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心动(6)

今天参加讲座的学生还挺多的,观众席上几乎坐满了人,似乎有一半是历史系的,大概是慕名而来,对于他们来说,阳柏延教授作为国家博物院的院长,能够听一次他的讲座,多少都能学到些有用的东西,实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其他的学生,基本都是对玉器十分感兴趣的,对于参加这次讲座也十分激动。

宋瑾照例坐在第一排的角落,脸上没有表情,眼睛专注的看着台上,安安静静地也不说话。

“既然大家都认识我了,那么我就不多作自我介绍咯。我看大家的热情都这么高涨,想必都是十分喜欢玉的对吧?”阳教授眯着眼,笑着说,“那么,有谁知道,什么是玉石吗?有没有人愿意回答一下?”

观众席上的学生面面相觑,没想到阳教授一开始就把问题抛了出来,讨论声四起,但没有人举手回答。

阳教授转悠着眼睛张望了一下,没有急着讲下去。很快他就看见了观众席中间有一个女生举起了手,不由得惊讶了一下。

“哦,有人举手了。请工作人员把话筒递给她那位女同学一下。”阳教授指了指那位举手的女生。

宋瑾偏过头去看,发现是那个奇怪的杨一函。她站起来接过话筒,轻轻拍了一下试了下音。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过玉的概念,说玉即“石之美”者,就是说,玉的材质比一般的用于制作生产工具的石料美丽。从现代矿物学角度来说,玉石是地球在地质历史时期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由具有纤维交织结构的透闪石、阳起石晶体交织而成的自然矿物集合体。”

阳教授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点了点头示意杨一函坐下来,“没错,这位同学说得很好。《礼记·聘义》曾经记载孔子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与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粟,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如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在这里,孔子从儒家学说的角度,用了拟人的手法阐释了玉的概念。在儒家里面,关于‘温润而泽’‘慎密以粟’‘廉而不刿’等说法,实际上是对玉石的自然属性的一种描述和诠释。关于‘仁’‘知’‘义’‘礼’等说法,则是一种人文理念的赋予。”

“但是呢,由于认知水平和检测技术都有限,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对玉石和非玉石的科学概念并不是十分了解。从玉石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呢,广义的玉石概念和狭义的玉石概念具有非对称性的特点。”

“一个呢,是刚才的那位女同学所说的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也就是矿物学的角度,这里的玉石的概念应该是狭义的。另一个,是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从玉文化的角度,玉石的概念就有很强的外延性······”

“我这样讲,同学们会不会明白呢?”

“明白!”

“那么,讲完了玉石的概念,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玉器。有谁了解,何为玉器吗?我们来请一个同学来回答好不好?”

“呦,最后一排的那个长得最好看的小伙子,你来回答一下吧!”

阳教授眼睛一扫,盯住了坐在最后一排的顾虞。其实顾虞是作为学生会组织部的部长来现场维持秩序的,现在讲座进行的时候他暂时没有工作,才决定躲在了最后一排听一听。

其他人听到阳教授的话纷纷好奇他口中的最好看的男生会是谁,转过头来看发现是顾虞,在座的女生异常激动起来。

“是顾师兄诶!”

“天啊,也太幸运了吧,能跟顾学长一起听讲座!”

顾虞听到自己被点名,低头浅笑一下,缓缓站起身,拿过部员递过来的话筒,悠悠开口:“凡经过人们改造过的玉,具有几何形体或生肖等新造型,以适应新的社会需要的实用性工具、器皿和非实用性的饰品、美器、神器、瑞器、祭器、礼器、配饰、摆设以及绘画性的、雕镂性的艺术品等,均为玉器。”

“没想到,顾学长对玉器也这么了解啊!真是太完美了!”

“才华横溢的顾师兄,简直不要太迷人!”

他,竟然这么了解玉器。宋瑾想,想来也是,受这么多人仰慕的人,又怎能不优秀?

“顾师兄不愧是全能型男神!够帅气!”蒋皙突然出现在宋瑾身后,吓了宋瑾一跳。

“皙皙,你怎么也来啦?你不是不喜欢这样的讲座吗?”

“路过嘛,我猜你在这,就进来看看。”

“同学们,听过来哦,虽然老头子没有那位男同学那么帅,但好歹给我个机会,让我用知识惊艳一下你们嘛?”阳教授带着幽怨的语气瞬间把学生们的注意力拉回来。

在场的学生冷不丁地听到阳教授这么一抱怨,不由得笑了出来,出于尊重,他们很快就转变了情绪,认真地听起来。

顾虞在回答完问题之后,也悄悄地躲到礼堂的幕布后继续观看,时刻注意着礼堂内的动态。他怕因为自己而影响到讲座的正常进行,他是来维持秩序的,可不是破坏秩序的。

“这位阳教授好厉害啊,讲的方式和语气都显示出幽默和风趣,听了他讲的,让我也对玉器产生了兴趣诶!”蒋皙凑到宋瑾的耳边悄悄地说。

宋瑾歪过头笑了一下,赞同她的说法。

讲座从开始到现在进行得十分顺利,阳教授的将玉器以及玉文化的来源和演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娓娓道来,加上他本身幽默风趣,和学生之间频频互动,抛出问题给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之后,他也会适时地补充和纠正,这让来参加讲座的学生都感到十分值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