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无所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省地属江南,受自小所读的这些诗词的影响,报到之后,陆远没事就喜欢下到乡镇基层里钻。

一路路水乡,一座座园林,满眼都是风景,陆远留连忘返。

下基层对陆远来说,收获的不仅风景,还有苏省经济发展迅猛的直观感受:路边厂房一排排、鳞次节比,并且这些工厂里面,有些还是雷贯耳的有名上市大公司;就连在乡村,两地的情形也是大不一样,锡县的乡村里面有很多作坊,经济十分活跃。

不过,当地经济的活跃与陆远无关,因为他的分工只有安全,唯一的一项。

一个副縣長只负责一项工作,并且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吃力不讨好,明眼的人都知道是故意安排的,何况还是常委呢。不过,在来苏省之前,孙老也交代过,苏省是文家经营多年的领地,所以陆远对这个结果早有心理准备。

既然分了工,就得好好干,马虎不得。不然,人家一直虎视眈眈地盯着,那是主动将自己送给人处理。

陆远所在的县叫锡县,因为经济发达,工厂云集,所以,很多有家庭的工人都在外面租房。因为喜欢到处走,包括乡村,陆远由此认识了这些工人。熟悉之后,工人们把厂里的一些隐患都告诉陆远,而工人们所说的,有些是重大隐患。有信息来源,工作起来就有的放矢。督促整改,消除隐患,陆远工作忙得不亦乐乎,成绩明显。半年内,邻县相继发生这些那些重大安全问题,而之前一直也是安全问题不断的锡县没有。

锡县的安全工作由此受到市里表扬。

文家虽然在苏省经营多年,但苏家对其他人来说,也不是铁板一块,陆远是常委副縣長,只负责安全工作,市里有个别领导看不过眼,在某个场合不经意提了一嘴,从此之后,陆远肩上又增加了分管教育这一块工作。

新增加了分管工作后,陆远干劲更大,他要解决外来劳务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因为在这之前,陆远和在村里租房的外来劳务工们多次接触,就了解到他们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很窘迫,由于外来人口子女突增,县里公立学位资源有限,只能接收本地户籍子女,而私立学校收费高,导致很多外来适龄学童望而却步,无法入学,以至于有些外来劳务工因为子女的教育问题,只能拖家带口离开锡县回到老家。与此同时,因为这些外来劳务工的离开,锡县很多工厂出现用工荒的问题。

分管教育后,陆远带着教育局的相关人员深入调查,给县里提交了一份报告。

“一下子哪有这么多钱盖学校?”縣長林华生一看需求,马上叫穷,将报告退回来。

陆远连忙解释:“不是这个意思,当然一下子全部盖起来,这不现实,报告的后面写了,我们可以有计划分步骤去解决,比如今年盖几所,明年盖几所等等……”

“这些我都明白,但钱呢?钱的问题怎样解决?等着开支一大块,这里要钱,那里要钱,每一项不是急着花钱的?”陆远来到锡县之前,上头已经有人将陆远的情况和林华生打了招呼,所以,林华生对陆远是爱理不理,非常冷淡,这点从分工就能看出来。

陆远没有因为林华生的脸色就放弃,他一直保持着微笑,回答说:“我觉得再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我这么说吧,报告在前面也分析了,锡县每年的劳动力缺口大,因为子女入学困难导致劳务工不得不回家的占相当大的比例,如果用工困难,那么,接下来会给我们的招商引资带来困难,也会影响工厂内迁,所以,就是再困难,这个也得解决。”

“陆副縣長,解决这两个字说出来容易,实际做起来难,你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要钱那要钱,谁分管的都是重要的,我是分身乏术……”

陆远看过锡县的财政报告,确实,开支是很大,但要解决几所学校,还有能力做到的,就在陆远要据理力争时,縣委書記方琼先说了,“问题是要解决,但慢慢来吧,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后年解决,一点点解决,到最后总是可以解决的。”

方琼这句话看似站在陆远这边,但听起来总有和稀泥之感觉。陆远有心解决,但自己是外地来交流的干部,他不好多说什么,场面的情形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味道。

陆远虽然不是外地来交流的干部,但既然分管了,就得负责到底,这是工作负责的体现,与自己是不是本地干部或者交流挂职无关。

做事需要钱,没钱啥事办不了。会后,陆远上门拜访一些公司,提出希望赞助办学的设想。

一些深受劳动力短缺的大公司听了后马上同意,说:“可以啊,我们可以赞助一部分资金……”

一轮拜访下来,陆远心里有了底,社会赞助一些,县里财政解决一些,学位缺口问题解决起来不难,当陆远在会上再次把情况再提出来时,林华生却默为作声,脸色绷得严实。

“林縣長,陆副縣長所提的这个方案怎样?我觉得还是可行的……”方琼征求林华生的意见。在锡县,林华生虽然是縣長,但资历最老,说话比这琼这个縣委書記还管用,只要林华生不点头的,方琼绝对不敢拍板。

林华生嗡声嗡气地回答:“现在财政吃紧,别说是八千万,就是五千万也拿不出,你光考虑建学校,建完学校后,老师的工资,还有学校日常经费怎么办?这又是一大笔开支,如果你们要问我,那我的意见是暂缓。”

锡县经济发达,先是说没钱建学校,陆远筹集解决了大头,林华生又是连八千万都拿不出,还说今后的经费开支有困难。既然林华生这个态度,方琼又不敢拍板,而陆远又是外来交流的干部,也不好再坚持。

就在陆远无奈只好搁置这件事,一则让人气愤的消息激起他好战的心思,原来,在会后,林华生说陆远爱出风头,好大喜功,为了出成绩,硬将赞助费摊派给企业……

本来还想自己交流身份的尴尬,想着搁置等日后有机会再处理,这一次,陆远生气了,陆远不相信富裕的锡县拿不出钱建学校,更不相信林华生所说的今后新增老师的工资和学校经费开支会成为县里的困难,思索过后,陆远决定给苏省省报投稿,内容是外来劳务工子女教育困难问题的思考。

陆远的这篇稿子不仅直击义务教育的问题,也提出解决的思路。稿子见报后,立即受到主管教育副省長黄广安的重视,两天后,黄广安来到锡县调研,并跟着陆远走访了一些乡村里租房的外来劳务工,听取他们的需求。而外来劳务工一看有领导下来调查,都围上来,里三层外三层,意见非常强烈。

一起陪同调研的副市長李明华和縣委書記方琼面面相觑,眼前群众的强烈反应,说明自己工作没有做到位,而縣長林华生的脸当即黑了下来,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他之前一直是反对的。

调查完回到县里之后,黄广安对李明华说:“陆远同志的意见很好,解决了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日前需求突增与目前学位资源紧张之间的矛盾,明华同志,你觉得呢?”

“非常不错,别说企业愿意赞助,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问题本就是我们政府的职责,毕竟外来务工人员给我们当地创造贡献了嘛,只有他们安下心来,才能解决劳动力的缺口问题,是吧?”李明华主管教育,他当然不希望锡县的问题拖全市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的后腿,但再好的意见,也要当地支持才能落地,所以,李明华回答完后,特意看了方琼一眼。接着,李明华对黄广安检讨:“广安同志,这个问题我们之前疏忽了,工作没有做好,我向你做检讨。”

黄广安笑了笑,回答说:“哎,我看检讨就算了,要说检讨,我也要检讨。算了,我们不提检讨的问题,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方琼同志,关于锡县外来劳务人员适龄子女,你们能不能解决?需不需要市里、省里帮忙解决?”

“不用,不用,有困难我们自己解决。”锡县的财政收入在全省出了名的富裕,当着主管教育的副省長和副市長的面,方琼不敢推拖,不再征求林华生的意见,立即答应下来。

黄广安点头说:“好啊,那就等我们锡县的好消息了。”

……

省市领导重视,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的入学问题得到解决,陆远很高兴,当然,他也知道自己将问题捅到省报上,引起上面重视这种迂回的做法,会得罪林华生这个顶头上司,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陆远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毕竟能解决民生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