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征讨北汉1

赞宁大师对着宋太宗行了行礼,说道:“官家客气了。贫僧既然已经为官家解读了这幅画,那么,贫僧也就告辞了。”

宋太宗立即说道:“赞宁大师,朕给您准备了一些礼物,请大师不要嫌弃。”

刚刚过了一会,小太监跑进来对着宋太宗说到:“回禀官家,枢密院使曹彬,兵部尚书卢多逊求见。”

听到这里宋太宗立即猜想到,肯定是曹彬他们已经拟定好了北伐北汉的方案。

宋太宗说道:“宣。”

不一会,枢密院使曹彬,兵部尚书卢多逊走了进来,对着宋太宗行了行礼。

曹彬说道:“回禀官家,按照您的吩咐,臣回去之后,连夜加班,现在已经制定好了讨伐北汉、平定河东的作战方案,请官家过目。”

说完这句话,曹彬就把一本厚厚的书籍,还有一些地图什么的,放在了办公桌上。

宋太宗说道:“曹彬,你辛苦了。从周世宗柴荣,到我大宋太祖皇帝,折腾了二十多年,都没能解决这个北方强敌。朕现如今要证明自己的雄才伟略,就一定要拿北汉开刀。曹彬,卢多逊,你们两个就给朕一个明确的答案,朕要把北汉灭掉,把握大不大?”

曹彬说道:“臣以为,把握很大,非常的大。”

卢多逊说道:“臣以为,本次如果出兵灭掉北汉,跟之前周世宗、太祖皇帝的情况已经完完全全不一样了。优势在我大宋这一边。”

宋太宗打开了枢密院递交上来的北伐北汉的方案,一边仔细地看着,曹彬和卢多逊则在他旁边一边指点着。

这一套北伐北汉的方案确实比较稳妥,比较有可行性,宋太宗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嗯,你们两个辛苦了。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明天早朝的时候,朕将召集丞相等人召开一个战前的动员大会。”

枢密院使曹彬、兵部尚书卢多逊对着宋太宗行了行礼,转身便离开了皇宫。

第二天一大早,北伐北汉的战前动员会议就在皇宫里面召开了,参与会议的人员有齐王赵廷美、丞相薛居正、老丞相赵普、次相沈义伦等人,还有枢密院使曹彬、兵部尚书卢多逊等几位大宋帝国最核心的高官。

宋太宗询问枢密使曹彬:“为什么周世宗和太祖皇帝都不能攻克太原?”

曹彬对答:“臣以为,周世宗时,未能攻克太原,是因为石岭关一战没能挡住北汉援军契丹的铁骑,造成后周的军队人心惶惶,所以,周世宗退兵,北伐失败。太祖皇帝时,因为我大宋的士兵都在草地中宿营,军中突发疾病,军人大多患上腹疾,所以被迫中止进攻太原。周世宗和太祖皇帝未能攻破太原城,都是事出有因,并非我中原王朝的军队打不下太原坚城。”

宋太宗接着问:“朕现在发兵北汉,会怎样?”

曹彬说道:“如今我大宋的将士,从上到下,正是争心满满,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我大宋兵甲精锐,人心欣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耳。”

宰相薛居正站了出来,说道:“老臣不同意。”

宋太宗非常惊讶,问道:“哦?朕记得你之前不是说时机已经成熟了吗?怎么现如今又不同意了呢?”

薛居正说道:“最近这段时间,老臣左思右想,并对照当今的时势,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讨伐北汉不可行。老臣认为北汉有守国之志,契丹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如今的契丹国,他们的国主已经不是睡王耶律璟了,自从耶律璟死在自己的厨子手里,耶律贤成为了契丹国的国主。此人非常厉害,是一位中兴之主,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今的契丹国,政治稳定,农牧兴旺,兵强马壮,是我大宋惹不起的。”

听到这里,宋太宗非常的不高兴,这个薛居正说的这些话,不就是扫兴的吗?

次相沈义伦站了出来,说道:“薛丞相,你说的这句话不就是涨敌国的威风,灭我大宋的信心吗?你说的这句话是何居心。”

齐王赵廷美说道:“薛丞相,你说这话就太打击我大宋的信心了吧。”

薛居正说道:“老臣是站在我大宋的社稷安危着想,所以,老臣是反对的。如果说,本次讨伐北汉,我大宋又战败了,后果可想过了吗?是非常非常严重的,因为北边的契丹国,他们非常希望我大宋战败,只要我大宋打了败仗,他们一定会趁火打劫的。老臣不想让我大宋无谓地劳民伤财,损兵折将,危及社稷的安全。”

虽然说薛居正说的话是比较难听的,但是他确确实实也是为了大宋江山的安全着想。宋太宗想到这里,他也就没有什么理由训斥薛居正了。

宋太宗看了看赵普,问道:“赵老丞相,你的意见呢?”

赵普说道:“回禀官家,契丹国主睡王辽穆宗时期,是契丹国失去的二十年,却是中原崛起的二十年。我大宋建国之后,采取的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统一国策。经过多年的经营生息,我大宋的经济恢复,疆域扩展,江南各个割据势力奉土归降,我大宋的军队训练水平在这几十年得到进一步提高,武器进一步得到升级,在与北汉接壤各州也开始囤积军械粮秣。反观北汉,刘继元继位之后,精锐吐谷浑军统帅卫俦、枢密使高仲曦等高级军事将领相继受谗被杀,自毁长城,而契丹国主辽穆宗被杀后,即位的耶律贤更加侧重内政,试图与我大宋交好,面对我大宋多次遣使通好的姿态,契丹国主甚至下命与我大宋通好,无妄兴师,先后八次遣使前往我大宋致贺正旦,并参与太祖皇室的葬礼,还有官家您的即位仪式。开宝七年,契丹国与我大宋签订了一份和约,契丹深州刺史耶律琮贻书知雄州孙全兴,互相约定不再兴兵,契丹国用他们的年号称这份合约为保宁和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