宋丢人丢到了后世!

赵匡胤一口气没喘上来晕过去了。

【宋朝的冗官体现在方方面面,刚刚说的四司长官在职责本身外,兼有监督地方官更之责,故合称“监司”。也有说监司不包括安抚使司的,记一下就行。】

【大家知道这四司的简称吗?】

[不知道]

[没听过]

[小辰快说]

【好吧,这些太细致了,既然大家不知道的话,我就跟大家说一下。转运使司简称“漕司”,提点刑狱使司简称“宪司”,安抚使司简称“帅司”,提举常平使司简称“仓司”】

【提问,四司对应长官简称是什么?提示一下,后缀是臣~】

[漕臣、宪臣、帅臣、仓臣]

【答对啦!我当时背书的时候就觉得那个帅辰真占便宜。】

[确实确实]

[长得帅的臣子诶,哪个皇帝不喜欢呢?]

清朝之前的人们满脸迷茫,清朝皇帝们经过讨论大多有所明悟。

“长得帅?汉人中的‘帅’用以形容相貌吗?”

“这天幕中人来自后世,那么应该是从我们满语中xuwai演化而来的。”

“xuwai?身材高大挺拔?确实不错,朕喜欢帅的巴图鲁!”

【最后是巡按制度,它是宋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核心,主官是巡按使,可以巡视和监察地方官员。这个考纲里没有,大概有个印象就行了。】

【接下来来说元朝。】

为您提供大神 向学者 的《古人看我做历史考研真题》最快更新

7. 第 7 章 免费阅读.[www.]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