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 3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下野,开始了全力向宋美龄求婚的努力。9月16日,上海宋蔼龄寓所热闹非凡,一个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正在这里举行。宋蔼龄向记者和摄影师介绍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并宣布“蒋将军将同我小妹喜结伉俪”。第二天,世界许多报纸和杂志都预先刊出了蒋宋携手并肩的照片,并配文字解释“蒋介石与孙夫人的妹妹即将婚配”。

1927年12月1日,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礼在上海隆重举行。婚礼分两次举行。第一次是在当天下午3时5分,在上海西摩路宋家的宅邸内举行的基督教式的婚礼,第二次是下午4时20分在戈登路豪华的大华饭店举行的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婚礼。

第一次婚礼庄严肃穆,安静平和,充满了宗教气息。那天清晨,当慕尔教堂的大钟撞响的时候,宋蔼龄、孔祥熙、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等51名基督教徒和至亲好友已经聚集到西摩路宋家的私邸。宋公馆内的礼堂设在西边花厅,正中悬宋父耀如之遗像,堂中安放一张红木长方桌,上面陈放着两个花篮。从第一客厅直到西花厅,两旁满是各界所赠花篮,正中留有一个行道,上面垫有红布。礼堂右边是亲友观看婚礼仪式的地方,厅外右首是乐队席。guwo.org 风云小说网

当教堂钟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婚礼正式开始。人们聚集在耶稣像前,新人蒋介石和宋美龄站在最前排。第二排是宋氏家族的人,其次是宋氏家族的亲朋。婚礼进行得颇为顺利,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助会总干事余日章主持婚礼,他带着新郎、新娘跪着一起祷告。

婚礼第一项是主婚人余日章致新婚贺辞。致完辞后,余日章将预先拟好的誓文授予新郎新娘,新郎新娘先后朗诵。

接下来,双方交换戒指。新郎郑重地把戒指套在新娘手指上,随后低头在新娘面颊上轻轻一吻’,宋美龄脸上顿生一团红晕,含情脉脉地望着新郎,报以微笑。主婚人余日章开始宣读其告文。最后一项,宣读祷文和祝福词。

祝福完毕,新郎新娘向余日章鞠躬致谢。宗教仪式的婚礼结束时是下午3时20分。

众人簇拥着蒋、宋二人走出肃穆宽敞的教堂,转移到外滩的大华饭店舞厅,再次举行邀请来宾参加的婚礼。

第二次婚宴带有外交性质,盛况空前。下午2时许,大华饭店的舞厅中大约挤满了1300多名观礼的本国名流及各国政要,外面街上还拥挤着一千余人。

下午4点15分,www.youxs.org,这场隆重的婚礼正式开始。婚礼主持人是当时中国很有影响的人物,前北京大学校长、南京政府的教育部长蔡元培,当他登上礼台、站在孙中山遗像下的时候,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民党各要人怀着种种心态参加了这次婚礼。政界有:汪精卫、吴稚晖、何香凝、褚民谊、戴季陶、叶楚怆、陈果夫、张寿镛、缪斌、邵力子、邵元冲、吴铁诚、沈钧儒、陈布雷、朱家骅、潘公展、周佛海、曾养甫、韩士元(南京特别市代表)等;军界有:柏文蔚、陈铭枢、马福祥、熊克武、焦易堂、陈家卢(代表贺耀组、叶开鑫)、李祚辉(代表赵恒惕)、杨振春(代表李景林)等。

英国、美国、日本、挪威、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领事、记者等也出席了蒋宋婚礼。他们是:美国总领事克银汉夫妇,美国按察使潘狄夫妇,《密勒报》记者鲍威尔,青年会全国协会韦尔堡,众业公所白兰狄夫妇,礼明律师公馆奥尔门夫妇,英按察使署娄登司夫妇,马迪公司总经理马迪的夫人,上海《泰晤士报》沙易夫妇,盲童学校傅兰雅,万国商团鲍尔温,日本总领事矢田夫妇,德国总领事巴尔等等。如此之众多的外宾出现在婚礼上,意味着国际社会对蒋介石的承认。这是婚礼之外一个重大收获!

蔡元培用中、英两种语言向来宾致意。“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客盈满厅,让我把各界来宾以及外国来宾介绍一下。”

蔡元培一一将众来宾向观众介绍,足足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末了,他宣布:“欢迎新娘、新郎入场,向众位宾客致谢致礼!”

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同时,舞女们翩翩起舞,俄罗斯的乐队演奏起来。

蒋介石穿着欧式礼服,在孔祥熙和作为男傧相的首席秘书的陪同下缓步登堂,乐声悠扬,蒋介石打扮一新,条纹裤子、鞋罩、燕尾服、银色领带,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他满面挂笑,向来宾们挥手致意,摄影师把镜头对着他不停地转动、拍照。

伴随着《新娘来了》那婉转动听的古老乐曲声中,新娘宋美龄挽着宋子文的臂膀从廊子后面缓缓步人礼堂。跟在宋美龄身后的,是4个身穿桃红色纱裙的女傧相,女傧相后面,跟着一对撒花的小女孩。她们俩手捧花篮,边走边把花朵散在松柏铺成的甬道上。最后是两位小侍从孔珍妮小姐和孔路易少爷,他们身穿黑色丝绒衣和缎子背心。

这是一次高雅文明的婚礼。新娘款款走到新郎身边停下,镁光灯闪烁着,摄影机咔嚓作响,拍下了一张张生动的场面。蒋介石陪着宋美龄走上礼坛,在孙中山遗像前站好。

蔡元培让一对新人分别向孙中山遗像、宋母、来宾鞠躬致礼。而后,蔡元培宣读结婚证词。宣读完毕,一个大印盖在结婚证书上,一式两份,新郎新娘每人一份。在接受证书的时候,一对新人向主婚人蔡元培躬身施了礼。然后他们又向证婚人蒋介卿鞠躬敬礼,向来宾鞠躬敬礼。

“向新郎、新娘献花!”蔡元培话音一落,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头扎红头绳,手捧鲜花,跑上台前向新郎、新娘献了花。

这时,管乐齐鸣,美国男高音歌手霍尔唱起了《哦,答应我!》,洪亮的歌声,伴着人们有节奏的掌声,弥漫于大厅,舞会正式开始了。

舞会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钟,接着,大华饭店为来宾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宴会中,新郎新娘频频举杯向来宾致谢。午夜12点钟时,蔡元培宣布晚宴结束。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蒋介石和宋美龄走下甬道,走到由鲜花组成的大钟下面的椅子边。缎带拉开了,成千上万的玫瑰花瓣从花钟里飘落下来,撒在新郎新娘的身上。

宋美龄退席了,她悄悄从后门出去,乘车到西摩路宋家府上换装。当天晚上,她和蒋介石带着200名卫兵登上了事先准备好的专列,去了莫干山,在那里他们开始了新婚蜜月的生活。

虽说婚礼对蒋介石来说,已是曾经沧海,数度梅开,但此次婚礼却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对于宋美龄而言,这次婚礼是个重大的突破,是她一生的一大转折。

蒋宋联姻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婚礼显示,蒋介石得到了外国势力的支持。来宾中有引人注目的外国驻上海的领事,他们的到场无疑是通过的特殊外交形式对中国局势进行的政治表态,他们一方面表示了对蒋、宋婚姻的赞成,同时也表示出对蒋复出的期待和支持,西方列强的态度强化了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地位。

婚礼也是蒋介石的政治宣言。一方面,通过婚礼,蒋介石宣布自己已成为孙中山的合法继承人,与孙中山结为连襟,增加了蒋介石的政治资本。另一方面,通过婚礼,蒋介石宣布即将复出。蒋介石将婚礼搞得如此隆重、如此豪华、如此铺张、如此热闹,意在扩大自己的影响,引起国内外的注意,同时也给反对派敲了一记警钟,蒋介石的复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www.youxs.org

蒋介石回国后,首要目标是搞垮中央特别委员会,因为这个机构是他重掌大权的一个严重障碍。操纵特委会的两大力量桂系、西山会议派,蒋介石要一一除掉,他要利用的棋子就是汪精卫。

由桂系把持的国民党中央“特委会”本来就控制不了南京政局。蒋下野后,其亲信仍控制国民党的重要机关,陈果夫把持中央党部,上海买办、银行家拒绝向南京政府交税和贷款,以虞洽卿为首的上海买办、各商业团体集体抗议,反对由桂系任命的上海市市长,国民党的一些军队,特别是何应钦的第一军继续听从蒋的调遣,这使得桂系显得底气很是不足。

11月16日,汪精卫以参加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议为名,将桂系广东将领李济深调往上海,造成驻扎广州的桂军无人指挥的局面,张发奎、黄琪翔乘机发难,解除桂系在广州的武力,掌管了广东的党政军大权,桂系争夺权力分配的筹码又少了一些。

汪、李由广州至香港转船往沪,18日,到达上海。当天,蒋介石和汪精卫在环龙路宋子文住宅会面,并交换意见,两人一致同意召开四中全会解决党争,汪精卫还公开向记者表示“极愿与蒋先生同时出面为党国努力”。19日,蒋介石和汪精卫、李济深、谭延闿等举行会谈,汪精卫主张恢复中央党部,取消特委会,整理各级党部,改组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并表示支持蒋介石。

为了打击西山会议派的势力,蒋介石指使一批亲信,寻找借口与特委会发生冲突。陈果夫把持的中央党务学校学生带头到南京闹事,捣毁市党部,并向国民政府请愿。在11月22日的集会中又高呼“打倒西山会议派”、“打倒特别委员会”的口号,南京军警开枪镇压,造成死3人、伤数十人的惨案。南京有关机构在汪精卫暗中支持下,组成惨案后援会,宣布西山会议派是惨案的真正元凶,要求缉拿凶犯,西山会议派声誉大受损失。

11月24日,蒋介石和汪精卫、李济深、谭延间发起,宁、粤中执监委员23人召开了谈话会,会议决定于12月3日在上海召开四中全会预备会议,并以函电邀请未参加谈话会之胡汉民、李烈钧、王宠惠、萧佛成等中委参加会议。

12月3日10时,四中全会预备会在上海拉都路31l号蒋介石新居举行,宁、粤与中执监委员蒋介石、汪精卫、李济深、谭延闯、戴季陶、李济深、于右任、丁惟汾、李宗仁、蔡元培、张静江、吴稚晖等参加,共举行了4次会议。议决由地方法院院长、军法处处长等7人组织特别法庭,审理一一·二二案件,对被指控的居正、谢持等10人先行监视,听候法庭检举传讯。这次会议通过的议决,取消特委会,先后通过了“政治委员会改组案”,“改组国民政府案”、“党员审查登记案”、“蒋总司令复职案”、“改组军事委员会案”、“对苏绝交案”等,并决定1928年1月1日在南京召开四中全会。

在清除西山会议派后,蒋介石开始过河拆桥。12月11日,中国乘两广军阀混战之机,领导了广州起义。桂系和反汪派系乘机借这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事件,对汪精卫大加政讦,一时沸沸扬扬,政局陷于混乱之中。蒋介石本来就不愿意与汪合作,此时更是为了挤走汪精卫台前幕后的活动。16日,国民政府下令查处汪精卫,汪精卫在一片责骂和嘲弄声中,孤立无援,只有再经香港去了法国。

一切就绪后,蒋要着手复职了,最可靠的力量就是黄埔系了。蒋介石身在异邦,心系黄埔,尤其对黄埔系中的蒋派分子,更为关切。下野之初,即将联络黄埔师生的任务,交给曾任总部参谋长的朱绍良和黄埔建校时担任教授部主任的王柏龄共同负责,并拨付巨款,供其使用。黄埔系的关麟征呼吁蒋介石复出,其他人一致相应。

仅仅是黄埔蒋系分子的企求,对于蒋介石的复职,还是不够的,因为他们虽然是蒋介石嫡系武装,但其时为势尚弱,真正能使蒋介石复职的,就是南北各大军阀的联请。

首先提出蒋介石复职的,是拥兵中原的冯玉祥。11月初,蒋介石回国参加二届四中全会筹备会,冯玉祥立即发电派驻南京的代表熊斌和在沪的好友孔祥熙,请转促蒋介石出山。12月1日,冯玉祥亲电蒋介石说:“为今之计,惟盼兄东山即起,主持一切。”同时,他又电请阎锡山联名发起,阎锡山响应。12月11日,阎冯联请,对蒋“十二分佩服,十二分赞同”。

阎冯联请,其声势及影响当然很大,就连原来不支持蒋介石的几位总指挥,权衡厉害及当前情势的需要,骤然改变态度,纷纷对蒋介石表示拥戴。第一集团军第一军总指挥何应钦,于12月9日率所属将领贺耀组、柏文蔚、刘峙、顾祝同等通电拥戴蒋介石复职,认为只有蒋介石才能胜任国民革命军统帅一职。不仅如此,当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之时,冯玉祥特遣其夫人李德全,持亲笔函前往上海,专程祝贺,并力请蒋早日进京复职。紧接着,李宗仁、白崇禧以及其他将领面对局势的陡变,也不得不作出了同样的表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