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坦白

晨光熹微,郭淼便起身了,郭莘在正房伺候着,亲手为他将官袍穿好,金花腰带缠身,整平袍襟。要说孝顺,郭莘还是一等一的,且知道进退讨巧,讨人欢喜,这也是郭淼不忍心管教的缘故。

“先生,您就放我出去一天吧。”徐湛一早上转着圈跟在郭淼身后,软磨硬泡道:“毕竟是家中长辈,还受了杖刑,学生想在他临行前探望一下。”

郭淼正要去洗脸,回头望着他,若有深意的问:“徐铭臣当真是你伯父?”

徐湛一怔:“当然。”

“当然?”郭淼将郭莘打发出去,关了门坐在椅子上,含笑道:“徐铭臣在堂上举报你,伪造户籍。”

听到这话,徐湛心都慌了,伪造户籍应试是大罪,形同舞弊,为他作保的人也会受到连坐。他故作惊讶道:“徐湛从记事起就这一个身份,何须伪造?”

郭淼依然挂着笑道:“我想了想,恩师桃李满天下,想要伪造一份户籍太简单了。”

徐湛摇头,有些不客气的道:“先生的想法,实在太荒谬了,先祖一生公正廉洁,即便革职还乡,也是受到无辜牵连,怎会知法犯法。”

郭淼也不揭穿他:“我不过大胆一猜,不是连郭莘都打发出去了么,你不必放在心上。”

徐湛知道,郭淼既然说出来,就有了几分凭据,也不知平时哪里做得不对,让他看出了破绽。脸上装作不在意,上前给先生倒茶漱口。徐湛是左撇子,红肿的左手碰到茶壶就是一个瑟缩,倒是掩饰了双手因心惊而颤抖。

郭淼盯着他的双手,蹙眉问:“还疼?”

“是啊,您下手可狠了。”徐湛苦笑着故作委屈,忍着疼倒了杯茶递过去,犹豫一下才说:“不瞒先生,徐湛并不是徐家的嫡孙,而是外孙,从小随母亲姓,在徐家长大。”

郭淼哑然了,尴尬的干咳掩饰道:“是我多事了,你不要介意。”

徐湛摇头笑笑:“我并不知道生父是谁,也记不得母亲是什么模样了,家里让科考,这才伪造了身份户籍。诓骗了先生,请先生包涵。”

郭淼笑言:“你这么说,倒让我无地自容了。不过还是该提醒你一句,读书人的户籍被天下人盯着,我压的下这一次,说不好后面还有多少人等着使你的绊子,你要小心谨慎,别在细枝末节上吃了亏。将来在官场上也是这个道理。”

徐湛刚要张口,却被郭淼一句话堵住:“别再让我听到不愿考试的话,不然,就别怨我手狠。”

徐湛缩缩脖子委屈道:“学生只是想说,先生明白官场上的道理,却为什么从不遵循,反而……”

“反而什么?放浪形骸之外?”郭淼反问。

徐湛巧笑道:“这可是您自己说的。”

“臭小子!手不疼了怎么,越发没大没小了。”郭淼笑骂。

又自嘲道:“随性惯了,受不了官场拘束吧。”

徐湛却站着笑而不语,一双乌黑的眸子在眼帘下转了两圈:“都喊了这么久的先生了,您全了学生的拜师礼,行不行?”

郭淼先是一怔,便摇头回答:“不行。”

“为什么?”徐湛讨好道:“先生不吝教授平生所学,不是已经将徐湛看做弟子了吗?徐湛心里早已经认定了老师,您却不肯成全一个礼数。”

“这么在意一个名份吗?”郭淼反问道,觉得这话说的颇为诡异,又耐心解释道:“我在京城的人脉稀薄,反而树敌不少,拜我为师对你但凡有半分益处,我也不会这样坚持了。”

“这些徐湛是知道的,您提议的‘均田法’踩了某些人的尾巴,才被外放到韫州。”徐湛沮丧说:“先生真当我是趋利避害之辈,也不必费心教我了,为大祁培养佞臣奸相吗。”

郭淼却颇为意外:“你知道‘均田法’?”

“略有耳闻。”徐湛自谦道,将心中的看法说了出来:“先生先前居工部,建议革新除弊,虽然表面失败,被外放,但哪里有品级不变,被贬至丰腴之地做知府的道理呢,徐湛斗胆猜测,朝廷是明贬实褒,让您韬光养晦,接触地方政务,体察民情。因此先生的前途并非就此禁锢在韫州,在地方,而在皇城,在帝阙。当前的大祁虽承平日久,但许多弊端渐渐显露,尤其财政支出冗繁,亟需克财安民,整改税收,先生的“均田法”便是解决的良策之一,三五年内,朝廷必定重新启用先生。”

当然,如果能过了眼前水灾这一关的话。

“你说的这些,我不是没想过,只是圣意难测,我也缺少你这样的年轻气盛,无心案牍时政,如果圣心如此,恐怕真要让他老人家失望了。”郭淼欣然的笑了笑:“小小年纪便有这番见解,眼光不小呢。看在你表现不错,赏你回吴新看看伯父……是舅舅吧,明天中午前回府衙,明日要在行辕宴请钦差大人,你是被点了名的。”

徐湛很想问钦差大人为什么点他的名,却并没有开口。

“林知望兼任礼部右侍郎,未来的礼部尚书,多半要做考官的,有这样的机会,你最好给他留个印象分,要持重一些,不许再无礼冲撞。”郭淼苦口婆心的嘱咐他。

郭莘和徐湛同时出门,马车顺路将郭莘送去学堂,再将徐湛送去县衙。韫州府包括一州四县,分别为鄞州,吴新、抚阳、仓梧和曹城县,曹城是府城县,相邻抚阳、吴新,吴新县城东坐落着一个人口上百的大家族,就是徐家,上一任的主人便是徐老爷,是徐湛的外公。宗亲中旁系分支繁复,相聚而居,是韫州府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现在徐老爷过世,他们这一支没了主心骨,又分了家,继而徐铭宏外放,徐铭臣被判了刑,祖宅的租约作废,他需要回去处理一下。

途中又生了意外,郭莘买通家里车夫,与他一并跑吴新去了,通俗讲就是逃学,陪徐湛玩去了。很快处理完祖宅的麻烦事儿,他们便跑到街上闲逛。

逛着逛着到了晌午,徐湛没什么胃口,二人便寻了个叫“四季春”的茶楼,在楼上临窗的雅间坐了,叫了十几样糕饼点心和一壶庐山云雾,茶是好茶,点心也爽口独特,看着窗外绵绵的细雨,远处江面上的往来如梭的乌篷船,二人顿觉舒心无比。

韫州的茶楼多分等级,闹市区的茶馆多是寻常的茶水,无味的大碗茶,茶资便宜,因此人们常叫“二厘馆”,茶点也少,只供街上的劳力人解渴午休;也有听曲儿的茶楼,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品茶为引子,不讲究茶艺,强调的却是曲艺评弹;最为讲究的是茶楼,依山傍水而建,更像一座独门小院,室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室内外皆可品茶,是文人骚客游玩集会时最为喜爱的场所,品的不是茗,而是意境。

而“四季春”则不属于上述,这是一所极富创意的茶楼,前楼后院,街面开茶馆,内院是客栈,装修清新雅致,别具一格,前面的茶楼也是别具匠心的,一楼的室外支起露天棚子,供路人休息乘凉,人们可以享用便宜的茶点,可以聚集闲聊,任意喧闹,室内的大厅也很热闹,常有举办品茶会,书画会,赛棋赛诗会等,寻常日子是租用来下棋和打马吊的场所,也有贩售的商品,茶叶、茶具、棋牌、字画应有尽有;而有雅趣的人可以去楼上的包间,隔开一个个包厢,安静舒适。

跑堂的小二噔噔噔上了楼,忙的火热火热,后背湿透,为包厢的客官添茶。

“生意真好啊。”郭莘对小二说。

“贵在新意了。”徐湛笑着,小口抿着茶水:“背后的东家必是经营天才吧。”

“听口音您是外乡人吧?小店的茶水点心一时品尝不完的,您还要常来啊。”小二喜滋滋的点头道谢,却不提他们东家半个字。

“外乡人?”郭莘噗嗤笑了,用韫州方言取笑道:“徐湛,你官话说的太好了。”

想不到小二突然瞪大了眼睛,盯着徐湛道:“徐……您是徐神童?!”

第一次有人称他徐神童,徐湛有些吃惊:“你认识我?”

“小店常有诗文会,人们多爱收集您的诗词,谁不知道您老人家的名讳!”小二激动了一阵才走了,着实让徐湛受宠若惊。

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小二转身离开后搁下了铜水壶,拿汗巾子擦了把汗,便从拐角的楼梯上楼去了,人们都以为那是库房,是不许客人进入的,实则不然,楼上的装修比下面更加雅致,穿过一条狭窄的铺有地毯的走廊,豁然开朗的是一个待客的小厅,尽头便是一道隔扇门,里面被格成一大间套房,间或有下人进出,俨然是供人居住的居室。

“姐姐。”小二逮住一个端茶具的粗使丫鬟,刚刚开口,那丫鬟却像见鬼一般:“你你你……怎么上来了!”又高声冲着门里面吆喝“怡年姐!”

没多时,被叫做“怡年姐”的开门出来,竟是个少年,束发挽簪,穿着水绿色的直裰,瞪着眼细声细语的嗔怪:“公子正在午休,吵闹什么?”

小二激动的跺脚:“怡年姐容我说句话啊,您猜我看见谁了,徐相公,韫州神童徐湛相公!来咱们四季春喝茶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