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大明报1

“爱妃,你快起来,地上凉,此事既然是母后做主,那与你又有何干?”

朱翊钧心疼地上跪着的王皇后,连忙一把把她扶了起来,他自己却差点摔了一跤。自从他十六岁以后,也不知道为何,他那腿脚便开始不便,最后生得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所以行走不便,这也是他这许多年来不愿意上朝的原因。毕竟他自己这身体也算是五体不全,有碍观瞻了。

“陛下,知道此事的,一直以来也仅有母后、我和太子王才人三人而已。其他知道此事的人,大多已经被太后和臣妾处理了。”王皇后又接着说道,朱翊钧听了连忙点了点头。这样的事情确实应该要好好处理一番。

“这么说这永安郡王也是朕的皇孙?”万历忽然明白为什么母后在她病危之时,除了交代要善待太子以外,竟然还会提出让周王府的这个王孙来给朱由校做同读了。

这便是李太后的良苦用心了,朱翊钧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这边朱由校和朱绍岑拿到了皇帝的特旨,自然是赶紧赶往东宫去了。

安排了法国人约西普去做齿轮。朱绍岑接下来要拉着朱由校去办报了。

“长孙殿下,如今这事情已经有人去做了。接下来咱们还要做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朱绍岑故弄玄虚的说道。

他知道,如果明说办报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大明尊重学问,那十有八九朱由校是不会很乐意跟着你玩的。因为他那纨绔的样子就不像是会关心这些事情的人。

“什么事情?”朱由校果然上当。

“一是赚银子,二是印报!”朱绍岑接着给他一点一点的提兴趣。朱由校果然听到赚银子也有了兴趣。

“怎么赚?我听说你在开封办了个什么《开封报》,挺赚钱的。是不是也要在京城里弄一个?”朱绍岑没料到朱由校瞬间就猜到了。

“不错,不过绍岑做得不好,绍岑的《开封报》印刷得太慢了些,从各级主编定稿到印刷,有时要花费两日之多。”朱绍岑心想,看来自己是要把真正碰到的难度说出来,给这位理工类的天才皇孙听听,说不定他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反而会有兴趣呢。

“哦?两日还慢吗?”朱由校明显是也对雕版印刷有一定的了解。

“是啊!殿下,绍岑还想要让他们更快一些,尤其咱们要在京城里印,京城多少人在,还有地方各级官府,也要从咱们京城这里印好了下发下去。这可就对咱们的印刷有了更高的要求了。”

朱由校听了,点了点头,他又问道:“你在开封时候,是用的木活字吧?”

“不错,便是木活字,据说一昼夜能拼六千字,可毕竟字大,不便印刷,而且排版也没有规律。”朱绍岑心想,好了!上钩了。

朱由校想了想,说道:“那你改用小字来印,不就可以了。”

“殿下,如今印刷,太小的字,民间倒也不是印不出来,只是油墨印上后,容易散开。只有印宝钞的地方,才有这种专印小字而不容易散开的方法。”朱绍岑又给朱由校出了个难题。

“印宝钞的?那我也去过,在金台坊的宝钞胡同,不过那地方去了也没用。不如从里面弄几个匠户出来。还更有用一些。”朱由校想了想,直接说道。

朱绍岑也点了点头,因为铸币厂那需要大量煤铁,那自然是自己过去方便。印刷的这点人和物件,那还不如直接就把人弄到东宫里来。

何况到时候编辑报纸,离得近的话,做版也方便得多。

朱绍岑最后想乐想,方才说道:“那剩下的,便是殿下同绍岑一起排版了。《开封报》是地方报,只有八个版面,两大张纸。咱们这是《大明报》少说也要十六个版面,因此这每一版都需要精心设计。绍岑想了想,其中六版相应应从六部之中去寻找要事要闻……”

朱由校一听朱绍岑说的这些,早已经不耐烦的他,此刻连忙高声喊道,“绍岑弟弟,我脑壳疼,要休息休息,这事情,你看着办就好了。”

随后又朝着一旁的魏朝问道:“客妈妈来了吗?”

那魏朝闻言,连忙去传客印月去了,朱由校也提前往那喝奶的场所去了。

朱绍岑见他奶遁,这是不打算陪他聊了。却也无可奈何。

他轻轻的摇了摇头,心想,看来这事情是真的很难办到了。就看自己一个人能不能行了。只有等到要资源的时候再来找这个皇长孙就好了。

便在这时候,孙承宗却进了房来,看到只有朱绍岑在这里,也便单独走向了朱绍岑来。

“臣,左春坊中允孙承宗,见过永安王殿下。”

朱绍岑连忙醒转过来,让他免礼。

“孙老师,长孙殿下……休息去了。”朱绍岑不好意思说出喝奶那两个字来。

不料孙承宗笑了笑,说道:“长孙殿下只怕是口渴了……”

朱绍岑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太子命我带着长孙殿下一同编《大明报》,可长孙如此不配合,让绍岑也有些不知所措。”

“无妨,此事,太子原也没指望长孙殿下能办,只是借着永安王来做此事后,再分出功劳与长孙殿下罢了。”

孙承宗这么一说,朱绍岑也明白了,其实自己做这些事,就自己做好了。长孙有他感兴趣的地方,自然就会来参与,强扭的瓜不甜的。

“殿下可有什么想法?让下官来给您参考一番。”孙承宗其实也早已经知道朱绍岑在各地办报的事了。他也见过几份《开封报》,也以为这个想法真的不错。

“我想,开封毕竟只是地方报,可大明报自然要有大明的气象。所以我想每份报纸分十六个版面,其中第一版和最后的十六版最为关键。这从第二版到第七版则写上六部的一些政务,好比吏部写上官员任免,以及官员考绩优秀的各项值得表彰之事。户部则给出大明各地各种财米钱粮数据。以及各地丁户徭役等安排。礼部写上我大明各节气、天文、外藩进贡消息等。兵部则是各地兵事,边境动态。刑部是各地的案情以及一些奇案辨析。工部则是当年的工程安排等等。”

孙承宗点了点头,要真按照这永安郡王的安排,这大明的政务可就让每一名官员足不出户,就可以知天下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