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中俄北京新约

第28章 中俄北京新约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1796年7月6日—1855年3月2日,1825年—1855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保罗一世第三子。其兄亚历山大一世死后无男嗣,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弃皇位继承权,因此被立为俄国皇帝。

1825年,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尼古拉对其采取严厉镇压措施。此后他加强对自由思想和革命运动的镇压,设立了秘密警察第三厅。镇压波兰1830年起义。在1830年,全国霍乱流行,颇有世界末日之感,为抚慰人心,提供一套意识型态对抗法国思想,由他的教育部长乌瓦罗夫提出专制,东正教,民族性理论。民族性是利用当时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潮,把俄罗斯人说为上帝选民,最能忍辱。

虽然尼古拉知道有必要对落后的农奴制度实施改革,但却把改革限制在不与贵族利益发生冲突的范围内。实施了币制改革、法典编纂事业和国有农奴管理方式的改革。对外继续推行神圣同盟的宗旨,和梅特涅合作,镇压欧洲自由主义、民族主义运动。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1809年8月11日-1881年11月18日),阿穆尔斯基伯爵,俄罗斯帝国军人、探险家。生于圣彼得堡,1827年开始从军,并参与了1828年-1829年的第八次俄土战争之瓦尔纳之围,次年又前往波兰镇压当地十一月党人。1838年,赴高加索山脉参加征服当地山民的军事行动,后提升为少将,被内政部任命为图拉州军政总督。他致力于发展当地农业,并上书尼古拉一世建议其废除农奴制度。他在西伯利亚开展一系列的军事探险活动。同时,在西伯利亚各民族中强制推行俄语教育,并使用流放犯对侵占各地加以开拓。

在穆拉维约夫特使到访的当天,总理衙门外交部的工作人员接待了穆拉维约夫,听取了俄方诉求之后,向穆拉维约夫转达了道光皇帝和总理兼新军三军总司令刘凯峰中将的意见。

中方表示可以归还战俘,但有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条:沙俄皇帝尼古拉一世必须向大清帝国道歉并作出书面承诺,保证绝不再侵犯大清疆域;

第二条:俄方宣布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无效。向大清帝国归还1689年(康熙二十七年)九月七日,在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侵占的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尼布楚条约),1727年(雍正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在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侵占的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恰克图条约)以及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在库叶岛侵占的约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第三条:俄方向大清帝国补偿因为第二条中所涉及疆域被俄方侵占所造成的损害,计黄金2500吨(附注说明:中方知晓沙皇皇室储藏5000吨以上黄金,但也要有命花才行吧!)

沙俄皇帝尼古拉一世在收到穆拉维约夫特使发去的电报后回复道,三个条件太过分!一个都不答应,战俘不要了,有什么话战场上定输赢后再说吧!

第二天,就在沙俄皇帝尼古拉一世准备宣布向大清宣战的时候,十二月党人卷土重来,他们打着“消除俄国的黑暗、愚昧、落后现状!”、“推翻沙皇尼古拉一世!”和“消灭野蛮的农奴制!”等旗号,再次发动了起义。

这一次,十二月党人拥有了大量的英军现役武器——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

战局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十二月党人不仅武器先进和充足,还拥有广泛的民间支持基础。先后在圣彼得堡、莫斯科、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刻赤、尼古拉耶夫和罗斯托夫等沙俄帝国较大的城市取得了重大胜利。

沙俄政府军则在各大城市节节败退,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统治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一世沙皇不得不重新派遣穆拉维约夫特使赶到北京和大清总理衙门的外交部,一则要回具有实战经验和快速机动能力的骑兵部队;二则消除外患(指大清军队),专心镇压内乱,维护沙皇在俄国的统治地位。

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授意下,穆拉维约夫同意了大清帝国提出的归还战俘的三个条件,仅仅把第三条中补偿的黄金由2500吨磋商到了2000吨。

道光二十年七月廿九(1840年8月26日),仅仅相隔了十天的时间,中、俄双方的代表重新坐在一起,签署了《关于归还俄军战俘的谅解备忘录》、《中俄联合声明》以及《中俄友好条约》等一系列协议,史称《中俄北京新约》。

在大清帝国的调解下,沙俄政府和十二月党人暂时休战,双方坐到谈判桌前,围绕《农奴制》等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展开激烈的辩论。

辩论一直持续了三天两夜,最后双方各退一步,俄国继续维持沙皇统治,沙俄政府承诺永远不对十二月党人进行打击报复,《农奴制》从此宣布废除。这与后世的历史相比整整提前了二十一年的时间。

道光二十年九月十七(1840年10月12日),位于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等南洋诸岛的英国殖民军官兵开始撤离,大清空军第三十七师、海军第四十师和第四十一师同步进行了交接仪式,正式把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等南洋诸岛纳入大清新军的管辖范围。

时间一晃到了道光二十年十一月廿八(1840年12月21日),第二路远征舰队满载着英国的重工业设备、物资和人才,顺利返回珠江口。

道光皇帝和总理兼新军三军总司令刘凯峰中将,一同前往迎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