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如遇知己

经过姬丹的提醒后,韩非也觉得姬丹所担忧的很有道理,合纵以来,三国虽然都一直在合力抗秦,可是取得的胜利却很少,韩魏两国的领土都在不断的缩小。

韩非有些颓然,不过一想到姬丹既然能够看出韩赵魏三国的限制,那么一定也有对抗秦国的方法,于是问道“以公子之见,应当如何抵御强秦?”

“依我看来,想要抵御强秦,必须依靠除韩赵魏三国之外的力量,否则长此以往,三国之力终将耗尽。”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姬丹知道韩赵魏三国就算同心协力,也终究会被现在的秦国耗死,合纵必须要极其诸国之力才有一线生机。

“公子所说的,可是要依靠齐王和楚王?”

姬丹笑着对韩非说“非也,齐王不过是守成之君,而楚国又由三家掌控,唯有我燕国能够鼎力抗秦。”

这下轮到韩非不知道如何回答了,要知道一直以来燕国几乎都没有参与过合纵之事。而且秦国的远交近攻外交政策下,燕国与秦国极其密切,又与赵齐两国有着血仇,燕国怎么可能鼎力抗秦呢?

“据非所知,燕国与秦国一向交好,素无冲突,我料燕王恐怕难以同意抗秦之举。”韩非说的很委婉,并没有说燕赵还没有停歇的战争。

“正所谓唇亡齿寒,一定三晋之地被秦国夺取,届时我燕国也必然暴露在秦国的锐士之下。”

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所灭的顺序姬丹可不会忘记,韩赵魏三国灭亡以后,接下来就轮到他们了。

为了让韩非更快放下,姬丹拍了拍胸膛说道“等我为燕王,必然全力抗秦。”

“公子大义,非替为韩国之民拜服公子。”韩非直接向着姬丹一拜,他之前完全没有想过会得到燕国的帮助。

姬丹见状,连忙跑到韩非身边将他扶起“先生折煞于我,丹何德何能受此大礼。”

“我与先生同族,都是姬姓。如今王室衰落,我姬姓后裔自然联合。”

韩国王室也是姬姓,不过是姬姓韩氏。韩氏部族乃周武王后裔,迁入晋国后被封于韩原,因此在演变成了如今的韩国王室。

从地理上看,韩国与燕国根本不可能成为敌人,反而韩国还是抵抗秦国关键,姬丹自然愿意与韩国结盟。

韩非自然没有姬丹想的那么多,他虽然是法家大才,可对政治却没有那么了解,否则也不会一直被韩王冷落。

“我定当将公子之意禀告韩王,以让我姬姓之国团结一致。”被姬丹扶起的韩非十分激动,当下就想要将这个好消息汇报给韩王。

现在的韩国可以说就在灭国的边缘了,韩国之地被蚕食的不到巅峰的三分之一,又直面强大的秦国,要说不急是不可能的,秦国就像一把利剑一直悬于韩国头顶。

能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帮助都很重要,何况燕国还是大国,虽然在与赵国的鄗代之战大败且损兵折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燕国怎么也比现在的韩国强。

姬丹连忙拦住了激动的韩非,缓缓说道“先生且不要急,如今我还不是燕王,也不知道父王的意思如何,等我回到燕国,自然会派遣使臣前往韩国。”

“是非失礼了。”韩非也发现了自己太过于激动,连忙致歉。

趁着韩非心情大好,姬丹连忙将韩非按回座位,然后说“先生可否为我解惑?我最近在思考变法之事,自我国燕昭王后,燕国变法止步不前,政治腐败、经济糜烂、军队散漫,我励志改变这一现状。”

“既然公子有此愿想,非自当知无不言。”此时的韩非不禁在内心之中感叹,姬丹明明如此年幼,竟然有着变法图强的想法,更是深知燕国的衰弱,仅仅是这一点,就不是如今的魏安釐王所能比的。

加上之前姬丹所说的话,甚至让韩非觉得,他眼前的并不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少年,而是颇有远见的一国之君。

韩非的思想是集法家之所长,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可以说是跨越时代的,是战国末期法家的顶峰。

在与姬丹的讨论之中,韩非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要知道如今的时代,依然是世家王族把持着权力中心,而韩非本人就是贵族一员,享受着与生俱来的优越,却能提出这一点,可谓是极其不易。

很多人认为,韩非反抗秦国,并不主张高度集权的统一帝国,其实恰恰相反。

韩非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国家,他面对战国末年新旧势力激烈斗争和诸侯割据的局面十分痛恨,总结了周天子弱小而诸侯强大的教训,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国家,改变这一现状。

之所以不愿意效忠秦国,是因为韩非作为韩国贵族,姬姓后裔,他已经效忠了韩国,自然不可能为灭亡韩国的秦国服务,同时心中的帝王则是周天子,或者说姬姓天子。

长时间的交谈,年幼的姬丹不免有些口干舌燥,于是拿起茶杯想要润喉,结果发现茶杯已经空了,于是自嘲的说“我先生闲谈甚欢,竟然连茶都已经被喝完了都没有发现,当真惭愧。”

“这是非过错,一时间竟然说了如此之多,耽误了公子休息。”韩非颇为感慨的说着,心中则是十分怅然。

姬丹与韩非同为姬姓后裔,之前姬丹又刷了一波好感,而在关于变法的见解中,姬丹与韩非又极其相投,这不免让韩非如同遇到了知音一般。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韩非几乎要彻底失望了,心中燃烧的火焰也被扑灭了。

如今遇到姬丹,韩非却感觉自己的理想死灰复燃了,姬丹的思想与他十分一致,甚至很多点都是他没有想到的。

韩非再一次质问自己,姬丹真的只有十岁吗?恐怕就连被誉为燕国智者的鞠武,都很难有这样的见解才对。

四肢有些僵硬,姬丹站起身调整了一下,然后说道“等我为燕王,定要像燕昭王一样,为先生铸造黄金台,以邀请先生来我燕国主持变法。”

“如若有那一天,非自然不会推辞!”能受如此礼遇,又能施展一身才华,韩非当即同意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