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结庐在人境?杨帆扎根

杨帆的到来,给李平平帮了大忙。

因为学校只有一个人,她现在的时间被分配得非常紧凑,甚至到了紧张的程度,有些辅课,她确实没办法教,有些是她也不会,更主要是她一个人分身乏术,抽不出时间。一周五天,白天她都是在学校,只有晚上和周末她才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教无尘文化课,帮他整理药材,自己又得记录中草药资料,做功课,看书,还得改学生作业,琴和功夫茶都很少有时间接触了。好在道长和无尘看在眼里,都心疼她,默默帮她分担了他们能帮忙的事,早饭和中饭都是他们做好等她来吃,晚饭李平平也是偶尔做一下。三个人在忙碌中,反而更加亲如一家人。

杨帆是正儿八经的省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有教师资格证且有实际教学经验的老师,和李平平相比,更有专业和经验优势。他到学校后的第二天就根据自己的优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了课程安排,和李平平作了教学分工:语文、英语和思想教育由李平平负责,数学、科学、体育、音乐和美术的教学工作全由他一个人承包了。他还组织成立了书法、摄影、篮球兴趣小组,用自己带的相机、毛笔和篮球教孩子们,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学习兴趣。

李平平见杨帆简直就是棋琴书画,无所不能,便向他仔细打听,才知道原来杨帆老家就在当地所在的市区,还是市摄影协会和书法协会的双料会员,不禁暗自佩服他的多才多艺,对他生了几分好感。

阳光多才的杨老师的到来,使得学校教学的课程门类更加科学齐全,而且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再也没有逃课旷课现象发生。

杨帆一时成为了学生心中的偶像,人气超旺,走哪都有学生跟后面叫他“帆哥哥”,风头竟然一下盖过了李老师。甚至到后来,不少家长跑到学校和村长家,要求杨老师的伙食问题由他们轮流承担,不能由郭明家一家独占杨老师,他们只求杨老师能帮自家孩子辅导一下功课。

李平平倒是乐见杨帆如此受欢迎,她肩上的担子一下轻松了许多,可以分出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就又自己掏钱给学校添置了相机等新教材。她见杨帆做事踏踏实实,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对学生的爱心是显而易见,便对他又增加了许多好感。

杨帆见村民们如此纯朴热情,心里原先还保留着的摇摆和犹豫,逐渐被扎根山村的决心代辇。他和李平平商量,建立了一个“山娃子小学”的公众号,将平常学校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和学生们的兴趣小组活动上传到公众号。再加上他在微博上的《支教日记》被人转载到当地官方举办的同城论坛上,引起官方媒体的重视。

就这样,经过网络新媒体的宣传和杨帆在书法摄影圈的推动,李平平资助的“山娃子”小学和李平平的事迹进一步在市里为广大公众所知晓。市县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有关组织的领导纷纷前来学校看望慰问,市县镇三级有关领导也多次指示要求将李平平作为市年度公益人物候选人上报市里,并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列入考察对象。杨帆对自己的策划的成功很是兴奋,而李平平则是内心震撼。

从数字经济前沿城市过来的李平平,虽然早就知道5g时代网络的力量,但还是被它的巨大能量给震撼。从杨帆成功将“山娃子”学校打造成网红品牌后,李平平得到了一个启发:将无尘和他的中草药推广到网上,为无尘打造网络知名度,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网红,为他进入大学校园做最好的注解。

这时候李平平心里已不只是对杨帆有好感,而是盼着他能留下来,扎根在这。可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年轻小伙,能在这个山窝窝里留下来来么?李平平没有信心。

好在李平平的信心不久就有人送来了。

杨帆过来山村支教一个多月后,学校即将迎来寒假,师生们正抓紧复习准备迎接放假前的教育局期末统一考试。

这天上午,村口开来了一辆岛国牛头牌陆地巡洋舰越野车。自从李平平帮村里打通最后一公里硬化路面后,村里已经开进来过不少小车,但要讲豪华,除了李老师那辆车就数今天来的这台。

所以这台车一进村,就有人告诉了村长。村长骂报信的:“把你给闲得很,日怪的,来个车都要和我说,不就是来台车么,值当你这么大惊小怪的。”村长骂完,想想还是出去看看,自从李老师帮村里修好路,县上市里领导也来了好几拔了,万一又来了哪个大领导也说不准。

村长走出村部办公楼,见那车上下来一对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女,男的挺个大肚子,就像怀有五六个月身孕。女的一身珠光宝气,但无法掩盖人老珠黄的憔悴。村长是见过世面的,在县上开会见过这款车,知道这车不便宜,来的人身价不能小了。

“你们两个找谁?”村长端起架子,只要来的不是领导,在这村里,他就是老大。

那妇女见有人开腔,正愁找不到人问话呢:“你好大哥,我们是来找儿子的。”

村长心想,你儿子管我们啥事类?“咦,你儿子咋会在我们这嘛。”村长“吱吱”两口,赶紧把手中烟蒂给吸干净了。

那中年男子递过来一根烟:“大哥,跟你打听一哈,我儿子说是在这村,可是他又木说在这干甚。”

村长接过烟:“你儿子叫个甚?长啥模样?”他估模这两人是来找杨老师的,这可不能轻易漏给陌生人的。

“噢,我儿子叫杨帆,是省上师范大学毕业的,是老师,个子比我还高些。”中年男子比划着。

村长点点头,态度缓和下来,知道是杨老师的父母找来了:“你俩跟我走,我领着你们去。”村里人都喜欢杨老师,他的父母村里当然也欢迎。

“杨老师,你家里人看你来了。”村长到了学校老远就喊。

他今年心情特别好,自从李老师来了后,他们村被镇上县上甚至市里都表扬。领导们一直夸他这个村长工作干得好,把从钱江来的李老师这样一个多金有才有爱心的人才给留下来了,今年的先进工作者准是没跑了。

村长从李老师身上尝到了甜头,所以就想着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这样才能把人才吸引了留下来。现在看来,他又做对了。这个杨老师一来,就帮李老师把工作安排得好好的,小娃娃们都喜欢去上学了,而且帮村里和李老师都大大宣传了一回,让他这个当村长的着实脸上有光。想到这,村长不禁觉得自己实在太英明了,心里自己夸自己:“姜还是老的辣啊。”

杨帆走出教室一看,愣住了:“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你这娃娃,你跑这山沟沟里头教书,也不给妈说。要不是我去你原来学校找你,我们都不知道这事。”杨帆妈见到儿子,眼睛马上就红了。

老杨连忙劝她:“行了行了,别埋怨儿子了。找到了就好了呗,省得你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哭坏身子。这下可以放心了。”

杨帆乐了。他之所以到这来支教,一个是受了李平平事迹的感染,二是他父母感情一直不好,形同陌路,作为独子的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好逃避。没想到这次他俩一起来看他了,没有比这更让他高兴的了。

他们一家三口正说话,李平平过来了:“村长,杨老师,你们怎么不进办公室说话。在外面凉。”她现在已经不叫杨帆“小杨”,也跟着学生家长叫他“杨老师”。

“噢,李老师,这是我爸妈过来看我。他们很高兴,决定同意我扎根山村,安心教学。对吧,老爸老妈。”

“对对对,只要你没事就好。”老杨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杨妈见儿子表态了,不敢再刺激他,也连忙说是。

李平平见过老杨夫妇,感谢他们对山村教育的支持,感谢他们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儿子。村长在旁边也帮腔,感谢老杨他们。几人殷勤握手,场面温馨。村长留老杨夫妇和李老师、杨老师到他家里吃午饭,大家推辞不过,就依了村长。

饭后,老杨夫妻俩对儿子叮嘱一番,给他留了点钱,开车回去。杨帆开始沉下心来,扎根于山村,专注于教学工作。  19669/10683213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