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 章 番外(女版许鸣鹤·二十七)

虽然开了“先知”这个大外挂,许鸣鹤也只是对孝琳去了第三季《我是歌手》而且不是很成功这件事有印象,至于在《我是歌手》上唱了什么,他就记不起来了。

所以孝琳选择了《姻缘》这件事,还是有点巧合在里面的。

“这首歌……”

“在遥远的未来,有着把前辈们的名曲全都改一遍,再出张翻唱专辑的梦想,”许鸣鹤小声地,看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解释了她给孝琳播放的《姻缘》编曲的由来,“阶段性的成果之一。”

“做编曲的时候考虑的是我的声音,但您消化它应该也没有问题。”许鸣鹤身体前倾,说。

孝琳的音色偏沙哑,或者说偏“欧美”,不是传统韩式歌谣里经常出现的嗓音,翻唱《姻缘》除了要克服原唱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用这种嗓音消化一首有东方古典元素的歌也不是一般地困难。

许鸣鹤不认为孝琳做得到。她自己去唱那些站在大龄男性视角的歌(例如副歌开口就是“你是我的孩子啊”的《口哨》),也要大幅度地改动编曲让其适配自己的声音才可以。而说到编曲与人声的适配程度,肯定是她那种带了点摇滚元素的编曲,比基于原版修修补补的国乐风更适合孝琳的声线。

“给我用?”孝琳用疑问句确定许鸣鹤的态度,“这是你计划好的事情吗?”

“不是,巧合,”许鸣鹤说,“在知道选曲之后想到的,这样可能会更好。”

孝琳点了点头,一是许鸣鹤的编曲质量够高,她唱起来也更舒服,另一个因素与舞台无关:“就这个事出新闻会夸大一下我们的亲近程度。”

“显得姐姐很信任我的创作实力。”许鸣鹤秒懂。

“你需要创作方面的话题吗?”孝琳问。好像那种只写几句词就买个“参与创作”通稿的事都是idol在干,许鸣鹤本来就是歌手,给自己写歌也已经很成功了,难道是想开辟“为别人写歌”的业务?

“以后也许会尝试,现在的话,没人看《我是歌手》,唱得好有什么用呢。”

许鸣鹤一个人唱得好可带不动《我是歌手》的收视率,收视率起不来,她通过表现好得到的收益也就上不去。虽说原本《我是歌手》第三季的热度许鸣鹤也能接受,但是有机会的话,她还是要试着主动去改变一点东西的。

譬如让《我是歌手》多一点好的话题。

《我是歌手》的第一季靠的是“前所未有的实力派歌手们带来的好现场”,第二季带来的是“超级多的实力派歌手们带来的好现场”,轮到第三季的时候,愿意上节目的实力派已经差不多被请了个遍,节目组不得不找孝琳那样实力还不太够的,或者李秀这种有污点和争议的,又或者像朴正炫那样多来几次。前面两个都不说了,朴正炫那样唱歌好是好,听得多了大家也会腻的。实力要真等于观众缘,为什么来《我是歌手》的大神们有那么多自己发歌反而不行的?

许鸣鹤后来明白了:人们看这种音乐竞演类综艺,除了听歌,还要看新鲜的组合,或者用新鲜的方式同台竞技,这样的综艺效果。

那么一名选手给另一名选手的舞台编曲这种话题怎么样呢?许鸣鹤觉得可以一试。

至于孝琳提醒的,她那边为了说起来好听,发通稿的时候可能会说一下孝琳信任同台竞演的歌手有多么难能可贵之类的,不在许鸣鹤介意的范围内。

她也可以吹创作才华嘛。

《我是歌手》第三期,主题:我想唱的歌。

副标题:论年轻歌手是不是在作死。

前辈们的选曲都比较保守,没有挑战那些韩国听众特别耳熟能详的版本,例如朴正炫唱得是阳光和盐的《你离开后》,河东钧唱的是theBeatles的《cometogether》。孝琳和许鸣鹤的选曲则一个比一个惊人。

孝琳选了《姻缘》,用了许鸣鹤的编曲,把东方古典元素浓厚的名曲唱出了八十年代英伦摇滚的风味。

观众们全程用一种奇异的表情听完了现场:好听归好听,就是完全不一样,堪比李文世的古早歌谣版《红霞》和Bigbang的hip-hop版《红霞》的差别,两个版本的《姻缘》在他们的脑中天雷地火一般的碰撞,最后影响到了表情管理。

待机室里的专业人士们想的就多了。

“很大胆的风格,”yangpa说,“做得好。”

直说的话就是“一大半的工夫都在编曲上”,孝琳发挥不是不好,挺好的,可是能搞出一个和原版风格完全不一样,效果和原版比还不落下风的编曲是更不容易的事。抛开《姻缘》本身的名气,用它做OST的电影《王的男人》也很有名,这使得与歌曲绑定的意向广为韩国听众所熟知,而许鸣鹤版本的编曲带来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同样是唱“人生中像这样美好的日子,还会再次来临吗”,她的编曲令人想起的是天色暗淡的黄昏,物是人非的街道,老旧的相框与褪色的相片,美好却已经蒙上一层雾气的曾经。

仅靠编曲的质量去对抗同样优秀的原版编曲和与之相伴的经典电影的加成,很难的。

许鸣鹤不知道,她若是知道也应对得来。类似的话孝琳此前排练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当时许鸣鹤的回答是:“主要是原曲的旋律好。”

编曲再怎么难,也有前人的经验打底,排列组合的方法加上一点灵感,撑起音乐骨架的,还是《姻缘》原本的旋律。

而如果说很多流行歌曲是换谁唱都差不多,原唱的版本不一定是最经典,甚至不是最出色的,《姻缘》这种是由李善姬来唱最好,给别人也仍然是一首好歌,《野生花》的类型则是给朴孝信唱是神曲,给别人唱就是“这什么东西?”

而许鸣鹤选择唱的歌正是《野生花》。

《野生花》这首2014年音源榜单上的常青树,不老草,是朴孝信结合自身创作的一首歌,“结合自身”包括结合了他唱歌的技术,也包括了他的人生体悟。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比较反常理的旋律走向,让朴孝信来唱就再自然不过。为什么主副歌的分界线不明显,副歌的音调没有明显的抬升感,高音部分之后没有显著的情绪递进?因为对于朴孝信来说,感情就是要这么表达的。

如果空有技巧阅历不足,许鸣鹤也不敢轻易挑战这首歌。但好在朴孝信是个不断寻求改变的歌手,许鸣鹤也见识过原唱在演唱《野生花》随时间推移的变化。《野生花》虽然在抒情曲中间是与原唱卡得最严丝合缝的那一类,但它既然可以属于不同时间的朴孝信,也就可以属于其他人。

更何况,许鸣鹤还会编曲。

“一朵盛放的纯白冰花,在徐徐柔风中露出了脸庞。”

“无法言语,也不知姓名,往昔岁月,让眼泪滑落。”

原曲伴奏以钢琴为主,许鸣鹤的版本则加入了更重的鼓点和弦乐的元素,她纤细而又有着力量与集中度的,年轻的声音在宏大的氛围中,如同野生花在寂寥的旷野里,孤独渺小,又坚定不移。

“只有曾经美好的记忆,只有那思念的心,在你离去的那条路上,就这样留下我独自伫立。”

歌曲的渲染不是强烈的感情爆发,而像是回忆之后的一声喟叹。虽有强大的共鸣腔令她声声入耳,刻意调整过的音色在保证了力度的情况下又不显得紧张,加上适当掺杂的呼吸声,让许鸣鹤的歌声言语一般的流畅自然。

在这一点上许鸣鹤是向朴孝信学习的——技术服务于感情表达,而不是为了体现技术本身。许鸣鹤更进一步,为了强化歌者的“人性”,强化听者的共感,她甚至刻意地弱化了技术,让很多歌手都刻意避免的呼吸声,成为了抒情的武器之一。

“爱像转瞬即逝的绝美烟花,会被雨水打湿吗,阖上了双眸。”

“在我那幼小的心灵中,在灿烂耀眼的回忆里,就这样再一次轻声呼唤你。”

在用编曲和现场乐队的演奏控制住了氛围之后,许鸣鹤将故事娓娓道来。

有一些东西只需要稍有些年纪就能懂,比如现在,比如回忆,比如因为命运与选择已经不在身边的人。

一个人的路,只能一个人走。

这是许鸣鹤深有体会的东西。

现场投票,第一名,许鸣鹤《野生花》,第二名,孝琳《姻缘》。另外,根据累计积分的规则,孝琳还是在这一场淘汰了。

排名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认可,而比排名更加重要的是这一场《我是歌手》播出后爆发的讨论:

如何看待《我是歌手》第三场的排名?年纪最小的参赛者排第一,idol排第二,现场投票是否有问题?如果投票结果是合理的,它代表着年轻一辈的崛起,还仅仅是名曲的作用,或者是编曲的作用?

许鸣鹤:有人讨论就好,能上热搜才能有下一期的收视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