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琴瑟和鸣计激公瑾

“夫人,文臣武将均已送走,不再会有人打扰。”

周瑜在府门外送走一众文臣武将之后,便准备回房中与桥式休息,却见到桥式在院中凉亭下等着他,便上前揽过桥式道。

桥式被周瑜揽进怀里,听周瑜如此自信满满,笑道:“夫君,我看未必?”

桥式话音刚落,侍从便起来通报:“都督,鲁肃大人到。”

“看,我说得如何?”

周瑜与桥式说话间,鲁肃便已经到了跟前,一见周瑜和桥式道:“国事紧急,贤伉俪却如此惬意。”

“哈哈。”周瑜无奈笑道:“子敬,不必说了,快请孔明先生来见。”

“好。”鲁肃自知是打搅了周瑜夫妻两人相会,也笑着道:“暂容贤伉俪先相聚一刻。”

说完,便不愿再吃周瑜和其妻子桥式的狗粮,便又离去找在府外等候的诸葛亮去了,而周瑜和桥式见鲁肃一走,夫妻二人便相视一笑,周瑜又又又上前揽过桥式,桥式却是叹气道:“唉,这琴筝也寂寞许久矣。”

桥式说话间,上前揭去亭中案几上所盖的绢布,露出绢布下所藏之物,正是周瑜一直用来弹奏的七弦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

姬周之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别象征十二月和闰月(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周瑜也是爱弹奏瑶琴之人,少年时便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细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也就因此留下了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

周瑜上前跪坐在桥式身旁柔声道:“贤妻,委屈你了。”

桥式抿嘴笑而不言,又给周瑜让开位置,周瑜见如此,便知妻子之意,便弹奏了起来。

一曲奏完,周瑜与桥式之间愈发的如胶似漆,就在这时,侍从上前来禀报道:“都督,鲁肃大人与诸葛先生已经等候多时了。”

周瑜闻言便起身扶起妻子柔声道:“贤妻,且回房照料孩子,我去会上一会这诸葛孔明。”

桥式自回屋中照料孩子,周瑜去前院引鲁肃和诸葛亮在后堂一叙。

周瑜引二人刚要进堂中入座,又被鲁肃引到门外道:“大都督,今曹兵屯于江上,主公一时不能决断,不知都督之意如何?”

周瑜扫了一眼诸葛亮,见诸葛亮看起了自己存放在后堂中的书籍,于是淡淡的开口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势大军猛,威不可挡,战则必败,降则易安。

我,我意已决,明日见过吴候便当遣使纳降。”

鲁肃一听,这不对啊,这和你之前给几位老将军回答不一样啊?正要说话,周瑜以手示意鲁肃不可多言,又请诸葛亮入座。

鲁肃站在原地愣了一会,看见周瑜手势,还以为是周瑜不愿听,待周瑜请两人坐下,鲁肃咬牙问道:“君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献于他人?现今国家危亡皆系于将军一人身上,为何轻信懦夫之议论。”

诸葛亮自刚刚便听的十分清楚,对于周瑜的试探他也明白,无非就是在孙刘两家联盟之中,为孙权争取高于刘备的地位而已。

周瑜颇有些无奈的给鲁肃随意找了个借口敷衍道:“江东六郡,生灵无限,一旦战事起,百姓将陷入浩劫,我若主战,江东老幼岂不归怨于我?”

“不然,以将军之英雄,江东之险固,曹操未必就能得逞。”鲁肃还以为周瑜泄气,便急忙为周瑜打气道。

周瑜一言不发,倒是诸葛亮,摇着羽扇,小声笑了起来,周瑜见状,略一挑眉问道:“先生何故哂笑?”

“哈哈哈。”诸葛亮摇着羽扇为周瑜解释道:“我笑子敬不识时务耳。”

“啊?”鲁肃再次懵逼了,噢,建安五年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要不听听你周公瑾是怎么说的?

什么“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

还有你诸葛孔明,你家主公刘豫州如今就在曹操兵锋之下,你居然还笑我不识时务?

“先生何故反笑于我?”

诸葛亮一听鲁肃之言,脸上笑容愈发灿烂道:“公瑾降曹的主意,甚为合理,曹操用兵如神,天下莫敢当?群雄与之争衡,皆已灭亡,唯有刘豫州不识时务与之抗衡,只落得败逃江夏,存亡未保啊!

将军决计降曹,一可以保妻子,二可以全富贵,我主系于天命,何足惜哉。”

“先生,你想让我主屈膝受辱于国贼吗?”鲁肃一听便怒气冲冲的反问道。

“哈哈哈哈,子敬莫恼,亮有一计,不须割土让地,纳印称臣,便可退曹操百万雄师!”

“哦?”周瑜挑着眉看向诸葛亮问道:“先生有何妙计?”

“只需派遣使臣,架一叶扁舟,送二人至江陵,曹操得此二人,百万之众,一夜之间即可卸甲卷旗而退。

而江东失此二人,如大树飘一叶,太仓减一栗耳。”

“此二人为谁?”周瑜脸色凝重问道。

“亮居隆中时,就听说曹操新近在漳河畔新造一台,名曰:铜雀台,极为壮丽,广选天下美女,置于台中。曹操本是好色之徒,听说江东桥公有二女,长曰大桥,次曰小桥,二人皆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发誓曰:我平生有二愿:一愿扫平四海,成就帝业;二愿得江东二桥置于铜雀台,以娱晚年。

而今曹操率兵百万之众,虎视江东,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寻得桥公,以千金买此二女,献于曹操。他得此二女,心满意足,自然班师而归······”

周瑜还以为诸葛亮有什么妙计,但是越听越不对劲,尤其是提到自己夫人和伯符之妻,心中无名火突起,待极力忍耐,听诸葛亮说完,便问道:“曹操欲得二桥,有何为证?”

“曹植有一子曹植,字子建,天生聪慧,落笔成文。曹操曾命他作《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为文王,誓取二桥也。”

周瑜虽未听过北方有名为《铜雀台赋》流传,但是曹植之名,周瑜还是知道的,至于曹操好色之名,那更是广为流传了。

先不说别的,就单说建安四年破了宛城,正经的不干,非要让张绣的婶婶来侍奉,还夸口道:“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矣。”

一想到这里,周瑜面沉如水问道:“先生可能记诵否?”

“我爱其文辞华美,曾默记于心······”

“能否当面诵读否?”

“待我试读其赋。”诸葛亮听了周瑜的言语,便站起身来诵读道:“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完,怒火哼一声,起身喝道:“曹贼欺我太甚!”

诸葛亮看着眼前火冒三丈的周瑜,却是笑着劝道:“哎,昔日天子尚且能以公主与匈奴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

“先生有所不知,那桥公长女乃孙伯符将军之妻,那桥公次女乃是····唉!”

周瑜愈发激动,却强行控制住自己情绪,生起了闷气,毕竟自己什么想法,自己知道,而且最主要的是自己还问能当面诵读。

鲁肃急忙拉过诸葛亮道:“那小桥乃是都督之妻也!”

“啊?”诸葛亮非常淡定的表示震惊,“亮实不知啊。”

诸葛亮又上前向周瑜表示歉意,“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周瑜一把拿过在架上放着的宝剑,顺势将剑抽出,鲁肃见状忙上来劝道:“都督。”

“我誓与曹贼势不两立!”

“都督,事虽可恼,但应三思而后行。”说完,便将周瑜手中的剑取过,同样无比顺畅的又放回架上。

“我受孙伯符知遇之恩,现在国家重任在身,我怎能屈膝降曹。”周瑜又揽过诸葛亮道:“适才所言,不过是想试探先生,我从彭蠡泽动身之际,已定伐曹决心,虽刀斧相加,决不动摇!

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如蒙不弃,亮愿效犬马之劳,随时听候都督调遣。”

周瑜一把抱住诸葛亮行礼的双手道:“好,来日入见主公,就议起兵之事!”

三人商议之后,周瑜便送鲁肃与诸葛亮离府,自回了府中,在廊下沉思。

“夫君,如今已经入秋了。”桥式拿着披风出来为周瑜披上:“外面风大,为何如此不爱惜身体?”

周瑜无奈笑道:“这不是有夫人在吗?”

“夫君,方才孔明先生的话,我都已经听到了。”

“哎,夫人不必担心,孔明所诵之赋,不为真也,夫人不必担心。”

“夫君,即使曹贼不是为我姐妹而发兵,一旦江东屈膝纳降,妾身与儿女们必落于曹贼之手。”

周瑜将桥式拥进披风之中道:“夫人不必担心,我会劝主公抗曹的。”

“嗯。”

“对了夫人,孩子们是否已睡?”

小桥一听,脸色愈发娇羞,“孩子们都已睡了,身为大将,竟如此儿女情长。”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上能保君候知遇之厚恩,下可荣妻荫子,吾平生之愿足矣。”

“妾平素敬爱夫君之才华,但愿将军能建立千古功绩,如此妾与儿女们也觉得荣耀万分。”

“哈哈哈,夫人且宽心,为夫之才,必让夫人荣耀万分。”

“夫君,夜深了,且安歇吧!”

“也好。”

周瑜一把抱起桥式,走入堂内。

————————————————————

登台赋:一共有两个版本,这里选得是清代严可均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所录之《登台赋》

第二版的话,则是《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中裴松之注引阴澹《魏纪》的记载,比第一版多了“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而原文“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这里的版本则是改成“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